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升州路与1200多年前唐朝的渊源(原创)

民生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南京升州路与1200多年前唐朝的渊源</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升州路(曾用名昇州路、支农路),位于南京秦淮区三山街西,是南京老城南一条重要街道,为东西走向,东起中华路(三山街),西至水西门,与莫愁路交汇,横贯南京老城南,全长约1455米,路幅约30米,车行道宽约20米,两侧人行道各宽约5米。</p><p class="ql-block"> 升州路在南唐时期已经形成金陵城内的东西交通主干道之一。如今的升州路上,留下了许许多多历史痕迹,既有六朝、明朝时期的弓箭坊、评事街、仓巷等古街古巷,又有清未、民国时期的数座古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然而,令笔者遗憾的是,东吴时期的陡门桥和明朝时期的马巷,均已不复存在。</p> <p class="ql-block">作者冒着凛冽的寒风,在现场探究</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昇州路由唐朝昇州(府)而得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昇州”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南京地位的变迁。唐朝南京的政区名称也多次更改,其中公元758年江宁郡改为昇州,迄今已有1266年的历史。五代十国时期,昇州先后改名金陵府、江宁府。北宋建立后,再改江宁府为昇州。公元1018年,宋皇子赵祯(即后来的宋仁宗)被封为昇王,从此南京就再也未用昇州之名。</p><p class="ql-block"> 眼下硕果仅存的升(昇)州路是这个古称唯一的见证了。如今的升州路,北与大板巷、老坊巷、评事街、程善坊、泰仓巷、鼎新路、甘雨巷、糯米巷、平安巷、登隆巷、仓巷、莫愁路等12条街巷相连,南与黑廊巷、弓箭坊、彩霞街、仙鹤街、来凤街等5条街巷相接。自明清至民国年间,这里都是南京城南核心生活区,路之两侧,巷陌纵横,民居密集,充满了人间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升(昇)州路由明代五条古街合并而成</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根据《金陵省城古迹全图》:升州路为明代大中桥至三山门(今水西门)官道的西段,自今中华路与建康路交叉口,由东向西,称黑廊口、坊口大街、行口大街、讲堂大街、油市大街。1930年11月,民国政府将这五条明代古街合并为城市主干道,1936年建成并拓宽,形成了一条新道路,并源于南京历史上唐代的称谓“昇州”而命名为昇州路。1987年,因国家规定“昇”为异体字,遂改为“升”。</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第一条古街——黑廊口。</b>黑廊口,又名黑廊街,清《同治上江两县志》载“黑廊街”东起三山街口(今中华路与建康路、升州路口),西至马巷(今中山南路西侧)。明清时,此街两旁建廊以遮阳避雨,因那里的廊道都是由黑瓦所建,因而得名“黑廊街。今附近还留有黑廊巷地名。</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第二条古街——坊口大街。</b>坊口大街,又称果子行大街,东接马巷(今中山南路西侧),西连行口街(今大板巷与弓箭坊交叉口,约至升州路121号附近)。因该巷西口南接弓箭坊而得名。明代升州路又统称“三山街市”,《洪武京城图志》载“三山街市,在三山门内,陡(斗)门桥左右,时果所聚”,是繁华的水果市场所在,所以在明代顾起元的《客座赘语》中又称“果子行”。</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第三条古街——行口大街。</b>行口大街,东接大板巷,西连评事街(约至升州路143号附近)。</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第四条古街——讲堂大街。</b>讲堂大街,东接行口街(今评事街口),西连陡门桥(今仙鹤街与鼎新路交叉口,约至升州路187号附近)。明初南京十六个官办酒楼之一的南市楼建于此。为扭转不良风气,清代太守陈鹏年命父老于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在此宣讲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故把这条街命名为“讲堂大街”。</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第五条古街——油市大街。</b>油市大街,东接陡门桥(今仙鹤街口),西接莫愁路(升州路496号止)。因明清油市在此而得名。民国夏仁虎《秦淮志》载“油市,在水西门内,有姚氏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升州路上的历史遗迹</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陡门桥——东吴时期的陡门桥不复存在。陡门桥(又称禅灵寺桥),位于仙鹤街和鼎新路交汇的升州路上,现已被填平。昔日的陡门桥,既是跨运渎的桥梁,也是一条街巷。《南京地名大全》中记载,陡门桥,“位于升州路红土桥南端。清代《运渎桥道小志》载,‘淮水支流通渎处,古谓禅灵渚’,禅灵寺者即今斗门桥也。桥上有观音阁,同治初里僧所建。因‘斗’、‘陡’相通,清末以后称陡门桥。景定二年马光祖重建。1936年,拓建升州路时桥废。” </p><p class="ql-block"> 运渎,是指东吴时开凿的秦淮支河,自斗门桥北上,经红土桥、草桥分流,东至内桥,西至张公桥。南宋《景定建康志》卷一六《疆域志二·桥梁》考定禅灵寺(渚)桥即斗门桥,为运渎始建六桥中的第五座桥。歇后语“陡(斗)门桥的筷子——两头忙”就是出自于此。在过去,南京陡门桥那里有很多的篾匠,这里的篾匠做出来的筷子两头都是圆的,拿起来不分上下,所以两头都能用。现在这句话用来比喻人们两处奔忙——没有空闲。</p> <p class="ql-block">  净觉寺——明朝时期的净觉寺,中国伊斯兰教八大清真寺。净觉寺(也称礼拜寺),位于升州路28号,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也是中国著名的八大清真寺之一,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所在地,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净觉寺最初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不久被焚毁。宣德五年(1430年)三保太监郑和奏准重建。弘治五年(1492年)重修。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世宗敕赐“净觉寺”匾额并建牌坊1座。太平天国初期被拆毁。同治前后穆民集资重建,民国初年蒋秀冬氏捐建南北讲堂及楼厅,1957年再修。“文革”中为工厂占用,原仅存的明代建筑砖石牌坊被拆除,匾联、碑石幸存者不多。宗教政策恢复后重新开放,1982年、1984年政府拨款修葺、重建一新。</p> <p class="ql-block">  天后宫——清朝时期的道教天后宫。天后宫,位于升州路488号,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58),由江宁知府金蒲蔡长云及福建仕商等人捐建,为祭祀天后妈祖之所。2006年,天后宫重修,2008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南京恢复的第一座道观,填补了南京民族五教的一项空白。不仅满足了道教信众的需求,还为六朝古都增添了一“道”人文景观,被列为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与南京其它妈祖庙不同,天后宫在布局上更像清代堂厅式建筑。现存大殿北墙尚有碑文记载“敕封天后宫”修建年号。两厢配殿西墙亦有两块碑文,一块是(公元1758)乾隆戊寅年立“兹羊皮巷老会馆拆迁至水西门内的事因经过”,则另一块是(公元1812)嘉庆十七年所立,刻有“敕封天后圣母宫”在俯治水西门内系福建仕商捐建的碑文。此碑文再度记实了水西门天后宫与福建会馆属合二为一的活动处所。</p> <p class="ql-block">  英王府——太平天国时期的天朝总圣库,又称英王府遗址。该遗址,位于升州路416号,曾是太平天国政权的“国库”——天朝总圣库旧址所在地,也曾作为英王陈玉成的王府、江宁府署、两江总督衙门等,见证了近代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被列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此建筑历史悠久,最早可以上溯至明朝初期中山王徐达的别苑,又称“西园”,后为桐城吴中丞的花园。清朝乾隆时期为桐城富商姚友梅之宅园。太平天国政权实行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各部缴获的财物粮食,均需上缴国库。军民所需的衣食物资,均由国库统一分配。该处作为天朝总圣库,存金、银、绸缎等。太平天国后期这里为英王陈玉成之王府、江宁府署、两江总督衙门等。太平天国失败后李鸿章将此改为安徽会馆。</p><p class="ql-block">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先将总圣库设在紧邻天王府的青溪里巷(今玄武区黄家塘),后迁至此处。总圣库原先南至升州路、北至安品街、东到登隆巷、西至仓巷。如今的天朝总圣库旧址建筑只是其中一部分。1975年初,南京药材公司仓库在拆房翻新时,发现太平天国文物,并证实此处在太平天国曾作为天京的“总圣库”。</p> <p class="ql-block">  金陵灯会——古代金陵灯会主会场曾在升州路一带。升州路北侧的评事街、笪桥一线曾是金陵灯会的主会场,类似于今天的夫子庙。金陵灯会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南朝时期。据甘熙《白下琐言》记载:“笪桥灯市,为金陵一胜。正月初,鱼龙纷遝,有银花火树之观。其中剪采,五光十色,尤为佳妙。后乃移于评事街。”那时,笪桥至评事街,沿升州路一带,灯火通明,大街两旁扎满松棚。</p><p class="ql-block"> 扎花灯的人离灯市不能太远,而且还要兼备水陆转运的便利,升州路北侧的登隆巷就应运而生了。登隆巷位于水西门码头和灯市中间地带,扎灯艺人作坊聚集于此,久而久之,人们称此巷为灯笼巷,后取谐音,灯笼巷易名登隆巷,一直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那门西的灯市、灯会,后来又怎么迁移到门东夫子庙一带的呢?据传,明朝朱元璋登基后,重视发展灯节灯展。他曾在元宵节微服出访,陪马皇后观赏花灯,见一家门前挂的花灯上有个怀抱西瓜的大脚女,便十分恼火,因为马娘娘是大脚。回宫后,朱元璋下令将挂“大脚灯”者斩首,幸亏军师刘伯温巧施妙计,让那些灯匠率先逃离居住地,才使那人家以及门西灯匠幸免于难。此后朱元璋下令不许门西人再扎灯。为了谋生,灯匠门被迫纷纷逃离门西,迁移到了门东。之后,便有了夫子庙灯会、秦淮灯会。</p> <p class="ql-block">  弓箭坊——东吴时期制造弓箭的场所。弓箭坊,位于升州路南侧,全长约210米。弓箭坊原为弓匠、箭匠两坊,后合称。据史料记载,三国东吴定都建业后,在此设立了制造弓的弓匠坊和制造箭的箭匠坊。它们的位置,明《正德江宁县志》记载得非常清楚:“箭匠坊,在铁作坊东,南接丫头巷,北接火楼巷。”“弓匠坊,在铁作坊西,北通三山街,南通颜料坊。”</p><p class="ql-block"> 古代,在枪炮出现并大量使用以前,弓箭是军队作战的主要武器,又是主要的狩猎工具,消耗量非常大,这就需要庞大的弓匠和箭匠队伍。为了便于生产和销售,他们都集中在一个地区。这就是整条街都生产弓箭的原因,弓箭坊之名也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  古建筑群——升州路北侧上的数座清末民国建筑。在如今的升州路上,数座清末民国建筑群耸立在北侧路旁,与南侧因拆迁无一古迹形成了鲜明对比。</p><p class="ql-block"> 升州路372号的清末民初建筑,南北走向,一进院落,主体单层,局部二层结构,外立面为青砖空斗墙;升州路118号、120号、122号、146号、160号、250号等均为民国一进或三进组群建筑。 </p><p class="ql-block"> 其中升州路118号为美大纸行(齐白石用纸)旧址,南京市近现代建筑,建于1936年,钢筋混凝土结构,由“竺达记”营造厂建造,5层建筑,曾是南京老城南的第一高楼;今为岐祖堂(贡纸),按“乾隆贡宣”标准。</p> <p class="ql-block">  当下的升州路,不仅有仿造民国及白宫建筑的江苏省交通厅办公楼,江苏省工商银行28层的现代高楼,而且还有打造一新的网红打卡地大板巷、熙南里街区,百年传承的网红章云板鸭总店等。</p> <p class="ql-block">升州路上,模仿民国及白宫建筑的省交通厅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升州路上,独树一帜的工商银行28层高楼</p> <p class="ql-block">打造一新的熙南里街区</p> <p class="ql-block">  注明:</p><p class="ql-block"> 文字撰稿、美篇制作、景物图片(除历史照片),均由本人完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二0二四年二月二十一日制</p> <p class="ql-block">《金陵作家》采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