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雪后游千山

<p class="ql-block">我的家乡有座山,山连着山……歌手王琪创作的一首《你的万水我的千山》在山中悠悠飘荡着,伴我一路轻快地行走于雪后的山间。今日正值雨水节气,昨夜的一场雨夹雪再度将我引至千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钟情于有雪的千山,每逢下雪,便情不自禁地想在第一时间奔赴山里,若能在尚无一个脚印的山中漫步,赏各类树木挂满白雪,观山间谷底填满银白,望山峰披上洁白的盛装,内心便会格外安宁。此时,我只想独自一人静静地在山里走走,领略大自然的慷慨馈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雪的状态各异。隆冬时节,天气干冷,下雪时常伴刮起不小的北风,雪花落地不易融化,会被风吹出一道道雪凛子,堆积成雪堆。这般的雪,坚实、生硬且寒冷。这样的雪天,乃是东北最冷之际,所谓“北风烟雪”大抵指的便是此种天气。此种天气不太适合爬山,只因山里雪厚路滑,极为难行,爬山的风险过大。最佳的进山时间当属三四月份春天来临之时,抑或刚入冬的十一月份下雪之际,此时的雪蓬松、绵软,下雪时常先下雨,再下雪或雨夹雪,所以雪极易粘在建筑上、树枝上、岩石上,雪后易现树挂,山里会格外美丽。这种天气大多不太寒冷,爬山或者拍照都不会挨冻,安全系数也颇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昨晚先是下了不小的雨,接着又雨夹雪,在以往的春节期间,如此天气实属罕见。上午九点半抵达千山,刚过完春节假期,已开工上班,山中之人稀稀落落,寥寥无几。一路前行,轻装上阵,仅携带了手机和充电宝。前些日子暖和,山下小溪解冻,汩汩水流时而穿行于冰面之下,时而流淌在冰缝之中,叮叮咚咚,发出悦耳的声响,为山林增添了诸多生机,孕育着即将到来的春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路朝着无量观——千山北沟最大的道观行进。缓步拾级而上,两侧有高大的古树依着山势生长,三座古塔掩映于古木之中,偶尔有乌鸦或喜鹊从林间飞过。昨夜风大,树枝上挂雪不多,树木显得挺拔苍劲。到达山门,左手侧为西阁,乃一处极为清幽之所。进入西阁,左侧有一鼓楼,旁边有南天门,穿门而过,几株古松环绕着一处平地,当中借天然石壁建有一处小庙。环绕场地筑起一段青砖矮墙,墙外可远眺对面山峦及远处大佛宝塔,山脚下的灵岩古寺被丛林环抱其中。西阁建有一正一偏两座宫观,雕梁画栋,是典型的硬山式建筑。沿西阁边的小月亮门穿出,来到后院,见一高大崖壁下凿出一山洞,洞中供奉着十八罗汉,此洞称作罗汉洞,洞口的磨崖石刻着“释道同源”。罗汉洞口有一上山石梯,扶着栏杆攀爬二三十米,穿过一小门,即见几块巨石,其中一块便是著名的“无根石”,颇有黄山“飞来石”的神韵。千山著名的“木鱼石”就在罗汉洞口下面不远的石阶旁,若不了解,定会视而不见,只因这块石头着实不起眼儿。若你认得它,取一块小石块在上面移动敲击,便能找到发出空响如木鱼之声的地方,去年遭人敲打,石面上已留下几处小坑。关于“木鱼石”还流传着一个王尔烈与嘉庆皇帝的传说,当年为此石创作的一首《木鱼石的传说》更是唱红大江南北。“无根石”旁有几米平坦之地,可容纳三五个人驻足,能够观赏无量观正殿全景,以及对面山色。这一带的山乃是整个景区最为秀美的,远山如黛,近山似银,高低错落,有树木参差掩映,仿若一座巨大的盆景,尽显古朴盎然之趣。山上雪不厚,分布或浓或淡,宛如写意山水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山有了雪的点缀更具层次感,显得愈发立体丰满。此刻,三官殿院中一位道士正在扫雪,山间除了不时盘旋的飞鸟偶尔啼鸣,再听不到其他声音。这情景数百年来或许一直如此吧,自从这里有道观起大概就未曾改变。不知有多少游客曾沉醉于此景,多少古人游山也与我有着相同的感受。那些文人雅士更是留下无数动人诗篇,我虽不善写诗抒情,姑且记录这一篇小文以作纪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