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群身上披着打满补丁的破旧僧袍,浩浩荡荡走在路上的僧人,他们是来自辽宁海城大悲寺的脚行僧。如同一幅宁静禅意的画卷,涤荡世人心灵。</p> <p class="ql-block"> 这部《古道清凉》纪录片在豆瓣评分高达9.4分,是一部纪录僧团乞食过程的佛门实修纪录片,本片所有镜头均为居士随行真实拍摄,影片长达五小时50分,涵盖了僧人们的乞食、过斋、诵戒、住宿和剃度。以朴实的生活化语言解说艰深的佛理,通过记录僧人行住坐卧的真实情景,将人们印象中抽象的佛教戒律和头陀行持方法变得直观可视。</p> <p class="ql-block"> 与其他寺庙不一样,大慈寺有着特殊的规定:这里的全体僧人终生不得触碰钱财,寺庙內至今都没有设立功德箱,还禁止前来礼佛的香客们捐赠任何财务。</p><p class="ql-block"> 每年8月15日后,法师便会带着一众僧人,每名僧人要背负50多斤重的行李,通过徒步外出乞食修行,他们严格遵守律法,根据佛制戒律、常住规约,以行脚十九年来走过了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北方五省两市,总行程高达6000余里。是真正意义上的苦行僧。</p><p class="ql-block"> 僧人们乞食是为了断绝世间生存之缘,既是为了度化众生,也是为了自身修行。</p> <p class="ql-block"> 有时候一天就需要走40公里路程,沿途不住旅店不住寺庙,也不住任何人家,所有僧人全部露宿野外,树林、田间地头、桥洞和石头下,都可以是他们悟道修行之处。</p> <p class="ql-block"><b> 为何乞食?何为乞食?</b></p><p class="ql-block"> 行脚僧人们也是人,沿途需要吃饭喝水,他们不能自行生火做饭,所以也就没有自带食物的必要,只能通过沿途乞食的方式填饱肚子。</p><p class="ql-block"> 行脚僧乞食并非乞讨,乞食是僧人规定的谋生手段,最早的僧人乞食有两个意义:</p><p class="ql-block">一是为了自己修行方便,不必为了谋求生计而浪费宝贵的修行时间;</p><p class="ql-block">二是为了给众生种下福报,僧人主动上门,居士就不用远涉寺庙去布施了,得到食物的僧人也会给居士送上诚挚的祝福,并宣扬佛法。</p> <p class="ql-block"> 僧人们的乞食也有着严格的标准,早上九点之后,僧人们便有序进入村落之中,三两结伴,进村乞食,时间不可太早,以免心生贪念多乞食物,也不可太晚,以防没有新鲜食物为难施主。而他们一天之中只吃一顿饭,中午十二点之后便不可进食,也不可接受施主赠送的食物,只能接受一些清水。</p><p class="ql-block"> 倘若在中午之前乞不到食物,一众僧团就只能饿肚子。</p> <p class="ql-block">到了人家,如果院门开着,他们便可以直接进去,缓步走入院内,在与主人保持一定距离的情况下说明来意。</p> <p class="ql-block"> 主人布施后,他们会送上一句“吉祥如意”或其他吉祥话;如果大门没开,他们需要按照既定的规则敲门,先三下,后五下,最后七下;如果始终无人应答,可以摇动手中的锡杖,吟诵佛号并说明来意;如果院中无人,则需要尽快离去。</p><p class="ql-block"> 所有的僧人,每人可以乞三钵食物,每人可乞食七户人家,如果七家都拒绝布施,那这一天就只能喝水。</p> <p class="ql-block"> 乞食的过程,不仅仅是为了求得食物,也是为了广种福报,更是为了磨炼僧人的心境和修为。</p><p class="ql-block"> 对于乞食的人,僧人不看贫穷富贵,不看卫生条件,更不区分贫富,只是按照顺序依次乞食。只要不含荤腥的食物,不以食物好坏多少评价,乞食的时候,僧人们不可主导分配,食物全凭布施者放入僧众的钵内,但僧人可以引导分配,如果布施者不愿分配,那也不能强求。其因是引导布施者广种福田,而其并不直接言明。</p> <p class="ql-block"> 乞到食物后,僧人们不可独自食用,而是与众僧的食物掺杂在一起之后,再平等的分配给每位僧人,寓意着众生平等。</p> <p class="ql-block"> 山林间,田地里,桥洞下……</p> <p class="ql-block"> 在进食完毕后,僧人们还会在原地留下一口干净的饭食,以便布施给其他需要的芸芸众生。</p> <p class="ql-block"> 他们斩断所有世俗的欲念,就是为了一颗绝对纯粹虔诚的心度化众生。</p><p class="ql-block"> 他们以自己的言行正法,塑世人于佛的敬畏心,渡自身佛法心。</p> <p class="ql-block"> 像这样一大群僧人浩浩荡荡走在路上,难免会引起村民们的注视,一位胡子花白的老人看见这样的景象,忍不住激动万分的说:“到底活着,要不活着也看不到这些人。”</p> <p class="ql-block"> 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奶奶得知他们一路远道而来,当即从屋里拿几个馒头,等僧人们走了,老奶奶又激动地扔下拐杖,双手合十对他们不停叩拜。</p><p class="ql-block"> 在信佛人眼中,一辈子能遇到一次僧人乞食,是非常稀有难得的事情,同时也是代表了一种可遇不可求的机缘。</p> <p class="ql-block"> 有一个残疾的大叔,站在门口对这一众僧人十分好奇,看他们只乞食而不要金钱之后,确信他们就是真正的和尚,于是自愿将僧众们领到自己家,拿来一些馒头布施给他们。</p> <p class="ql-block"> 准备离开村子的时候,一位女信徒见僧人们怎么都不肯收钱,急得快要哭出来了,因为她身上除了钱之外没有带其他东西,女人手足无措,追了很远的路,一边追一边喃喃自语道:“为什么不能,为什么不能收钱,我也是念佛的。”可却一次次遭到了拒绝,最终僧人们于心不忍,便赠送了一盘讲述佛经的光碟给他,女人终于放下了要给钱的执念,她眼中含泪,双手合十,默默目送着僧人们离开。</p> <p class="ql-block"> 也有十分富有的老板,拿着大量的金钱前来供养,但是僧人们也都没有收下金钱。</p><p class="ql-block">真正的供养,原来与金钱无关。</p><p class="ql-block"> 大悲寺的苦行僧们,在用自己的行为,践行着最纯粹的信仰,保留着关于和尚这个称谓一片干净的自留地。</p> <p class="ql-block"> 就是因为遵守严格的戒律,大悲寺行脚僧也成了信众们追捧的对象,经行闹市区的时候,有人不远千里开车前来,就是为了见见师父,为了供养布施,为自己种下福报。</p> <p class="ql-block"> 但也有不少人,会直接将僧人骂走,即便遭受辱骂,僧人们也视其为考验,灭除慢心。</p> <p class="ql-block"><b>除了乞食,行脚中的行,本身也是修行。</b></p> <p class="ql-block"> 因为走得太远,鞋子常被磨破,脚上经常磨出水泡,但僧人们将这也看做一种修行的方法,当做对自己意志的锻炼。</p><p class="ql-block"> 他们将自然界的所有风雨,全部当做对自己的锻炼,当做一种修行,刮风下雨,都挡不住僧众们前行的脚步。不以前路泥坑、积水为阻拦,修心修行,低头仍是一样前行,并不改变自身步频大小和速度。</p> <p class="ql-block"> 行脚很远,往往会走到闹市区,在闹市区,行脚僧们也不能分散注意力,四周居民的眼神,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修行。</p><p class="ql-block"> 虽然在市区城镇,有不少信众邀请他们晚上去自己家中居住,或者去自己的空办公室过夜,但僧众们都会拒绝,只能住树下或桥洞,因为行脚僧是不能去非自然的地方居住的。</p> <p class="ql-block"> 夜间十点到凌晨两点睡觉,日食一餐,此种苦行,如心如法。</p> <p class="ql-block"> 苦难是有限的,我们多受一些,世人就少受一些。</p><p class="ql-block"> 秉持着这样的信念,他们是世上最后的苦行僧。终身不碰金钱,日食一餐,不能住房子,只露宿桥下或树下。</p><p class="ql-block"> 穿百衲衣,是讲众生平等,包罗万象;补破衣服,是在破除幻境,六根清净。坚定信仰的人的灵魂,是世界上最纯净之物,他们替苍生受苦难,行走于天地之间,所以啊,在每个角落里平凡而又普通的我们啊,真的有人在为我们默默祈祷。他们的一叩一拜中皆有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