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也是劳动人民分享劳动成果的幸福时刻。在龙年春节来临之际,散水头镇中心小学以“‘年味’里的劳动美”为主题,开展了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散小娃娃各显身手,除尘布新、孝亲敬老、分享成果,充分展示了新时代好少年劳动风采!</p> 年味里的劳动美——家务篇 <p class="ql-block"> 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皆由劳动创造。劳动是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劳动是一笔难得的人生资源和财富。</p><p class="ql-block"> 学生通过和家人一起打扫清洁、布置春节装饰、体验乡下农活等家务劳动,感受到不一样的年味氛围。</p> 年味里的劳动美——年俗篇 <p class="ql-block">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年红”中的一个种类,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过年的重要习俗。当人们在自己家的门口贴年红(春联和福字等)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p><p class="ql-block">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春联的另一端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据说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p> 年味里的劳动美——美食篇 <p class="ql-block"> 春节的来临,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人们在度过了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寒冬后,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怪不得在春节时,人们会这么喜悦地来迎接这个节日。</p>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过倒着”,北方人民对于饺子的喜爱可见一斑了。包饺子最能体现一家人的温馨与亲昵的氛围,你看和面的,摘菜的,擀皮儿的,包饺子的,各有分工,人人能帮上忙,个个能露一手。</p> <p class="ql-block"> 除了包饺子,学生还和父母一起制作年夜饭。年夜饭,也称为“团年饭”,一年一度的团圆饭体现了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也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合家团聚,一家老小围坐桌旁,共叙天伦,这是何等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 年味美食是过年的重头戏,每一道菜,每一种食物,都蕴含着人们对新年的期待和祝福。学习一门烹饪技能,和父母一起制作家乡的特色美食、新年传统美食、家常美食,掌握制作基本技能,记录制作过程、成果,享受劳动带来的乐趣,同时对学生进行了传统文化教育,增加了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p> <p class="ql-block"> 劳动“育”见美好,实践助力成长。孩子们用汗水浇灌成长,用勤劳润泽生命,在家庭劳动实践中收获快乐,锻炼技能,增强本领。新的一年,愿散小学子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热爱劳动、乐学善思、龙行龘龘、前程朤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