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雅古道绝地穿越(之三)

梁讷言

<p class="ql-block">人的一生中只要见过一次北雁南飞,他就再也做不成一个城里人,他将至死都向往那种自由的生活。</p><p class="ql-block">人的一生中只要走过一次克里雅古道,他将会看淡人世间的肥马轻裘纸醉金迷,看轻尊卑荣辱恩怨情仇。</p><p class="ql-block">因为在那里,一颗心轻灵得可以翩翩飘飞,灵魂离天空是那样地接近&nbsp;。</p><p class="ql-block">因为在那里,一切都是以最原始的形态存在,以最简单的方式交流,一切都磊磊落落坦坦荡荡。没有争斗没有算计,没有碰瓷,也敢扶老人。</p><p class="ql-block">接上一篇话题继续开讲,当我们翻过5200米的脱特拉朵特达板和4900米的阿克苏卡子,就进入了长50公里宽1.5公里空旷无垠的阿什库勒——著名的火山盆地。</p><p class="ql-block">从这里开始,湖泊的称谓从西藏的“措”正式改为新疆的“库勒”。</p> <p class="ql-block">阿什库勒火山群,由14座主火山和数十座子火山组成,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活火山群,山梁的东南方向,耸立着一座梯形的山包,这便是中国最年轻的火山——昆仑山亚洲一号火山,也称阿什库勒火山。</p><p class="ql-block">由于地势东高西低,火山的熔岩大都流向西侧的阿什库勒和色格孜库勒一带,形成了如今的黑石滩。</p><p class="ql-block">黑色的火山岩石有大有小,形状各异,石块表皮坚硬尖利,必须择路绕行,车子轮胎若是正好压在石头上,爆胎是不可避免的事。</p><p class="ql-block">阿什库勒盆地土地肥沃,成片成片的针毛草随风而舞,在夏季,阿什库勒盆地受南边雪山融水的滋润,处处充满了生命的迹象,在这人迹罕至的荒野,绿色的草地,蓝色的水湾,欢唱的水鸟,成群的野牦牛,无不给这片广袤的高原盆地带来勃勃生机。</p><p class="ql-block">远观阿什库勒火山旁,由众多水洼组成的色格孜库勒湖,仿佛一面万花镜,呼应着洁净的高原雪山,特别是在以蓝天为背景的衬托下,它的色彩显得更加狂野、更加艳丽,宛若仙境一般。</p><p class="ql-block">在这辽阔、静谧、荒凉的盆地中,无论你有多少烦恼,抬头看见蓝天白云的那一刻,心情就会跟着好起来,就会喜欢上蓝天下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走出盆地,开始攀爬5186米的琉璜达板,这里比红土达板的路况稍好一些,坡度较为平缓,路两旁也没有悬崖绝壁的险境。</p><p class="ql-block">登顶琉璜达板之后,视野豁然开阔,山顶是个天然的360°观景平台,你一下子就能捕捉到达坂旁边的大黑山火山。</p><p class="ql-block">远远望去,在接连拐过几道大急弯后,只见一条狭窄土路,在山脊上笔直通向远方,没有任何缓冲,路的两边是深不见底的崖壁,雨雪后的泥泞路面坑洼不平,十分稀滑,稍不留神车子就会打横,很容易跌入谷底,真是眼睛在天堂,脚在地狱。</p><p class="ql-block">开这路段,必须记住一句话:不能分神,盯住路面打正方向盘。因为,方向没打准的话,车子能从山顶直接跌落到谷底,中间没有遮挡。</p><p class="ql-block">车队在山脊土路上慢慢滑行4公里,来到苏巴什区域,这里四周是满目荒凉的沙砾,在河边平坦处,可看到一个石块垒起来的大院子,里面隔有十几间屋子,这就是1951年筑路大军当时的指挥部,院子附近,遍地是一具具骆驼或毛驴的白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命远去了,无生命的残垣断壁却留了下来,我在残留的院子面前站立良久,庄重地向进藏先遣连的英雄们致注目礼。</p> <p class="ql-block">过了白达板后,一路都是下坡,从海拔5000多米降至1000米的普鲁河,这一切仅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完成。</p><p class="ql-block">狭窄的山谷,被常年流淌的河水冲刷成几百米深的沟堑,一条湍急的大河沿着沟底咆哮而下,这便是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普鲁河,也叫库拉普河。河的源头来自昆仑山深处的远古冰川,由冰雪融汇而成,所以,即便是盛夏季节河水也冰凉刺骨。</p><p class="ql-block">4-5月本来是古道的窗口期,今年却塌方和水毁严重,根本没有道路可言,一地狼藉。</p> <p class="ql-block">进入河道狭谷,如同跨进了地狱之门,峡谷内寸草不生,坡度极陡的悬崖栈道接连不断,险象环生,要是遇上大雨天,河水暴涨,河中往往有大大小小的石头冲刷而下,发出巨大的轰鸣。每次洪水过后,河滩里都会留下许多大石头,如果在这里有意外情况发生,救援极为困难。</p><p class="ql-block">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要在这条河谷中,淌水横渡31次,每一次都有陷入河中,甚至被水冲走的危险,这短短的20多公里河谷路段,我们走了整整5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可以说,这是所有入藏公路中垂直海拔差最高的,也是古道上不确定因素最多的地方,塌方、泥石流、涉水过河等不时出现,对人和车都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p><p class="ql-block">在连绵起伏壮观雄伟的山峰面前,河谷显得十分狭窄,两侧的山崖刀削斧劈般耸立,随时有岩石坠落的危险。落石坚硬尖利,加之无路可走的地面坑洼不平,车子行驶在这样的路上,摇晃得特别厉害,一般的车子很难经得住这般折腾,走不了多远就会散架。</p><p class="ql-block">摇摆,摇摆,我最摇摆。</p><p class="ql-block">在这里,你会领悟什么叫真正的摇摆。</p><p class="ql-block">我们在第11次过河后,遇到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京Q—2 M3 U9猛禽越野车,估计是方向节撞坏,前轮呈外八字,这台百万级的豪车,就这样被抛弃在路边半年多了,因为,在如此险恶的无人区,拖车是件绝对不可能的事,而修车又成本过高。</p> <p class="ql-block">我认为,克里雅古道 的称号,在这一段路完全可以把后面的“古道”二字去掉,应该称为克里雅折车场才对。&nbsp;</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短短的20多公里路,我仿佛经历了一个生命的轮回。</span></p><p class="ql-block">克里雅古道好像必须如此这般,才能有仪式感,才能体现它的神秘和尊严,也正因如此,才让人望尘莫及,许多穿越者因没能穿过河谷而骤然止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物欲横流商风渐劲的今天,我们总向往另一种感觉,另一种情愫,而克里雅古道就具备这一切。</p><p class="ql-block">红尘疲惫,身心无处可去的迷惘总会卷土重来,那么,只要攒够了盘缠,只要抛却了杂念,只要鼓足了勇气,就到那空气清新视野宽广,到那每一种声音都使人心胸平靜,到那不论天性如何高傲的人,都会感到自身渺小<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卑微</span>的克里雅古道去吧。</p><p class="ql-block">去放飞心情,去洗涤灵魂,去追寻远逝的梦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