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九江方言把沙煲叫做沙碉,我家这个老沙碉从它布滿黝褐皱纹的脸上看,就象是个花甲之年的老人,历经过人间烟火熏烤、岁月沧桑的磨砥。老物件总是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气息,那是年代的见证,是生活的韵味,是岁月的痕迹。</p><p class="ql-block">我家的这个老沙碉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它见证了物质匮乏、缺吃少穿的年代,一年里虽熬过几次肉汤,更多是煮菜粥。我家这个老沙碉有两个一大一小,小沙碉我姐姐也留下来了。看到、用到这个老沙碉偶尔也会唤起对老宅对父母对老街坊邻居的回忆,它记载着酸甜苦辣的岁月时光。</p><p class="ql-block">老沙碉的老搭档是煤球炉子,放在现在的燃气灶具上虽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是小火慢煨燉出的鸡汤味道远胜过高压锅。虽经几次搬迁我仍带着它,偶尔用它燉鸡鸭汤、泡菜腌菜,冬天用它腌几块腊肉。春节前买了几百块钱的牛肉牛肚来卤制,小沙煲容积小,盛不下,我又用上这个老沙碉。在卤牛肉牛肚时陡生些许感想,特以小文以记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