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公告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燕窝镇小学2024年春季开学通告</p><p class="ql-block">亲爱的同学们: </p><p class="ql-block"> 新年好! </p><p class="ql-block"> 龙年启封,共赴新程。愉快的寒假生活即将结束,新学期已拉开序幕,我们又要在春意盎然的燕小花园相聚啦! </p><p class="ql-block"> 根据市教育局有关通知精神,我校暂定于2024年2月26日(正月十七)上午8:20学生返校。请雏燕高飞少年们带齐寒假作业,做好开学第一课的准备。 </p><p class="ql-block"> 特此通告! </p><p class="ql-block"> 洪湖市燕窝镇小学 </p><p class="ql-block"> 2024年2月21日</p> 开学准备小妙招 <p class="ql-block"> 年味儿渐淡,春意渐浓,新学期即将开始。不过很多孩子还沉浸在假期自由的生活状态中,难以恢复学习状态。为了让孩子们能顺利地从“寒假模式”转换到“开学模式”,从容而自信地迎接新学期,这些让孩子收心的建议,家长朋友们都需要认真看看,帮助孩子调整好状态,迎接新学期!</p> 01检查作业 查漏补缺 <p class="ql-block"> 开学前夕,总有一些孩子还在为完成作业而忙碌,这是因为他们在假期里没有对作业进行合理安排。剩下的假期里,家长首先应关注孩子作业的完成情况,可以从两个方向进行审查。</p><p class="ql-block"> 一是查看作业的完成程度。如果还有未完成的部分,家长需要做好监督引导,教导孩子把握时间,保障孩子能按时完成作业。</p><p class="ql-block"> 二是确保作业执行质量。寒假作业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对过去的知识有所复习。若孩子只是匆匆忙忙赶完作业,对过去的知识也就没法熟记在心。在最后这几天,家长应以检视孩子的作业品质为重,教导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p> 02 制定计划 迎接新学期 <p class="ql-block"> 孩子如果做事没规划,成长就会没有方向。在开学前,家长要帮孩子展望未来,设定学期目标,引导孩子更快适应学习生活。在设定目标的时候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计划要全方位。计划不应只针对学业,而要涵盖德智体美劳五大领域。因此思考问题时要全面。例如:下个学期应特别提升哪一学科的表现?下个学期需要培养哪些兴趣爱好?二是需具备可实施性。应精确每个计划的执行时间、考量标准、每天完成数量。要保证目标不会超出孩子的能力界限,避免将来学习或兴趣变成负担的状况。</p> 03营造氛围 开学味浓 <p class="ql-block"> 在漫长的假期中,如果孩子沉浸于娱乐中,与学习环境脱节太久,自然无法进行深度学习。这就需要家长帮助孩子找到认真专注的学习状态。积极的学习气氛是让孩子重回专注状态的关键,家长可以做好下面两件事。一是和孩子共同准备学习用具。生活需要一份仪式感,开学也不例外。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去书店,让他挑选学习工具和一些必需的辅导书籍。当父母陪孩子做跟开学有关的事时,就是在向他传递开学的信号。二是陪孩子去图书馆走一走。宁静的图书馆是学习气氛最为浓烈的地方。在这里,孩子可以提前研读下学期的相关书籍,也可以看看课外书。让浓郁的书卷气息平息喧嚣的内心,回归宁静的学习状态。</p> 04调节作息 精神饱满 <p class="ql-block"> 寒假里,往往有很多孩子会打乱作息,导致开学后上课无精打采,无法适应校园生活。想要在新学期能有精神饱满的学习和生活状态,调节生活作息十分重要。这段时间,可以做这两件事进行调整。一是缩短手机等娱乐设备的使用时长。完全禁止孩子接触电子产品,肯定会引发孩子的强烈反感。家长应该循序渐进,让孩子一点点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收心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收手机。这里说的“收手机”,不是直接把手机没收,而是跟孩子协商好玩手机的时间。多约束,多提醒,让孩子成为手机的主人。在孩子面前,家长尽量少玩手机、少看电视,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二是制定一个与校园生活同步的活动时间表。在最后这些天,家长应鼓励孩子保持与平常上课一致的起床、就寝及学习时间。比如,在上午8:30至11:30这一时段,刚好是平常的上课时间,就要保证孩子专注于学习,避免长时间沉迷于电子游戏。有计划地调整,使孩子的日常安排逐步与学校的活动时间表相吻合。</p> 05常有误区 注意避免 <p class="ql-block">误区1:等开学了孩子就不会这么懒散</p><p class="ql-block"> 一些孩子上课懒散,不愿意按时作息,不愿意认真完成作业,表面看是假期懈怠造成的,根源其实是长期养成的学习习惯、思维观念导致的。了解了这一点就会明白,孩子不是到了学校就会自然改变,关键还是在于平时就要培养起良好的习惯。 </p><p class="ql-block">误区2:老师比我更会教育孩子</p><p class="ql-block"> 有的家长会说:我不是老师,不懂教育。收心太麻烦了,老师比我更懂教育,等开学了老师一教,孩子自然就有状态了。其实,孩子的成绩,除了靠老师教、自己努力,家长日常的监督与潜移默化的榜样作用也是影响孩子成绩的重要因素。</p><p class="ql-block">误区3:“紧箍咒式收心”</p><p class="ql-block"> “马上就要开学啦,你还有这心思看闲书、打游戏,还不赶紧把功课预习一下!”……这些话家长从早到晚说得口干舌燥,但往往缺乏效果,还可能引发孩子的抵触情绪。有些孩子适应开学的时间长,若家长一味地说教,只会激化矛盾,还可能把“坏孩子”的意识植根于孩子内心,激发孩子叛逆心理。</p><p class="ql-block">误区4:“断崖式收心”</p><p class="ql-block"> 喜欢打的游戏、最爱的篮球、最喜欢的动画片、还没读完的漫画书和小说……一些家长习惯“一刀切”地把孩子喜欢的东西都收起来,甚至将其作为学习的障碍都扔掉,可这样做不仅没能让孩子“收心”,反而更容易激化亲子矛盾。</p><p class="ql-block"> 收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不应急躁,而要给孩子适应的时间。作息应逐渐调整、娱乐活动应逐步减少、规则意识应逐渐培养,一步一步来,孩子才能慢慢适应。新的学期,愿孩子们都能有一个更好的开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