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金陵制造局”的历史记忆

华叙币史

<p class="ql-block">  1840年的鸦片战争,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打碎了乾隆开始闭关自守、妄称天朝、坐等来拜“井底之蛙”的国策,知道了西方工业革命后的产品并不都是奇技淫巧。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的远见卓识打破了沉寂千年的国门。19世纪60年代晚清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利用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洋务运动”终于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  1865年,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之一的李鸿章(还有:恭亲王奕訢、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刘坤一等),由江苏巡抚升任代理两江总督后,在聚宝门(今中华门)外扫帚巷东首西天寺废墟上兴建金陵制造局。设机器厂、翻砂厂、熟铁厂和木作厂,制造开花炮弹、抬枪和铜帽等产品。</p> <p class="ql-block">  金陵机器制造局(简称金陵制造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华门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民族工业先驱,南京第一座近代机械化工厂,中国四大兵工厂之一,中国民族军事工业摇篮,中国最大的近现代工业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一排排锯齿顶的厂房是最初的车间,这是普通的厂房,这是中国农耕文明尝试现代机器工业的标志,这是中国现代军事工业的摇篮,这是晚清与民国兵器生产的基地,这是新中国航天武器装备产品地面加注设备的研产基地。</p> <p class="ql-block">  1869年,金陵制造局已能制造多种口径前膛炮、炮弹、炮车、枪弹、雷管及各种军用品,生产的新式枪炮在产量和质量方面均居全国首位。结束了清军使用传统的冷兵器作战的落后局面,进入使用现代热兵器时代。</p> <p class="ql-block">  1881年,金陵制造局仿制成功美式加特林机关炮(亦称十门连珠格林炮)。</p> <p class="ql-block">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金陵制造局生产的军火在此次战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两江总督左宗棠奏请增加10万两白银作为常年经费,从美国购进机器50多台,进行扩建,奏准每年增拨经费5万两,使该局能“放手制造”。金陵制造局得到一次较大的扩充。</p> <p class="ql-block">  左宗棠(1812-1885年),湖南湘阴人。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功勋盖世的人物,民族英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  1888年,金陵制造局仿制成功马克沁单管机枪(亦称赛电枪),这是中国制成的第一代重机枪。同年,造出第一门带车轮移动的口径37mm的架退克鲁森式膛炮。</p> <p class="ql-block"> 炮弹运送车</p> <p class="ql-block"> 炮弹运送车轨道</p> <p class="ql-block">  1929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将金陵制造局改隶兵工署直辖,改为金陵兵工厂。厂徽卍字标志源自印度,是佛教的图样,代表佛心(与纳粹党徽方向不同)。</p> <p class="ql-block">  兵工厂专门学校,国民革命军1917年创办,原设在汉阳兵工厂。1932年7月迁至南京金陵兵工厂西侧,改名为军政部兵工厂专门学校。1937年11月迁重庆。</p> <p class="ql-block">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金陵兵工厂被迫西迁重庆,改名为第二十一兵工厂。</p> <p class="ql-block">  1945年日本投降后,二十一兵工厂大部分从重庆迁回南京。1946年9月,改为六0兵工厂。1948年,迁往台湾高雄。</p> <p class="ql-block">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第二野战军接管六0兵工厂,改名为华东军械总厂。</p> <p class="ql-block">  1953年,山西长治太行山兵工厂南迁,与华东军械总厂合并,成立南京晨光机械厂(代号三0七厂),是当时我国唯一的迫击炮研发生产基地。</p> <p class="ql-block">  1965年1月,迫击炮生产线西迁重庆。晨光机械厂划归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专门从事航天产品的研制生产。曾为战略导弹“东风”一号、二号,海防导弹和防空导弹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等多个航天型号产品研制生产地面加注设备,并为中国首个全固体运载火箭“开拓者一号”的研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 航天产品加注设备</p> <p class="ql-block">  2022年,南京晨光机械集团迁往新址以后,这里成为南京1865文化产业园,厚重的历史轨迹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永银钱币博物馆、江苏金陵智造研究院等一批科技文化创意企业入驻。目前已有300多家企业入驻园区,70%是文化科技融合企业,成为第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挂牌单位。</p> <p class="ql-block">  从金陵制造局到1865文化产业园,从仿造机枪火炮到研产导弹地面加注设备。这个集晚清、民国、新中国建造的工业建筑群,民族军事工业摇篮的印记没有变,自强不息永往直前的精神没有变。159年的发展历史,见证了中国现代兵器仿造建造的过程,见证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民主共和的转变,见证了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悲惨,见证了人民解放军百万雄狮渡江的壮观,见证了中国航天工业从无到有的辉煌,见证了新时代文化产业的启航。</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