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红色之旅(八)——知青窑 留芳华

季磊

<p class="ql-block">  20世纪70年代,有一个庞大的群体,践行着相同的经历——上山下乡;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呼——知识青年。延安作为革命圣地,成为承接知青的重要地区。当年一大批北京知青,怀揣理想,带着憧憬,奔赴延安,留下了他们激情燃烧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  有位作家说,真正意义上的旅行,应是徐霞客、余秋雨那般,行走在每一处景点,探索的是历史的足迹,追求的是跨越时代的感触和叩问。这次“红色之旅”为我们安排了参观“北京知青旧居”景点,让我们回顾那段不平凡的岁月,感受那份属于那个时代的青春记忆。</p><p class="ql-block"> 中午时分,大巴车开进了距离延安市区七八十公里的羊家庄村,我们的打卡地就是这个村的北京知青旧居。还没进知青大院,就听到了鼓镲的共鸣声。</p> <p class="ql-block">  大巴车在敲锣打鼓的欢乐气氛中,开进了知青大院。车停稳后,我们走下车去参观,大院很热闹,聚集了很多人。除了游客外,还有几支演出队伍很吸人眼球。他们身着节日盛装,老汉头扎白毛巾,身穿白坎肩儿。婆姨穿着一身红,是绣着花儿的传统服装。他们围在两个大鼓前,准备表演节目,我好奇地凑上前去。这时,老汉开始敲打鼓点,铿锵有力;婆姨手拿双镲,一张一合,节奏明快。我看见旁边放着一个小木箱,知道这是乡亲们的义演,游客可以沉浸式与他们互动。</p> <p class="ql-block">  显然,昔日的知青大院,主人已经不是当年的知青了,而是本村专门从事旅游服务的父老乡亲。</p><p class="ql-block"> 窑洞墙上挂着一块红色的牌子,是《北京知青旧居简介》,它向我讲述了北京知青的故事。1969年,为了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北京5名知青上山下乡来到了羊家庄插队落户。为了改善知青们的生活环境,全村社员举全村之力,修建一排新窑洞,以供知青居住,被称为知青窑。这些“城里的孩子”在这片黄土地上同乡亲们打成一片,他们和社员一样,坚持双6点,早出晚归。一起挑粪、铲土、填沟、垒坝、造田……一起吃南瓜汤、玉米“团子”。他们靠吃苦进步,凭工分挣钱。知青们在这里生活了七年多,与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上世纪70年代末,知青陆续返城,但他们没有忘记延安,把这里当做第二故乡。近年来,总有一些知青回村里来看看,寻找当年的峥嵘岁月。为了纪念知青的艰苦生活,让知青回来能够看到当年的景象,村民袁耀堂用自家房屋置换了该院的产权,恢复了当年知青大院的原貌,再现了当年知青劳动和生活的场景,成为反映当年北京知青上山下乡、生产生活的一个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  知青窑是在一个黄土坡上挖掘而成的,一排十几孔窑洞呈弧形排列着。拱形的洞口由红砖砌成,用木头打制了门和窗户,用于出入及通风和采光。据说宽敞明亮的窑洞有冬暖夏凉,隔音隔热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显然,这个知青大院是经过精心打造的,每个洞口门楣上挂着一盏红灯笼。窗户上挂着黄灿灿的玉米、圆溜溜的小南瓜、一辫辩白皮大蒜。窑洞的门上挂着方格布门帘,干干净净。洞室墙面上有的抹了白灰,有的糊着报纸,挂了许多镜框,里面镶满了当年知青生活的照片,我被那些质朴而坚韧的青春留影所打动。</p> <p class="ql-block">  知青窑有的布置成了婚房,有的布置成了卧室,有的布置成了餐室,都是当年的风格。</p><p class="ql-block"> 知青大院也很有特点。每个窑洞之间的墙面上,有的画了宣传画,有的写了标语、语录。窑顶上面是17个红色美术字: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无论是口号,还是标语,都是当年的特色,富有年代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站在院子中间,录了一个视频。首先进入镜头的是一个身体健硕、鼻孔发光的庞然大物——牛塑,它浑身透着“牛气冲天”的神态。我敢说,它肯定不是当年的老物件,主人把这尊牛请到这里,或许是祈求自己的生意兴隆。院中央有几棵大树,枝繁叶茂。还修了花池子,红色的粉色的月季花开得正艳。旁边是个石碾子,拉碾子的小毛驴被打扮的花枝招展,很有灵气。碾子是陕北民间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工具,主要用来碾磨谷物,当年吃的小米、黄米,大多是经过它碾压加工而成。</p><p class="ql-block"> 大树下面,还停放一辆绿色的老解放卡车,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制造的。显然它已经是文物级的了,不知还能否上路。</p> <p class="ql-block">  我虽没有投身于当年那场激流之中,可今天看到的场景,尤其是那熟悉的语录和标语,让我感受到了当年热火朝天的知青生活。我虽没有知青的经历,可这场运动就发生在我的身边。记得初中毕业那年,我的一位同学成了知青,旗(县)里在南广场举行了隆重大会,学校组织我们去参加欢送仪式。至今我还记得那个非常壮观的场面,整个南广场人山人海,到处是彩旗和标语,他胸前戴着一朵大红花,坐上车头挂着红绸布大红花的解放卡车,在我们挥舞着手中花环,一遍遍地“热烈欢送!热烈欢送!”的欢呼声中,奔赴了广阔天地。我们还曾拿着花环,站在大道上等待一两个小时,夹道欢迎沈阳知青到我们家乡插队落户。那时候,我很羡慕知青,当时在想这也是我将来要走的路。可我高中毕业那年,知青办撤销了,上山下乡也成了历史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众所周知,在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走出了一位杰出的知青,他就是国家主席、党的总书记习近平。忘记了是哪一年,我曾在电视节目里听习总书记讲述过他在梁家河的七年奋斗经历。1969年,习近平等六名知青到梁家河插队锻炼。他们全都挤在老乡家的一孔窑洞里,睡在一铺大炕上,经受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的人生历练。总书记深情地说:这是他受益终生的七年。如今,我们看到了,党的红色血脉永久赓续,革命精神不断传承。</p><p class="ql-block"> 由衷地向当年的知青们致以崇高的敬礼!</p> <p class="ql-block">  往事留痕,岁月如歌。从知青窑出来,仿佛听到知青们下田回来的吆喝声。回过神来,才发现是几个商贩摆摊儿,叫卖着延安土特产品。我在一个水果摊前停留下来,摊位上的梨又白又大,很是诱人。旁边有个梨已经切成牙,游客可以品尝,我拿了一牙,放在嘴里,水分足,非常甜,特可口。于是我掏出手机扫码买了几斤,坐到车上开始吃了起来。许多顾问还在车下讨价还价,有的买了小米,有的买了大红枣、苹果……时间已经到了中午12点30分,还有一段路要赶,导游开始催促大家抓紧上车,赶往下一站——壶口瀑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