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厚重历史之门,龙年去博物馆寻龙。

慢煮时光

寒假追寻传统文化 <p class="ql-block">  2024年,1月31日,也许是龙年,天空飘着微雨,来到寻龙的第一站——良渚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  良渚博物院不大,但它的中空天井很有美感,若是雨天,空中是水,下面是池,池中是玉,岁月如玉宁静;若是晴天,池中蓝天白云温润有玉,一定十分好看。</p> <p class="ql-block">  良渚文化大约源于5300年前左右,与中原文明时间点不相上下,那时候良渚王城,宫殿,图案文字等表示人类文明的建筑和符号都已经出现。</p> <p class="ql-block">  对于那些刻画在墙上,器物上横七竖八,线圈圈那样的符号,娃会在那里驻足深思,说有的是鱼有的是狗,也许儿童的大脑世界更能直观的理解古人对文字的描述。</p> <p class="ql-block">表示文字的图</p> <p class="ql-block">  中国人对自然的崇拜都会通过某些事物,让它成为自己的图腾,最后也许就神话成神。而龙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一个顶流图腾,也是神话色彩最丰满的神兽,不可能是一个区域一个偶然的决定,一定有一个集大统的思想存在。5300年左右内蒙古“C”形玉龙,同样5300年左右的良渚龙纹玉镯,一南一北,有着同样的图腾追随,特别是良渚龙镯,头部眼睛和龙角刻画的相当逼真,实在难以想象古人的智慧和手艺,再到商代时期三星堆的各种龙形造型更是形象生动,最后被皇家御用以后的龙更是栩栩如生。中华民族被称为龙的传人是几千年来刻在骨子里的信仰。</p> <p class="ql-block">  良渚出土的文物中玉器特别多,其中有的玉璧上还刻有各种符号。</p> <p class="ql-block">  良渚出土大大小小很多玉琮,而且每一个雕刻都相当精美,实在无法想象5000多年前的古人是怎么做到的。其中最大的玉琮被陈列在浙江省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玉琮</p> <p class="ql-block">代表王权象征的玉钺</p> <p class="ql-block">玉鸟</p> <p class="ql-block">玉玦</p> <p class="ql-block">兽纹玉手镯</p> <p class="ql-block">  2月7日,德寿宫,寻龙第二站。</p> <p class="ql-block">  北宋灭亡,赵构南逃,到杭州落脚。为了给北方遗民留点念想,又为了能让自己的皇位稳定一点,把杭州改名临安,取“临时安置”之意,言外之意我还是要打回去了。然后并没有什么卵用,除了“西湖歌舞几时休?”就是“直把杭州作汴州”。陆游的铁马冰河和辛弃疾的吹角连营都只能寄托在梦里,而岳飞的踏破贺兰山,最终换回了魂断风波亭,没有骨气的朝廷只能苟延馋喘。</p> <p class="ql-block">  德寿宫其实是太上皇的生活场所,地方不大文物不多,但重建后风格不错,适合红墙打卡。建议配绿色服饰,因为好看不过红和绿。</p> <p class="ql-block">  德寿宫本就是皇家的,龙椅龙袍很多地方都能找到龙的图案。原址展厅中的火焰龙型建筑构件还是很不错的,首先它属于文物,是发掘出来原建筑构件,其次它造型生动形象,背上火苗精细逼真。这条龙属于龙生九子中的第九子——螭吻(专门吃火)。都用在建筑物屋顶四角,寓意防火。实说,古人的想象力实在是无敌的丰富。</p> <p class="ql-block">  对于娃来说,一堆断砖残瓦提不起多少兴趣,看完那个龙形建筑就不再逗留一路小跑出来。其中一个宋韵文化的展厅,倒是吸引了她的注意力,展出的都是苏轼、岳飞、陆游、辛弃疾,李清照等两宋文人故事及诗词。特别是那面随意拍打一个字就会跳出一首相应诗词的投影墙,好玩又可以学诗词。一直坚持带娃逛博物馆不要太在意刻意让他学很多记很多,有那么几个让她有兴趣驻足了解就可以了。</p> <p class="ql-block">  2月21日,大雨,临平江南水乡博物馆。也许龙真是布泽人间万物的神灵,凌晨的惊雷,白天的暴雨,希望这一年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唉,小老百姓又开启忧国忧民模式了)🤭</p> <p class="ql-block">  恰巧,这个时间段临平博物馆正好有一个“不器”展,展出的都是其他博物馆借来的商周时期青铜器,都是国家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  每一个青铜器上都刻着许多金文(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商周时期的金文还是带着许多象形文字的特点,不管猜的对不对,娃头头是道跟我说了“田”“人”“水”“鸟”等许多字。🤭</p> <p class="ql-block">㝬簋</p> <p class="ql-block">xing壶</p> <p class="ql-block">秦公镈</p> <p class="ql-block">  此盘叫“史墙盘”,国家禁止出国展览文物,是目前国内刻字最多的一个西周青铜器,共284个。内记录了两个内容,一个王史,一个是制作者家史。能把家事和王事刻在同一个盆留存千年,这个制作者实属有远见。👍</p> <p class="ql-block">  史墙盘的外围一周,仔细一看会发现两个动物形象,一个明显是鸟头,尾巴像孔雀可以猜想应该是当初凤凰的意思,根据中国人喜欢龙凤呈祥的猜测,对面那个长长的跟蛇相似的很有可能是龙。(实属个人猜测瞎想)</p> <p class="ql-block">  此青铜器分上下两部分,上面是个耳杯,喝酒,下面是的小炉子,温酒。西汉时期的贵族青铜小火炉,日子真舒坦。</p> <p class="ql-block">  这个大号青铜器(盆口直径68厘米,深38厘米,最多可装水150斤)叫上林铜鉴,上林就是西汉时期的皇家林苑上林苑,鉴也称为镜。这个青铜器当初成批造了200多个,用来储水灭火,储冰降温,也可以用来当镜子。因为古代铜镜不是每个人用的起的,所以很多老百姓可以用家里的盆装水当镜子。</p> <p class="ql-block">  这几个鸟虫文要不是没有翻译,鬼知道读作“越王州句自作用剑”。</p> <p class="ql-block">总要跟龙字合个影吧。</p> <p class="ql-block">别看他丑,人家实打实是文物。</p> <p class="ql-block">  这次来临平博物馆也是冲着苏轼的“雪堂”砚来的,可惜的是实物被借到海南去展出了,那么只能够隔空讲一段苏轼成就苏东坡的历史故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