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远古时期迁入葡萄牙的是尼安德特人,后被智人取代。公元前1100年腓尼基人、公元前1千年凯尔特人先后在温暖富饶的伊比利亚半岛定居下来,建立了简单的聚落。前9世纪希腊人、前6世纪迦太基人分别在半岛建立殖民地。</p> <p class="ql-block">2.A、古罗马时期</p><p class="ql-block">公元前218年罗马人入侵伊比利亚半岛,直至公元前19年彻底征服伊比利亚半岛,葡萄牙地区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称为卢济塔尼亚。</p> <p class="ql-block">B、西哥特王国时期</p><p class="ql-block">418年—714年,古罗马帝国衰落,409年日耳曼分支西哥特人入侵伊比利亚半岛(包括斯维比人、汪达尔人和阿兰人),418年建立西哥特王国,开始了对半岛长达300年的统治,文化上几乎完全“罗马化”、“基督化”。</p> <p class="ql-block">C、阿拉伯时期</p><p class="ql-block">718—1179年,711年阿拉伯摩尔人入侵伊比利亚半岛,718年西哥特王朝灭亡,摩尔人开启了对伊比利亚半岛的统治。</p> <p class="ql-block">D、收复失地运动</p><p class="ql-block">在阿拉伯人占领期间,仅葡萄牙北部的阿斯图里亚斯高地还掌握在信奉天主教的哥特贵族的手里。</p><p class="ql-block">基督教国家为了重新征服这片土地,便开展了长达7个世纪的收复失地运动。哥特人在阿斯图里亚斯发起长达几个世纪的“收复失地运动”,旨在跟南部穆斯林政权作战,重新统治伊比利亚半岛。</p><p class="ql-block">在斗争过程中三大公国崛起,卡斯蒂利亚王国、阿拉贡王国,纳瓦拉王国。</p> <p class="ql-block">3、葡萄牙王国(时间:1139——1910年)</p><p class="ql-block">A、勃艮第王朝(1139–1383)</p><p class="ql-block">勃艮第王朝(亦称阿方索王朝)为葡萄牙王国的创始王朝。</p><p class="ql-block">葡萄牙王国的亨利(葡萄牙伯爵)是勃艮第公爵的小儿子,没有继承勃艮第公爵爵位的机会,于是从军成为了一名骑士,投奔当时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六世。1093年亨利与阿方索的私生女特丽莎结婚,阿方索就将刚从阿拉伯人手中夺回的葡萄牙北部土地封给了女婿勃艮第的亨利作为嫁妆。而亨利由此成为葡萄牙伯爵。</p><p class="ql-block">1112年,亨利去世,其子阿方索·恩里克斯(阿方索一世)便打算独立,以摆脱和卡斯蒂利亚等基督教国家的臣属关系。</p> <p class="ql-block">于是,阿方索开始与北方基督教国家及南部穆斯林国家进行作战,并在1139年取得独立。葡萄牙王国诞生,阿方索自封为葡萄牙国王。</p><p class="ql-block">但北方的卡斯蒂利亚却不承认它的独立。1143年,在罗马教廷的调停下,卡斯蒂利亚与葡萄牙签署《萨莫拉条约》,卡斯蒂利亚正式承认葡萄牙的独立地位,教宗亚历山大三世在1179年承认葡萄牙的世俗国家地位。自此,葡萄牙成为一个独立王国。</p><p class="ql-block">尔后,阿方索便全力与南部的穆斯林作战,先后收复了今葡萄牙的南部土地。</p> <p class="ql-block">1147年,在十字军的帮助下,阿方索顺利的攻占里斯本。尔后的数十年,葡萄牙一直和穆斯林奋战。</p><p class="ql-block">1249年,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三世收复南部的阿尔加维,完成了葡萄牙的收复失地运动。</p><p class="ql-block">现代欧陆的葡萄牙疆界是在1270年国王阿方索三世手中完成的。</p> <p class="ql-block">1279年,国王迪尼斯一世继位。迪尼斯一世在全国范围内排斥西班牙语,推广葡萄牙语,并在1290年创立了葡萄牙的第一所大学。</p><p class="ql-block">1297年,葡萄牙与西班牙签订《奥卡尼塞许条约》,明确了国界。自此,葡萄牙成为14世纪欧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p> <p class="ql-block">B、阿维什王朝(1385—1580)大航海时代</p><p class="ql-block">1383年斐迪南一世死后无子,葡萄牙陷入继承危机。斐迪南之女碧阿特丽斯被拥为女王,与卡斯蒂利亚国王胡安一世结婚。但是当时民心却不希望他俩结婚,害怕因此葡萄牙被卡斯蒂利亚吞并。</p><p class="ql-block">因此王位空悬两年之久,直至1385年4月6日,国会在科英布拉会见阿维什骑士团大团长若昂(费迪南一世同父异母的私生子弟弟),会面后宣布他为葡萄牙国王,开创了阿维什王朝。</p> <p class="ql-block">这实际上是对卡斯蒂利亚宣战,因为胡安一世觊觎葡萄牙王位。果然若昂一世继位不久卡斯蒂利亚国王就率军入侵葡萄牙,希望攻陷里斯本及要求若昂一世退位。为此卡斯蒂利亚国王胡安一世不惜勾结法国骑兵部队一同作战。另一方面,葡萄牙也得到了英国军队的支持。若昂一世在阿茹巴罗塔战役中成功抵抗了卡斯蒂利亚的这次入侵。</p><p class="ql-block">1386年与英国订立了“温莎条约”,确立了英葡同盟,此后数百年英葡同盟一直以各种形式维持着罕见的长期有效的国家同盟。</p> <p class="ql-block">14世纪黑死病(鼠疫)夺去了欧洲2400万人的生命,葡萄牙人却幸运的避免了这次浩劫,因此人口急剧膨胀,国内种种矛盾高度激化。由于商路被限制,生活必需品如香料、糖、丝绸数量急剧减少,价格暴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更为严峻的是,由于欧洲金矿的稀缺,葡萄牙铸造货币的黄金供应的不足,使得市场上的货币成色下降,信用降低,将葡萄牙的经济逼入绝境,葡萄牙进入了伊比利亚经济危机时期,社会动荡。依靠内部机制解决社会问题毫无可能,只有寻求外向的扩张,转嫁经济危机。</p> <p class="ql-block">1415年,若昂一世和他的儿子“航海家恩里克王子”亲自率领一支由19000名陆军、1700名海军和200艘战舰组成的庞大军队,攻占了非洲西北角的重要城市休达,并在1418年击败了企图夺回休达的摩尔人。此事件被认为是葡萄牙海上扩张政策的正式起点,也是大航海时代开启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恩里克王子(1394-1460年)</p><p class="ql-block">从小学习战略和战术、外交艺术、国家管理、古代和现代知识,博览群书。他终身未娶,对政治毫无兴趣。他向往历险和战斗,想要到未知的地域探索,并把基督教传播过去。</p><p class="ql-block">@他创办了航海学院,培养本国水手提高航海技艺@设立观象台,网罗各国的地学家,地图绘制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共同研究,制订计划方案@广泛收集地理,气象,信风,海流,造船,航海等文献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建立旅行图书馆,其中就有《马可·波罗游记》,还收集绘制地图@他资助数学家和手工艺人改进制作新的航海仪器,如改进从中国传入的指南针,象限仪,横标仪@鼓励造船:建造100吨以上船只的人都可以从皇家森林免费得到木材,任何其他必要的材料都可以免税进口。</p> <p class="ql-block">1418年发现了马德拉群岛</p><p class="ql-block">1427年发现了亚速尔群岛</p><p class="ql-block">葡萄牙开始对亚速尔群岛和马德拉进行殖民政策,以攫取其在蔗糖和酒类生产上的利益。</p><p class="ql-block">1434年、1445年到达非洲的保加多尔角、塞内加尔和佛得角。</p><p class="ql-block">1446年安东尼·费尔南多发现了塞拉利昂</p> <p class="ql-block">1460年恩里克王子病逝,标志着葡萄牙海上探险一个伟大时代的结束。他无愧于“航海家”的称号,是他组织和资助了最初持久而系统的探险,也是他将探险与殖民结合起来,使探险变成了一个有利可图的事业。在40年的有组织的航海活动中,葡萄牙成了欧洲的航海中心,建立起世界第一流船队,拥有第一流的造船技术,培养了一大批世界第一流的探险家、航海家。</p> <p class="ql-block">该纪念碑为纪念航海家恩里克王子逝世500周年而建。其外形如同一艘展开巨帆的船只,碑上刻有恩里克及其它80位水手的雕像,船头站立者即为恩里克,其后为葡国历史上有名的航海家、将军、传教士和科学家。</p> <p class="ql-block">阿方索五世(1443-1481年)在位时期,葡萄牙的海洋探险已远至几内亚湾一带,取名“黄金海岸”。大航海时代葡萄牙仅在非洲就掠走27万多公斤黄金,黄金大大刺激葡萄牙王国的经济,令葡萄牙获得空前的繁荣。</p> <p class="ql-block">若昂二世(约翰二世),绰号“完美君主”,葡萄牙和阿尔加维国王(1481-1495年)在位。</p><p class="ql-block">1458年和1471年分别从摩尔人手上占据了摩洛哥一部份和丹吉尔等地。</p><p class="ql-block">1482年发现了刚果,并在1488年派遣迪亚士绕过好望角。</p> <p class="ql-block">1494年6月7日,若昂二世与西班牙女王伊莎贝尔一世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和解下签订《托德西利亚斯条约》,确定通过佛得角群岛以西2200海里处的“教皇子午线”为界,界东即非洲地区属葡萄牙,界西即美洲地区属西班牙。</p> <p class="ql-block">1497年7月8日,达·迦马率领海船从里斯本出发,先后到达莫桑比克和肯尼亚的马林迪。</p><p class="ql-block">1498年5月20日,达·迦马船队在阿拉伯向导马杰德带领下,顺利到达印度南部的贸易中心卡利卡特,实现了欧洲人梦寐以求直接到达印度的愿望,从此开辟了欧洲经好望角横穿印度洋直达印度的航路。</p> <p class="ql-block">在东非,由伊斯兰人统治的东非海岸如莫桑比克、蒙巴萨等地落入葡萄牙人手中。</p><p class="ql-block">1490年到达东非的埃塞俄比亚海岸</p> <p class="ql-block">在印度洋上,1506年发现马达加斯加岛,同年势力伸展至锡兰(斯里兰卡)。</p><p class="ql-block">1507年发现毛里求斯</p><p class="ql-block">1509年发生的第乌战役葡萄牙击败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以及威尼斯共和国</p><p class="ql-block">1531-1533年的第乌围困战夺取了第乌</p><p class="ql-block">1536年第二次第乌战役击败了苏莱曼大帝派出的土耳其援军,葡萄牙终于征服第乌,成为印度洋上的霸主。</p> <p class="ql-block">在东南亚,1511年夺取了马六甲王朝的首都马六甲城。1526年攻取了马六甲王朝残部的重要据点宾坦岛(宾坦岛之战)。</p><p class="ql-block">在美洲,1500年佩德罗·卡布拉尔登陆巴西的塞古罗港,并以之作为巴西红木的贸易站。</p> <p class="ql-block">在扶持代理人的作战中,葡萄牙也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获得了优势。1543年的维纳达加战役,埃塞俄比亚帝国在葡萄牙人的帮助下,打败了阿达尔苏丹国与奥斯曼人的联军。</p><p class="ql-block">1517年,葡萄牙商人及官员费尔南·佩雷兹·德·安德拉德到了广州,而其与明朝朝廷的交涉被称为近代中国与欧洲接触的开端。</p><p class="ql-block">1522年,葡萄牙探险家斐迪南·麦哲伦所率领的西班牙船队首次环航地球。</p> <p class="ql-block">1542年意外发现了日本,后来很多欧洲商人和传教士被吸引到日本。</p><p class="ql-block">1553年,开始有葡萄牙人在澳门居住。</p><p class="ql-block">1557年葡萄牙人租借澳门,并开始与中国进行贸易。</p> <p class="ql-block">C·哈布斯堡王朝时期(1580-1640)</p><p class="ql-block">随着邻国西班牙的强大(西班牙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利用国力和军事的优势,削弱葡萄牙的实力,意图吞并葡萄牙),以及荷兰、英国等新兴海上强权的崛起,令葡萄牙的国势在16世纪中叶开始滑落。</p> <p class="ql-block">1578年6月,葡萄牙国王塞巴斯蒂昂以讨伐异教徒为名,率军2.5万开始了对摩洛哥的战争。此役有葡萄牙国王塞巴斯蒂昂、摩洛哥废王穆泰瓦基勒和摩洛哥国王马利克三位国王参战,历史上称这场战争为“三王之役”。这场战争以葡萄牙人的惨败而告终,国王塞巴斯蒂昂一世失踪,时年24岁。由于没有子嗣,造成王位危机。</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腓力二世(葡萄牙称腓力一世)以塞巴斯蒂昂一世亲属身份成为继任者,受封西班牙和葡萄牙共主,建立伊比利亚联盟,葡萄牙王冠成为哈布斯堡家族所拥有的众多王冠之一。</p> <p class="ql-block">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击败</p><p class="ql-block">1606年,荷兰人与柔佛王国联合攻击马六甲,但荷兰人战败于拉奇多角海战,柔佛人也在陆战中败绩。荷兰人与南洋本土势力开始联合,葡萄牙人在远东的殖民体系开始被荷兰人侵夺。</p><p class="ql-block">1616年葡萄牙发动军事扩张,驱逐了法国在南美洲的殖民者</p><p class="ql-block">1618-1648年“欧洲三十年战争”期间荷兰独立,西班牙陆军败于法国,海军被荷兰击败。</p> <p class="ql-block">1622年,荷兰人又攻打葡萄牙从明朝租借的澳门,被葡军打退(澳门之战)。</p><p class="ql-block">1625年葡萄牙舰队占据了由荷兰人控制的萨尔瓦多城市</p><p class="ql-block">1627年卡斯蒂尔经济大崩溃后,荷兰人乘机组织海军破坏西班牙的海上贸易。自此,英荷两国便开始频繁攻击葡萄牙的海岸线,以掠夺西班牙的财富。西班牙人完全不能应付海军的威胁,因此爆发了西荷战争。</p><p class="ql-block">1638-1640年间,荷兰逐渐控制了巴西东北部的地区,以累西腓为首府。</p> <p class="ql-block">D、布拉干萨王朝(1640–1853)</p><p class="ql-block">1640年不满西班牙首相奥利瓦雷斯公爵集权政策的葡萄牙贵族,在里斯本发动革命,掀起复辟战争,并推举布拉干萨公爵若昂登基成为若昂四世,开启布拉干萨王朝,废黜了哈布斯堡家族西葡共主邦联的统治。</p><p class="ql-block">同年,葡萄牙趁西班牙受挫的时候再次扩张其国力,并建立起巴西殖民地,挽回部分劣势。</p> <p class="ql-block">1641年荷兰从葡萄牙手中夺占了马六甲</p><p class="ql-block">1648年葡萄牙对荷兰战争胜出,荷兰当局交还巴西予葡萄牙。但其后荷兰却抢夺了锡兰、好望角和东印度群岛一带的土地,更垄断了在日本长崎市的贸易。自此,葡萄牙在远东的势力减少至澳门和东帝汶两地。</p> <p class="ql-block">1650年﹐英国向已经衰落的葡萄牙发动战争﹐取得了对葡属殖民地的贸易特权</p><p class="ql-block">1656年荷兰又把锡兰攫取到手</p><p class="ql-block">17世纪中叶荷兰占领了印度西海岸的马拉巴尔海岸和科罗曼德尔海岸,在印度以及印度支那和日本设立贸易商站</p> <p class="ql-block">面对殖民地遭到瓜分,葡萄牙王国便把重心放在巴西殖民中。经过发展后,巴西为葡萄牙带来为数不少的黄金、宝石等财物,令葡萄牙王国的经济再次振兴。17世纪间,大量葡萄牙人移民到巴西,直至1709年为了防止人口流失约翰五世下令禁止葡萄牙人移民。</p> <p class="ql-block">1755年11月1日,里斯本发生9级地震,地震所造成的损失加上接踵而至的海啸和火灾将整个里斯本夷为平地。这场灾难是当时葡萄牙经济无法承受的冲击。但此时的葡萄牙帝国仍然强大,随着大英帝国和法兰西帝国的崛起,葡萄牙帝国逐渐没落,退出西欧强国之列。</p> <p class="ql-block">1750~1777年首相“蓬巴尔改革”</p><p class="ql-block">提倡大力发展经济,保护本国的丝织、造纸、羊毛和亚麻纺织等工业的发展。创办葡萄牙酒类购销公司,保护本国葡萄酒的生产和价格,抵制英国商人势力。鼓励移民,规定给农村劳动者发工资。开办世俗学校,革新大学教育。不准宗教裁判所对异端审判定罪,驱逐耶稣会教士出境。</p> <p class="ql-block">蓬巴尔对巴西殖民地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废除巴西奴隶制;革除9个封建领主;设置两所高等法院和一批司法委员会;把巴西提升到总督管辖区的地位,将首府自巴伊亚迁至里约热内卢;开设两家垄断巴西贸易权的贸易公司;驱逐耶稣会教士和禁止奴役印第安人。</p><p class="ql-block">这些措施加强了葡萄牙王室的势力,促进了巴西经济的发展。可惜1777年,葡萄牙国王若泽一世死后,蓬巴尔被解职。他所制定的法令也大都被废除。</p> <p class="ql-block">E·葡萄牙-巴西-阿尔加维联合王国(1808-1910)</p><p class="ql-block">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发生,由拿破仑领导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在1805年入侵伊比利亚半岛,战争打响。</p><p class="ql-block">1807年拿破仑进攻葡萄牙,同年12月1日占领里斯本。</p><p class="ql-block">1808年葡萄牙王室与大部份里斯本贵族逃亡到巴西里约热内卢,从1808年到1821年里约热内卢被当作葡萄牙的首都,是当时欧洲仅有的不在欧洲本土的首都。1815年葡萄牙也更名“葡萄牙、巴西和阿尔加维联合王国”,葡萄牙国王兼任巴西国王。</p> <p class="ql-block">若昂六世抵达巴西后,放松了管控。在过去的重商主义政策下,巴西人被禁止建立工厂,不许跟外国人贸易,境内没有大学、博物馆。新政府取消了这些限制,随后巴西的经济和文化迅速发展。1808年,第一所军官学院开校,1814年国家图书馆建立,1815第一家蒸汽动力的大工厂破土动工,巴西甚至组建了银行,而当时连葡萄牙本土都还没有银行,1816年,佩德罗王太子自称“葡萄牙-巴西-阿尔加维联合王国王室亲王、巴西摄政王”统治葡萄牙殖民地巴西。</p><p class="ql-block">1815年葡萄牙联合英国打击进犯的法军,成功解除困境,收复本土,首都复迁回里斯本。</p> <p class="ql-block">1820年8月,葡萄牙爆发了自由党人组织的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新政府的首项措施是请流亡到巴西的国王若昂六世回国。若昂六世回国后承认了1820年革命所制定的新宪法。第一届立宪议会企图取消若昂六世受给巴西的各种特权,使巴西重新陷入殖民地的境地。巴西人民早已习惯有一个自己的国王和政府,这种做法进一步刺激了巴西人民,巴西不能接受对其特权的取消和再次沦为殖民地。若昂六世的儿子佩德罗决定留下来反对葡政府的这项决议,若昂六世也默许了儿子的做法。</p> <p class="ql-block">1821年12月,葡议会以完成政治教育为由,敦促佩德罗回国,并规定巴西各省直接受里斯本管辖。在巴西独立派的推动下,佩德罗拒绝了葡议会的命令,建立了以若泽·博尼法西奥·德·安德拉达为首的新政府,并与1822年5月自立为“巴西永久的保护者”。葡议会因此废黜了其巴西摄政王的职务。1822年9月7日,刚到达圣保罗的佩德罗获悉了此决议,于是在依皮朗加河畔拔剑宣誓“不独立,毋宁死!”正式宣布了巴西的独立。</p><p class="ql-block">1822年10月12日,佩德罗称巴西皇帝佩德罗一世,并于1822年12月1日举行了加冕仪式。</p> <p class="ql-block">1823年王朝复辟。王室家族的互相倾轧使葡萄牙陷入无休止的内战和混乱的境地。君主专制派和立宪派在1828至1834年间发动了内战。其后,专制派被击败,葡萄牙恢复了《1826年宪法》,确立二元君主制。</p> <p class="ql-block">1860年代发生了世界经济危机,葡萄牙支柱产业葡萄酒滞销,进口粮食物价飞涨,曾经的殖民地巴西也不再能撑起葡萄牙全国的经济。此时比利时、法国、德国和美国看中了葡萄牙的殖民地安哥拉和莫桑比克,以及刚果。传统盟友英国陈兵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强迫葡萄牙从安哥拉和莫桑比克撤兵。</p> <p class="ql-block">1884年“柏林会议”刚果正式被划分为两个国家,刚果河以西为法属刚果,刚果河以东土地和刚果河口归比利时,刚过河口。葡萄牙则继续保有安哥拉和卡宾达的统属权。</p> <p class="ql-block">1889年巴西推翻了原有王室,建立了共和国</p><p class="ql-block">此时新登基的卡洛斯一世政府,对外软弱无力,对内却采取高压统治政策,导致葡萄牙国内游行和革命活动频繁爆发。</p><p class="ql-block">1908年卡洛斯一世及其王储路易斯‧菲利佩被刺杀。</p> <p class="ql-block">4、葡萄牙共和国</p><p class="ql-block">A、第一共和国(1910—1926年)</p><p class="ql-block">1910年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0月3日晚上,共和党在内塞西达迪什宫扔了两颗炸弹,末代国王曼努埃尔二世遭到废黜,乘船逃亡英国。布拉干萨王朝告终,葡萄牙第一共和国成立,葡萄牙王国自此灭亡。</p><p class="ql-block">共和派领导人决定要在两代人之内消灭天主教,出台了政教分离的法令;禁止在学校里进行宗教教育;驱逐所有教派的男修女修;通过了离婚合法化的法律,批准火葬等</p> <p class="ql-block">1916年3月9日,由于葡萄牙与英国的密切同盟关系,德国对葡萄牙宣战。</p> <p class="ql-block">总统国王</p><p class="ql-block">1917年,西多尼奥·拜斯带领士兵发起军事政变,夺取了共和国政权。西多尼奥少校和科英布拉大学教授的双重身份使得军人和精英都对他十分尊敬。上台后他恢复了葡萄牙和梵蒂冈的外交关系,因此他在天主教徒中同样很有声望。1918年,他在全民投票选举中以碾压式的票数当选共和国总统。</p><p class="ql-block">1918年4月,葡萄牙远征军在利斯河战役中惨遭屠杀,葡萄牙政府无法调遣必要的增援部队,甚至无法维持正常的军队供应。总共大约一万名葡萄牙士兵在一战中失去了生命,各种罢工、冲突和阴谋诡计已经无法抑制。</p><p class="ql-block">1918年的12月14日,西多尼奥被刺客暗杀,送医途中死亡。“我死了,但我死得其所!救救国家!”是他最后的话语。</p> <p class="ql-block">在西多尼奥死后,葡萄牙进入了极度的动荡之中,第一共和国短短十六年间竟有九位总统及四十四位总理!这被描述为“持续的无政府状态,各种政变、贪污腐败,骚乱和掠夺,暗杀,任意监禁和宗教迫害”使葡萄牙经济随时濒临崩溃。</p><p class="ql-block">1926年5月28日,卡尔莫奈元帅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第一共和国,建立了军事独裁政府。</p> <p class="ql-block">B、第二共和国(1932—1974年)</p><p class="ql-block">1932年第二共和国诞生(独裁政府)进入萨拉查时代</p><p class="ql-block">1931年财政部长安东尼奥·萨拉查组织“国民同盟”</p><p class="ql-block">1932年萨拉查升任总理以应财政危机,制定新宪法,建立其带法西斯性质的新国家体制,成为独裁者。</p> <p class="ql-block">对内,他清洗了国内的法西斯主义者,自己又推行法西斯专政。镇压葡萄牙共产党与其他反对派,签署反共宣言,扩大海外殖民,并且建立葡萄牙青年团与国家军团,模仿意大利墨索里尼的黑衫队进行军队训练。</p><p class="ql-block">对外,于1936年追随德、意法西斯,帮助佛朗哥叛军进攻西班牙共和国政府。二战爆发后,他保持中立。一方面承认英葡同盟并于1943年允许盟军在亚速尔群岛建立军事基地,另一方面又亲近轴心国集团,反对去殖民化,并支持种族隔离。</p> <p class="ql-block">1949年4月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同年6月接受马歇尔计划。1951年与美国签订“军事援助协定”,其后又签订各种协定,允许美国在葡萄牙及其属地建立军事基地。</p><p class="ql-block">1950年加入欧洲支付联盟</p><p class="ql-block">1960年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创始国成员</p><p class="ql-block">1961年参与创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p><p class="ql-block">1962年加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多欧洲国家也纷纷自愿及被迫放弃其殖民地。葡萄牙却选择拒绝并维持着庞大的殖民帝国。葡萄牙政府更是对国际上宣称葡萄牙没有殖民地,只有所谓的“海外省”,对非洲殖民地实行严密直接并且残酷的统治。20世纪60年代以后,非洲大地上的民族解放斗争空前高涨,大多数非洲国家已获得独立。在此形势下,葡属殖民地纷纷采取行动。</p> <p class="ql-block">1956年安哥拉和几内亚比绍率先成立民族主义政党“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和“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1957年“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宣告成立,莫桑比克也成立了若干影响较小的政党。</p> <p class="ql-block">面对殖民地的反抗,葡萄牙殖民当局将本土的秘密警察调到殖民地,加强对殖民地的控制和镇压。</p><p class="ql-block">1959年8月葡萄牙军警在葡属几内亚的比绍开枪打死示威工人50多人。在安哥拉逮捕了运动领导人阿戈什蒂纽·内图。1960年葡萄牙在莫桑比克的木韦达打死500多人。</p> <p class="ql-block">1961年,果阿及葡萄牙统治的印度地区受到印度的入侵,而被迫交还印度。</p> <p class="ql-block">1961年2月4日安人运袭击了罗安达的监狱及警察总部,殖民地战争正式爆发。3月份刚果省爆发了安解阵领导的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袭击了军事据点和种植园。短短三个月之内,反抗斗争的星星之火席卷安哥拉西北部各州。几内亚比绍、几佛独立党等也开始了武装斗争,节节胜利。莫桑比克在1964年发表了《武装大起义宣言》。</p> <p class="ql-block">在反复的拉锯与持久的反殖民抗争中,殖民地人民给予葡萄牙当局以沉重打击。最后甚至连被派往非洲的葡萄牙士兵及下级军官都采取了集体逃跑、拒绝上船出发、甚至起义等方式来支援非洲人民的斗争。国际上对葡萄牙当局的声讨不可胜数。</p> <p class="ql-block">1968年9月萨拉查中风</p><p class="ql-block">1970年7月27日萨拉查逝世。</p> <p class="ql-block">C、第三共和国(1974年至今)</p><p class="ql-block">1974年4月25日,“四二五康乃馨革命”爆发,由中下级军官组成的“武装部队运动”。革命者采用和平方式,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暴力冲突获得成功。政变主要方式是军人手持康乃馨来代替步枪,这也是康乃馨革命名称的由来。</p><p class="ql-block">为纪念此日,葡萄牙把4月25日定为自由日。</p> <p class="ql-block">政变推翻了萨拉查所建立的法西斯独裁统治,持续42年的极右政权崩溃,葡萄牙开始了第三共和国的民主化进程。</p><p class="ql-block">新建立的第三共和国政府在各方压力之下,不得不宣布放弃海外殖民地,非洲人民的殖民地独立战争取得了最终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但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并未完全终结,葡萄牙丧失了非洲的大片土地,但是名义上还保留着许多小片海外区域和小岛。此时在亚洲葡萄牙还有两处殖民地:东帝汶、澳门。政府不久后就宣布放弃葡属东帝汶,澳门成为葡萄牙最后仅剩的一块海外殖民地。</p><p class="ql-block">1979年2月8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p><p class="ql-block">1986年,加入欧共体</p><p class="ql-block">1999年成为首批加入欧元区的国家之一</p> <p class="ql-block">1999年12月20日,根据中葡两国于1987年签署的《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将澳门主权交还中国。自此,统治达五百多年的葡萄牙殖民帝国正式宣告结束。</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葡萄牙殖民帝国在其殖民地不断独立之后,逐渐走向没落,其并未像德国等西方国家一样借助自身发展重新崛起,而是沦为欧洲二流国家。究其原因主要有几点:</p><p class="ql-block">一、从殖民地攫取的财富被国内封建贵族挥霍,没有成为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发展的财富储备金”。</p><p class="ql-block">二、国内资产阶级没能发展起来。贸易受到卡斯蒂利亚王国的掣肘,穆斯林和基督教的战争频繁,没有统一的国家、安定的环境和自由的文化思想氛围。</p><p class="ql-block">三、地中海贸易中心地位被大西洋沿岸取代,英国崛起。葡萄牙、“日不落帝国”西班牙和“海上马车夫”尼德兰相继被边缘化。</p><p class="ql-block">四、葡萄牙金属类矿产资源和能源匮乏,即工业发展初期的煤、铁资源。在其失去殖民地的资源输入后,其内部的工业发展更加难以为继。</p><p class="ql-block">五、在地域面积上属于欧洲小国,其战略纵深狭窄,一旦发生战争就会波及全国。大量本国精英阶层移民巴西等殖民地,对本国人才资源、社会财富等都造成大量损失。</p><p class="ql-block">六、葡萄牙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中错失了先机,导致在后期工业革命时期失去了和欧洲其他列强竞争的机会,一直处于被动地位。</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葡萄牙因为经济发展模式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陷入停滞。是欧盟中等发达国家,工业基础较薄弱。纺织、制鞋、酿酒、旅游等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软木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出口位居世界第一。</p> <p class="ql-block">旅游业是葡外汇收入重要来源。游客主要来自英国、德国、西班牙、法国等国家。主要旅游目的地有里斯本、波尔图、阿尔加维大区、马德拉群岛等。</p> <p class="ql-block">葡萄牙皇室成员代言婚纱珠宝,目前也成为了吸引游客的手段之一。</p><p class="ql-block">1922年曼努埃尔二世和布拉干萨公爵杜瓦尔特达成和解,恢复了米格尔及其后代的继承权。葡萄牙政府也于1950年废除禁止王室成员踏进葡萄牙的法令。1976年杜瓦尔特过世,他长子杜瓦尔特·皮奥成为布拉干萨家族首领和葡萄牙王位继承人。</p><p class="ql-block">受疫情冲击严重2021年6月,欧盟批准了对葡萄牙的166亿欧元复苏基金。</p> <p class="ql-block">关于葡萄牙历史的推荐书籍:《葡萄牙何以成为葡萄牙》《1808航向巴西》《卢济塔尼亚人之歌》《葡萄牙史》《看得见的世界史:葡萄牙》《西班牙葡萄牙帝国的兴衰》《透过地理看历史:大航海时代》《列国志:葡萄牙》《葡萄牙的发现》《征服者:葡萄牙帝国的崛起》</p> <p class="ql-block">关于葡萄牙的纪录片推荐:《大国崛起第一集》《CCTV魅力葡萄牙》《我们葡萄牙人》《驶向日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