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还是学生的时候,为了考个好成绩,死记硬背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个个名称及作用,<span style="font-size: 18px;">那时的都江堰是一个知识点,是一个考点。今天站到他面前,脑海里涌现出的是震撼、智慧、敬仰等词语,但没一个可以准确表达我的心情。</span></p> <p class="ql-block">到达景区,就有许多当地人热情地招呼,说可以带游客进景区,不用走太多路,自带解说,价格还便宜。看着如织的人流,不免有些心动。谈好价格,她带我们去了第一处观景地。却发现只能远眺都江堰景区。于是及时止损,好在他们也爽快,没有死缠烂打,还连声道歉。</p> <p class="ql-block">景区一进去,首先是一条广阔大道——堰功道,两旁是十几个塑像。他们共同的特征是为成都平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路修得宽阔,是因为有了一代代的付出,我们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p> <p class="ql-block">伏龙观位于离堆公园内。其下临深潭,传说因李冰父子治水时曾在这里降伏孽龙在离堆之下,故于北宋初年改祭李冰,取名“伏龙观”。</p> <p class="ql-block">卧铁是埋在内江“凤栖窝”处的淘滩标准,也是内江每年维修清淘河床深浅的标志。相传李冰建堰时在内江河床下埋有石马,作为每年淘滩深度的标准,后来演变为卧铁。现有四根卧铁分别是明朝万历四年、清同治三年、民国十六年和1994年埋下的。游客在离堆古园内喷泉处能看到的这四根卧铁的复制品,其真品还埋在内江河床下。</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水利工程由鱼嘴、宝瓶口、飞沙堰几部分组成。</p> <p class="ql-block">宝瓶口是内江的进水口,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特,故名宝瓶口。</p><p class="ql-block">旁边遇到爷孙俩,爷爷在详细讲解宝瓶口是如何控制进水,比比划划,指指点点。感觉得这才是带娃旅游的正确打开方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于岷江江心,其主要作用是把汹涌的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p> <p class="ql-block">在古代,鱼嘴是以竹笼装卵石垒砌。由于它建筑在岷江冲出山口呈弯道环流的江心,冬春季江水较枯,水流经鱼嘴上面的弯道绕行,主流直冲内江,内江进水量约6成,外江进水量约4成;夏秋季水位升高,水势不再受弯道制约,内江进水量约4成,外江进水量约6成。这就利用地形,完美地解决了内江灌区冬春季枯水期农田用水以及人民生活用水的需要和夏秋季洪水期的防涝问题。</p> <p class="ql-block">飞沙堰溢洪道又称“泄洪道”,具有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飞沙堰是在分水堤坝中段修建的泄洪道,洪水期不仅泄洪水,还利用水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水流的漩涡作用,有效地减少了泥沙在宝瓶口前后的淤积。飞沙堰的主要功能:拦水、分洪、排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安澜索桥又名“安澜桥”、“夫妻桥”。位于都江堰鱼嘴之上,横跨内外两江,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安澜索桥是我国著名的五大古桥之一,全长286.5米,其中外江段索桥长142.5米。最早称绳桥或竹藤桥,这与它修建的材料有关,古代又名"珠浦桥"。到了宋代,改称"评事桥",明朝末年毁于战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清嘉庆八年(1803年),何先德夫妇倡议修建竹索桥,以木板为桥面,旁设扶栏,两岸行人可安渡狂澜,故更名"安澜桥",民间为纪念何氏夫妇,又称之为"夫妻桥",它是沟通内、外江两岸的交通要道。看到桥上的人流,不得不佩服它的载重。</p> <p class="ql-block">如果没有体验过喝醉了摇摇晃晃走路是怎样一种感受,你可以走一走夫妻桥,因为是索桥,走路东摇西摆,十分不稳。老邓说走在这座桥上一定要相互搀扶才能走稳,隐喻着夫妻俩要携手一起走,才叫夫妻桥,也是一种理解不是?</p> <p class="ql-block">过了夫妻桥是一座楼阁——天下第一夫妻桥,下面堆满了祈愿牌,可见有多少人祈愿夫妻恩爱,携手一生。</p> <p class="ql-block">继续向上就可以登上望江楼,在最高层可以一览都江堰全貌,更加为李冰父子巧夺天工的设计而折腰。</p> <p class="ql-block">下了望江楼,就可以参观二王庙 </p><p class="ql-block">我以为庙供奉的是李冰父子。看过介绍知道主殿供奉的是二郎神杨戬,后面供奉的是李冰及夫人,碑文介绍说都江堰水利是二郎神主导修建的,所以人们供奉他,称他为二王。心中为李冰父子不平,凭什么自己的功劳要让给别人?经过开导,我想通了几千年来,人们提到都江堰水利工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李冰父子,再说了,只要能造福人类,留下千秋宏业,在乎名声干嘛呢?</p> <p class="ql-block">大禹治水的功绩为后世传唱,中华大地有河流的地方就有他治水的痕迹,也有很多文人用诗词歌赋来歌颂他的丰功伟绩。李冰父子负责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成就了成都平原,让四川成为了天府之国,给后人留下了“深淘滩、低筑堰”的治水六字诀,他们的福泽延续至今。门上的匾额题字恰好能反应出我此刻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殷商时代的古树(难得一见)</p> <p class="ql-block">远眺都江堰水利工程</p> <p class="ql-block">楠木</p> <p class="ql-block">清源亭</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不仅是中国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p> <p class="ql-block">出了景区门,就可以到网红桥——南桥了</p> <p class="ql-block">南桥上各种彩绘、雕梁画栋、民间彩塑、书画楹联溶为一体,被誉为“水上画楼”、“雄居江源第一桥”、“览胜台”。</p> <p class="ql-block">南桥的蓝眼泪是网红景点,夜晚的南桥在灯光的照射下应该更加美轮美奂,美的无与伦比,清澈的内江水也会呈现出迷人的蓝色。</p> <p class="ql-block">南桥一端是小吃街,景区出来后可以尝尝当地的小吃</p> <p class="ql-block">里面还有水利衙门遗址</p> <p class="ql-block">里面有文物,书画社,还有许多买纪念品的。</p> <p class="ql-block">还有依据姓追溯家风的,不说有几分真,到无意中看到的这个家风甚合我意。</p> <p class="ql-block">无法想象在生产技术还十分落后的周秦时期,古人是怎样完成了这一伟大工程的,火烧水激的过程又是怎样的一种煎熬和壮观。</p><p class="ql-block">李冰父子的智慧虽然不是凭空出世,总结了无数人的经验而得的,但能够巧夺天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是大智慧!</p> <p class="ql-block">来了都江堰,一定要去的另一个地方就是青城山,可惜天公不作美,天气不太好,有雨!可来都来了,还是去吧。</p> <p class="ql-block">青城山古名天仓山。相传轩辕黄帝遍历五岳,封青城山为"五岳丈人",故又名为丈人山。</p> <p class="ql-block">门上的对联</p> <p class="ql-block">名为青城山,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青城山林木青翠,终年常绿,诸峰环绕,状若城廓。故为"青城"山。 另一种是青城山原名为"清城山",因古代神话说"清都、紫薇、天帝所居"故名"清城",唐代时佛教发展迅速,佛教和道教在山上发生地盘之争,官司打到皇帝那儿,唐玄宗信道,亲自下诏判定"观还道家,寺依山外",然而诏书将"清城"写成了"青城",所以改称青城山,此据并非传说,山上至今保留有唐代碑文诏书全文以佐。</p> <p class="ql-block">古时青城山与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陕西景福山合称五大仙山,分别供奉五岳丈人宁封真君、真武荡魔大帝、昊天玉皇上帝、降魔护道天尊和广援普度天尊。</p> <p class="ql-block">青城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道教创始人"天师"张陵来到青城山,选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结茅传道,青城山遂成为道教的发祥地,被道教列为"第五洞天",全山的道教宫观以天师洞为核心,包括建福宫、上清宫、祖师殿、圆明宫、老君阁、玉清宫、朝阳洞等至今完好地保存有数十座道教宫观。</p> <p class="ql-block">天气阴,好在没下雨,沿着青石铺就的石板路跨过钟灵琉秀的宏伟门楼,蜿蜒曲折的青石栈道,一步一缓,移步移景,听着匆匆溪流高歌猛进,虫鸟鸣叫莺歌燕舞,刹那间的感悟,回归自然、回归本真。</p> <p class="ql-block">青城山以“幽”闻名,走在斗折蛇行的小径上,刚开始还有许多同伴,也许我们走得快,很快就鲜有人声,周围更加幽静。</p> <p class="ql-block">走了三分之一,开始下雨了,淅淅沥沥的,呼出的气也能看见,气温下降了,因为是在爬山,感觉不到冷。</p> <p class="ql-block">雨越下越大,路开始湿滑,周围也雾气蒙蒙,耳畔传来阵阵鹤鸣声,和着雨打树叶的声音,仿佛行走在仙境。</p> <p class="ql-block">蒙蒙细雨中,我们拾级而上,踏着青石台阶,感受雨水的润泽,享受着别样的宁静。山间的雾气缭绕,时隐时现的峰峦仿佛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p> <p class="ql-block">嘀嘀嗒嗒的雨声,深沉悠扬的鹤鸣声,庄重悠扬的古刹钟声让下雨天的山林更显幽静,确实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p><p class="ql-block">雨丝如烟,将远处的山峦融为一体,云雾缭绕,山间万物忽隐忽现,如梦似幻,宛如一幅泼墨山水画。间或传来几句模糊的说话声,对“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有了最直观的体会。雨中登山,可遇不可求,独享那份静谧与壮丽。</p> <p class="ql-block">天然图画坊位于龙居山牌坊岗的山脊上,是一座十角重檐式的亭阁,<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亭阁矗立于苍崖立壁、绿荫浓翠之间,</span>到此仿佛置身画中,故将其称为“天然图画”。</p> <p class="ql-block">天师洞洞中有天师张道陵及其三十代孙虚靖天师像。相传东汉末年张道陵曾在此讲经传道。观内正殿为"三清殿",殿后有黄帝祠和天师洞等古迹。天师洞右下角有一小殿,名三皇殿,内有轩辕、伏羲、神农石像。洞门前有一株古银杏树,高约50余米,胸围7.06米、直径2.24米。据说乃张天师手植,树龄已达1800余年。</p> <p class="ql-block">栏杆上的雕塑形态各异</p> <p class="ql-block">过天师洞到古龙桥,可见对面山壁上有一狭深的山谷,称为“掷笔槽”,传说是张天师以笔划山而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祖师殿又名真武官,创建于唐代。唐代诗人杜光庭、薛昌,宋代张愈均在此隐居。唐睿宗的女儿玉真公主也曾在此修道,以求成仙。该殿环境幽静,殿内在真武祖师、吕洞宾、铁拐李等神仙塑像及八仙图壁画、诗文刻石等。</p><p class="ql-block">祖师殿附近有一闻胜亭。抗日战争时期,冯玉详将军曾寄居殿中,听到日寇投降的消息,喜不自胜,建亭刻石以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朝阳洞 洞口正对东方,里面深广数丈,可容百人,传为宁封丈人栖息处。道人介绍说蒋介石曾经在此处避难。</p> <p class="ql-block">上清宫</p><p class="ql-block">有“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等摩崖石刻,宫门“上清宫”三字由蒋介石题寅。宫内祀奉道教始祖李老君,有老子塑像和《道德经》五千言木刻,还有麻姑池、鸳鸯井等传说遗迹。是赏观日出、神灯和云海奇观的绝佳地点。</p> <p class="ql-block">1940年前后,当代国画大师张大千举家寓居青城山上清宫。他寻幽探胜,泼墨弄清彩,作品愈千幅,还篆刻图章一方,自号“青城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烟雨蒙蒙中亭台</span>楼阁若隐若现,树木如真似幻,加之邈远钟声的厚重幽远,此刻你不在仙境又在哪里。</p> <p class="ql-block">雾气弥漫在月城湖上,仿佛一层神秘的面纱,将湖水的清澈和周围景色的美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细看,湖面上还有一层薄薄的雾气在流动,如同炊烟袅袅,让人感受到世外桃源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传说青城山还是白素贞修炼成人的地方,撑着伞走在被雨水洗过的小径上时,曾想象白娘子在修炼之余会不会也和我一样漫步青城山?那时的她有没有想过她会在人间留下千古绝唱的爱情故事?</p> <p class="ql-block">下山时路过青城山道教学院,佛学院知道几个,道教学院第一次看到。上网一查才知道它由道教协会主办,是全国唯一的一所以培养道教人才为主的高等学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