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正月十五耍火把</p><p class="ql-block">在豫南南部的正阳县,正月十五夜晚耍火把对于40岁以前的人来说应该不陌生,到了那天夜里,庄里的孩子们三五成群、八九结队举着燃烧着的旧条帚、破扫帚,或者是用麦草、稻草梱扎成的草把子边跑边摇边笑,奔向庄外,奔向田野。红通通的火光照亮村庄,照亮大地,燃红了夜空,那欢笑声、那快乐的场景令人难忘,现在想起来还让人激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不知道正月十五耍火把的习俗是从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但从我有记忆的70年代开始就很喜欢玩耍火把,听庄上的老人讲他们小的时候就有了耍火把的习俗,火把耍的越旺越长就越好,像征着吉祥,意寓着日子过得兴旺久远红火,因而当地有“正月十五耍火把,日子越过越发”的说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有一年正月十五天下起了小雪花,我正为今年耍不成火把犯愁呢,谁知刚吃罢晚饭,哥哥抓起门后的旧条帚、揣着洋火(即火柴)跑了出去。那时候家里穷,一年到头扫地也就一两把条帚,这下可好,家里唯一的一把条帚被哥哥拿走后我愣了好大一会,等我反应过来时哥哥己跑出老远,我急中生智连忙抓起厨房案板(切菜用的桌子)上扫案板用的新耙子追了出去。追到庄子外面,一群小伙伴早已蹲围成一圈,伸着头挡着风用洋火点条帚头。雪花的潮湿加上风大总把洋火吹灭,好半天点不着旧条帚头。情急中我连忙把手里的新耙子伸上去,耙子是用高粱穂刮掉高粱米后做的,上面的毛绒绒多,耙子很快被点着燃烧起来,大伙纷纷将旧条帚、破扫帚头堆放在耙子上面点燃,不一会大伙都举起了火耙,跑着、摇着、嬉笑着、追赶着奔向田野,一根根条帚头、扫帚头像一条条火龙在夜空中翻滚飞翔,甚是好看……直到跑了几里开外、和对面庄子上的“火龙”相遇怕误撞才停下来。回来的时候,条帚头、扫帚头燃烧得只剩下结实的把杆子,我们只得使劲摇使劲跑靠风吹动才能着出火苗来,一停下来就成了一个小火星,此时一个个忽明忽暗的火把就像夜空中灿烂的星星,冲着我们笑眯眯的眨着眼睛。到了家里,我的高兴劲减少了大半,钻进被窝不敢说话。那烧掉的扫案板用的新耙子是父亲在罗山县街上一角五分钱没舍得卖、拿回来留着用的年货,要是让父亲知道了不打人才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知道父亲从哪学得一手扎条帚的好手艺,庄子上的邻居每到年关总爱掂梱秫茆子(高梁穗刮掉高梁米后剩下的称秫茆子)、拿点麻筋子(相当于麻绳)让父亲帮忙扎条帚或耙子过年用。父亲的花把条帚扎得不但结实耐用,而且好看省秫茆,省下来不够扎整个条帚、耙子的秫茆父亲就你家几根他家一撮的积少成多扎成条帚、耙子到罗山街上卖。听父亲说正阳的耙子一个卖一角二分,罗山能卖一角五,为了多卖点钱,父亲总要多走上几十里路到罗山县街上卖,这次贪玩竟烧掉新耙子我是越想越害怕。谁知第二天早上父亲知道后并没有责怪,只是语重心长地说玩火把一定要注意安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后来,每年的正月十五耍火把的方式有了翻新,开始是用麦草稻草梱绑在扫帚头或木棍上,做成又长又粗的大草把,有人绑不紧大人便过来帮忙。待草把做好后,一个人双手抱着或扛在肩上,另一个人站在一旁将草把头点着,然后大家一燃十,十燃百,纷纷点燃草把或扛着或摇着沿路奔跑,那火把像一个个大火球呼呼的在空中滚动,照得夜空通红,燃得路面灼热,似乎要烧尽路边野草、闯出一条新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后来,我们干脆你一抱我抱从麦草垛稻草垛上抱些干草沿着庄外的土路铺成一条条干草路,短的几十米,长的上百米,待“草路”从两头点着后向中间燃烧,火光咉红夜空、咉红了一张张快乐的脸庞……到了90年代农村通上了电,耍火把这个古老而又让人快乐的习俗才被挂灯笼猜灯迷放烟花看元宵晚会代替,变成了一段令人难忘的回忆。如今每到正月十五,就让人情不自禁的怀念那个天真快乐的年代,怀念人们对美好生活殷切希望的拳拳初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