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沙洺,黄河一转400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郭延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我</span>的家乡沙洺位居河北省武安市西部山区。打我记事起,对家乡每年正月十五的“转黄河”这一民俗活动就有一种神秘甚至恐惧的心理。个中原因,盖源于两件事情。有一年,和我同龄的一个玩伴因病夭折。当时听到一种说法,说这个男孩是一根“黄河橛的”,属“短命”之人,活不过12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第</span>二件事情,有一年在“黄河场”上,我悄悄地钻进“灯棚社”的帐篷之内,正好看见一位老人(我的一位远房外公)在做法。他手持宝剑,双目圆睁,口中念念有词,表情十分狰狞。当时把我吓得几乎哭出声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随</span>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当我对“转黄河”的文化背景有了足够多的了解后,那种神秘尤其是恐惧的感觉,才慢慢地得以消失。</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相</span>传上古时期,“中华三祖”黄帝、炎帝、蚩尤在今河北涿鹿县境内发生了一场空前的大战。黄炎联盟,共同对付蚩尤,但遭遇顽强抵抗。双方对峙一年有余,黄炎联军由于粮草严重不足,形势岌岌可危。关键时刻,三霄娘娘下凡,交给黄帝、炎帝一张图纸,面授机宜后离去。按照图纸要求,黄炎联军布下了一个“九曲黄河阵”,引蚩尤部落来攻。结果不知就里的蚩尤军队误入“死门”,招致全军覆灭。从此,那张“九曲黄河阵”图成为历朝历代统治中心的“国家机密”,一直处于最为严格的保护之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历</span>史的车轮行进到隋末唐初。唐朝元帅秦琼与刘黑闼大战于武安与沙河交界之处的洺水。由于对方占据有利地形,唐军久攻不下。眼看汛期即将来临,如果不能打败刘黑闼,对方将获得喘息机会,日后再战胜负难料。无奈,秦琼上奏李世明,从档案库中请出了当年三霄娘娘留给黄帝、炎帝的“九曲黄河阵”图。按照图中提示,秦琼在洺水之畔摆下了“九曲黄河阵”,一举击败刘黑闼,扫清了黄河以北最后一个军事割据集团,为一统全唐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唐</span>军既胜,随即回营休整庆贺。当时唐军的老营就设在武安县西部的沙洺村(当时称沙窝里)。这里有当时全唐规模最大的兵器铸造场,有“信通八方”的驿站,有号称“百马沿河”的练兵场,更有“西通秦晋”“东连中原”的大型商品贸易市场,经济发达,居者富庶,堪称“四胜之地”和“一方之雄镇”。</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休</span>整一段时间后,唐军奉命开拔回朝。临行之前,秦琼按照“九曲黄河阵”图样,缩小比例后重新画了一张,交给里长,以示留念之意。因该图为秦琼大元帅所赠,又因为该图的原型为三霄娘娘所赐,经村上德高望重之人商议,将该图保存于村南阴山寺的大雄宝殿之内。一直到明朝中期的万历四十年(1613年),武安“诗人知县”李椿茂来沙洺视察时,推出了一系列鼓励发展地方文化事业的举措。当时的里长是一位有心之人,他安排村上的能工巧匠,按照图中所画,复原了一个微型“九曲黄河阵”,经数次巡游,感觉趣味无穷。遂将此阵在村民中公开,并逐渐形成了当地特有的一种民间文化表演形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九</span>曲黄河阵”的摆置有一套严格的规制。全场占地3.6亩,暗合“六六大顺”之意。用361根(寓意每年360周天)木桩(黄河橛的),按每边19根围成正方形。每根木桩间距1.8米左右,用绳子连接成“迷宫”状,木桩中间留下能供人们行走的通道。全场中心位置为“天元”之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角的中心各为一点,加上361根木桩之点,正好为365个点,与一年365天相暗合。在“天元”之处,竖立有一根高大的木桩(老杆),这是全场的制高点。每根木桩顶部,都放着一盏被点燃的麻子油灯。转“黄河”时,人们先从右边的“生门”进入,按照西南、西北、东北、东南四个方位轮流游走,寓意顺利度过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在转完9个宫格后,最后经过位于全场中心的“老杆”处,从左边的“活门”出阵,暗合“九九归一、大吉大利”之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在</span>沙洺,“转黄河”是一件非常庄重的事情,好多规矩都是从明朝的时候一直传承至今。如“转黄河”时间,一直固定为每年的正月十四至十六晚上。400多年以来从未更改过一次。每天晚上酉时(7点),第一声信炮(三眼火药枪)响起后,“黄河场”开始布灯。“灯棚社”(专门负责“转黄河”的组织)安排专人,把木桩上的361盏麻子油灯全部点燃。而后第二声信炮响起。此时,“黄河场”的周围已经聚集了数不胜数的“游客”。一刻钟后,第三声信炮响起,人们从“生门”鱼贯而入,“转黄河”之旅正式开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在</span>沙洺,进入“黄河场”的顺序大有讲究。三声信炮响过后,第一个进入“生门”的,是两个“传锣”手,他们手提直径近一米的铜锣,边敲边走,很像古代官府鸣锣开道的衙役。传锣手之后,是来自沙洺“小鼓胡同”的“点鼓队”,也称“神鼓队”。这支鼓队与“转黄河”习俗同时诞生,主要功能就是“敬神”。每年的正月十五、二月二、三月十五、七月十五四大节日期间,沙洺都要组织隆重的敬神活动。每次活动过程中,“点鼓队”都要演奏相应的鼓乐,也称“点鼓乐”。鼓队的演奏乐器由形状相同但制作程序不同的6面锣和6面鼓组成,每一面锣和每一面鼓都代表着高低不同的音符。演奏时,第一个发音的为领头锣(点锣)和领头鼓(点鼓),其余的锣(接锣)和鼓(接鼓)相继跟进,前后呼应。整个演奏过程声音跌宕起伏,节奏鲜明,鼓乐锣乐悠扬婉转,娓娓动听。其基本“乐曲牌”有20多个,包括“行路鼓”“两节棍”“隆三样”“急拍带穗”“转珠簾”“三声归天”“剁七下”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也</span>可以这样理解,“点鼓队”就是专门为“转黄河”这一民俗活动而配置的专业乐队,这充分显示了沙洺前辈的高度智慧。在他们看来,只有得到各路神仙的护佑,才能过上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所以他们创立了点鼓队,创作了点鼓乐,并利用“转黄河”这一载体,向各路神仙表达自己发自内心的感激。所以,在安排进入“黄河场”顺序的时候,他们首先把“点鼓队”安排在“首席”位置,以示对各路神仙的尊重。400多年来,这一习俗从未改变。即便是再调皮的孩童,在“点鼓队”进入之前,也会在家长或长辈的严厉训导下,不敢逾越雷池一步。只有在“点鼓队”进入后,人们才开始进入。而且在整个“转黄河”过程中,没有一个人擅自超过“点鼓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在</span>“黄河场”的西南侧,搭建有一个面积大约30平方米左右的帐篷,也称“灯棚”。这是用于存放木桩、绳索、灯油等物资的地方,也是供奉各路神仙的场所。正中的蓬壁上,挂有两张道教全神图,图下安放着一张香案,上面摆放着水果、糕点等各种贡品,香炉里插着点燃的贡香。“转黄河”期间,前来上香上贡和施善募捐的香客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转</span>黄河”期间,“灯棚社”会安排几个有经验的村民,专门观察每天的“灯情”。这其中也大有讲究。据传,十四、十五、十六,分别代表农时的春种、夏播和秋收,如果正月十四的灯盏燃烧得很旺,熄灭的很少,则预示着春庄稼会有一个好收成。同样,如果十五、十六的“灯情”很好,则预示着夏天和秋天的收成很好。如今,在沙洺还流传有“正月十五雪打灯(儿),五月麦场驴打滚(儿)”之农谚。反之,则意味着相应农时庄稼收成不好,提醒人们提早做好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准备。同时,“灯棚社”的主事会请来村上精通法术之人现场做法,与各路神仙通灵,祈求得到他们的庇佑和保护,也就是我小时候曾经看到过的情景。</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说</span>来也怪,我仔细回忆了一下,有时“转黄河”的时候狂风大作,甚至大雪纷飞,但整个“黄河场”木桩上的灯盏几乎没有一盏熄灭,或者熄灭的很少很少。而有时候,一点风也没有,但是整个“黄河场”的“灯情”却一点也不好,熄灭的特别多。负责点灯的村民跑来跑去,也无法控制局面。看来这里面还真有些名堂呢!</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还</span>有一件事情,现在想起来仍然百思不得其解。旧时,沙洺村的“后十亩”(土地名)一直是“转黄河”的固定场所。正月里,地里的麦苗已经有一两寸高。想想看,整整三天,经过成千上万人无数次的踩踏,活动结束以后,脚下的土地该是怎样的一种状态?田里的麦苗该会受到怎样的践踏?令人称奇的是,“转黄河”结束后,只需土地的主人用锄头稍加整理后,麦苗很快就会恢复生机,而且,当年夏天的小麦收成远远高于其它土地。这无疑增加了“转黄河”活动所独具的神秘感,同时也更加强化了人们对土地,对大自然以及对神灵发自内心的崇拜和敬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在</span>沙洺,还有一个与“转黄河”有紧密关系的习俗。据传,凡是结婚超过三年但一直不生育的妇女,在正月十六晚上到“黄河场”偷一根“木桩”回去,当年或来年保证能怀孕。但是有一个条件,一旦生下孩子,事主必须在当年正月“转黄河”期间,悄悄地往“黄河场”归还12根木桩(一说8根)。否则,自己的孩子将会中途夭折。在沙洺,偶尔会听到两家人发生矛盾纠纷时所骂人的话:“你们家的孩子都是黄河橛的,活不长!”再想想我那位少亡的伙伴,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压抑之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作</span>为土生土长的地方文化活动之一,经过400多年的不断演化和改进,“九曲黄河阵”自身所蕴含的军事价值早已淡化殆尽。现在,人们“转黄河”,图的就是热闹、高兴。在沙洺,每年的正月十四到十六,是村民们最为放纵和快活的日子。第一声信炮响过后,人们开始向“黄河场”集中。第三声信炮响过后,随着“点鼓队”进场游转。尤其是正月十六那天晚上,前来“转黄河”的人数是三天里最多的一天。一来因为是最后一天,二来相传正月十六“转黄河”,可以把自身的一切晦气和杂病全部丢掉。所以,只要在家的,只要能动弹的,甚至腿脚不方便的,凡是能够到场的村民,都会千方百计到“黄河场”一转。不但本村村民,包括附近英垴、水沟、苏庄、道沟等几个村的村民,也会赶来凑热闹。人数最多的时候,会达到近万人。而沙洺本村的在册人数仅为3000口。</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每</span>晚的酉时,整个“黄河场”俨然一片狂欢的海洋。人们穿着崭新的节日盛装,或举家,或结伴,随着人流在“黄河场”内鱼贯而游。孩子们从场边的地摊上买来各种彩炮或礼花,边转边放,与“黄河场”外燃放的各种大型烟火遥相呼应,场面极为壮观。南街的“同庆班”和北街的“同盛班”两支武术队打着旗帜,在两个大鼓的引领下,也进入“黄河场”里尽情畅游。</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近</span>些年,沙洺村成立了十几支民间文艺演出队,每年这个时候,是他们集中亮相展示自己形象的最好时机。你看,高跷队踩着鼓点过来了,秧歌队扭着秧歌过来了,军乐队打着洋鼓吹着洋号过来了,舞龙队挥舞着金色的巨龙过来了,学校的文艺宣传队敲着锣鼓挥着花环唱着流行歌曲过来了……尽管几乎没有人认真地观看他们的表演,但是每个演员还是那么投入,那么卖力。也可以这么讲,整个“黄河场”内,每个人都是演员,每个人都是观众。大家只有一个心思,那就是尽情地挥洒快乐,放飞心情,为接下来的新的一年讨得一个好彩头,搏得一个好开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值</span>得一提的是,尽管现在的“转黄河”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规模上,与过去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供人们行走的通道宽度,旧时最宽时只有一米左右,后来增加到1.2米,近些年又增加到1.8米左右。但是在沙洺,一些传统的习俗则从来不曾更改,并且已经成为融入每一个沙洺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如“转黄河”的时间、顺序和敬神程序,400多年一脉相承,即便是在十年“文革”期间依然如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还</span>有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木桩上灯盏所使用的麻子油,近些年由于市场稀缺,改为使用棉籽油或菜籽油,但使用灯盏的习俗从未改变过。因为他们认定,只有这些源自于大地母亲的用品和物产,才能实现与天地神灵之间的密切沟通和默契,才能了却和满足自己心中的期盼和愿望,所以没有一个人敢在这一方面有任何造次。这让我想到不少地方在组织“转黄河”活动时,特意在木桩上安装电灯泡的情景。不用说,人家的“灯情”绝对好,但是在一片超级光明的背后,总感觉到缺少了一点什么东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据</span>传,从清末民初开始,武安本地及山西、河南、山东等地经常有人来到沙洺,讨教“九曲黄河阵”的布局方法。对此,沙洺人来者不拒。不但认真传教,而且还要把布阵图复制一份后让人家带走。可以说,现在晋冀鲁豫地区包括武安好多地方的“灯阵”“灯会”,都与沙洺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他们是否真正学到了“转黄河”文化的本质和精髓?答案无从知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