武警少将彭水朋元霄节随笔转发

赵东升(泩)

<p class="ql-block">本篇背景歌曲为山西民歌《五哥放羊》,由我的中央党校社会学博士班于文华同学演唱。上图系2015.12拍照,下图为2023.9.28拍摄,八年过去,我苍老了许多,而她却越活越年轻!</p> <p class="ql-block">  龙年元宵舞龙灯,吉祥如意顺顺顺</p><p class="ql-block"> 一一彭水朋元宵节祝福</p><p class="ql-block"> 元宵节是春节后的第一个节日,是农历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节前一场春雪使京城银装素裹,雪润芽萌,生机潜发。如果说腊月23日(南方24日)小年是春节活动的开幕式,那元宵节就是春节活动的闭幕式。值此龙年元宵佳节到来之际,谨向您和您的家人致以节日的祝福!恭祝健康快乐,吉祥如意,元宵甜甜,吉梦圆圆,好事连连!</p><p class="ql-block">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元夜或灯节。在古人眼里,从“朔日”(初一)到“望日”(十五),从看不见新月到看得见满月,这是一个“朔望”期,有着“守望”、塑造新希望的特殊意义,所以要闹元宵。从现有文字记载看,元宵节的名称始于西汉。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司马迁等人创建的“太初历”,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但从年节的本源上讲,元宵节的活动是伴随着“过大年”活动一起发展起来的,早在上古时代就已存在。中国古老的年节,其源泉在于祭祀活动,祭祀是人们生活中一件经常而又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正如《左传·成公十三年》中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是说祭祀和军事一样,都是国家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早期的祭祀主要是祭祀祖先神和自然神。在祭祀祖先神和自然神的过程中,人们聚集在一起,集体开展一些活动,如进献供品、演奏音乐、举行仪式等,慢慢的就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节庆日。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节庆常常与民间的“庙会”结合起来得到印证,有“庙”就有“祭祀”。当然,“庙”的出现是后来的事情,而且与外域文化的传播有关系。由上古发端,逐步形成的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其主要内容都是祭祀,但后来中元节、下元节逐步异化,尤其是下元节基本处于名存实亡状态,作为上元节的元宵节也成了“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狂欢节日,鲜有祭祀活动。</p><p class="ql-block"> 元宵节有许多习俗和传说,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是重要的内容。元宵和汤圆外形相似,但在制作工艺、馅料选择、食用方式和区域历史文化意义上都有所不同,元宵以北方人食用为主,汤圆以南方人食用为主。元宵和汤圆所体现的是一个大大的“圆”字。“元”与“圆”通用,人民币“一元”与“壹圆”是等值的。包汤圆,滚元宵,庆元夜,闹元宵,都是一个“圆”,这与“过年”的“团年饭”,是同一个“圆”的味道。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圆。圆字体现的是有人(口)、有物(贝,财富)、有域(天地);可立、可行、可躺倚。圆是中华民族原生态宇宙观和哲学。现代解剖学已经证明,人体小宇宙与天体大宇宙都是由无数的“圆”所组成。人的头、口、眼、耳、鼻,穴位、血管、神经,骨关节,每一个细胞,都是圆形、圆柱或近似圆形。离开身体的汗水、血液,当作为自由落体时,也是圆滴状。人生活的外部环境,也是由无数个亲族和朋友的“圏子”构成的。中国人的思维就是“圆”思维,关注的是系统与整体。伏羲创阴阳,画八卦,八卦图是圆,太极图是圆,圆中有方,方中有圆,表达的是方圆世界,天人合一;阴阳互根,万物无形。圆融,圆通,圆达,圆满,圆是人生之真经所在。宋 苏轼 《答子由颂》:“五蕴皆非四大空,身心河岳尽圆融。”没有什么不可以进入的,没有什么不可以接纳的,没有什么不可以改变的,没有什么不可以放下的。把自己的躯壳与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三体融为一体,谓之“圆融”。圆融学院的大门敞开着,每个人都可以、都应该进去学习,但不要指望毕业,肄业也难。因为我们始终生活在“圆”里面。圆用图形来表示为“○”,可以作为圆点,圆面,圆球体,在每一个维度都有它独立的意义,这是其他几何图形所不具有的。圆点是构成其他图形的“基本粒子”,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图形也可以作为数字“0”来使用。“0”是最小的自然数,也是一个非正非负的特殊偶数。“0”为原点,也是起数,既有佛家“空”、“缘”(圆)之玄机,又有道家“太极环”之神妙,更有儒家“和谐”、“中庸”之意蕴,无所不包,无所不能。“0”是一个框,什么都能装,可装梦魇 ,可装理想,可装山河日月。用好这个框,人生得轻装 。“归0”法,是人生获得新动能的不二法宝,是去除烦忧的化朽池,百用百灵,常用常新。在数序或数列中,将“0”放在前面,占一个数位;将“0”放在后面,以十倍级增长;都放前面,容易虚脱;都放后面,必然膨胀。对家人,对朋友,对事业,对生命,如何用好“0”,是人生的一门艺术课。</p><p class="ql-block"> 元宵节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情人节,相比较七夕,更有人间烟火味。情,是人类共同拥有的灵魂。人,因情而出生、因情而生存、因情而生活。柔情似水,人生如歌,悲欢离合都是情,都是歌。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乃至每个不同的个体,对情的解读和表达方式千差万别,既有生物学上的不同,更有文化上的差异。中国古时男女授受不亲,尤其女孩子难出深宅大院,而元宵节却可以观灯游玩“闹元宵”,这个“闹”字,并不逊色于现代人的狂欢。唐人有诗云:“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星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官府开宵禁,“铁关金锁彻夜开”,可以通宵达旦的闹。甚至连帝王后宫都可以适度的闹。且看我们的古人是如何理解元宵节情人约会的。宋代欧阳修《生查子 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流泪了,等待无果,痴情无奈。100多年后的辛弃疾,同题《青玉案 元夕》:“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感动了,等待中有惊喜,痴情无悔。又过了300多年,明代唐寅《元宵》:“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这已浪漫了许多,知道痴情也是一种享受。元宵夜,月光欲明还暗,灯光欲亮还闪,朦朦胧胧,正是谈情说爱的好时节、好去处。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朦朦胧胧,如诗如画,是一种最好的感觉。看清楚是一种能力,谓之智;看不清楚,能力有限,谓之愚;能看清楚而不想看清楚,或者心里清楚而嘴里不清楚,谓之慧。看透了,透就坏了;看明白了,明就“白”了,白就掰了,拜拜了。所以自然之最高法则在“度”。谁能掌握人生朦朦胧胧之度,他的人生就一定是清爽而滋润的。</p><p class="ql-block"> 元宵节亦称灯节。赏灯习俗始于汉,盛于唐,已沿袭2000多年。灯是由原始人类的“火把”发展而来。据学者研究,火既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第一盏灯,也是永不熄灭的常亮之灯。人类学会用火花了50万年时间,学会取火花了150万年时间,学会保管火、发挥火的更多效用,包括制造出第一盏“灯”,大概不到1万年时间。灯的发明使用,不仅照亮了眼前,也照亮了人类的未来。中国自汉唐以来,因材质、样式、用途、工艺之不同,灯的种类已无以计数,光源和光控技术也早已进入数字时代。但无论怎么发展,灯还是灯,与“火把”之光并无本质的区别。值此元宵灯节之际,恭送您“六福灯”:</p><p class="ql-block"> 一作江海航标灯,任凭风浪雾霾生;</p><p class="ql-block"> 二作飞行地标灯,亮在高处灿若星;</p><p class="ql-block"> 三作道旁照明灯,照亮自己照他人;</p><p class="ql-block"> 四作装饰霓虹灯,多彩生活乐津津;</p><p class="ql-block"> 五作禅寺佛前灯,不修今世修子孙;</p><p class="ql-block"> 六作互联五G灯,万物纠缠都是情。</p><p class="ql-block"> 生命就是一盏灯,闪烁明灭在自身;</p><p class="ql-block"> 若得亮灯200年,日日念诵舍得经。</p><p class="ql-block"> 恭祝您和家人元宵节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