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听《论语》有感 好雨知时节 经典传大道

紫箫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年6月28日,高温橙色警报,郭老师为期三天的《论语》讲座。</p><p class="ql-block">2024年2月19日,暴雪橙色警报,郭老师为期3天半的《论语》讲座。</p><p class="ql-block">两个极端的天气,一样热衷经典的人群,一样的修身济世热情,一样的博爱慈悲情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p><p class="ql-block">脑海里闪过这句话,犹如万古长夜,一把利斧劈开天地。我看到了一位老人用亘古的大智慧启动了时光的枢纽,一道阻隔文明的大门轰然打开,闪耀的光芒照亮了5000年的文明之路。他语重心长的话语,让华夏子孙有了心灵洗礼的精神甘霖、有了高擎日月前行的内心动力,有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仁爱胸襟,有了“仁、义、礼、智、信"沐浴的“诚于中而形于外”的君子之风,有了为往圣继绝学的信念,有了笃定实修奔赴大道的迫切追求……</p> <p class="ql-block">抬头望望讲台上的郭老师,无比亲切。低头看看《论语》,侧目看看阴霾的窗外。今天是雨水,是农耕文化中对农作物最重要的一个节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风化雨的道场从天到地又到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群国学爱好者聚在这里,手里是圣人经典,耳边是明师传输的圣人之言。每个字都滚烫,在郭老师的抑扬顿挫中,你都能在复活的文字中感受到你的老师与悠悠远古的至圣先师从浩瀚深邃的宇宙中链接给你的能量。语言的魅力令人心潮澎湃,而经典的力量却让你翻江倒海。我像个饥饿的孩子,贪婪的啃食着,吮吸着,似乎身上的每个毛孔,每个细胞都是这春天久盼甘霖的作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的眼睛已湿润,心潮在翻滚,我看到温文尔雅,“博我以文”的颜渊和率真勇敢“约我以礼”的子路款款走来;我看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子贡风度翩翩的信马而去;我看到冉耕、冉雍、冉求三兄弟深躬作揖向夫子求“仁”,他们无比自豪的赞扬自己的老师:用之有名,播之百姓,至诘鬼神而无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看到百里之外的“子路负米”,看到冰天雪地中“闵损芦衣”,看到曾经“倚门而弄”的“鲁之狂士”曾点虔诚地和儿子曾子立于夫子檐下;我看到“博通书礼”的公冶长和端坐而弦歌的南宫适各自带着聘礼迎娶孔氏女儿;我听到如众星拱月的北辰讲堂的笑语轩昂,也听到夫子呵斥宰予的“朽木”、子路的“小人”;也曾看到夫子心满意足的大笑,指着子贡、子夏说可以与汝等谈《诗》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看到“四科十哲”侍立左右,援疑质理;72贤弟子激昂文宇,上下求索,;3000多门生,从古老的春秋时代,踏着我们中华民族血脉相通的文化大道,在人类历史的亘古长河中不屈的行进。踏过血雨腥风,怀着悲天悯的仁德一路走来,经典的力量化作内心的力量、民族的力量,像中华民族的图腾一样立于天地,照亮古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天的学习,一部《论语》复活了,一群鲜活的生命复活了。比起上次学习,我的认识又提高了很多。我认识到《论语》不仅仅是一部经典,一部语录体哲学格言,更是一种思维。一个通往大道的思想指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古至今,大智慧总是平易近人的。从简单明了的道理中能穿透远方的雾霾,人的顿悟往往就是在某个情境中的一瞬间了然。人的心灵世界,它有两个本能,一个向外去探索,一个是向内发现,一个人的自性最高境界就是道的最高维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首先个体要修身,做君子“泰而不骄”,“敏于行而讷于言”,“有过勿惮改“,”诚于中而形于外“。一个人必须静下心来,放空自己,让经典充盈心灵。这就是第一步明理。当你用经典武装了自己。那么你的身心就达到一种和谐。你就会从内而外一种身心的默契。孔子认为信仰的力量是一种凝聚,身心是一种凝聚,当你把自己那种能量打开输向外部世界的时候,那么你外部的能量也是一种默契与和谐,表现的就是一种”中和“”中庸“的境界,你和家人、同学、朋友、邻里甚至和团队、社会、整个世界都是一种凝聚,就会形成运行与和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践行很重要,”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简单的一句话指引着大道方向,从经典中走出来,时时刻刻不要忘记践行,这样才能达到终极”悦“的目标。学无止境,古人云,态度决定一切。越是学识渊博的人,越要虚怀若谷。做到温故而知新,像夫子一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合道,”反求诸己“对他人要有情有义,义于比之,见贤思齐。小到修身大到齐家治国平天下。践行就是施仁的过程,也是”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过程。境界不同、格局不同、践行的趋向力自然也不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步,从“仁义礼智信“的伦理教育到”先天下之忧,而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再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大同世界,从明理到践行,无往而不胜的终极目标就是终极温暖的”诚“的世界、”爱“的世界。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作黜!,大道不弃人,人更不能自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鲁国到陈国再到宋国,夫子在奔波漂泊;从黄河到汉水再到如水,《诗经》在交相传唱着;从春秋到战国,穿越3000年的风雨,一部《论语》在世界的文化长廊策马扬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雨水开始,大雪覆盖太原城市,雪化了就是春天。郭老师把春天的门推开,带领我们走进新的天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论语》明理,感师恩,更要加强明理。“至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一切皆在道上!</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