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烔炀河乃至整个巢湖半岛的姓氏家族,大都为元末明初以降的移民后裔。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家族谱牒的兴起,又大都晚于各自家族的迁巢历史。譬如同荫堂唐氏北宋末南宋初迁巢而宗谱草创于元末明初、称圣堂祖氏明洪武初年迁巢而宗谱草创于清康熙年间、裕昆堂朱氏明洪武初年迁巢而宗谱草创于清乾嘉年间,等等。</h1> <h1>太和堂李氏宗谱创立的时间是康熙初年,距离始迁祖冲公迁巢已经300多年。六分十五世士标(1829-1886,号实生,廪贡生,军功加五品衔,候选典籍)公,在李氏宗谱(1903)《续修宗谱叙》中明确指出,“康熙初年,我前人草創宗譜。”康熙在位61年(1662-1722),如果按时间顺序的前中后期三分法估算,初年属于前期,前期再三分,则李氏宗谱草创时间约在1662-1669年之间(朝代前中晚期划分一般根据历史发展阶段而定,这里只是为了直观起见而采取简单时间逻辑)。虽然创谱时间大体可以推定,但创谱之人在谱中找不到依据,也就只能存疑了。</h1> <h1>李氏宗谱一修时间,是清嘉庆七年(1802,壬戌年)至九年(1804,甲子年)。创谱130多年后,第一次全面续修才提上议程,有李氏宗谱保留的三篇嘉庆九年的序文为证。李氏后裔天庚公(世系不详),在李氏宗谱(1804)《重修宗谱俚言序(原)》中说:“我族于元末由冲公自陇西越蜀山迁巢邑,列传绘图,由来已旧。后世续者,笔墨错陈。故于壬戌之岁(嘉庆七年,1802),会言重修。”十六世九皋公在《録谱例序(原)》中言:“我李氏宗谱,修自金公昂公奎公并我严君龙公。其有异姓继立,大书特书,志以来绍,旁注本姓于支下,复书绍下二字。诚虑夫世远时移,懵然不知其所自出也。继于乾隆四十二年,尖山分十二世玉九立子控案,史宪断论:王姓之子何得祧李姓之宗?此系尔本房房长援引乱宗!合将名目削除,其房长严加责惩!今我重修宗谱,应亟谨遵官示,凡以前异姓来绍者,尽行删去,非种必锄,用以严异姓不得乱宗之制耳”。</h1> <h1>由此看来,李氏草创之谱,可能只是图谱。此后百余年间,后裔传承图谱,并不断增添新的内容。不然,天庚公不会有“列传绘图”之说。再就是1802年(壬戌之岁)之所以“会言重修”,主要是因为后世在续修图谱过程中屡有差错(笔墨错陈)。九皋公对一修宗谱的原因描述更直白,但他序文首句所指时限难辨,如果是指本次一修首事诸公,就比较好理解;如果是指本修之前续修的首事诸公,那就比较复杂。我姑且按前者理解,大意就是:这次重修宗谱是我父亲等几位前辈所为。他们为什么要重修宗谱呢?因为有人犯了异姓继立的大忌。并且举陈了巢县知县(史宪)断李玉九立子控案的“王姓之子何得祧李姓之宗”的判词,说明本次重修就是“谨遵官示”,“严异姓不得乱宗之制”。</h1> <h1>士标公李氏宗谱(1903)《续修宗谱叙》中也对第一次重修宗谱有言:“(李氏宗谱)重修於嘉慶九年(1804),摭拾太史公之序,餘折衷歐蘇兩先生體例,非不規模粗立。然傳以楮墨,衹一事存公處,未得比戸曉然,此我族阙典也。”虽然这次重修没有付印,但从请了当时名流许士煌(字辉祖,号问渠,庐江人,清乾隆三十九年甲午科举人,四十年乙未科进士,曾任镇江府、太平府教授)作序的情况看,本次重修不同于以往对图谱的简单增添,而是全面系统的宗谱续修,有拨乱反正之意,且有“嘉庆九年领修宗谱首事名目”载于谱中。所以,李氏后裔将嘉庆九年这次续修,定位为对李氏宗谱的第一次续修。</h1> <h1>李氏宗谱第二次续修,是在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距嘉庆九年一修约40年。十六世士标公的序文颇有权威性:“道光癸卯,標先君子奉直公(1805-1843,讳璋,字赤南,号春园,著有〈煮雪草堂诗集〉),慨念生齒既繁,居址漸散,恐愈久而考訂愈難,爰集宗人,公議續修。先君子董其事,稿未就而見背。適以中原多故事,遂寝。標少不更事,不知珍藏手澤,致燬於兵。此數十年來,所俯首而痛心者也。”照此说法,1843年的续修有公议,有领修,有手稿。虽然“董其事”的璋公“稿未就而见背(去世)”,士标公也没能将其父璋公的手稿保存下来,但这次续修活动是有成稿的,这在十四世恒刚公《议修宗谱成章》(1903)中可见一斑:“刚先辈遗留谱稿珍藏宗祠。咸丰季年,粤贼踞烔,刚忝居房长,责有专归,十余年负谱东奔西窜,未敢惮劳。幸托祖宗余恩,尚无遗失。但旧谱传以楮墨,仅一套存公处,未得比户晓然,宗人不无遗憾。”</h1> <h1>李氏宗谱第三次续修,是清光绪五年(1879)至六年(1880),距二修时间约37年。士标公是这次续修的主要领修人之一,也算是子承父志,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了其先君子的遗愿:“去歲已卯(1879)冬至節,族人再申前議,囑標司稿。竊以任關重大,舊雖輯有成書,其間保無有參差脱略,是名雖因,而实更难于创。”九分十五世鸿钧公《族谱剩言》对士标公的作用有充分肯定:“族弟实生(士标)长于谱学,因同商于族,众咸乐从”。邑廪生祖清来先生在《大母舅李实生先生家传》中曾专忆士标公修谱之辛劳:“李氏大姓,兵燹后谱牒残阙,先生创修谱牒,兼法欧苏。同族有绝嗣,先生善为继续。阅其谱,鲜绝嗣者,人咸悦之。来恒侍侧,见先生纂修数年,昼夜不倦,鬓发种种白矣。”这次续修,不仅编辑成谱,而且付印成书,是李氏宗谱第一次以完整的谱书形态展现在族人面前,诚如士标公所言:“是名雖因,而实更难于创”。赐进士出身、荣禄大夫、前湖南布政司使、湖北按察司使、湖广道监察御史、翰林院编修、甲辰解元林之望(与士标叔父李莲1844年同登科举),应士标公之请,于主讲庐阳书院之时,作了《李氏续修宗谱序》。</h1> <h1>李氏宗谱第四次续修,是在宣统年间(1909-1912),距上一次续修约30年。这一次续修与一二两修一样,都是仅“传以楮墨”(形成文稿),“未寿梨枣”(没有刻印)。没有付印的原因,估计与辛亥革命暴发、时局动荡有关,也可能与主要首事人李省南(1850-1912,讳兰台,字容伯,李莲公三子)去世有关,也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而致。</h1> <h1>李氏宗谱五修于民国十四年(1925),与前修相距13年,其实是前修之继续。这次续修主要领修人之一的妥先公,是道光甲辰(1844)科举人李莲公孙子,讳福诒,字畴九,号妥先,光绪癸卯(1903)恩科举人,以邑庠生登乡榜。这次续修共刻印成谱24卷13套,一套存李氏宗祠,另12套以“大富贵亦寿考蓄道德能文章”12字为号,由各分李氏后裔分别收执。山东省烟台检察厅厅长、前清癸卯恩科举人合肥阚毓泽(与李福诒为同科举人),为这次修谱作了《李氏重修宗谱序》。</h1> <h1>时至今日,太和堂李氏宗谱(1925)已经99年没有续修。当时存祠的那套谱书,随同坐落在烔炀镇北街的李氏宗祠的消亡而消亡。另由各分收执的12套宗谱,也几乎在历次文化浩劫中销毁殆尽,目前仅存迁庐后裔庐江县石头镇夏家老村李定洲老师家的道字号谱15卷(其余9卷灭失)。硕果仅存的道字号残谱,为2023年3月6日启动的太和堂李氏宗谱第六次续修,提供了强大的不可替代的历史依据。</h1> <h1>太和堂李氏迁庐江一支,目前在李氏宗谱(1925)卷18有记载。从卷首目录内容看,卷18世系属二世祖富伯公四子三世祖贵艮公支下庆公派。另据卷4世系图,贵艮公次子流公分居东七分村,而庆公是流公的独子,则迁庐李氏乃自东七分村迁出的可能性最大。迁庐时间目前不好确定,因为记载贵艮公世系的另三卷(卷15、16、17)谱书逸失,暂时无从查考。不过从卷18世系可见信息看,十三世维恭公生于康熙乙亥34年(1695),其元配卒于乾隆丁丑年(1757),葬(庐江县石头镇)揪住山(现名救主山)。那么,李氏迁庐时间至少在清乾隆丁丑年之前,距今也在260年以上。</h1> <h1>从李氏宗谱(1925)收执谱引看,道字号谱收执人是“住庐江县七分大章”。查卷18,大章应即十九世大璋公,业儒,字凤藻,号端甫,生于光绪己卯年(1879),配花翎五品衔潘永高公女,生子一德馨(字燕孙,号孟诒,生于1908年,配提督军门刘凤翔公孙女世袭云骑尉刘义方女),女一适潘耀发。大璋公的曾祖是十六世天沅公(1793-?,从九品衔,字楚汀,号梦湘,生于乾隆癸丑年七月,配氏夏茂林女,生子五),李定洲老师祖父大泩公(字春源,生于同治辛未年1871)的曾祖也是天沅公。有这样一层血缘亲情关系,大璋公所执之谱转至堂兄大泩处收藏(原因可以有各种可能),进而大泩公传至长子德发(字祥之,1896-1962;配氏朱世涛女,1906-1976),德发再传至其子,其实就不足为奇。</h1> <h1>德发公育有一女四子,分别是定群、定余、定银(已去世)、定洲(1939-)、定清(1948-)。除了长女定群早早出嫁外,其余人在大家庭中一直生活到1966年分家。由于贫困,德发公举全家之力,甚至变卖了祖上传下的十二圆寿材,专供三子定洲读书,其他子女连一天学也没上过。好在定洲不负父望,小学毕业时在近千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考入肥西县三河中学(原名私立肥南中学,创建于1940年,1944年设高中部,是肥西县最早的中学之一)。高中毕业后分配到六安县樊通桥公社工作。但因嫌离家百多公里太远,报到一周后就自动离职回乡开办私塾(生产队按学生人数记工分)。石头中学创办时被招任总务主任,曾调任郭河中学总务主任10年,最后在石头中学总务主任任上退休。无论学历资历,定洲老师都是夏家老村有头有脸之人。</h1> <h1>2023年11月16日,建平会长会同定元、定富、定能、建春、大文、二宝等太和堂李氏续谱复祠理事会一行,前往庐江县石头镇夏家老村,拜访了保护收藏道字号老谱的李定余、李定洲、李定清三兄弟,了解了老谱的保护收藏过程。其中居功至伟者,是目不识丁只认李字的老四李定清。随后在定能老总、光雨老师的带领下,我驱车前往入赘庐江县郭河镇郑畈村的李定清家,专门采访了他当年抢救保护李氏宗谱的经过。</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建平会长与庐江宗亲合影</i></p> <h1>据李定清回忆,这份道字号李氏宗谱是其父亲德发公传下来的,以前一直悬挂在家里厢屋房梁上,每逢祭祖时才将其取下供于中堂。1966年夏天文革开始不久,大队治安主任带人挨家挨户扫四旧,这部老谱被当作“四旧”悉数收缴到大队部封存。当时李家几个哥哥都不在家,除了老母亲和儿媳等几个妇女,就只有李定清一个未满18周岁的文盲少年在场,大家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治安主任一行收走家谱,不敢有半点怨言。</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李定清师傅</i></p> <h1>不过倔强的李定清心里不服气,觉得自家的老物件不能这样不明不白地被别人拿走,就利用大哥定余在大队加工厂做会计的便利,多次私下进入大队部,在堆满收缴“四旧”物品的房屋里翻找出15本李氏宗谱(他不识字,但认识自己的姓),收藏在自己屋内的衣柜顶上,后又藏匿于三兄定洲家新盖楼房的隔热层上。1990年搬家入赘郑畈时,宗谱转由定洲老师收藏保管。前几年迁庐江李氏动议续修宗谱,在全县各地寻找老谱,定洲老师家收藏的这部老谱终于公之于众。</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勇立潮头</i></p> <h1>正是文盲少年李定清的朴素想法和冲天勇气,成就了太和堂李氏百年谱牒文化的传承。李定清出生于1948年,9岁开始在生产队放牛,14岁起下田劳动,18岁大家庭分家(1966)后与母亲一起生活,19岁起给石头小学做炊事员(学校粪便给生产队,生产队给炊事员记工分),28岁起(1976)先后受聘石头中学和郭河中学做炊事员42年,1990年入赘郭河镇郑畈村至今。我们采访李定清时,只见76岁的他身材颀长,精神矍铄,记忆精准,表达清晰,完全看不出是一个文盲之人。李定清的“偷”谱壮举,必须载入太和堂李氏宗谱的史册。</h1> <h1>在650年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太和堂李氏除了上述一次创谱五次续谱外,还有很多分支创立和续修了支谱,目前留下残稿的有太和堂尖山分支谱一卷、庐江分支谱、舒庐德裕堂苏小分支谱二卷、肥西青莲堂李湾分支谱等。相信在建平会长与全体宗亲的共同努力下,太和堂李氏续谱复祠大业一定会圆满大成。</h1><p class="ql-block"><br></p> <i><font color="#b06fbb">(甲辰正月初十,雨水,2024年2月19日,星期一,于合肥北城滨河苑卧书斋)</font></i>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i><font color="#b06fbb">作者近照</font></i></h3> <font color="#167efb"><i>【作者简介】凌志,笔名天高云淡天,生于1957年,老家巢县烔炀河,现居合肥北城东。崇尚公平正义,追求健康快乐。喜欢走走看看,爱好写写玩玩。</i></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