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荐入学 <p class="ql-block"><b> 杏寨中学高十三班学生于一九七五年三月入学,生源来自杏寨、下马峪、北曹山、南泉、大黄巍五个公社所辖大队,经过学校、大队和教革委联合推荐属于“正取生”,享受国家商品粮和助学金等优惠政策,中途的插班生就是所谓的“旁听生”,期间也有部分没有毕业的学生便离校参军或当了工人,同时也存在转往其他学校就读的现象。当时共有学生74人,其中男生63名,女生11名。高十三班(普通班)、高十四班(农机班)、高十五班(卫生班)属于杏寨高中第六届三个班,这是杏中唯一的一届农村职业班,因高十三班是普通班,当时大部分家长希望孩子学好文化基础课程,想方设法挤进普通班,所以班里人数较其他两个班级多。高中二年正是十年文革的最后二年,入校没有赶上教育“黑线回潮”的末班车,毕业时却又没有乘上“恢复高考”的首班车。学生们于一九七七年一月只好毕业返乡,当时没有其它出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高十三班同学名录</b></p><p class="ql-block"><b>杨跃新:男,杏寨乡刘庄村 </b></p><p class="ql-block"><b>赵本谦:男,杏寨乡河疃村</b></p><p class="ql-block"><b>段日英:男,下马峪乡段庄村 </b></p><p class="ql-block"><b>陈玉富:男,杏寨乡旧堡村</b></p><p class="ql-block"><b>贺武厚:男,杏寨乡望岩村 </b></p><p class="ql-block"><b>李平春:男,下马峪乡下马峪村</b></p><p class="ql-block"><b>李青天:男,下马峪乡马岚口村</b></p><p class="ql-block"><b>杨仁越:男,下马峪乡马岚庄村</b></p><p class="ql-block"><b>章文彬:男,杏寨乡大北头村 </b></p><p class="ql-block"><b>王相录:男,下马峪乡马岚庄村</b></p><p class="ql-block"><b>赵培成:男,杏寨乡安营村 </b></p><p class="ql-block"><b>刘玉平:男,杏寨乡南湛村</b></p><p class="ql-block"><b>蔡 青:男,大黄巍乡东辛寨村 </b></p><p class="ql-block"><b>于悌胜:男,南泉乡清凉庄村</b></p><p class="ql-block"><b>曹月昌:男,杏寨乡小南头村 </b></p><p class="ql-block"><b>丰九河:男,下马峪乡上马峪村</b></p><p class="ql-block"><b>于平征:男,杏寨乡赤堡村 </b></p><p class="ql-block"><b>赵文庆:男,杏寨乡大西头村</b></p><p class="ql-block"><b>杨明芬:男,杏寨乡大东庄村 </b></p><p class="ql-block"><b>章玉清:女,杏寨乡安营村</b></p><p class="ql-block"><b>董 贵:男,南河种镇大穗稔村 </b></p><p class="ql-block"><b>赵弟伍 :男,杏寨乡大西头村</b></p><p class="ql-block"><b>张玉金 :男,大黄巍乡东辛寨村 </b></p><p class="ql-block"><b>丰尔福:男,下马峪乡上马峪村.</b></p><p class="ql-block"><b>李世明:男,下马峪乡东安峪村 </b></p><p class="ql-block"><b>曹斌盛:男,下马峪乡下马峪村</b></p><p class="ql-block"><b>周世顺:男,南泉乡周家地村 </b></p><p class="ql-block"><b>赵月雄:男,杏寨乡河疃村</b></p><p class="ql-block"><b>李恒光:男,下马峪乡东安峪村 </b></p><p class="ql-block"><b>苏玉武:男,杏寨乡望岩村</b></p><p class="ql-block"><b>胡志斌:男,下马峪乡东安峪村 </b></p><p class="ql-block"><b>丰巨学:男,杏寨乡小南头村</b></p><p class="ql-block"><b>王志强:男,下马峪乡下马峪村 </b></p><p class="ql-block"><b>丰保明:男,下马峪乡东安峪村</b></p><p class="ql-block"><b>丰开润:男,杏寨乡杏寨村 </b></p><p class="ql-block"><b>曹居尚:男,杏寨乡杏寨村</b></p><p class="ql-block"><b>苑文升:男,大黄巍乡辛义村 </b></p><p class="ql-block"><b>李秀清:女,南河种镇护驾岗村</b></p><p class="ql-block"><b>孙玉花:女,杏寨乡下甘港村 </b></p><p class="ql-block"><b>师妙荣:女,大黄巍乡师坊村</b></p><p class="ql-block"><b>何生业:男,杏寨乡赤堡村 </b></p><p class="ql-block"><b>赵相珍:女,杏寨乡河疃村</b></p><p class="ql-block"><b>曹术胜:男,下马峪乡下马峪村</b></p><p class="ql-block"><b>周世元:男,南泉乡周家地村</b></p><p class="ql-block"><b>赵队家:男,杏寨乡大西头村 </b></p><p class="ql-block"><b>王月勋:男,下马峪乡东安峪村</b></p><p class="ql-block"><b>赵全山:男,杏寨乡河疃村 </b></p><p class="ql-block"><b>宋必相:男,南泉乡钗里村</b></p><p class="ql-block"><b>吕桂香:女,杏寨乡小东庄村 </b></p><p class="ql-block"><b>张温仕:男,南泉乡钗里村</b></p><p class="ql-block"><b>杨吉淳:男,南泉乡清凉庄村 </b></p><p class="ql-block"><b>韩志强:男,下马峪乡南旺庄村</b></p><p class="ql-block"><b>刘桂英:女,南泉乡西贾庄村 </b></p><p class="ql-block"><b>丰仁官:男,杏寨乡安营村</b></p><p class="ql-block"><b>秦妙莲:女,杏寨乡郭家庄村 </b></p><p class="ql-block"><b>武玉清:女,下马峪乡武家店村</b></p><p class="ql-block"><b>田久江,男,南泉乡西贾庄村 </b></p><p class="ql-block"><b>梁宏广:男,大黄巍乡梁亭村</b></p><p class="ql-block"><b>李淑荣:女,杏寨乡石店村 </b></p><p class="ql-block"><b>胡福平:男,大黄巍乡师坊村</b></p><p class="ql-block"><b>张绪飞:男,南泉乡钗里村 </b></p><p class="ql-block"><b>李 广:男,杏寨乡河疃村</b></p><p class="ql-block"><b>张启飞:男,杏寨乡小南头村(病故) 马富全:男,杏寨乡辛坊村(病故)</b></p><p class="ql-block"><b>丰乃康:男,杏寨乡辛坊村(病故)</b></p><p class="ql-block"><b>苏守信:男,杏寨乡河疃村(病故)</b></p><p class="ql-block"><b>郑子文:男,杏寨乡河疃村(病故)</b></p><p class="ql-block"><b>贺忠义:男,杏寨乡望岩村(已故)</b></p><p class="ql-block"><b>何永祥:女,马营庄乡何庄村(病故) 高升元:男,南泉乡清凉庄村(病故)</b></p><p class="ql-block"><b>贺锐厚:男,杏寨乡望岩村(病故)</b></p><p class="ql-block"><b>王学文:男,杏寨乡旧堡村(病故)</b></p><p class="ql-block"><b>张绪福:男,南泉乡钗里村(病故)</b></p><p class="ql-block"><b>薄善珍:男,南泉乡南泉村(病故)</b></p> 二、求学锻炼 <p class="ql-block"><b> 高十三班时任班主任苏玉璋老师,年轻有为,积极上进。学校分配的任务,苏老师总是提前完成。入学第一学期,学校也举行期中考试,李猛老师还想着给学生补习初中化学课程。当时班里的学习风气还算纯正,同学们该上课还上课,该参加学校活动还参加。只是考试后学生们也没人过问考试成绩和考试排名,学生没有学习压力和竞争意识。从第一学年第二学期以后,考试逐渐被废止,这就是“文革”那个特殊年代,从上到下对学校考试的淡化。当时杏中是全县最好的农村中学,老师们也是最牛的。苏玉璋、尚惠元、曹根业、贺至发和赵传义等老师都是名师,后来调到应县一中任教。因当时社会崇拜反潮流英雄“黄帅”和交白卷的“张铁生”,多次参加校园周边村庄的田间劳动,多次参加校舍翻新改造劳动和试验田劳动,在郭家庄军垦农场学过军、打过靶、锄过玉米,为学校食堂在杏寨粮站多次搬运过米面,积极参加每年一次的校运会,每周进行一次环境大扫除,按时出版黑板报、墙报,在班主任苏玉璋老师的提议下我们班成立了通讯兴趣组,走出校门采访、写作……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同学之间情深意浓,用当时的惯用语总结就是脸晒黑了,心炼红了。十三位任课教师和七十四名同学组成高十三班这个大家庭,她承载着温暖、包容、友爱;她寄予着拼搏、奋斗、豪情。二年的高中生活,师生们努力着、追求着,书写着美丽的青春篇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杏中高十三班的老师</b></p><p class="ql-block"><b>班主任:苏玉璋</b></p><p class="ql-block"><b>数学:苏玉璋 王天顺 何三太</b></p><p class="ql-block"><b>语文:尚惠元 曹根业</b></p><p class="ql-block"><b>英语:贺至发 物理:贺德金</b></p><p class="ql-block"><b>化学:李猛 音乐:岳宝山</b></p><p class="ql-block"><b>体育:张毓秀 农基:赵传义</b></p><p class="ql-block"><b>政治:张绪顺 张培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杏中高十三班班团组织机构</b></p><p class="ql-block"><b>团支部书记、班长:杨跃新</b></p><p class="ql-block"><b>学习委员:赵队家</b></p><p class="ql-block"><b>生活委员:李世明</b></p><p class="ql-block"><b>劳动委员:贺武厚</b></p><p class="ql-block"><b>文体委员:赵本谦</b></p><p class="ql-block"><b>妇工委员:师妙荣</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杏中校领导</b></p><p class="ql-block"><b>校 长:刘生祥</b></p><p class="ql-block"><b>教导主任:张培良</b></p><p class="ql-block"><b>团委书记:张绪顺</b></p><p class="ql-block"><b>事务主任:贺美孝</b></p><p class="ql-block"><b>伙食管理:张子玉</b></p> 三、返乡奋进 <p class="ql-block"><b> 毕业后,高十三班同学们不甘落后,有的参军,当工人,有的同学当老师,有的从事医务工作,有的从事科研工作,有的从事专业技术。有的成为农民中的翘楚,他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顽强进取,独领风骚,收获了各自的精彩人生。七十四名同学中,目前己故12人。健在的全部领上了“养老金”。其中恢复高考制度后通过补习、自修等渠道获得中专学历6人,大专学历14人,大学学历3人,博士1人。同学中进入社会工作后升任省部级1名,厅局级1名,县处级2名;乡科级的8名。晋升高级职称5名;晋升中级职称5名。薄善珍、陈玉富、丰九河、苏守信等同学从事个体经营,成了民营“企业家”,一直留在农村的同学丰衣足食、生活富裕、儿孙绕膝、幸福美满。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有的同学子孙后代考上本科、硕士、博士,有的在行政、企业部门任职,已取得一定的成就,圆了他(她)们父辈们的大学梦。</b></p><p class="ql-block"><b>李恒光 1978年12月入伍,1980年3月入党,1984年10月经教导队培训后提干,历任排长、分队长、连长、处长、农场场长等职,海军专业技术大校军衔,高级农艺师,2016年退休。</b></p><p class="ql-block"><b>赵队家,1959年10月出生,正高级工程师,工学博士,曾任山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院长、山西交科公路勘察设计院董事长、省交通环境保护中心站站长等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交通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注册一级建造师,注册检测师,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中央组织部“国家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评审专家,中共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山西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山西省成绩优异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公路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大型公路勘察设计、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与高速公路专家技术咨询项目,善于解决高速公路设计与施工中出现的重大关键性技术难题,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2),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2项、优秀设计及工程咨询成果奖20项,在核心期刊发表高质量论文50余篇,出版论著5本。致力于推进勘察设计及科技体制和管理机制改革、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科技产业规模化运作、人才培养和学术梯队建设,被交通部评为“全国交通系统优秀科技工作者”、被交通部授予“交通青年科技英才”、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被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授予“全国优秀企业家”、被中国公路学会授予“中国公路百名优秀工程师”、被山西省授予“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10大科技贡献杰出人物”、“山西省十佳中青年优秀科技工作者”等40余项荣誉及称号。</b></p><p class="ql-block"><b>杨跃新,男。一九八0年至八二年山西省人民警察学校学习,中专学历。八二年毕业分配到应县公安局工作至二0二0年退休。期间,先任政保股内勤,八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八六至八八年中共雁北地委党校培训班学习,大专学历。九0年任内保股副股长,九三年被应县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双先"表彰会上表彰为先进个人。九五年任内保股股长,二00一年被山西省公安厅评为“破案能手"。二00三年任公安局副科级党委委员,巡警大队长,县执法大队长。二00五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劳动模范。二00九年任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正科级。二0一八年任四级高级警长,副处级。二0二0年退休。退休后仍被公安局返聘。</b></p><p class="ql-block"><b>李清天,1980年山西省中药材学校毕业分配到应县人民医院工作。1984年调应县中医院任医务科主任。1985年调应县人民医院先后担任办公室、药剂科主任。1994年-2014年人民医院副院长。2015年一现在,应县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b></p><p class="ql-block"><b>杨吉淳,男,1962年1月生,应县南泉乡清凉庄村人,1980年8月参加工作,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山西师范大学数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中学正高级教师,山西省中学特级教师。曾在应县南泉乡中学校,雁北师专,大同市第二中学校工作。</b></p><p class="ql-block"><b>赵本谦:男,中共党员,1977年河疃村果园技术员,1978年任村赤脚医生,1987年任村委会主任,1993年任村党支部书记,1994年转干,杏寨乡政府工作,继续兼任村支书记,2003年回乡政府工作,中级林技师,2018年退休。</b></p><p class="ql-block"><b>梁宏广:大同市审计局审计科科长。</b></p><p class="ql-block"><b>赵弟伍:1978年十二月入伍,1992年十二月退伍,1993年一月分配到大同市南郊区工业总公司党办主任兼劳资科长,1997年8月南郊煤炭总公司纪检书记,2009年3月大同煤运张家湾煤业总支书记,2019年十一月退休。</b></p><p class="ql-block"><b>蔡 青:应县检查院民事行政科长。</b></p><p class="ql-block"><b>丰仁官:一九七八年三月,参军,铁道兵三师十四团十八连,战士。一九八O年九月考入铁道兵学院工程指挥系,学员。现在退休,退休前在朔州市市政工程公司担任副经理,正科。</b></p><p class="ql-block"><b>章文彬:男,杏寨乡大北头村人,出生1960年2月,1982年毕业于大同医专医疗专业,现任大同马应龙肛肠医院院长,正科级,副主任医师,大同市医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主委,大同市肛肠学科带头人。</b></p><p class="ql-block"><b>曹斌胜:1959年出生,应县下马峪乡下马峪村人,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86年1月份到梨树坪乡政府林业站工作,任副站长,1999年7月份撤乡并镇后到南泉乡乡政府工作一直到退休。</b></p><p class="ql-block"><b>王学文:应县劳动局副局长(病故)。</b></p><p class="ql-block"><b>高升元:退休前应县大黄巍乡党委副书记。(已故)</b></p><p class="ql-block"><b>丰保明:退休前大同矿务局五矿工作,工程师。</b></p><p class="ql-block"><b>曹居尚:退休前应县林场工作,工程师。</b></p><p class="ql-block"><b>陈玉富:杏寨乡旧堡村人。高中毕业返乡后担任大队会计,后来进城自主创业,做“运输”生意,积聚财力,后来做建筑生意,成为誉满塔乡的“民营企业家”。</b></p><p class="ql-block"><b>苏守信:毕业返校后学瓦工。1977年3月——1979年5月大同糖厂工作。1979年6月——1987年3月,维修应县木塔。1987年4月——1996年5月,怀仁矿业公司施工。1996年6月——2001年7月,大同县施工。2001年8月——2018年11月,天然气工程施工。2018年12月——2023年1月,创办兴信粮贸有限公司。本人为人耿直、真诚,做事严谨认真、精细,深得人们信赖、好评。他教子有方,两个儿子都是名牌大学毕业。因劳累过度于2023年病故。</b></p><p class="ql-block"><b>丰九河:杏中高十三班板报、墙报美工。毕业返乡后学木匠、油匠。1980年后,进应县城自主创业,做起玻璃美工生意,积聚财力。1999年开始研究制做“应县木塔模型”,2003年“应县木塔模型”制做研究成功,经应县工商管理局审批,创办“应县木塔模型”制造厂,招收能工巧匠30多人,开始批量生产上市。正逢应县木塔95庆典之际,厂里的“应县木塔模型”在应县文保所和园林局展出,倍受国内外游客青睐和喜爱,各地客商纷纷来厂参观或订单。国家、省市县领导纷纷率团专访,赢得一致好评。九河制做的“应县木塔模型”材质优良,经久耐用。模型圆润光滑,线条流畅。飞檐斗翘而棱角分明,是亲朋好友的馈赠佳品。产品远销印度、意大利及国内31个省市。九河的“应县木塔模型”生意愈做愈火。成为远近闻名的民营企业家。</b></p><p class="ql-block"><b>段日英:退休于应县教育局。</b></p><p class="ql-block"><b>苑文升,出生年月1959年6月,中共党员,大专,小教高级。1976年1月——2001年12月在大黄巍乡教委任教。2002年1月——2008年2月在下马峪联校任会计。2008年3月——2019年6月(退休)在臧寨中心学校任会计。</b></p><p class="ql-block"><b>杨明芬:退休于下马峪中心校。</b></p><p class="ql-block"><b>赵文庆:退休于杏寨中心校。</b></p><p class="ql-block"><b>杨仁越:退休于下马峪中心校。</b></p><p class="ql-block"><b>李秀清:女,退休于南河种镇中心校。</b></p><p class="ql-block"><b>刘桂英:女,退休于金城镇中心校。</b></p><p class="ql-block"><b>于悌胜:退休于镇子梁中心校。</b></p><p class="ql-block"><b>董 贵:退休于南河种镇中心校。</b></p><p class="ql-block"><b>丰开润:男,杏寨乡杏寨村人,岀生1959年10月,1978年入伍,1984年转业铁道部第十三铁路工程局,1990年调回大同钢铁厂,2019年退休。</b></p><p class="ql-block"><b>于平征:男,杏寨乡赤堡村人,生于1959年,1980参加工作,在小峪煤矿,1986年调回大同元件一厂,2014年退休。</b></p><p class="ql-block"><b>贺锐厚:应县副食日杂工作(病故)。</b></p><p class="ql-block"><b>贺忠义:应县化肥厂工作(已故)。</b></p><p class="ql-block"><b>章玉清:女,退休前大同市矿务局王村矿工作。</b></p><p class="ql-block"><b>贺武厚:退休前应县百货公司工作。</b></p><p class="ql-block"><b>王志强:退休前应县糖酒公司工作。</b></p><p class="ql-block"><b>赵月雄:退休前大同矿务局十三矿工作。</b></p><p class="ql-block"><b>李 广:退休前应县陶瓷厂工作。</b></p><p class="ql-block"><b>王相录:退休前应县玻璃厂工作。</b></p><p class="ql-block"><b>刘玉平:退休前应县玻璃厂工作。</b></p><p class="ql-block"><b>李平春:退休前应县麻纺厂工作。</b></p><p class="ql-block"><b>胡志斌:退休前大同石料厂工作。</b></p><p class="ql-block"><b>李世明:退休前应县下马峪供销社工作。</b></p><p class="ql-block"><b>何永祥:大同市北岳中学教师。(已故)</b></p> 四、聚会风采 <p class="ql-block"><b> 相聚一团火,分开满天星。2013年2月17日,我们杏寨中学高十三班师生举行首次聚会,大家欢聚一堂,共叙友情,畅谈美好,谋求发展。青春是一首绚烂的歌,谱写着华美的人生乐章,老年是一杯清醇的酒,历久弥香。杏中高十三班的老同学们,退休不推职,退休干大事。各自在自己的生活圈、社会圈,发挥余热,健康、快乐、幸福地生活着……</b></p> 五、母校回忆 <p class="ql-block"><b>(一)杏中学习生活琐记</b></p><p class="ql-block"><b> 高十三班 杨跃新</b></p><p class="ql-block"><b> 杏寨村是应县杏寨乡政府的所在地,杏寨中学位于杏寨村的西南方向,坐北向南,南面隔一条东西马路就是学校的大型操场,里边有篮球场和其他健身器材,还长着二十多株挺拔高大的新疆杨树,是学生们平时出操锻炼的地方,也是全乡开运动会的首选之地。北面隔墙便是学校的菜园,面积也不小有个十来亩,主要种植山药蛋、红黄萝卜、茴子白、白菜和茄子等蔬菜供应学校伙房(食堂),同时也存在因为饥饿学生偷吃的现象。</b></p><p class="ql-block"><b> 一进校门左侧是门卫室,当时我们唤作门房。中轴线为中间过道,砖石铺地,两侧是对称的瓦脊砖混五排平房,为教室、为宿舍及伙房等,十三班的教室是南起第二排西侧第一户。</b></p><p class="ql-block"><b>当年应县杏寨中学是一所好学校,走在了全县中学校的前列。教书育人,钟灵毓秀,桃李芬芳,为国家培养了不少人才。从风水学角度讲,前阔后展,师资力量雄厚,地理位置优越,挺火色有风水。</b></p><p class="ql-block"><b> 那时上高中实行的是推荐的办法,仍坚持唯成份论,优先贫下中农。我家是中农成份,名额有限,我村开始没我的份儿。但我爹妈不甘心,妈妈硬着头皮找她的远方表叔、杏寨乡教革委主任岳兴义加了个指标才算上了杏中,也算是“走后门”吧。但我后来居上,正式录取还吃上供应粮,不用麻烦本人往粮站缴粮了。我不仅感谢爹妈的大恩大德,还要感谢岳兴义的倾情相助,记得参加公安工作后,我爹还领上我前往大黄巍乡西辛村看望了岳兴义,也算是知恩图报吧。</b></p><p class="ql-block"><b> 我是杏寨高中第六届学生,1975年1月入学,1977年元月毕业。那一届一共招了三个班,十三班是普通班,十四班是农机班,十五班是卫生班。十三班男学生多,女学生少,我是其中一员;十四班只有男生没有女生,当时师生戏称为“光棍班”;而十五班恰恰相反,男生少女生多。高中班级分专业大概也是时代的产物——反正上下届都没分,只能说乃个例是也。</b></p><p class="ql-block"><b> 我们班在两个学年四个学期当中班主任始终是苏玉章老师,苏老师是本乡河疃村人,面目俊朗,中等个儿,教我们班数学课。讲课有条理,声音有磁性,管理有方法,对学生也很温和,一般不会轻易发火动粗。赵传义老师讲生物课,深入浅出,抑扬顿挫,风趣幽默,粉笔字在黑板上写的龙飞凤舞,长划特长短划很短,还配上图画进行阐述,言谈举止令人捧腹,教室里回荡着阵阵笑声,同学们全神贯注认真听讲,效果良好。贺志法老师身材魁梧,络腮胡须黑毛眼,是我们班的英语教师。上贺老师的课,除部分喜欢学习的学生认真听讲外,不少同学是前门进后门溜,逃课现象非常严重。究其原因,并非贺老师英语水平不高课讲的不好,主要那时同学们年轻贪玩,不谙世事是其一,缺乏英语基础知识,不想学或根本听不进去,对课程不感兴趣乃其二,更重要的是受当年反潮流、交白卷政治气候的影响。“学会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我是个中国人,何必学外文”奇谈怪论甚嚣尘上,学多学少都一样,学好学赖无所谓,念书只为混文凭,毕业照样回农村,学习看不到希望没有动力。然而,白云苍狗,时势无常,我们毕业的当年国家便恢复了高考。知识储备不足,高考就没有希望,学习不用功的学生们望洋兴叹,后悔晚矣!</b></p><p class="ql-block"><b> 唉!我们那届学生基本上是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出生的,生肖属相属猪狗的居多,正好应了那句老话“猪狗赶了个末劫年”。</b></p><p class="ql-block"><b> 那个年代,学生们还是比较拘谨规矩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传统的思想根深蒂固,对校领导和老师相当尊重敬畏。同学之间相处的和谐融洽,互相关心,互相爱护,思想单纯,观念传统,没有现在年轻人那么前卫,男女同学“不敢越雷池一步”没有公开搞对象的,只有兄妹情同窗谊,校园里充溢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氛围。</b></p><p class="ql-block"><b> 我们的高中生活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理论知识学习之外还要开展学军、学农、学工“三学”实践活动。在杏寨、赤堡村帮助农民锄过地割过田,杏寨农机厂学过工,去白马石山上植过树,前往山阴农场学过军,赛歌出操打靶子,同学们激情四射,朝气蓬勃,也没有感觉到苦和累。经历了批林批孔,唐山大地震,三位伟人逝世一系列运动和事件。地震期间学校被迫放假一月有余,我作为学校团总支副书记,班内的班长、团支部书记和另外两位同学留校看护值守责无旁贷。晚上睡在北菜园帆布棚里阴冷潮湿,蚊虫叮咬,由于不习惯在野外休息,睡噎做噩梦现象时有发生,但也苦中作乐,信心满满,坚持到了同学们返校复课。</b></p><p class="ql-block"><b> 政治挂帅、思想领先是共产党的传家之宝,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确实百无一用。诚然学生要以学为主,但也应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是应有之义,教学之道。毛主席他老人家提出的“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指示还是英明伟大的,“三学”亦有其积极的方面,锻炼了身体,磨砺了意志,增长了见识。只有经风雨、见世面,才能不作温室里的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b></p><p class="ql-block"><b> 还有一件事情至今记忆犹新,第三个学期的一天,我班三位同学为了加深学习印象,私自从学校仪器库搞出一些物理化学仪器,正在做实验时被老师发现啦。此事惊动了学校领导,让他们在学校大会上做的检查,我给其中一位同学写的检查材料,校方也没有对三位同学再做其他处理。现在回想起来,学生时代心智没有完全成熟不懂轻重,心情可以理解但行为切实欠妥。“偷书不算偷”,虽然没有经过学校老师同意,但无据为己有的心理动机,擅自拿出仪器搞实验也就无可后非啦。</b></p><p class="ql-block"><b> 光阴如白驹过隙,往事却历历在目。读书是美好的。我们大部分同学是农民的孩子,如果没有高中的基础,也就没有后来的进步发展。所以说二年杏中学习生活受益匪浅,意义非凡!</b></p><p class="ql-block"><b>同时,回忆琐记只是一鳞半爪,就不赘述了。或有挂一漏万、以偏概全之嫌,或有不妥之处,杏中原校领导、教师、校友和同学们斧正为盼!</b></p><p class="ql-block"><b> 2023年4月20日</b></p><p class="ql-block"><b>(二)郭家庄军垦农场学军</b></p><p class="ql-block"><b> 杏中高十三班 杨仁越</b></p><p class="ql-block"><b>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每当听到这首旋律优美、节奏欢快的军营歌曲时,思绪便飞到郭家庄军垦农场,那一排排高耸的大叶杨、一排排红瓦白墙的营房,再一次浮现在眼前,四十七年前的学军生活恍如昨日,那里刻下了我们的青春记忆。</b></p><p class="ql-block"><b> 那个年代,毛主席提出“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自然就成为我们学生的必修课程。</b></p><p class="ql-block"><b> 1976年5月22日,学校决定组织我们去郭家庄部队农场(俗称军垦农场)学军,也就是军训。</b></p><p class="ql-block"><b> “学军去了!学军去了!”学军完全是个新鲜事儿,当同学们得知这个消息,十四五岁的我们,欢呼雀跃,欣喜万分。</b></p><p class="ql-block"><b> 为了锻炼我们的意志,培养我们的吃苦精神,我们是步行去郭家庄部队农场的。</b></p><p class="ql-block"><b> 从杏寨中学到郭家庄部队农场大约15公里,步行要3个小时左右。我们步行的线路是:学校出来后走杏寨村北大北头渠梁向西走到望岩村,折而向北走到安营村,安营村西北折而向西途径大小东庄再走一段路就到了郭家庄农场。</b></p><p class="ql-block"><b> 学校很重视这次学军活动,派出了教导处主任张培良老师随行。班主任苏玉璋老师当时是二十来岁的小伙子,一路陪着我们步行,苏老师关照我们少说话,节省体力。我们第一次去军训,第一次去解放军军营,第一次集体步行……都兴奋不已,怎么可能消停。我们的南侧是桑干河的一个分支,那里河水滔滔不绝,大家好奇而又兴奋。4个小时的路程也没感觉到累和慢。</b></p><p class="ql-block"><b> 跨进了部队农场大门,展现在我们眼前是道路两旁如军人般挺拔和威严的钻天杨,军营周边一块块绿油油的农田,还有那红白相间的一座座营房。我们对解放军充满了敬仰,对军营则感觉神秘、好奇和神往。从部队首长的介绍以及教官那里了解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毛主席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各地部队大张旗鼓开荒造田,郭家庄部队农场也不例外,当时主要种植玉米。所以我们这次军训,也顺带着学了农,记得是给部队农场锄玉米。</b></p><p class="ql-block"><b> 每天,我们按部队作息时间,听军号起床、吃饭、熄灯睡觉。生活水平比学校好多了,有新鲜蔬菜,吃白面馒头、大米。稀饭是玉米糊糊,是甜的。当时的军训项目有:稍息、立正、报数、原地踏步、齐步走的行进与立定、跑步走的行进与立定、正步走的行进与立定,还有匍匐、打靶等等。每天有半天是下农场锄玉米,农场的玉米地头长,我们就学解放军叔叔,一锄四五垄,每天一大片。</b></p><p class="ql-block"><b> 军训中最开心的当然是摸到梦寐以求的枪支了。因为我们军训的一个项目是步枪瞄准、托举以及拆装和擦拭。当时用的是老式步枪、重得很,学瞄准的时候趴在地上,用两个肘子撑在地上,端着枪,三点一线,练稳、准、狠。当然,平时的枪支训练,那是绝对没有子弹的。也许是对枪支的钟爱,我在瞄准训练和射击训练的时候就十分刻苦,对射击要领口决“左眼闭右眼睁,缺口里面找准星……”熟记在心,得到了教官的称赞,自然也自豪了一番。班主任苏老师说经过学校的争取,原本不能实弹射击的我们可以有一次实弹射击机会,大家自然兴奋不已,我是既向往又害怕,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实弹射击。</b></p><p class="ql-block"><b> 休息时间,解放军叔叔带我们到郭家庄村里看电影,或在军营里看电影。解放军叔叔在军营里和我们对唱红歌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大家面带微笑,凝视着前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歌声嘹亮,此起彼伏,振聋发聩,似海啸山鸣,像春雷滚滚在军营里回荡……这嘹亮的歌声,引起了村里人们的共鸣。他们也和着这优美的弦律唱了起来,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表达他们对党的感激之情:“共产党他辛劳为人民,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b></p><p class="ql-block"><b> 一周的学军生活结束了,增强了我们的体质,更促进我们精神品格的形成与发展,尤其是克服困难的能力、坚强的毅力、超强的执行力等的养成,更增进了我们对解放军的热爱和崇敬之情,也融洽了同学之情,深厚了师生之情。</b></p><p class="ql-block"><b> (杨跃新、杨仁越供稿)</b></p> <p class="ql-block"><b>(三)“防震值守”趣谈</b></p><p class="ql-block"><b> 时间回到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雁同地区震感强烈。杏中组织学生轮流进行防震值守。</b></p><p class="ql-block"><b> 已是深夜十一点钟了,万籁俱寂,空气好像凝固了,只有挂在墙上的闹钟滴答滴答地响着。这里是杏中临时设置的一处“防震值守”室。</b></p><p class="ql-block"><b> 高十三班三位负责值守的学生白天校外村庄锄田,晚上非常困乏疲倦,都迷迷糊糊等到了一点钟交班。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出事了,约摸十二点左右,不知是谁无意间触动了贺德金老师自制的防震监察仪的铜线,铜线摆动引起报警器发出“叮铃叮铃”声响。报警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到底震了没震?事出突然,不容多想,一块值守的老杨第一时间拿上手锣,赶紧边敲边在校园转了一圈。听到报警,全校师生慌忙跑出宿舍,有的裹着被褥,有的只提着裤子,还有的不知是紧张还是夜深人静冷的上牙打着下牙连话都说不清了。女生们更是披头散发,赤脚挠头,嘴里不停地嘟囔:妈呀,吓死人啦。最后的结果大家可想而知是虚惊一场,有惊无险。</b></p><p class="ql-block"><b> 接下来师生们又各自回到宿舍休息了,我们三人也交了班儿,同时忐忑不安心想这回可戳下大拐啦,很是担心第二天被班主任苏老师过问缘由。结果“无巧不成书”,苏老师非但没有批评,还表扬我们防震意识强,勇于担当,给全体师生提了个醒,进行了一次实实在在的防震演练。</b></p><p class="ql-block"><b> (杏中高十三班:杨跃新 杨仁越)</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四)矢志教育,初心不改</b></p><p class="ql-block"><b> 赞曹根业老师的励志人生</b></p><p class="ql-block"><b> 杏中高十三班 杨跃新 杨仁越</b></p><p class="ql-block"><b>太阳还没有升起</b></p><p class="ql-block"><b>您已经起床了</b></p><p class="ql-block"><b>昏黄的煤油灯下</b></p><p class="ql-block"><b>奋笔疾书 撰写教案。</b></p><p class="ql-block"><b>月亮已经升起来了</b></p><p class="ql-block"><b>您还没有休息</b></p><p class="ql-block"><b>仍在埋头批改作业。</b></p><p class="ql-block"><b>您废寝忘食 夜以继日</b></p><p class="ql-block"><b>殚精竭虑 教书育人</b></p><p class="ql-block"><b>桃李满天下</b></p><p class="ql-block"><b>芬芳溢四海</b></p><p class="ql-block"><b>三尺讲台伴终身</b></p><p class="ql-block"><b>一支粉笔传知识</b></p><p class="ql-block"><b>愿为春蚕吐丝尽</b></p><p class="ql-block"><b>甘作红烛照人寰。</b></p><p class="ql-block"><b>这就是您啊</b></p><p class="ql-block"><b>曹根业老师!</b></p><p class="ql-block"><b>您用自己的生命载负着我们迈开前进的步伐</b></p><p class="ql-block"><b>您用自己的心血描绘着学生们人生的未来</b></p><p class="ql-block"><b>您是一棵大树</b></p><p class="ql-block"><b>撑开绿伞</b></p><p class="ql-block"><b>为我们遮风挡雨</b></p><p class="ql-block"><b>您也是一束火炬</b></p><p class="ql-block"><b>用耀眼的光明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b></p><p class="ql-block"><b>云映日而成霞</b></p><p class="ql-block"><b>泉挂岩而成瀑</b></p><p class="ql-block"><b>您辛勤培育了学生</b></p><p class="ql-block"><b>学生也成就了您的荣光!</b></p><p class="ql-block"><b>曹根业老师</b></p><p class="ql-block"><b>您是多么励志啊!</b></p><p class="ql-block"><b>文革时期</b></p><p class="ql-block"><b>您高中毕业</b></p><p class="ql-block"><b>返乡务农</b></p><p class="ql-block"><b>您像一棵稚嫩的幼苗</b></p><p class="ql-block"><b>没有雨露的滋润</b></p><p class="ql-block"><b>也缺少空气的清新</b></p><p class="ql-block"><b>更难得阳光的普照</b></p><p class="ql-block"><b>只有疾风暴雨</b></p><p class="ql-block"><b>“唯成分论”的思想禁锢</b></p><p class="ql-block"><b>“外流工”的生活困扰</b></p><p class="ql-block"><b>辛苦与悲苦交织</b></p><p class="ql-block"><b>汗水与泪水共溶</b></p><p class="ql-block"><b>但您在恶劣环境中</b></p><p class="ql-block"><b>勇敢地与命运抗争</b></p><p class="ql-block"><b>没有气馁 没有退缩</b></p><p class="ql-block"><b>愈挫愈勇</b></p><p class="ql-block"><b>根愈扎愈深</b></p><p class="ql-block"><b>汲取着深层的水分营养奋发成长。</b></p><p class="ql-block"><b>曹根业老师</b></p><p class="ql-block"><b>您是一棵青松</b></p><p class="ql-block"><b>克服了天灾人祸</b></p><p class="ql-block"><b>战胜了暴风骤雨</b></p><p class="ql-block"><b>郁郁葱葱</b></p><p class="ql-block"><b>巍然挺拔</b></p><p class="ql-block"><b>傲立天地间。</b></p><p class="ql-block"><b>由代课而代理民办</b></p><p class="ql-block"><b>由代理民办而民办</b></p><p class="ql-block"><b>由民办进而公办</b></p><p class="ql-block"><b>而后成为优秀教师。</b></p><p class="ql-block"><b>有道是</b></p><p class="ql-block"><b>你若盛开 清风自来</b></p><p class="ql-block"><b>“踏平坎坷成大道 斗罢艰险又出发”</b></p><p class="ql-block"><b>是的</b></p><p class="ql-block"><b>向阳而生 逐光而行</b></p><p class="ql-block"><b>心有暖阳 何惧人生沧桑!</b></p><p class="ql-block"><b>您成功了</b></p><p class="ql-block"><b>丰富了男儿当自强的内涵</b></p><p class="ql-block"><b>拓展了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外延</b></p><p class="ql-block"><b>证明了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的铁律</b></p><p class="ql-block"><b>曹根业老师</b></p><p class="ql-block"><b>您就是这样的楷模</b></p><p class="ql-block"><b>您就是这样的标杆。</b></p><p class="ql-block"><b>话不尽辛勤耕耘</b></p><p class="ql-block"><b>道不完谆谆教诲</b></p><p class="ql-block"><b>教诲如春风</b></p><p class="ql-block"><b>师恩似海深</b></p><p class="ql-block"><b>时间镌刻不朽</b></p><p class="ql-block"><b>奋斗成就永恒</b></p><p class="ql-block"><b>曹老师啊</b></p><p class="ql-block"><b>我们赞美您 颂扬您</b></p><p class="ql-block"><b>真实地回顾记录您</b></p><p class="ql-block"><b>这就是您励志人生的真实写照啊!</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五)愿把真情献恩师 </b><b> </b></p><p class="ql-block"><b> 苏玉章老师病了。患的是帕金森综合征,症状是脑梗、肌肉萎缩、双手强烈颤抖。</b></p><p class="ql-block"><b> 前些日子,杏中高十三班的几位同学闲聊中得知苏老师病了,并且也有些时日了,消息迅速在同学们中间传开了。恩师如父,苏老师的病情牵挂着同学们的心,通过相互联系,一些同学决定探望苏老师。</b></p><p class="ql-block"><b> 2023年6月14日上午10时许,杏中高十三班杨跃新、赵本谦、李清天、段日英、陈玉富、贺武厚、丰九河和杨仁越八位同学代表章文彬等部分老同学带着深情厚谊和探望金前往应县金城镇南丰里家中探望当年的班主任兼数学教师苏玉章老师。贺武厚家住朔城区,却冒着酷暑和高速路拥堵的困扰,开车足足走了3个小时,赶到时已是上午十一点钟。陈玉富听说去看望苏老师,不顾身体患病也匆匆忙忙来了。苏老师看到学生们就像见到了久别的亲人喜泪盈眶,非常高兴和激动。苏老师的儿子忙里忙外又是沏茶倒水,又是摆放水果递香烟,热情接待我们。学生们拉着苏老师的手亲切交谈,详细询问病情和治疗情况,嘱咐他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放宽心情,增加营养,积极调理,适度锻炼,告诉他如有需要帮助的随时与我们学生们联系。</b></p><p class="ql-block"><b> 中午十二点多,学生们就要离开了,苏老师不顾学生们的再三劝阻艰难地下了炕、穿上鞋,颤颤巍巍、抖抖擞擞地将大家送出院门、又出巷口恋恋不舍地与他挚爱的学生们挥手告别,久久不肯回去。望着苏老师的背影我们更是心如刀绞,难舍难分!</b></p><p class="ql-block"><b> 杏寨中学既是苏玉章老师的母校,也是苏老师毕业后乡村任教第一站。自从登上讲台的第一天起,苏老师就甘为人梯,以身许教,三尺讲台系国运,一生秉烛铸师魂。凭着一颗丹心,一腔热情,安贫乐教,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从教三十多年,春风化雨、苦口婆心地为学生传授知识,耐心细致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赢得学生及家长的一致拥戴。</b></p><p class="ql-block"><b> 苏老师教我们杏中高十三班那个年代正是文革末期,教师们对抓教学畏首畏尾,前怕狼后怕虎。学生年龄相对还小,思想浮躁,崇拜反潮流英雄黄帅和交白卷的张铁生。当时教育教学条件差,学生管理难度也大,但苏老师始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团结带领班委会成员和全班学生既学文化,又学农、学工、学军,还组织学生参加综合社会实践活动。高考制度恢复后,苏老师教书育人士气高昂、信心满满,兢兢业业、诲人不倦,培养出的高徒郭正堂考入了北京大学后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十三班学生赵队家成为工学博士,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院长,交控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有道是名师出高徒,这话一点儿不假。也正是授业解惑淡名利,培育桃李遍天下。</b></p><p class="ql-block"><b> 后来,因为农村学校“择校热”县城发展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杏中学校规制缩小,大部分老师调入应县一中,苏老师也离开杏中调入应县教育局教研室工作。他走基层、进课堂,一丝不苟地进行教学研究和课程改革研究,用聪明的才智和不懈的努力书写着华美的人生乐章。不用扬鞭自奋蹄,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直至退休。退休后苏老师居家养老,本该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但老伴不幸离世,本人也身患重病,真是天公不作美,命运造化人啊!</b></p><p class="ql-block"><b>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6月14日这一天风和日丽,天朗气清。高十三班同学们探望苏老师的行动带给苏老师的暖心关怀如和煦春风轻柔拂面,如绵绵春雨浸润人心。因为有爱,所以团结奋进;因为有情,所以凝心聚力。高十三班的同学们敬长尊师、同舟共济,正在以他们真挚的情怀、爱的行动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杨跃新 杨仁越供稿)</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