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是1600多年前东晋诗人陶渊明所作《桃花源记》中开篇的一段话,许多人都读过的。世间究竟有没有“桃花源”?不得而知,但此文问世后,后人都纷纷去寻找陶夫子笔下的“桃花源”,其中湖南桃源县有个被认为最有可能是“桃花源”的地方,但有人觉得那里也不太像,而且被后人过分雕琢,建了不少人造景观,已失去自然淳朴之美。于是寻找真正的“桃花源”之事仍在继续。大约十几二十年前,忽然爆出一个新闻,说在云南省的广南县发现了一个与《桃花源记》中所述高度相似的地方,于是,这块非常偏避之地瞬间便吸引了许多好奇的游人。</p> <p class="ql-block"> 我也是个好奇心较強的人,但听闻此事后,并没有产生到此一游的念头。我只知道广东广西,天晓得那个叫广南的在哪个角落?更何况当时的条件也不允许,不过,这件事却是记在了心中。</p> <p class="ql-block"> 原来广南位于云南省的东南角,与广西交界,是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下属的一个县,而这个“桃花源”在广南县的北面,那里四周被大山包得严严实实,没有陆路可进,仿佛与世隔绝,想进去必须从一个山洞乘舟而入,要离开那里又得从另一个山洞坐船出来。</p> <p class="ql-block"> 2024年1月,我们收到一个去滇东南的行程表,里面都是想去的地方,时间也合适,于是便决定报名。不过我们来得还是有点早,桃花尚未盛开,只有在坝美游客中心的大屏幕上,才能看到桃花源里桃花开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那天,我们在游客中心下了车后,还要坐电屏车才能到景区,这段路可不短,当时正逢寒潮南侵,坐在电屏车上冷得够呛。下图为游客中心内设置的坝美村民生产生活场景模型。</p> <p class="ql-block"> 还未走下电屏车,已可看到山下那个进入“桃花源”的洞口。</p> <p class="ql-block"> 导游在介绍这个景点时说,这个“桃花源”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相似度在百分之九十以上。</p> <p class="ql-block"> 路边的樱花顶替了桃花,总算有点粉红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这是洞外景色,还不是“桃花源”。</p> <p class="ql-block"> 从这里上船,我们开始体验1600多年前的“渔人之行”。</p> <p class="ql-block"> 不同之处是我们还得穿上救生衣。</p> <p class="ql-block"> 拍张纪念照是必须的。</p> <p class="ql-block"> 果然是“初极狭”。</p> <p class="ql-block"> 大概是因为那天风大,天气冷,所以不少人带着口罩。</p> <p class="ql-block"> 这是石灰岩溶洞,有非常漂亮的钟乳石,但洞内无照明灯,船进到深处,光线越来越暗,要用电筒才能看清洞内奇石。有人问,为何不像桂林的溶洞那样安装彩色射灯?导游说,若那样就没有了神秘感。</p> <p class="ql-block"> 在黑黝黝的洞中乘舟穿行了十分钟后,眼前终于“豁然开朗”。</p> <p class="ql-block">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怕不是喀斯特地貌吧?他可是一点也没提到这样的景色哟。</p> <p class="ql-block"> 真是山清水秀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登岸了。参观这个“桃花源”要先后坐三次船。</p> <p class="ql-block"> 洞口的钟乳石很漂亮。我们下船后,渡船马上回头去接下一批游客。</p> <p class="ql-block"> 我们终于进了“桃花源”</p> <p class="ql-block"> 尽管四面环山,里面还真是“土地平旷”。</p> <p class="ql-block"> 亦见“屋舍俨然”。</p> <p class="ql-block"> 还“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p> <p class="ql-block"> 咦,这是……陶渊明?右手握一卷书,左手提一篮大概是在东離下採的菊花,不是他还能是谁?他写的《桃花源记》塑造了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剝削的理想环境,反映了苍头百姓希望生活在清平世界与和谐社会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 这个“桃花源”叫“坝美村”,现在,来这里旅游的人一般都说去“坝美”而不会说去广南。</p> <p class="ql-block"> 水车是以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工具。看到它会产生穿越时代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石板桥是我国水乡常见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 不错,好玩。</p> <p class="ql-block"> “乳鸭池塘水浅深”。</p> <p class="ql-block"> 举目遥望,但见四周被大山封闭隔绝,真像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 这里无路可通外界。</p> <p class="ql-block"> 里面却是“阡陌交通”。</p> <p class="ql-block"> 大山的怀抱中是一个清平世界。</p> <p class="ql-block"> 可以想像这里的人们以前一直过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看到一座漂亮的廊桥。</p> <p class="ql-block"> 村中也有民宿。</p> <p class="ql-block"> 房屋皆具壮家特色。</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个大榕树广场。</p> <p class="ql-block"> 夺我眼球的是这棵大榕树裸露的老根。</p> <p class="ql-block">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p> <p class="ql-block"> 村民最大的祈盼应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p> <p class="ql-block"> 好一派田园风光。</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个壮族村寨,村寨中人现在对外人进来视若无睹,见怪不怪,早已看不到他们有“大惊”之色。也很少“问所从来”,更不见人“咸来问讯”。</p> <p class="ql-block"> 现在已有许多人到过此地参观。</p> <p class="ql-block"> 这里民风淳朴,氛围和谐,我们在农家可以不邀自入,当然,村中人可不会为我们“设酒杀鸡作食”。</p> <p class="ql-block"> 又看到一座竹桥。</p> <p class="ql-block"> 这条河有故事。</p> <p class="ql-block"> 再上船,开始第二段行程。</p> <p class="ql-block"> 多次坐船节省了不少体力。</p> <p class="ql-block"> 哦,又一个山洞?不,这充其量只能说是一个石拱门,漂亮!</p> <p class="ql-block"> 都是天然形成的。</p> <p class="ql-block"> 行这样的水路我喜欢。</p> <p class="ql-block"> 从后面看又像两个相连的石拱门。</p> <p class="ql-block"> 泊舟登岸,观景照相。</p> <p class="ql-block"> 村中人已懂得发展旅游事业以增加收入。</p> <p class="ql-block"> 他们知道怎样利用这里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岸上有一些木构建筑。</p> <p class="ql-block"> 看看哪里有好拍的景。</p> <p class="ql-block"> 真是诗人、画家和摄影家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登岸拍照后,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 “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p> <p class="ql-block"> 夹岸生长着许多奇花异卉和珍稀草木。</p> <p class="ql-block"> 这棵树本来就长得奇异,更何况还有攀籐附葛。</p> <p class="ql-block"> 有的树上长滿青苔。</p> <p class="ql-block"> 有一条长长的木栈桥伴随清溪。</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条美爆的观景长桥。</p> <p class="ql-block"> 说不尽的清幽。</p> <p class="ql-block"> 看不完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栈桥边,甚至是栈桥中,有许多奇树怪木吸引着我们的视线。</p> <p class="ql-block"> 要不是隐身于此,哪还有这些奇树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 本地人司空见惯的景物,却叫外来人惊喜连连。</p> <p class="ql-block"> 这些奇形怪状的古木已不知在此经历了多少载风霜雨露,直至今天才得以让外人一饱眼福。</p> <p class="ql-block"> 触目皆涵碧。</p> <p class="ql-block"> 栈桥虽长,走得并不累,因为这一路没有长阶梯。</p> <p class="ql-block"> 清溪流过碧山头。</p> <p class="ql-block"> 眼前出现一座用竹木和麻绳构建的跨涧吊桥,其它地方很难看到。</p> <p class="ql-block"> 栈桥的尽头有一座漂亮的水坝。</p> <p class="ql-block"> 坝身有鱼鳞状石级,水在石级上湲湲流下,泛着银色的细浪,既漂亮又减轻流水对坝身的冲激,看后让人真忘不了这“坝美”。</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座弧形的桥,桥下水流如小瀑布。</p> <p class="ql-block"> 参观“桃花源”的活动到此进入尾声,我们坐船走第三段水路,出桃源的这个溶洞更多像形、漂亮的钟乳石。</p> <p class="ql-block"> 他们希望你记住,你到的地方是世外桃源坝美。</p> <p class="ql-block"> 进出“桃花源”的两个洞都是口小肚大,故隐秘性很强,在以前兵荒马乱年代,这里确是保障老百姓生活安宁的好居所。</p> <p class="ql-block"> 谁能想到里面有个与世隔绝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生态环境确是杠杠的。</p> <p class="ql-block"> 出洞后再行一段水路,结束了这次难忘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 我们坐上旅游大巴,带着对这里的美好印象,挥挥手,告别“桃花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