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醉马耳他(上)

老龙王

<h3>傍晚时分我们告别阿格里真托,在西西里岛南岸乘坐游轮一路向南,不到2个小时便抵达了马耳他共和国的首都瓦莱塔。</h3> <h3>马耳他是位于地中海中央的一个袖珍小国,号称“地中海的心脏”,距离西西里岛仅85公里,从地图上看,就像一片细长的树叶孤零零漂浮在大洋上,不仔细看很容易被错过。</h3> 马耳他国土面积仅316平方公里,只有我国香港的三分之一大,人口约52万,由5个岛屿组成,仅最大的三个岛有人居住,分别是马耳他岛、戈佐岛、科米诺岛。 国家虽小,却从古至今都是地中海上的交通要道和天然良港,早在公元前八世纪,马耳他就开始成为地中海周边国家和城邦在海上贸易的重要中心。 然而两千多年来,这里先后被腓尼基人、迦太基人、希腊人、罗马人、阿拉伯人、诺曼人、西班牙人、圣约翰骑士团、法国 人,以及最后的英国人统治过,硬生生把原本的贸易中心变成各方博弈的军事重镇,直到1974年马耳他才摆脱他国控制正式独立。 如今的马耳他凭借典型的地中海气候,无与伦比的自然风光,数千年的历史遗产,以及久负盛名的古老建筑,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并收获了“欧洲好莱坞”+“南欧新加坡”等美誉。 在马耳他四天我们都住在这个金色郁金香酒店,安逸舒适,用导游的话说,马耳他太小,开车加坐船也只需几小时便可跑遍全国,不需要每天换酒店啦。 酒店就坐落在地中海岸边。 每天边欣赏海景边用早餐,别提多惬意啦。 窗外巴洛克式门楼。 酒店大堂。 <h1><font color="#ed2308"><b>一、首都瓦莱塔 ---- 圣约翰骑士团的荣耀</b></font></h1> 瓦莱塔始建于1566年,是全国的行政、商业中心和交通运输枢纽,它的建立与圣约翰骑士团有着密切联系,当年正是以法国大公让·德拉·瓦莱塔为首领的圣约翰骑士团,带领岛上的居民奋起反抗,以少胜多打败了奥斯曼入侵者,才保住了海岛。 战后的城市几成废墟,在瓦莱塔大公的带领下花费了5年时间重建新城,新城便以瓦莱塔大公的名字命名,1571年,瓦莱塔被定为马耳他首都。 瓦莱塔市中心广场上至今矗立瓦莱塔大公的青铜像。 重建后的瓦莱塔古城规划布局严谨工整,建筑风格古朴高雅,巴洛克式建筑与现代建筑协调融合,加之拥有320座具有建筑艺术和历史价值的古建筑,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整体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b style=""><font color="#ed2308">【圣约翰大教堂】</font></b>坐落在瓦莱塔古城中心,是马耳他的地标性建筑,1573-1578年由马耳他骑士团所建,并以骑士团的守护神圣约翰命名,建成后一直是骑士团举行重大宗教仪式和祭祀的主要场所。 教堂土黄色的外观朴实无华,但内部装饰却与其形成鲜明对比,整座教堂内壁除了石雕和壁画外全部用黄金装饰,金碧辉煌,极其豪华奢侈。 教堂的顶部是一副大壁画,由意大利画家马迪亚布雷迪所画,描绘了圣约翰的生平故事。 教堂内部大量运用了华丽的巴洛克风格装饰,包括各种大理石雕塑,立体雕刻的墙面,美轮美奂,穹顶和墙上的壁画栩栩如生,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据说骑士团的团长和骑士们,都捐赠了许多珍贵的艺术品供其珍藏。 在教堂的中殿下埋葬了许多重要骑士的遗体,包括骑士团首领瓦莱特的遗体,大理石地面则由他们的墓碑拼接而成,墓碑上刻着这些骑士的名字和生平,华美精致,让人无法忘记当年那个时代。 教堂内最著名的艺术作品就是最里面这幅卡拉瓦乔的名作《被斩首的施洗者圣约翰》。 我在网上找到了这幅画,画面中卡拉瓦乔把圣约翰流在地上的血画作自己的签名,据说这是卡拉瓦乔唯一的签名作品。 走出教堂回头一看,发现教堂钟楼上的三个钟面与众不同哎,分别表达的居然是月、日、时。<div><b><font color="#ed2308">【上巴拉卡花园和下巴拉卡花园】</font></b></div> 上、下巴卡拉花园是瓦莱塔规模较大的城市花园,鲜花、绿树、喷泉、雕塑等装扮其中,是游客和市民最爱的休闲场所。 这里原本是意大利骑士的私人花园,也是当年瓦莱塔率领骑士团痛击入侵者保卫瓦莱塔的前沿阵地,留下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 至今这里还保留着11门礼炮,每天有两次鸣炮时间,似乎在提醒人们勿忘历史。 花园里有高大的拱廊和拱窗,中世纪的建筑气势十足。<br> 眼前的大港是马耳他的国际客运港,马耳他最大的天然深水良港,昨天晚上我们乘坐的就是这样的游轮,从西西里岛来到这里的。 一眼望去,瓦莱塔的建筑全都使用马耳他岛特有的浅黄色石灰岩建造,完全就是一座色调柔和、斑驳古旧的石头城哦。 站在上巴拉卡花园的观景平台上视野极佳,不仅可远眺港口穿梭进出的游船,还可俯瞰大港的整个港区,更可以看到大港对面的三姊妹城。 所谓三姐妹城,指的是伯尔古、博姆拉和森格利亚三座成品字形排列的防御要寨,当年圣约翰骑士团离开罗德岛来到马耳他,就是在那里落脚的,由于其极具战略性的地理位置,历史上很多著名战役都发生于此,因此又被称为“马耳他历史的摇篮”。 海湾里还有许多色彩鲜艳的小船进进出出,给平静的海面留下一道道白色的波痕。 罗马风格的大理石寺庙矗立在下巴卡拉花园里。 旁边海堤上还建有一座钟楼。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纳粹德国和法西斯意大利试图夺取大英帝国控制的海军基地,马耳他成为遭受轰炸最严重的地区之一,7000多名士兵和平民因此丧生。 钟楼不仅为纪念二战中逝去的无辜生命,更是为警醒所有人莫忘历史,珍惜和平。 <div><b><font color="#ed2308">【瓦莱塔街景】</font></b></div> 瓦莱塔是世界上最小的首都之一,面积只有0.61平方公里,却拥有众多的教堂和世界上最集中的历史文化区,被称为”绅士为绅士建造的城市”。 卡斯蒂利亚宫是一座巴洛克式建筑,最初是圣约翰骑士团的客栈。拿破仑率领的法国军队占领马耳他期间,这里曾短暂地成为指挥所,所以又叫作拿破仑宫,现在是马耳他外交部所在地。 共和国大街是瓦莱塔的中轴线,一头连着高处的城市中央,一头直达低处的海岸线,整条大街布满琳琅满目的商店,漫步行走其中恍惚穿越到中世纪,旧欧洲的气息会扑面而来。 瓦莱塔的历史沉淀在每条街道中,有着巨大陡坡的旧薄荷街则是最有特色的代表,电影《盗梦空间》就曾在这里取景,由于这里曾是当年骑士团造币工厂的所在地,Mint本是“铸币”之意,与“薄荷”的发音相同,结果便以旧薄荷街的名称流传至今。 高高耸立着古罗马立柱的地方曾是皇家歌剧院,是瓦莱塔最美丽的建筑之一,不幸它那无与伦比的穹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空袭炸塌,现在只能以露天剧场的形式对公众开放。 这个以维多利亚女王雕像和马耳他国家图书馆为背景的广场最初被称为骑士团广场,19世纪维多利亚女王雕像被安置在这里后,官方更名为公众广场,但通常人们仍习惯称之为皇后广场。 庄严气派的大团长宫建于1571年,曾经是马耳他骑士团大团长的官邸,现为马耳他总统府和国会所在地,其极具特色的大门和上下两层的外墙均保持了十六世纪的风格,可惜一侧外立面正在维修中。 大团长宫二层木制的飘窗下精美华丽的雕塑。<h1><b><font color="#ed2308">二、姆迪娜 ---- 冻结在中世纪的古城</font></b></h1> 姆迪娜(又译作麦地那,阿拉伯语意为“城堡”),是马耳他最早建立的城市,在瓦莱塔定为首都之前,这里一直是马耳他的首府。在美剧《权利的游戏》中,君临城的街道都是在这里拍摄完成的。 姆迪纳古城建在马耳他岛中心的一座高高山岗上,三面是峭壁,四周有城墙,易守难攻,是全球为数不多保存完好、至今仍有人居住的中世纪围墙城市之一。 姆迪纳古城的历史要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腓尼基人最早在这里建城定都,后来又被罗马人、拜占庭人先后占领,直到9至11世纪阿拉伯人统治时才得名姆迪纳,1530年骑士团统治期间移都瓦莱塔后,这里人口才逐渐减少,目前只有不到300人居住城中。<br> 在电视剧《权力的游戏》里君临城的入口就是这样的。 <p class="ql-block">城门两侧是深深的壕沟和高大巍峨的城墙。</p> 从走进姆迪纳城门的那一刻起,中世纪王国的繁盛景象就开始在眼前展现。 圣保罗大教堂是马耳他的主教堂,始建于12世纪,相传圣保罗前往罗马途中遭遇风浪,曾在这里避险,因治好了当时执政的罗马总督父亲的热病和痢疾,而使马耳他全体岛民信奉了基督教,总督也成了首位主教,而后便在他们会面的地方兴建了这座天主教堂,比瓦莱塔的圣约翰大教堂还要早几百年哦。 至今教堂的钟楼和穹顶都是姆迪纳古城的制高点。 城内除了教堂和行政中心外,聚集的都是马耳他古老权贵们的祖传府第,众多中世纪的宫殿和豪宅能完好保留至今,令人惊讶。 比如这座维列纳宫,始建于1726年,其主人维列纳是当时骑士团的葡萄牙裔大团长,建筑的设计者也是一位骑士团成员,地面上留有骑士团的八角形十字标记,现在已改为马耳他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古城内只有少数几家店铺跻身,没有当街摆摊叫卖的喧嚣,除城内居民,禁止外部车辆驶入,如果不是游人造访,小城几乎寂静一片,因此也被称作“寂静之城”、“高贵之城”。 黄墙、窄巷、古井,彩色的木门,还有满墙的花藤。 如果没有那一辆辆小汽车,仿佛真的走进了《权力的游戏》君临城的场景哎。 街巷狭窄蜿蜒而墙影婆娑。 高大冰冷的石头建筑严丝合缝,相互遮蔽。 坐在冬日静谧的暖阳里,连时光仿佛都被冻结啦。 走到城堡尽头的古城墙边,居高临下目极远方,马耳他岛的美丽风光尽收眼底,近处是大片绿色的田园景色,远方隐约可见海边的瓦莱塔古城。<h1><b><font color="#ed2308">三、巨石神庙 ---- 史前留下的未解之谜 </font></b></h1> 马耳他巨石神庙是史前欧洲极具神秘色彩的建筑之一,是人类已知最早的宗教场所,据考证已被发现有7座史前的巨石神庙散落在马耳他岛和戈佐岛上,1980年它们集体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时间关系,导游带我们参观了其中位于马耳他岛的姆那拉神庙群,约建于公元前3600年左右,是比英国巨石阵和埃及金字塔更为古老的历史建筑。 根据考古学家复原的模型显示,姆那拉神庙群由三个联合的但又不连接的寺庙组成,分别代表了上寺庙、中寺庙和下寺庙,布局形如三个8字,传说8象征着当时人们崇拜的大地女神丰满的身躯。2010年上海世博会马耳他馆的造型正是来源于这个巨石神庙群。 神庙群建在面朝地中海的悬崖之上,为保护遗址,现场已架起了飞碟似的白色遮阳棚。 遮阳棚底下,是大块巨石垒建的神庙,这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不需要支撑的建筑。 这些巨大的石块至少有几千公斤重,部分条石重达20吨以上,史前古人们是如何搬运、挪动、竖立起这些庞然大物般的巨石、又如何精确地规划和设计这些建筑的?百思不得其解哦! 神庙边的说明牌提示我们,当年他们是靠大圆滚石,将巨石板放在滚石上,一步步艰难运输到此的。至于在建造房屋时石板间是如何不靠粘黏物拼接的?依旧是个谜。 通往神殿门洞内的两侧,有一些用巨大的石块做成的“石桌”,这些“石桌”到底是祭台还是柱基?专家们至今仍无定论。 显然这里很多石头的位置都是精心安排的,似乎有着令人难以理解的宗教意义。 尽管神庙的绝大部分已在悠久的岁月中坍塌,但残存的结构仍能显示出神庙的大致规模与布局,从而猜测出这些史前建筑应该是用来祭祀的,但祭祀的是谁?祈求的什么?人们对此一无所知。 这些石块有的雕凿粗糙,有的打磨光滑,有的还有粉饰的痕迹,有谁知道当年的精细雕刻为的是什么?这众多谜团只能留待考古学家们来逐一解答啦。 <h1><b><font color="#ed2308">四、马耳他“三蓝”---- 上帝赐予的珍贵礼物</font></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b><font color="#333333">(未完待续 请看下集)</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