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项目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就是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主要有问题、任务、探究、反思及分享5个方面构成。首先要立足于现实生活和真实场景,在真实情境里解决真实问题。项目式学习由多个小任务构成,通过启发式教学明确任务目标。探究是最关键的,要聚焦关键问题,通过引导式教学进行知识探究,启发学生不断思考,构建程序模型。反思也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反思问题及解决方案,引出下一步需求,继续深入探究。最后一步就是分享,进行项目梳理、归纳、总结知识及问题,掌握知识应用方法,学会知识迁移、举一反三。</h3> <h3> 三年级的孩子已经知道了年、月、日都是时间单位,但是关于年、月、日的形成和规律还不太了解,如果只在课堂上让学生机械的记忆平年和闰年以及大月和小月,那么学习就很枯燥,成为了学生的负担。基于对“项目式学习”基本概念的研究和认识,根据本班三年级学生的数学学情以及正值寒假的实际情况我们三年级数学老师殷佳红、李向欣、马静共同商议设计了《项目式学习——年月日的知识》自学探究方案。首先在班级群发布此方案,其中包含了项目学习的任务、方法及要求,“年月日的知识”自学研究报告、学习研究自评表以及查阅历史重大事件记录表四项内容。然后借助宁教云家校互动平台发布活动,用来展示学生作品、自学成果、思考过程以及交流评价等。</h3> <h3> 以前总是担心学生做不好,千叮咛万嘱咐。此次活动没有老师的喋喋不休,只有一个任务单和作业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就了解了自己要做什么、用什么方式做、做到什么水平、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会自主学习的人是目标明确的,是会举一反三的。在这样明确清晰的问题任务驱动下,学生开始按照老师的方法步骤开展自学研究,通过我手画我心,把孩子们内化于心的知识通过文字和图片展示出来。从孩子们一张张精美的日历中,一个个问题正确回答中,一个个历史重大事件时间节点记录中,一句句参与活动后的感受中,可以看出他们的用心、努力、共情,同时也表现出了他们在思维、语言表达、绘画、创新以及自评各方面的潜力。作为老师,看到孩子们这么优秀,我很自豪也很感动,同时我也感受到了项目式学习的优势和趋势。今后我会带着我的学生们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项目式学习不断进步、不断突破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有所收获、有所成长。</h3> <h3> 此次活动中我们鼓励学生开展自评,利用自评表帮助孩子们对自己参与活动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价,并开展反思。教师的评价是学生最关注的,通过真实的、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同时用启发式的语言进行建议。让学生的努力获得认可和肯定,有利于今后的学习与探究。按照活动评价方案,优秀学生可以获得奖品和奖状,并且在班级圈里积2分,所有认真完成的学生均可以获得奖状,并且在班级圈里积1分。在这样即时性和延时行相结合的评价中增强学生的参与广度和深度,扩大项目式学习的实效性。</h3> <h3> “大家好,我是利通区第七小学三(5)班的王某某(李某某)。我通过自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的数学知识以及上网、询问爸爸妈妈、查阅书籍学习相关资料研究后,我知道了很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如“年月日的来历”、“为什么会有闰年”、“年月日的传说小故事”、“土圭之法的故事”、“二十四节气的故事”、“二十四节气歌”……去看看我录制的小视频吧,你也能学到很多知识呢!”孩子们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用流畅的语言讲述着他(她)们新学到的知识。本次的学习让孩子们对时间单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横向和纵向的拓展使得这一领域更加充实,相信亲身经历和体验一定会启发他们持续性更深入的研究和学习。</h3> <h3> 一个好老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材。今后我要做的就是依标扣本,立足核心素养,思考如何启发式教学,怎样能让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离开学校之后还能记得什么。数学是一门学科,但不仅仅只是一门学科,它和其他课程可以跨学科相融合,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相信,在经历了这样一次“从问题驱动,到方法指引,到问题解决成果呈现,再到学习探究自评及参与后发表感言”项目式自学探究的闭环过程后,新学期的新知识《年月日》,马老师与孩子们的教与学一定可以更轻松、更丰富、更深入、更有效。</h3> <h3>撰稿:马 静<br>审核:张 丹<br>终审:刘贵丽<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