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是中国古代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笔者时隔多年,在2024新春佳节期间,再次游览了八达岭长城。去八达岭长城游玩的交通工具非常便利。</p><p class="ql-block"> 北京市内乘地铁等交通工具到德胜门下车,在德胜门可乘坐877路、880路、919路公交车抵达八达岭长城。</p><p class="ql-block"> 在北京北站乘坐高铁,八达岭长城站下车,步行约400米即可达到景区。</p> <p class="ql-block"> 长城全长6000多公里,八达岭长城建于明朝时期,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长城主要用于防御外族入侵,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 元代周伯琦题字碑—是八达岭景区入口处的第一个赞美八达岭地势险要的石碑。</p> <p class="ql-block"> 八达岭长城,建于明朝弘治十八年(1505年),后对八达岭长城进行了长达八十余年的修建,共1300多里。</p> <p class="ql-block"> 八达岭长城是是万里长城的精华。1986年,被评为全国十大风景名胜之首。1991年8月,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人类文化遗产证书。</p> <p class="ql-block"> 景区有几处毛主席“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八达岭题词石碑,引无数游客竟相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景区入口处的习仲勋和邓小平同志的题词。</p> <p class="ql-block"> 八达岭长城风光秀丽,集巍峨险峻、秀丽苍翠于一体,号称天下九塞之一。八达岭长城关城为东窄西宽的梯形,有东西二门。东门额题“居庸外镇”,西门额题“北门锁钥”,笔者是从东门进入的。</p> <p class="ql-block"> 请欣赏笔者制作的《八达岭长城参观纪念》的短视频。</p> <p class="ql-block"> 八达岭长城分为南北两线,南线7个城楼,景点较少,北线有12个城楼,北线设施完善,有缆车等登城工具,游客大都选择北线。笔者是从北线登长城的。</p> <p class="ql-block"> 八达岭这名,最早时见于金代诗人刘迎的长诗中《晚到八达岭下,达旦乃上》和《出八达岭》。</p> <p class="ql-block"> 明长城的八达岭段被称作“玉关天堑”,为明代居庸关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 八达岭见证了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秦始皇东临碣石后,从八达岭取道大同,再驾返咸阳。</p> <p class="ql-block"> 元太祖忽必烈入关、元代皇帝每年两次往返北京和上都之间、明成祖朱棣北伐、李自成攻陷北京、清代康熙皇帝亲征,八达岭都是必经之地。</p>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近代史上,慈禧太后西逃泪洒八达岭、中国自力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是詹天佑在八达岭主持修筑的,孙中山先生曾登临八达岭长城等,这些历史典故和珍贵的回忆都在八达岭长城留下了。</p> <p class="ql-block"> 南、北四楼。位于关城南、北两峰上,南、北各有4座敌楼,是最早开放游览的地段。</p> <p class="ql-block"> 八达岭长城为居庸关的重要前哨,古称“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p> <p class="ql-block">北一楼</p> <p class="ql-block"> 北线长城的第一个关口。</p> 北五楼 <p class="ql-block"> 北五楼—是北线长城券洞最多的敌楼。楼长9.25米、宽9.34米,上下两层。从券门进入一层,内有许多券洞,每面4行砖垛,每垛之间都用券顶拱连,共30余个券洞托起第二层的地面。</p> 北六楼 <p class="ql-block"> 北六楼—是北线长城面积最大的敌楼。楼长12.6米、宽8.5米,底层面积约100平方米。长面7行砖垛,宽面4行,垛顶发券,形成四方廊形券道,中间留空,成为长方形天井。可从天井登梯上到楼顶。</p> 北八楼 <p class="ql-block"> 北八楼—海拔888米,是八达岭长城海拔最高的敌楼,是俯瞰长城最佳之处,故又名观日台。</p> <p class="ql-block"> 潮水般的拥挤人群,游客登顶过程几乎没有立足之地。</p> <p class="ql-block"> 穿过人山人海,笔者终于登上了北八楼的山顶。</p> <p class="ql-block">好汉石</p> <p class="ql-block"> 地势险要的好汉石,拍照留念的人群排起了长队。</p> <p class="ql-block"> 八达岭长城不仅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国家外事礼宾的场所,在中国外交史上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元首文化”。</p><p class="ql-block"> 自1954年起,已经有500多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8000多位部长级以上贵宾登临过八达岭(以下几张外国元首参观照片系借用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 1954年10月,周恩来总理陪同印度总理尼赫鲁游览八达岭长城。这是万里长城接待的第一位外国领导人。</p> <p class="ql-block">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他游览八达岭长城后讲到:“我认为,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建造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这是地球的标志,也应该是人类和平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 1986年10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游览长城时说:“我到过许多地方,长城是最美丽的”。</p> <p class="ql-block"> 1993年10月,以色列总理拉宾在长城上留言:“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p> <p class="ql-block"> 2002年12月,访问中国的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欣然游览了八达岭长城,他在题词中写到:“我为中华民族之勤劳,风景之秀美,历史之伟大而感到惊讶”!</p> <p class="ql-block"> 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华访问期间游览了八达岭长城。写下了:“长城的宏伟和壮观让我很受启发和震撼,非常感谢中国人民的热情接待”。</p> <p class="ql-block"> 结束语:八达岭长城完美地表现了万里长城雄伟险峻的风貌。作为北京的屏障,这里山峦重叠,形势险要。陡壁悬崖上古人所书的"天险"二字,确切的概括了八达岭位置的军事重要性。 笔者由衷的感慨八达岭长城的雄伟壮观,赞叹设计者的独具匠心,感恩这一创作世界奇迹的杰作。</p><p class="ql-block"> 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关系,这次没有游览居庸关长城和水关长城,仅在前往八达岭长城的大巴上,拍了两张不太清楚的照片。</p><p class="ql-block"> 另建议有关方面和游客注意长城的保护问题。笔者在游览八达岭长城的下山途中,亲眼所见长城面临的险境,部分地段因不堪重负正在加固,保护长城已是刻不容缓。</p> 居庸关长城 <p class="ql-block"> 居庸关长城景区—是笔者计划后续参观的景区,它位于北京西北约50公里处,是万里长城久负盛名的关隘。现存遗址系明代建筑,城周约13华里,跨翠屏、金柜两山之间。</p> 水关长城 <p class="ql-block"> 水关长城—是八达岭长城的东段部分,这段长城建于险谷口,自水门箭楼长城呈“V”字型,顺应山势而行,如巨龙似鲲鹏展翅欲飞,箭楼即是敌楼同时兼具水门功效,这种建筑方式在沿线长城中极为罕见,故名水关长城。</p> <p class="ql-block"> 八达岭长城部分地段存在险情,正在这样加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