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作业之文学篇

<p class="ql-block"> 《人世间》</p><p class="ql-block"> ——苦难底色下的不甘平凡</p><p class="ql-block"> 《人世间》讲述的是周家三兄妹五十年间的家族苦难史,也是五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史。三兄妹因为性格的差异各自演绎着自己的人生剧本,本应有着美好的前程,却在壮阔的时代背景之下,被冲击得支离破碎。明明想逃离,却被裹挟前行。</p><p class="ql-block"> 小说跨越了三个时代,建国后的困难时期,改革开放的发展时期,2000年之后的逐渐好转时期。而苦难,在不同的时代背景里,都有各自的底色。</p><p class="ql-block"> 建国后的困难时期,大家都贫困,物资匮乏是苦难的底色;改革开放的发展时期,因循守旧是苦难的底色。胆大的人都先富起来了;2000年之后的好转时期,物竞天择是苦难的底色。被淘汰,是时代之殇,是个人之痛。产能过剩的国企,销量骤降的纸媒,无人问津的书店,破败不堪的老社区……在一个又一个的浪潮中,一个又一个的苦难里,小人物们不管是自愿还是无奈,都在拼命挣扎,苦苦坚持,渴望着美好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梁晓声的文字一如既往的朴实,也一如既往地埋藏着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从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身上体悟人生哲理,从一个个平凡的人物身上感受平凡不平庸的生活态度。他们让我明白,不要等到生命最后一刻,才发现来趟人世间,重要的不是光芒万丈,而是享受平凡的每一天。正视苦难,接受平凡,过好人生每一天。</p> <p class="ql-block"> 《额尔古纳河右岸》</p><p class="ql-block"> ——所有的生命必将走向消亡</p><p class="ql-block">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以鄂温克族最后一位女酋长自述的方式,分别用清晨、正午、黄昏、半个月亮暗示了这个民族的发展与衰落。</p><p class="ql-block"> 迟子建老师用细腻唯美的文字,描写了鄂温克族人们美好的生活场景,驯鹿逐苔藓而栖,萨满望月光而舞。星空下,篝火旁,人们载歌载舞,饮酒歌唱。在那片辽阔而又寒冷的土地上,人口稀少的他们就像流淌在深山中的一股清泉,是那么的充满活力,同时又是那么的寂寞。他们懂得自然的慈悲和慷慨,对自然满怀着敬畏之心,信奉着万物有灵的神话,火是他们的希望、树是他们的神灵,鹿为他们指引着方向。</p><p class="ql-block"> 他们也有痛苦和欲望,有爱恨情仇,有着无法言语的故事,尼都萨满对达玛拉深沉的爱,因为世俗的牢笼无法如愿;老达西因为与恶狼搏斗失去了一条腿而郁郁而终;伊芙琳因爱而不得而转爱为恨,变成了一个尖酸刻薄的泼妇;维克特因为误杀自己的弟弟终身活在内疚自责中。书里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暗流涌动的河,随着时间的流逝从汹涌澎湃走向了平静,最终流向了各自的救赎之地。</p><p class="ql-block"> 读书时感受最深的是一个个不经意间,就像抖落一片羽毛一样悄无声息飘落的生命。每一个生命的逝去都是命运齿轮下无可避免的印痕,那种侵骨的悲凉与孤苦让人心中一片苍茫,想起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的一句话: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p> <p class="ql-block"> 《雪山大地》</p><p class="ql-block"> ——奉献是理想最纯粹的表达</p><p class="ql-block"> 故事的背景是辽阔草原上成群的牛羊,是藏牧民帐房里酥油茶的温暖,是遍野烂漫野花的清香,是巍峨雪山神圣的光芒。故事的开始是援藏干部父亲被随意安排在草原藏民桑杰家,而女主人姜毛为了救落水的父亲不幸被洪水卷走,父亲出于感激将天生聪慧却意外聋哑的孩子才让带走治病。自此,藏汉两个民族的纽带开始缠绕,跨越血缘的挚爱亲情开始交织,三代人的梦想与信仰在雪山大地书写。</p><p class="ql-block"> 我觉得角巴便是那雪山,他懂得奉献、懂得付出、懂得取舍,懂得以身感化身边的一切人与物,他以爱马日尕相赠,以一个草原人最大的赤诚待人,以生命为辅把每一件大事变成小事,把每一件小事做到尽善尽美,他好像永远在奔波,永远在付出奉献,又似乎永远在隐身,像一个大家长,有稳定的包容性,有坚定的信念也有自己最纯粹的梦想。因为有这样的人在,艰难的路才变得好走,破碎的人心也会重聚。</p><p class="ql-block"> 强巴和苗苗便是那大地,强巴老师一生都在成就草原事业,建立学校培养人才,他办的不仅仅是一所学校,而是一座改变命运启发新思想的殿堂,引领草原人对生活的向往,自己在遭受不公后,依然为草原的发展提供血液和备案,当草原被啃食到沙化的时候,他又以拯救草原为事业奉献出了自己的一生。苗苗阿妈本是西宁市的一位医生,送医下乡来到藏区,看到简陋的医疗环境,便想尽办法设立医疗所,因意外进入别离山,第一次看到麻风病人悲惨的生活,便毅然留在这里攻克麻风病,甚至自己因感染导致伤残也没有停下治疗工作,最终积劳成疾,魂留雪域。还有原本留学美国的才让,只因草原需要便义无反顾地回到草原,最终将年轻的生命融入草原新城的建设;还有已成为大明星的梅朵,放弃名利,进入别离山,从零开始学习,做了一名仪容修复师,还有江洋、桑杰、洛洛、……</p><p class="ql-block"> 作者杨志军以切身经历回望父母亲以及几代草原建设者的奉献乃至牺牲的贡献,用饱满的情感与细腻的笔触书写高海拔草原人民的生活变化与心路历程,致敬孤独又艰难地孜孜以求的先锋们。</p><p class="ql-block"> 读书时记不得有多少次泪湿眼眶,内心动荡,因感动又因震撼。是啊,成就一个事业需要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锲而不舍的信念以及不断开拓的精神。而在前行的路上,你会失败,会吃亏,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磨难、误解以及得不偿失,甚至要付出以命相博的代价,但是书中的人物用他们的行动启发我,这些苦难其实都不算什么,在雪山大地面前,在扎西德勒面前,在牛羊、草原、爱马、知恩图报、信仰面前,这些终会变成抵达终点的见证,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梦想最纯粹的表达,那就是奉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