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气馁,不放弃——M6.2《汤姆索亚历险记》读书交流会

立新明德2018 级2 班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天下诸乐事,惟读书乃人生至乐也!读书之乐,人生至乐。乐在真趣,乐在境界,乐在无限滋味。又到了同学们交流读书心得的时间了,本期大家探讨的书目是《汤姆索亚历险记》。说到这个本,我们第一步一定是认识一个伟大的作家———马克吐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 Clemens),美国作家、演说家,“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12岁时,父亲去世,他只好停学,到工厂当小工。曾做过密西西比河的领航员、矿工及新闻记者工作。渐渐地手写一些有趣的小说,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1]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体裁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从内容上说,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当过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从风格上说,专家们和一般读者都认为,幽默和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他经历了美国从初期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前期以辛辣的讽刺见长,到了后期语言更为暴露激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汤姆索亚历险记》小说的时代在南北战争前,写的虽是圣彼得堡小镇,但该镇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的缩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同学们交流十分认真,从写作背景,文章思想,再细化到印象深刻的章节,好词好句,大家都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和深度的交流,好像就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一样,每位同学都想把最真实的交流心得来表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启示是不要气馁,不要轻言放弃。生活就像一本书,只要同学们乐观地面对困难,坚守梦想,就能够成功地达到目标。大家要像小主人公一样,充满勇气和正义,用真诚和努力去改变世界,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遇到困难时不要气馁,要坚定地面对,不要轻易放弃。像汤姆一样,用勇气和智慧去迎接挑战,让生活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意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