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首语 <p class="ql-block"> 《红楼梦》的书名就是从这一场梦里面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 那一天,宁国府的贾珍跟太太尤氏看院子里梅花都开了,就请荣国府的贾母、王夫人过来赏花。富贵人家平常也没有什么事做,赏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宝玉也被带过去赏梅花,结果喝了酒,有一点微醺,就想睡了。贾母不太放心,因为不是在自己家里,不晓得要睡在哪里。贾珍的儿媳妇叫秦可卿,十七岁的一个女孩子,除了王熙凤以外,媳妇这一辈当中,她是最漂亮最能干的一个,贾母很看重她。伶俐的秦可卿跟贾母说,不要担心,我带他去睡个午觉吧。</p> <p class="ql-block"> 一进房去,贾宝玉看到墙上挂了一张《燃藜图》的画。</p><p class="ql-block"> 《燃藜图》乃是神仙劝人勤学苦读的画面,故事大意是汉代刘向在黑夜里独坐诵书,来了一个神人,手持青藜杖,吹杖头出火照着他,教给他许多古书。贾宝玉生活在这么有钱的家里,挂这种画是一种训勉。贾宝玉一看就很不高兴,因为他最痛恨的就是大人劝他读书。他觉得那些东西最讨厌,都是很虚伪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 旁边又有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教你做人的道理。就是你把人世间的事情都弄透彻以后,“世事洞明皆学问”。学问不一定是看书,学问是做人的道理。你懂得做人,懂得揖让进退,懂得在什么时候跟别人礼貌地寒暄、讲话,熟练处理人际关系,就等于写文章写得很好了。</p><p class="ql-block"> 这都是古代八股教育里很教条的东西,有点像“忠勇为爱国之本,孝顺为齐家之本”这类的训诫。这两句话不见得讲得不好,而且有的人还很喜欢。贾宝玉喜欢真性情,很厌烦这种人际间伪装的东西。所以宝玉立刻说他不要睡在这里,闹着要走,小孩子脾气出来了。秦可卿没办法,只好让宝玉到自己的房间去睡。</p> 发育中的宝玉 <p class="ql-block"> 宝玉一进去,一阵甜香袭来。感官第一个放松的常常是嗅觉,嗅觉在感官和性里面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香散发气味,会造成视觉上的朦胧感,感官上气味的诱引非常重要。</p> <p class="ql-block"> 然后看到旁边的对联。上面写的是:“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这是很奇怪的句子,春天还有一点微寒的时候,你盖着被子睡觉,不愿意从春梦中醒来的那个意境叫“嫩寒锁梦因春冷”。</p><p class="ql-block"> “嫩寒锁梦因春冷”跟刚才的“世事洞明皆学问”是两个极端,后者是虚伪的人世间的教条,前者是真正的性情。因为有一个自己梦的世界而不愿意从梦的世界醒来,这种美是他自己眷恋和沉溺的。</p><p class="ql-block"> “芳气袭人是酒香”,一阵一阵吹过来很美的气味,那是酒的香味。这两句诗鼓励人做梦喝酒,鼓励人沉溺在一个感官世界里。“芳气袭人是酒香”里包含了“袭人”——贾宝玉的丫头,第一个跟他发生性关系的女孩。作者在很多地方作伏笔或隐喻。这个袭人已经是一个真实的人,她不再只是诗句。贾宝玉进去睡觉,外面有四个丫头在等他睡醒照顾他,有麝月、晴雯、袭人、媚人。袭人就在贾宝玉睡觉的房间外面,可是里面的对联上也有她的名字。作者在玩一些非常超现实的东西。</p> 春梦场景的铺排 <p class="ql-block"> “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大家会不会觉得非常奇怪?如果把它变成写实,直接写案上设着宝镜就好了,可是他加了一个“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这时你会发现,贾宝玉的时代跟唐朝武则天的时代融合了。</p><p class="ql-block"> 贾宝玉这个十三岁的男孩子一定偷偷地读了很多爸爸不让他读的,今天叫作黄书之类的东西。武则天有很多宫闱淫乱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可是正经人家的小孩子是不会读的。野史当中讲武则天当时秽乱春宫,甚至爱上了和尚薛怀义。贾宝玉在喝醉酒时看到镜子,他的潜意识跑出来了,就是他平常看过刺激感官的东西,在这个时刻发生了作用。所以一进来就是一个镜子,而且是武则天映照过春宫的那个镜子。宝玉整个生命进到一个非常奇特的超现实领域。</p> <p class="ql-block"> “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这又是野史。传说汉朝的皇帝宠爱一个长得很瘦的女子赵飞燕。赵飞燕舞跳得非常漂亮,因为她很瘦很轻巧,皇帝特意为她打造了一个黄金盘子,她可以在盘子上跳舞。这些都是贾宝玉这个十三岁男孩子平常偷偷读的野史发生了作用。</p> <p class="ql-block"> “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这又是一个惊人的野史。关于杨贵妃的宫廷故事非常多,《太真外传》甚至说杨贵妃跟安禄山偷情,安禄山拿了木瓜丢过去打到了她的乳房。如果把武则天、赵飞燕、杨玉环的故事都删掉,会发现宝玉看到的只是镜子、盘、木瓜。他看到了三个东西,这三个东西都变成性的联想,这实在是太惊人了。</p> <p class="ql-block"> 真正了解青春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因为大人有很多道德设防,而这个道德设防使你根本不愿意去了解真实的青春期。有时候父母亲还傻傻地对孩子们隐隐约约讲一些事情,他们不知道孩子已经在网络上看了多少可怕的东西。在一种保守文化中,亲子之间最大的隔阂就在性上。《红楼梦》的作者真了不起,他就那么直接大胆地写出来。贾宝玉的妈妈王夫人如果看到这一段,她真的会吓死了。</p> <p class="ql-block"> “宝玉含笑,连说:‘这里好!'”秦可卿就笑说:“我这屋子,大约连神仙也住得了。”“宝玉含笑”四个字用得真好,就是这个男孩子满意了,觉得可以了,这里可以做一个春梦了。</p><p class="ql-block"> “神仙”两个字在整个中国文学里面都在讲一个意义,就是自由。</p> <p class="ql-block"> “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他要上榻睡觉了,直接说上面设着榻就好了,可又联想到野史上的一个故事。曹雪芹这里写错了,应该是南北朝的南朝有一个朝代叫宋,开国皇帝刘裕有一个公主叫寿阳公主,而不是寿昌公主。可是曹雪芹这里并不在意他写得对还是错。寿阳公主的典故是说,她有一次在梅花底下睡觉,花瓣刚好掉在她的两眉之间,非常漂亮,皇帝就说真美。后来就有很多人模仿她。从此,在额头上画一朵梅花,变成了南朝女性化妆的时尚。</p> <p class="ql-block"> “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连珠帐”,同昌公主是唐代皇帝唐懿宗的公主,据说她最会用珍珠做帐子。宝玉进到秦可卿的卧房,看到镜子、盘子、木瓜、榻以及榻上悬挂的珍珠帐子,这是一个女性世界,他全部联想到古代美女,把它们连接到一起。贾宝玉读的所有书都是这种书。其实很正常,这个年龄的男孩子有这种潜意识。</p> <p class="ql-block"> 秦可卿又“移了红娘抱过的鸳鸯枕”,红娘是《西厢记》里帮张生和莺莺穿针引线的丫头,在过去的小说里主角一定是小姐。可是在元朝写出来的这个戏曲故事里,红娘变成了主角。这个丫头对于性非常主动,她是追求婚姻自由的第一人。</p><p class="ql-block"> 长期以来,《西厢记》一直是禁书,可是几百年来它鼓励了很多人去争取恋爱和婚姻的自由。一本戏曲竟然几百年来变成大家私下阅读的一种向往,要到几百年后它才革命了。所以《西厢记》的社会学意义非常大,红娘变成了一个英雄。</p> <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代所有黄色小说都假借历史里的美女在写,这些东西,在当时对宝玉有强烈的吸引力,他在偷偷读这些书。</p> <p class="ql-block"> 在房间外面,“秦氏便吩咐小丫环们,好生在廊檐下,看着猫儿狗儿打架”。大家读到这一段会不会有一点奇怪,怎么会安排这一段,秦氏说你们不要走开,宝玉在睡觉,你们在外面看着猫狗打架。每个人有不同的解释。可以说怕狗和猫打架会叫,吵着里面的人。也可以有另外一个解释,就是民间常常用打架来形容性。“打架”是双关语。</p> 悠悠荡荡入梦来 <p class="ql-block"> 宝玉开始入梦了,进入一个美好的世界,碰到仙姑,这个仙姑开始开导他。他听到一个女孩子在唱歌,“歌音未息”,看到走出来一个人。“蹁跹袅娜,端的与人不同。有赋为证”,写出了这个女孩子的美。</p> 宝玉游太虚幻境 <p class="ql-block"> 宝玉看了这些判词,(怎么读判词,可以参考上一篇:《判词红楼》都没有看懂,就被警幻仙姑带到了另外一个地方。</p> <p class="ql-block"> 这里走出来好多仙女,她们看到贾宝玉以后,跟警幻仙姑抱怨说:“姐姐曾说今日今时,必有绛珠妹子的生魂前来游玩,故我等久待。何故反引这浊物来,污染这清净女儿之境?”绛珠草是林黛玉的前身,林黛玉前世是住在这里的,她们在等她的生魂到来,结果等来了宝玉。这些仙女说宝玉是浊物。《红楼梦》中把男孩子都说成浊物。从来没有人这么骂贾宝玉,大家到处都捧着他,觉得他是高贵的公子,这里竟然用“浊物”两个字。宝玉听了以后,“吓得欲退不能退,果觉自形污秽不堪”。宝玉十三岁,生理上发生了变化,他在梦里觉得自己是脏的。</p><p class="ql-block"> 我相信十三岁左右的青春期男孩,心理上既自傲又自负,还常觉得自己肮脏不堪,因为他对自己的身体是不了解的。青春期男孩子讲话怪怪的,因为他还不能很好地认识自我。这种奇特的状况刚好借着神话的手法表现出来了。</p> <p class="ql-block"> 警幻仙姑赶快跟大家解释说,你们不要怪他,我今天经过太虚幻境,碰到了荣国公和宁国公。荣、宁二公是贾家这个家族里的祖先。他们就跟警幻仙姑说,我们贾家创业一百多年了,好几代荣华富贵,可是气数已终。其他的子弟大多无可救药,都是庸碌之辈。只有宝玉还算聪明,可是宝玉常常沉溺在儿女情事中。所以希望给他一点警告,让他能够好好读书上进,也许将来贾家还有救。</p> <p class="ql-block"> 这里就牵涉到我们之前提到过的悟道模式。就佛道二教而言,两者醉倒的共同点都是倡导离弃尘世,皈依宗教。所不同的是佛教主张“窒欲”悟道,道教主张“遂欲”悟道,即通过功名、性爱即“富贵场”、“温柔乡”的虚幻满足后悟出人生至理,与原始佛教强调窒欲苦修迥然不同。但佛教经中国话后由小乘到大乘再到禅宗,主张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可以从担水劈柴等日常生活中悟道,则以与中国道教十分接近。因此确切地说,《红楼梦》的“遂欲”法的悟道模式是属于中国式的,与道教和禅宗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荣、宁二公拜托警幻仙姑带贾宝玉到太虚幻境一游就显得合情合理。</p> <p class="ql-block"> 接着宝玉便被她带进去喝茶,他们喝的茶叫“千红一窟”,就是用所有的鲜花灵叶上沾带的宿露沏的一种茶,非常非常香。“千红”是指所有的花,“窟”是哭的谐音,意思是所有的花到最后难脱哭泣、凋零的命运。</p><p class="ql-block"> 后来又给他喝一种酒,这个酒是“以百花之蕊,万木之汁,加以麟髓之醅、凤乳之曲”酿成,叫作“万艳同杯”。所有艳丽的东西放在一个杯子里给喝,“杯”是悲的谐音。</p><p class="ql-block"> “千红一窟、万艳同杯”是在凭吊小说里所有女孩子的命运。宝玉在这里还看到一副对联:“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作者认为,“灵秀”是女孩子身上有男子所不具备的气质。可在当时女性的命运完全寄托在男人的身上,是不能自主的。女子的灵秀最后只能变成无可奈何。作者觉得古代社会里,女性精致细腻的心事,常常没有一个真正的男性知己可以懂,因为在那样的社会里,男性都变成了蠢物和浊物。</p> <p class="ql-block"> 宝玉在这里还看到一副对联:“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作者认为,“灵秀”是女孩子身上有男子所不具备的气质。可在当时女性的命运完全寄托在男人的身上,是不能自主的。一直到今天,女性都常有这种幽微的心事。女子的灵秀最后只能变成无可奈何。作者觉得古代社会里,女性精致细腻的心事,常常没有一个真正的男性知己可以懂,因为在那样的社会里,男性都变成了蠢物和浊物。</p> 第一支曲 <p class="ql-block"> 《红楼梦》的十二支曲子,是对每一个人物的描写。</p><p class="ql-block"> “《红楼梦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把《石头记》改成了《红楼梦》,就是因为这支曲子。</p><p class="ql-block"> 这支曲子不讲任何人,而是讲宇宙洪荒开辟以来,有很多人对活着并没有感受,活着与死亡也没有太大差别。所谓的情种是对生命有感受的。在芸芸众生中,有哪些人是对生命有所谓情感眷恋的?整部小说都在写一个字——情。认为情再往下发展便沉沦为“情既相逢必主淫”。可是情也可以在变成情种以后,形成人对生命的一种大彻大悟。</p><p class="ql-block">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此处表达的是对于季节、时间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是对生命的无可奈何,那种感伤、孤独和寂寞,其实都在讲女性世界里不可言传的感受。所以特别用“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还要把自己的心事讲出来,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金”、“玉”讲薛宝钗,也讲贾宝玉;讲林黛玉,也讲史湘云。因为他们身上都有金有玉,有一种高贵的质地和品格。</p> 第二支曲 <p class="ql-block"> 第二支,把林黛玉和薛宝钗放在同一支曲子里讲。“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都说你应该娶薛宝钗,因为薛宝钗有金锁,你有宝玉,所以是金玉良缘。可是我只念木石前盟,因为前世我是石头,你是一棵绛珠草。对贾宝玉来讲,他只眷恋前世的因果,对这一世的金玉良缘并无认知。</p><p class="ql-block">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雪”指薛宝钗,“林”指林黛玉。贾宝玉娶了薛宝钗,可面对着完美高贵的妻子,他的心中仍有一个遗憾,一个没有完成的东西,就是那个属于仙界的寂寞的林黛玉。“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你怎么样追求,都不可能完美。“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就算你能娶到好太太,可终究会有遗憾。</p> 第三支曲 <p class="ql-block"> 第三支是《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天界的仙草,就是绛珠草,是指林黛玉。</p><p class="ql-block"> “美玉无瑕”是讲贾宝玉,就是那一块美玉。</p><p class="ql-block">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白话写法。如果没有缘分,怎么今生就碰着他了;如果真有缘分,为什么又没有结局?</p><p class="ql-block">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林黛玉,整天在哭、在哀叹;</p><p class="ql-block"> 另一个是贾宝玉,每天想到林黛玉就牵肠挂肚,总在关心她。</p><p class="ql-block">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都是空的、假的。“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非常美的一支歌曲,讲林黛玉和贾宝玉扯不断的情思牵连。</p><p class="ql-block"> 可是宝玉听了此曲,觉得“散漫无稽”,他无法知道这首歌是在唱自己命运的终结。我有时候想,人到底该不该领悟,因为人生本来就是由执迷、眷恋、牵挂、执着构成,彻底领悟的时候,大概就是要走的时候。 </p> 生命结局的印证 <p class="ql-block"> 《红楼梦》这部小说结构特殊的地方,在于它把故事结局放到前面来写。</p><p class="ql-block">很多朋友在人生彷徨的时刻,常常会到庙里抽一支签。这支签告诉你一生会碰到的事情。令人惊讶的是,所有的签都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人对命运的依靠,好像永远没办法完全消除,因为这是对未知事物的一种好奇,谁都很想知道自己接下来会碰到什么样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小说大结局全部在第五回,如果你想知道《红楼梦》中每一个人的命运,你就要不断回到第五回来看。因为那些诗已经放在那里,你会去印证。就像你在庙里求的签,可能是十年前抽的,你会一直放在抽屉里,隔一阵子拿出来看一看,看到底对还是不对。诗跟生命之间的印证关系全部在第五回当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