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晨起来,习惯先打开微信,看到东莞某镇校友袁同学留言,说周末要来肇庆开会,约我有空见面聊天。周六正好是元宵节,月圆花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于是,我即刻回复有空相见。</p><p class="ql-block">袁同学是肇庆校区首届金专生(2002级),当年我上他们班的会计学课程,因没做班主任,对班上学生了解不够,课后交流也不多。没想到十年后的某年大年初二,接到他的电话,说全家到肇庆玩,想约我见见面拜个年。说真的,当时我一头雾水,怎么也想不起这个学生,只能“硬着头皮上”,先见面,再寻找当年的“痕迹”。在约定的见面地点,袁同学一眼便认出我,并上前热情与我打招呼,而我对他则一片茫然。坐下饮茶聊天,他说起当年对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对课堂纪律和学生的要求很严格,如上课我从不用点名的方式要求学生一定要来听课,而是用自己的授课魅力吸引学生,一旦来听课就必须守时,不准迟到,若迟到了就不准进课室了,但听课觉得没意思可随时离堂;不准穿拖鞋和背心进课堂;不准低头看课外书和做别的与上课无关的事等等。袁同学回忆说,有一次他和两位舍友迟到了几分钟,但又想听我的课,便悄悄的躲在门外,趁我转身板书时翻窗溜进课室听课。听他兴奋地聊起当年事,我已确认他是“吾党之小子”,话题越来越多,越来越亲近。当年的我上课有劲头,是冲着学生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师生台上台下各有应荅,以及课后总会有学生来提问题或闲聊,师生的关系亦师亦友。多少蓬莱旧事仿佛就在昨日。没想到我与袁同学这一见,又再续我们往后的师生情义。以后,我们便礼尚往来,两家在东莞与肇庆两地像亲戚一样相互探访了几次,每次相聚都是那么惬意。人生真奇妙,缘份很重要,这或是老天的安排?</p><p class="ql-block">大学毕业后,袁同学曾供职于镇自来水厂、社保分局、房地产公司和社区党政办等单位。树挪死,人挪活。每次转换单位都为自己积累了工作经验,都是一种人生历练。他在事业上顺风顺水,成家立业后,小日子也过得舒坦。袁同学的父亲在家乡做了很多年村长,把村子管理得妥妥的,德高望众,深受村民信赖。他们村里八成是袁姓,民风淳朴。袁父退休前,很多村民强烈要求他让儿子回村参加竞选村长,因袁同学当时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村民们从小看着他长大,知根知底,由他掌舵掂水。经不住父亲和家乡父老乡亲的恳求,袁同学辞掉了城里的工作,回家乡竞选。果然不负众望,被大家推举为村书记兼主任。我第一次到他们村时,袁同学便带我去村里走了一圈,几乎找不到古村的模样,旧的村貌已被新的楼房取代。走到袁氏宗祠前,袁同学说,这座宗祠是修旧如旧。我们这支袁氏是袁祯(名弘道,字天祐)于宋绍兴三十年(1160)迁来这里,他官授广东准备将军,我们是将门之后。我做书记时,为了弘扬袁氏好的家风家规,我选择购买袁姓了凡先生的著作《了凡四训》,发给每一户村民,倡议大家读书,牢记袁了凡先先的教诲。那天袁同学还赠送了一本给我。当了十多年村干部,袁同学既抓好村经济,使村民的收入年年增长,同时又重视文化教育,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每年考上大学的年青人也越来越多。去年某天他打电话告诉我,他已被提拔为副镇长了,但仍得兼村书记、村主任的工作,可谓重担在肩。能造福一方百姓,可喜可贺。</p><p class="ql-block">每个姓氏背后都有自己的文化密码,袁氏可追溯到舜裔陈胡公之第七代孙荘伯辕诸,他们是舜帝的后代。东莞袁氏,肇自汴梁。二千五百年前,孔子尊舜为圣人,赞扬舜的无为而治。当年孔子在齐国闻舜乐《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赞美《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后来袁姓又出了袁了凡先生,真可谓名人辈出了。当年袁同学赠送我那本《了凡四训》,我一直束之高阁,没闲下心来研读。这次借袁镇长周末来肇庆前,先抽空了解一下袁氏先贤在书里说些什么。于是便翻开《了凡四训》来读,哇,原来袁、孔两氏还有一段缘份哩。当年袁了凡先生遵从母亲的意愿,弃科举而学医,准备悬壶济世。若不是某天他到慈云寺“遇一老者,修髯伟貌,飘飘若仙”,便得不到这位云南云游来此的孔姓老者把邵雍皇极数术真传予他。在征得母亲同意后,从此他弃医科举,并考取了进士,成了一个集儒释道于一身的人,并以《了凡四训》传世。难怪孔姓老者见到袁了凡时,也感叹这是老天安排他将邵子皇极“数该传汝”。若不是袁同学这次来肇庆,可能我也不会找他赠我的这本《了凡四训》来读,好像一切都是冥冥中注定的,机缘一到就会相遇。有一个人说得很好,人具备了怎样的气禀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和事。西哲赫拉克利特说“获得好名誉的捷径是做好人。”你的气禀到了,就会在某时某地遇到一个好人或阅读了一本好书,你想不成为一个好人都很难哩。人生如梦,人生也妙不可言。春光明媚,沐浴春风,时间刚好,读《了凡四训》,在月满西楼的七星湖畔又见袁同学,再叙袁孔两氏的千年佳话,善哉善哉!</p><p class="ql-block">春暖花开星湖畔,</p><p class="ql-block">有朋相会多欢畅。</p><p class="ql-block">袁氏后人赠四训,</p><p class="ql-block">欣读方知袁孔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袁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村小学</p> <p class="ql-block">贤德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