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这一章里,作者认为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p><p class="ql-block">🍀黄土与中央集权。黄河的流水中夹带着大量的泥沙。黄河经常有淤塞河床引起堤防溃决泛滥,造成大量生命与财产的损失。由此需要有一个最好坐落于上游的中央集权,有威望动员所有的资源,指挥有关的人众,在黄河经常的威胁之下给予应有的安全。所以中国的团结出于自然力量的驱使。</p><p class="ql-block">🍀农业与游牧。中国的农民和塞外的牧人,持续了2000年的斗争记录。回顾起来欣喜的成分少,仇恨的成分多。尤其是气候不利的时候,马背上的剽窃者就不由自主的打算吸取种田人后者通常有半年的积蓄,零星的侵略可能扩大为战事,防守者则企图报复,有时也全面出击,以图先发制人。这是修建万里长城的原因所在。这种局势也要求中国在国防上要中央集权。</p><p class="ql-block">🍀儒家与农村组织。孔子和孟子都看清中国命运上注定必然为一个庞大的农村组织,并需要人本主义的调节。儒教正是以崇高的情感组成,在这种背景内自有它存在的价值。要在农民之中构成基层组织,无过于提倡家族团结,按照家人亲疏之分责成个人安分守己。</p><p class="ql-block">🍀家族组织与社会秩序。儒家的统治者在立法时确定男人的地位高于女人,年长的高于幼辈,并且有学识地位之人高于无知之人。况且它以满足民间最低的期望为目的,而不及最高的标准。其弱点逐渐暴露出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4年2月2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