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沈阳故宫又称盛京皇宫,为清朝初期皇宫,始建于清太祖天命十年,也就是1625年,建成于清崇德元年1636年,沈阳故宫占地六万平方米,现有古建筑114座,东路为努尔哈赤时期修建的大政殿和十王亭;中路为皇太极时期修建的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西路是乾隆时期修建的文溯阁和戏台。沈阳故宫不仅是中国仅存的两大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关外唯一一座皇家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沈阳故宫是清朝奠基之地。1616年,明朝女真族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诸部的过程中,于今日辽宁新宾境内赫图阿拉城建国称汗,创立“大金”。1621年进占辽沈地区,1625年由辽阳迁都至沈阳并在城内启建皇宫。1626年皇太极继承汗位后续建,并于1636年在这座皇宫中正式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清政权迁都北京后,对沈阳故宫予以保护并继续增修扩建。沈阳故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创建的清入关之前的皇宫,清入住中原后为陪都宫殿和皇帝东巡行宫。</p><p class="ql-block"> 沈阳故宫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完整宫殿建筑之一,以鲜明的满族特色著称于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说了这么多,来吧……一起走进沈阳故宫,带你看看真实的沈阳故宫是什么样子!</p><p class="ql-block"> 为了能更好的了解沈阳故宫最真实的样子,和以前一样,我们请了一名讲解员,来好好的了解一下沈阳故宫的古往今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首先我们跟着你讲解员,从沈阳故宫的正门进入,也就是曾经的大清门。在古代大清门为皇帝临朝前,文武百官候朝的地方。大清门的屋顶满铺黄琉璃瓦并且衬以绿色,从而构成了区别北京故宫的一个特点。</p> <p class="ql-block"> 穿过大清门,迎面就是崇政殿。崇政殿为五间九檩硬山式建筑,建在一米的台基上。殿顶为黄色琉璃瓦,边缘镶绿色琉璃瓦,红色的隔扇门外辟有檐廊和台阶。并有精美的石雕栏杆装点,虽然历经沧桑,依然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 崇政殿是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的“金銮殿”,是沈阳故宫等级最高,最重要的地方,是清太宗皇太极举行日常朝会的地方。公元1636年,改国号为“大清”的大典就在此举行,后来康熙、乾隆、嘉庆、道光诸帝东巡盛京,都曾坐在这里接受群臣朝贺。</p> <p class="ql-block"> 不知道你有没有去过北京故宫,你会发现,崇政殿的殿前殿后的红色廊柱都是方形,这也是不同于北京故宫中圆形廊柱。在廊柱下面是灰黑色覆莲式的柱础石,上部用蓝、白、金等颜色绘莲花。外侧有相貌威猛,非狮非牛的兽面。</p> <p class="ql-block"> 柱顶部分更是精彩,各有一对形象生动的木雕龙头探出,而且两两相对,龙身和龙爪在廊内,龙尾则留在殿内,整体看去仿佛十二条神龙从自殿内穿过檐廊飞出,那雄姿让人赞叹,那气势使人震撼。坊上的二龙戏珠浮雕,金光闪闪,横贯外檐,精美绝伦。檐下还有莲瓣、如意等许多木雕。真真的是让我赏心悦目,惊叹古代匠人的倾心之作。</p> <p class="ql-block"> 沈阳故宫里每一块石头,每一处雕刻,都承载着古代帝王的辉煌与荣耀。走入其中,仿佛时光倒流,能感受到浩淼岁月中的华美与沧桑。</p> <p class="ql-block"> 这是崇政殿墙上的浮雕,叫“墀(chi)头”,保存非常完整。据说北京故宫里也没有保存这么完整的浮雕。</p> <p class="ql-block"> 崇政殿周围石栏围绕,调有麒麟、狮子和梅花,莲花等纹饰。</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点就是在关于在清代建筑屋顶上的脊兽是由严格限制的,尤其是在蹲兽的排列上和数量上都有严格规定,如北京太和殿等级最高,上有十个蹲兽,其它各殿也均为奇数,九、七、五、三不等。顶头第一位为“骑凤仙人”,在“骑凤仙人”之后分别是:一龙二凤三狮子………等。</p> <p class="ql-block"> 但是在沈阳故宫崇政殿上方,跟北京还有些许不同,崇政殿两侧顶脊上在骑凤仙人之后排列为:左侧的脊兽是羊,海马,龙,狮凤;右边的脊兽是马,狮,龙,斗牛,凤。由此可见,马和羊排在最前面,龙和凤排在了后面。并且琉璃兽的颜色都是白色的。</p><p class="ql-block"> 听介绍说,在修建沈阳故宫的时候还没有《大清会典》,因此也没有任何要求,而且当时清朝是后金政权,他们是马背上的民族,并且在他们的文化里马和羊是他们崇拜的对象,所以马和羊的地位在当时要高于龙和凤,因此在脊兽排列上,马和羊也就排在了龙和凤之前了。同时也是在时刻告诫清朝统治者他们是马背上的民族,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本。所以沈阳故宫虽然经过多次修缮,崇政殿上方的脊兽一直保持不变,保存至今。</p><p class="ql-block"> 不知道你们的导游有没有跟你讲这个小秘密呢?</p> <p class="ql-block"> 崇政殿前放置一对大缸,它有一个专用名词,叫做门海。里面一般都会盛满水,是古代的消防火器,有火灾发生就从这里面舀水浇灭。所以,古时候发生火灾不叫着火,叫走水。冬天的时候,会在上面盖上棉被,下面架上火盆,防止水上冻。看来我们的老祖宗还是很有智慧的。</p> <p class="ql-block"> 在崇政殿的殿前,设置了中国古代标准量器嘉量,表明度量衡定,天下一统。沈阳故宫这个是方的,北京故宫有三个,两个圆的一个方的。嘉量是汉白玉制成的,是乾隆派人从北京运到盛京的。代表着四海一统的尊严。</p> <p class="ql-block"> 在另一边是中国古代计时仪器日晷,这是古代祭祀的一种仪器,太阳照到上面的指针,依投射的眼影的角度来判定时间。日晷和嘉量的寓意同样象征着国家统一。</p> <p class="ql-block"> 日晷上面画着十二时辰,通过阳光照射的影子来断定,它上下两面都有针,春分到秋分看上面的,秋分到次年春风看下面的。</p> <p class="ql-block"> 走上崇政殿,站在门口,听导游娓娓道来这些历史渊源的古往今来。</p> <p class="ql-block"> 站在门口向内望去,殿内色彩鲜艳,火爆热烈,这可能更符合少数民族的审美风格。室内的殿柱下部为红、蓝、白三色相间的“立水”,再往上看是翻卷的浪涛和腾云的金龙,周围点缀火焰🔥。在清新艳丽的殿堂中,仍然能感觉到凝重庄严的皇家气派。</p> <p class="ql-block"> 进入崇政殿,迎面“正大光明”的牌匾跨越百年,依然悬在殿前。正大光明牌匾下方建有二尺多高的一块木制地坪,地坪正面设有三组,侧面设有一组台阶,台阶周围是仿石雕式样的精美栏板和望柱。地坪正中摆放着皇帝的金漆九龙椅和金漆九龙屏风,龙椅前方的柱子上两条金龙驾云腾起,忠实的守护者皇家的威严。龙椅和正大光明都是仿制乾隆时期故宫里的陈设建的。龙椅的左右各有一个黑色的圆形小凳子,小凳子上面有一种瑞兽,叫甪(lu)端,据说是常伴明君左右,可以日行万里。甪端旁边有个金黄色的塔式香炉,是用来燃烧香料,净化空气。在地坪下面左右各有一个蓝绿色的珐琅熏炉,用于冬天烧炭取暖。这些礼器既起到了熏香取暖的作用,又表达出驱邪诹古、太平吉祥之意。</p> <p class="ql-block"> 崇政殿正面上方悬挂着“正大光明”匾,蓝底金边,金色大字,潇洒飘逸。此匾是乾隆皇帝仿造北京故宫乾清宫顺治皇帝所书的“正大光明”匾所题写。在清代,“正大光明”匾有着特殊的作用。康熙皇帝在位时实行公开立储制度,造成皇子之间的明争暗斗,使晚年的康熙忧心不已。继位后的雍正皇帝吸取教训,改为秘密立储制度,即皇帝生前亲手写下继承人的名字,密封于匣内,放于北京故宫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后面,待老皇帝驾崩后,由王公大臣共同开启宣读。乾隆正是通过这种秘密立储形式登上皇帝宝座的第一人,自然对“正大光明”匾有着特殊感情,在他东巡盛京祭祖期间,便在祖宗发祥地复制增设了这块“正大光明”匾。</p> <p class="ql-block"> 金龙盘柱的上面悬挂着一幅黑漆金字诗匾,和正大光明一样都是乾隆亲笔,书写的内容是帝王的执政之道。</p><p class="ql-block"> 殿里还悬挂着一副对联“念兹戎功用肈造我區夏”“慎乃俭德式勿替有历年”~意思就是思念祖先的赫赫武功,开创了国家的广阔疆土,谨慎的继承节俭的美德,不因时间的推移而加以改变。</p> <p class="ql-block"> 崇政殿的左右各有左翊门和右翊门,漫步沈阳故宫,感受历史厚重与庄严。每一处角落,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紫禁城内经历了多少王朝更迭,帝王谋权夺位,爱恨情仇,都在这里发生。</p> <p class="ql-block"> 凝视着那些从容不迫的雕塑,踏上青石板的台阶,仿佛回到那个千年古国的昔日。</p> <p class="ql-block"> 崇政殿确实是满族人的骄傲,满族政权在1616年建立后金后,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就按照本民族所喜爱的火爆热烈和纯朴自然的审美习俗,建造了大清国的第一座“金銮殿”,并以此开辟了大清的历史征程。</p><p class="ql-block"> 如今,崇政殿以它独特的美向人们展示着它的多情的风姿,以它丰富的内涵向人们讲述着一件件的往事。成千上万的游客被它所吸引,它的庄严使人敬仰,它的壮观使人惊叹,它的阅历使人难忘。崇政殿,名不其实的大清第一殿。</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穿越历史长廊,感受故宫的千年沧桑,感受清朝皇家庄严与威严。</p> <p class="ql-block"> 穿过东掖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广场建筑群。它就是努尔哈赤建造的大政殿和十王亭。于1625年开始创建,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八旗大臣办公的地方。这是清朝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上的具体反应。</p> <p class="ql-block"> 站在广场上,努尔哈赤的大政殿矗立在十王亭的尽头。这是这座古建筑群的起点,大政殿始建于1625年,最早大政殿叫做大衙门,清入关以前,满文将“殿”均写成“衙门”,意思是办事的衙署,于1636年改成大政殿。大政殿是皇帝举行大型庆典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大政殿前是一条宽阔的甬道,两侧是呈燕翅排列的十王亭。大政殿左边是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正蓝旗亭、镶白旗亭,西边是右翼王亭、正黄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正红旗亭。十王亭错落有致,如众星拱月,南宽北狭,似无穷无尽,象征兵多将广,万世绵延。十王亭是清朝入关前左右翼王和八旗旗主在皇宫内办公的地方。他们与大政殿构成了一组亭子式的院落建筑,反应了满族独特的军政体制~八旗制度,这在中国的历史上堪称独步天下。</p> <p class="ql-block"> 远在努尔哈赤建国之初,凡遇军国大事都由汗王与八旗贝勒大臣共同讨论决定。努尔哈赤定都沈阳后,在修建宫殿时便将这种“君臣合署办公”的制度固定化。因而构成了大政殿、十王亭这组独特建筑,为中国宫殿建筑史写下了空前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 大政殿和十王亭不仅体现了当时满族国家政治特色,在建筑布局和风格上还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据史书记载,努尔哈赤、皇太极率领八旗军队外出驻扎搭设的蒙古包式帷幄,有时就是皇帝用大一些的“黄幄”,而八旗贝勒大臣们则分别用排列在其两侧的八座“青幄”。因此,人们也把这“一殿十亭”叫做“帐殿式”布局,视为带有游牧狩猎民族特点的宫殿建筑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站在广场远远看去,大政殿外形近似满族早期在山林中狩猎时所搭的帐篷。大政殿坐落在须弥座台上,四面设有石阶踏跺,正南殿门前的一组,中间是石雕云龙陛路,是皇帝出入大殿的御路。大政殿内外共有三十二根红柱,最引人注目的是南侧殿外大红色柱子上盘旋着两条翘首扬爪的金龙,仿佛在争夺中间的火焰宝珠,形态栩栩如生。是受汉族思想影像,以龙代表天子的至尊无上。在殿柱顶端外侧各有相貌威猛,非狮非牛的兽面。据说这是藏传佛教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既能带来吉祥又可体现统治者的威严。</p> <p class="ql-block"> 走进观看,你发现大政殿它是八角重檐攒尖顶大木架结构建筑,清代俗称为“八角殿”。殿顶最高处是五彩琉璃宝顶,由宝珠、相轮、火焰宝珠等几个主要部分构成,并装饰着浮雕云龙,色彩斑斓。尤其精彩的是紧贴宝顶下八条垂脊上,各有有一个彩色琉璃烧制的胡人力士,深目高鼻,紧衣小帽,姿态各异,他们牵引着八条铁链,象征着“八方归一”,十分精彩。大政殿两层都用琉璃瓦覆盖,装饰在殿顶垂脊部位的行龙脊兽,斗拱彩画,也都别具一格,烘托出这座大点的神圣庄严。</p> <p class="ql-block"> 大殿顶上的小胡人,因是手机拍摄,不是很清晰。</p> <p class="ql-block"> 漫步沈阳故宫,感受清朝皇家庄严与威严。</p> <p class="ql-block"> 走上大殿,只见殿内是不设顶棚,八根十余米高的彩绘金龙大柱直插殿顶。穹顶正中是圆形的木雕金漆降龙藻井,周围都是精美的梵文天花彩绘,与之呼应的还有殿内各个方向姿态各异的云龙和兽面、莲花、、如意等木雕装饰,这些精美别致的天花彩绘和木雕装饰,既有富贵祥和的气氛,又有神圣的宗教色彩。成为融合多民族艺术风格的壮美景观。</p> <p class="ql-block"> 大殿內檐柱间的八面各装有六扇隔扇门,并无砖墙,门的上半部分是“斧头眼”式的棂格,下半部分的裙板中间则镶有木雕的金龙图案。夏天时,将门板卸下就是凉亭,通风效果极佳。冬天时,内生火盆温暖如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大正殿内有宝座、屏风、熏炉、香亭.鹤式烛台等,后面的柱子上悬挂着康熙皇帝手书的对联“神圣相承恍睹开国宏猷(you)一心一德;子孙是守长怀绍庭永祚卜世卜年”。此殿也是清太宗皇太极举行重大典礼重要活动的场所。在1644年,皇帝福临(顺治皇帝)在此登基继位。</span></p> <p class="ql-block"> 当然作为游客,怎么能少得了打卡各个景点的文创冰棍呢?大政殿的文创冰棍必须安排上。</p> <p class="ql-block"> 在冰天雨地里吃一口大政殿的文创冰棍是什么体验,来……尝一口,啊哈,何止是一个爽呢………</p> <p class="ql-block"> 大政殿隔壁就是敬典阁,敬典阁是专门用来储存奉旨送往盛京的玉蝶。玉蝶是什么?玉蝶就是中国历代皇族的族谱,唐代的时候已有,宋代每十年一修,沿及明清。清代玉蝶分满汉两种文本,自顺治13年,也就是1656年题准,每十年编续一次,在清代共编26次,民国后到1921年又修了两次。因为没有开放,所以,导游也就没有带我们去观看,只是远远的看了一眼它精美绝伦的装饰。</p> <p class="ql-block"> 穿过左翊门进入就看到一个特别高的楼,就是凤凰楼。这里是当年沈阳最高的建筑,也是后宫娘娘们看风景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中路是皇太极时期的续建,凤凰楼是整个宫殿的制高点,整个建筑为黄琉璃瓦绿剪边,重沿三滴水、围廊、歇山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 通过左翊门,就来到凤凰楼,凤凰楼前有24个台阶,据说这24个台阶代表24节气。登上这24个台阶,抬头就可以看到门上“紫气东来”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是乾隆御笔亲题。</p> <p class="ql-block"> 迈过这道高高的门槛就到了进入后宫区域。</p> <p class="ql-block"> 来到后宫区域,一出门,在庭院的东南角有一根朱红色木杆,木杆顶端有个锡斗,这个木杆叫索伦杆,满族人称它为神杆。主要是祭天典礼时使用,锡斗内放米谷碎肉来喂乌鸦。</p> <p class="ql-block"> 祭天杆正对面是清宁宫,是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的寝宫,称之为暖阁。</p> <p class="ql-block"> 清宁宫两侧是东西配宫,东配宫是关雎宫、衍庆宫,西配宫是麟趾宫、永福宫。东西配宫均为皇太极和妃子们居住之所。关雎宫中居住着皇太极最宠爱的妃子海兰珠,而我们电视剧中的孝庄太后大玉儿则住在五宫之中最差的永福宫,孝庄太后也是在此生下了福临。</p> <p class="ql-block"> 我们去的时候,除了清宁宫可以供游客参观,其它宫殿都不能进入,也只能是望门兴叹了。</p> <p class="ql-block"> 走进清宁宫,右手边有一个漆红色的平台,据说是宰杀牛羊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走进室内,三面都由火炕,炕上支着几口大锅,据说是皇帝在这里宰杀完牛羊,直接炖好,分发给大臣们现场食用。</p> <p class="ql-block"> 清宁宫是典型的满族民居~口袋房,南西北三面都由火炕,称“万字炕”。</p> <p class="ql-block"> 清宁宫正中隔一间壁,把寝宫分为南北两室,南北两室各有火炕,又称“龙床”。1643年,皇太极就在这个南室“端坐无疾而终”,终年52岁。后葬于昭陵。</p> <p class="ql-block"> 凤凰楼与崇政殿比较构成了沈阳故宫不同于北京故宫的特点,即是“宫高殿低”。北京故宫则恰恰相反,是“殿高宫低”。这是因为清朝夺取政权之前,满族是一个牧猎民族,受生活习惯影像,把居住的地方建在高处,以防止野兽和洪水的侵袭。这与北京故宫恰恰相反。</p> <p class="ql-block"> 在沈阳故宫还有很多精美绝伦的瓷器和文物,虽然不及北京故宫的文物让人惊叹,但也足以让人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 穿过关雎宫的旁边过道是一个非常好的打卡拍照点,还可以近距离拍摄屋脊蹲兽。来两张……</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绕到清宁宫后方,有一根由地面垒起低于屋背的烟囱,人们从正面看不见。这是沈阳故宫唯一的一座烟囱。这个建筑与汉族建造方式不同,是满族特有的建筑风格。这种“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竖在地面上”的建筑特点具有浓郁的满族风格了。</p> <p class="ql-block"> 这座烟囱有11层,在烟囱的顶端还有三块砖,据说11层是代表清朝十一个皇帝,而上面三块砖,就是代表最后溥仪在位三年。</p><p class="ql-block"> 据说还有个说法,很有趣,这个烟囱叫做四海烟囱,在东北呢又叫烟筒,一个四海烟囱取意一统四海。</p> <p class="ql-block">沿着楼梯下行,就进入清宁宫后苑,也就是皇帝的御花园,内有碾房,磨房、二十八间仓等等建筑,是皇帝的膳食供应区。</p> <p class="ql-block">碾房</p> <p class="ql-block">磨坊</p> <p class="ql-block"> 后花园门前有一处影壁墙,又称照壁。你仔细看,会发现上面所绘的图案为仙鹤。这也是和北京故宫中的龙图案的区别之处。</p> <p class="ql-block"> 穿过御花园就可以到文溯阁了。御花园很小,可以用巴掌大的地方形容,也一点都不为过。</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来到文溯阁,在文溯阁东方有方形碑亭一座,内立石碑一块,正面刻有乾隆皇帝撰写的《御制溯素阁碑记》,背面刻有乾隆撰写的《宋孝宗论》。碑文详细的记录了建阁经过和《四库全书》的收藏情况。接着往前走,就是文溯阁。</p> <p class="ql-block"> 文溯阁建于乾隆四十七年,专门存放《四库全书》而建,该建筑是仿照明代大藏书家范青在宁波所修建的天一阁而建造,整体建筑是硬山式建筑,外面看是重檐两层,在里面看就是三层,带有明显的江南建筑风格。提起宫殿建筑,很容易想起“红墙绿瓦”、“金碧辉煌”这类词汇。而文溯阁却与众不同,屋顶用黑琉璃瓦镶绿剪边,这个在沈阳故宫建筑中是独一无二的。根据五行八卦之说,黑是代表水,书是最忌火,以黑瓦为顶,象征着水克火之意。</p> <p class="ql-block"> 说起文溯阁,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乾隆皇帝和《四库全书》。出于加强文化统治的需要,乾隆皇帝于1772年下诏访求天下藏书,历经十余年时间编程成了一部大型丛书。该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在全国建七座藏书阁分别收藏,沈阳文溯阁便是其中之一。</p> <p class="ql-block"> 文溯阁外观为两层,内部为三层,书架上的木盒称函匣,用于收藏书籍。目前文溯阁的《四库全书》保存在甘肃省图书馆。有机会一定去一睹它的真颜。</p> <p class="ql-block"> 穿过文溯阁就来到乾隆时期的修建的戏台。</p> <p class="ql-block"> 继续走走停停,穿过西掖门,逛完这些,沈阳故宫游览基本就结束了。虽然只是粗略的走马观花一下,好多地方还没有去细细品味,慢慢欣赏,但也足以让我很是惊叹。沈阳故宫,是华夏文明的见证,它见证了帝王的兴衰,见证了了世事的变迁,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回望过去,思考未来,或许我们无法体会当时王权与豪华,但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智慧和力量。</p> <p class="ql-block"> 沈阳故宫,红墙黄瓦绿剪边,风霜雨雪400年,沈阳故宫的出现历时158年,它的未来必定传承千年万年,皇太极和海兰珠的海誓山盟,大玉儿和多尔衮的爱恨情仇,天聪八年(1634),这里是皇太极眼中的“盛京”,顺治十三年(1657),这里改名“奉天”。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也第一次出现了“沈阳”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走出故宫,沉淀了千年历史的城市沈阳,也等待我们去探索。无论是历史的见证还是文化的传承,沈阳故宫都是我们的情感源泉,是我们的心灵寄托,让我们一同去品味历史的厚重与魅力,让每一个故事,每一次情感,都在这座宫殿中永恒。</p><p class="ql-block"> 沈阳故宫是满清封建王朝上升辉煌的象征,而北京故宫却是满清封建王朝没落、衰败、灭亡和耻辱的见证。 沈阳故宫……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p> <p class="ql-block"> 来东北沈阳,一顿正宗的东北铁锅炖是必须的,来……安排上😇😇</p> <p class="ql-block"> 大骨头……东北铁锅炖大鹅……那叫一个嘎嘎香。</p> <p class="ql-block"> 酒足饭饱之后,要去参观的是一座官邸,它见证了许多我国近代史上有深远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我们去看一看当年那些重大历史时间的发生地~张氏帅府的现状如何?</p> <p class="ql-block"> 距离沈阳故宫不到一公里有一处沈阳地标性建筑,这是东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历史名人故居,享有“东北第一名人故居”的美誉,它见证了东北近代风云变幻,这里曾经是北洋军阀奉系首领张作霖及其子张学良的官邸和私宅,它就是张氏帅府。</p><p class="ql-block"> 我的身后就是张学良将军英姿勃发的戎装站姿雕像。稍作停留便从侧门进入帅府参观。</p> <p class="ql-block"> 张学良的名字,是在“西安事变”之后,与杨虎城一同被世人记住,也被历史记住。事实上,张学良在民国,也是一位名人,不仅仅因为他的家世,也因为他的为人。张学良出生在上个世纪初,他是东北王奉系军阀张作霖的长子,他是国民军阀的将领,也是近代著名的爱国将领。自小在张作霖的庇护下,张学良生活得很是如意,也在1915年与原配于凤至结成连理。他的生活一直都是很顺风顺水,这一直到1928年,张作霖因为不服从日本人的命令,日本人设法炸死了乘坐着火车的张作霖,史称“皇姑屯事件”。之后,张学良在老臣张作相的帮助下,成为东三省的的总司令,开始通知东北三省,并发动“东北易帜”行动,同年七月份,张学良向国民政府发出《决不妥协统一电》,促使中国土地从形式上达成统一。在1936年,已经在国民政府任豫鄂皖三省剿总副司令的张学良,眼看着国民政府在关东军的入侵下一面妥协,一面又频频发动内战内耗,国内呼吁停止内战的呼声高涨。最终,12月12日,双十二之日,张学良伙同杨虎城,对不愿停止内战的蒋介石进行兵谏,迫使蒋介石停止内战,与共产党统一战线,全面抗日,史称“西安事变”。</p> <p class="ql-block"> 进入大帅府景区大门,在大门前有一照壁墙,居中刻着“鸿禧”两个字,就是大福的意思,多喜多福,福喜连绵。我们从中院开始进入参观,</p> <p class="ql-block"> 在大门前还有一个这样的石头,这就是上马石,除了用作上马外,也是主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大门前还有一块文保碑。上面刻着张学良旧居。来张打卡照吧。</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我们从中院进入,开始参观。一步入大帅府,映入眼帘,青砖橙瓦,一切宛若回到了民国,把我们带入历史的尘烟。据介绍说,大帅府布局为一进院正房中间为堂屋,三进院为内宅,二三进院有侧门回廊相连,为“前政后寝”,完全是按照王府的格局建造。体现了当时张作霖在东北三省至高无上的权利。</p><p class="ql-block"> 首先进入一进院落,下官的办公场所,两侧分别是电话室、警卫室、电工室等等,</p> <p class="ql-block"> 一进院内,绿树成荫,方石铺地,雕梁画栋,独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 接着往前走,就是通往第二进院落的门,叫做锤花仪门,这座门是内宅与外宅的分界线,也是当年张作霖接待重要客人和举行仪式的地方。平常这个门是关闭的,只有接待重要客人门才打开,迎接贵宾。</p> <p class="ql-block"> 还有,我们尝尝听说一句话,在古代,大家闺秀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里的二门指的就是这座门。</p> <p class="ql-block"> 张氏帅府的第二进院落,是张作霖早期生活和办公的地方。正房有七间,东西厢房各5间。东西厢房是帅府工作人员办公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进入正房,中间是过厅,东屋是是张作霖的休息室和当年张作霖办公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西屋是张作霖书房以及会客的地方。别看张作霖读书少,一生戎马,却极重视传统文化,还喜欢留下墨宝。</p> <p class="ql-block"> 穿过正房就来到第三进院落,这里是张氏帅府的内宅。是张作霖夫人以及儿女们等人居住的地方。张作霖有六房夫人,加上儿女十四人,可谓妻妾成群。其中五房寿夫人初中毕业,在六房夫人中文化最高,人又有见识,处事周到,最为得宠。掌管府中事物。</p> <p class="ql-block"> 这西厢房是张学良和于凤至婚后居住的房子。</p> <p class="ql-block"> 西厢房出来,来到对面这间东厢房,这间东厢房据说是张作霖四夫人许氏居住的地方,许氏比张作霖小13岁,当时是被张作霖强行嫁了回来,许氏有四个孩子,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两个儿子分别是张学曾,还有张学思将军,两个女儿分别是张怀同和张怀曦。</p> <p class="ql-block"> 这第三进院落正房东侧这间是张作霖二夫人卢夫人居住地。</p> <p class="ql-block"> 西侧这间是张作霖第三位夫人戴氏居住地地方。</p> <p class="ql-block"> 窗户下面的石雕精美别致,而且都拥有一个美好的寓意,例如这组石刻上面有一只马,马上面骑着一只猴子,猴子的头顶有很多蜜蜂,加在一起,寓意着“马上封侯”。</p> <p class="ql-block"> 这组石刻上刻着一朵牡丹,牡丹代表着富贵,还有一只公鸡,公鸡在张着嘴,像是在打鸣,寓意着~功名富贵。</p> <p class="ql-block"> 从三进院落由回廊角门穿过假山进入东院,我能看到前方的这一栋房子叫小青楼,因为它的整个建筑是用青砖建筑而成,所以成为小青楼。它是张作霖最爱的五夫人寿夫人居住的一个地方。</p><p class="ql-block"> 小青楼是一座中西合璧式二层砖木结构小楼,建成于1918年,是张作霖为最宠爱的五姨太寿夫人专门修建而成。</p> <p class="ql-block"> 这间是寿夫人居住的卧室</p> <p class="ql-block"> 这间是会客厅,当年皇姑屯事件,张作霖乘坐的火车被日本人预埋的炸药炸毁,张作霖也被炸成重伤,然后被送到这间会客厅,由于伤势过重,张作霖于当天在这个房间里面去世。</p> <p class="ql-block"> 小青楼的边上还停放着一辆小汽车,它是张学良的专驾哦。大名鼎鼎的奉天一号。</p> <p class="ql-block"> 看完小青楼,咱们就看看小青楼后方那一座楼,叫做大青楼。说起大青楼的来历,是张作霖到北洋军阀曹锟天津的公馆去做客,非常喜欢曹公馆的西洋建筑风格,拷贝过来的。大青楼是整个大帅府里最气派的一栋建筑,原先张氏家族住在第三进院落里,大青楼建好后,他们就全都住进了大青楼。</p> <p class="ql-block"> 大青楼建成于1922年,为仿罗马式建筑,共有四层,地下一层地上三层,楼高22.5米,是当时沈阳城最高的建筑之一。大青楼融办公和居住为一体,作为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两代主政东北时期的重要办公场所,张作霖在这里做过很多重要的决策,接待过一大批民国时期的重要人物,著名的三公子会谈,三公子是谁呢?就是张作霖的长子张学良、孙中山的公子孙科以及卢永祥的公子卢小嘉,以及扬常事件都是在这里发生的。</p> <p class="ql-block"> 假山南面门上刻有张作霖手书的“天理人心”匾额,北面为“慎行”。山上有亭洞和石阶,四周长满梧桐、皂角树,假山门洞正对大青楼正门处,为张作霖亲自指挥建造,具有防御作用。</p> <p class="ql-block"> 二楼墙上的瓷砖,法国进口,价值不菲。</p> <p class="ql-block">原东北政务委员会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 这个房间叫老虎厅,所谓老虎厅就是一间会客厅,当年张作霖就是在这个地方会见一些重要客人。那为什么叫老虎厅,其实就是因为在这个房间摆放着两只老虎标本而得名。这个老虎标本是张作霖的结义兄弟叫汤玉麟送给张作霖的礼物。当时张作霖非常喜欢这两只老虎标本还跟它们合了影。</p><p class="ql-block"> 老虎厅之所以出名,就是因为在1929年1月10日张学良就是在这个地方处决了杨宇霆和常荫槐二人,他们两是张作霖的老部下,根本没有把张作霖放在眼里,认为他阅历不够,看事情浅薄,所以无论什么事情都要亲自过问一边。需要签字的文件也是要求张学良直接签字,也不用商量,后来,张学良实在忍无可忍了,开始计划除掉这两位,当时张学良没有太多时间考虑,因为2个小时之后,杨宇霆和常荫槐就会来到帅府,情急之下,他回到卧室和夫人于凤至商量,最后,用抛硬币的方式来决定杀与不杀,现在那枚硬币还在张学良和于凤至的卧室里。</p><p class="ql-block"> 两只老虎标本见证了历史。往事如烟,如今东北虎已不见踪影,那些历史人物也消失在漫漫岁月中。</p> <p class="ql-block">原官邸宴会厅。</p> <p class="ql-block"> 当年的保险柜。</p> <p class="ql-block"> 来到在二楼张学良和于凤至的卧室,在桌子上用玻璃罩保护的就是那枚决定杨常二人命运的硬币了,当年,于凤至说如果扔三次都是正面朝上的话,那就除掉他们,这是天意。如果反面朝上,那就暂时不杀他们,在想别的计策,于是张学良就扔了三次硬币,结果,三次都是正面朝上。据张学良将军晚年回忆,说他当时觉得这个硬币有问题,于是又说正面朝上改成反面朝上,扔了两次,结果都是反面。到了第三次的时候,他没有看,让他的夫人于凤至看的,当时,于凤至哭了起来,,张学良问她,你哭什么呀?此时,于凤至说,我知道你要杀人了,也就是说,扔了六次硬币,都是处死杨常二人,就这样,东北军里两位不可一世的人物被张学良最终下令杀掉了。事后,张学良在东北的威望大大提高,稳定了东北政权。</p> <p class="ql-block">张学良的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张学良与夫人于凤至的卧室及起居室</p> <p class="ql-block">张学良和赵四小姐在美国夏威夷的家。</p> <p class="ql-block"> 张氏帅府既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四合院,水榭亭台的花园,又有欧式风情的建筑,以及中西合璧的建筑,是了解东北建筑艺术与民俗文化、东北三省的重要窗口。走进大帅府,犹如走进了半部民国东北史。一座大帅府,半个民国史,张氏帅府不仅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遗址,更是一座兼具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博物馆,让人们在游览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大帅府,顺着东墙走,有个侧门,出去就是赵四小姐的故居。</p> <p class="ql-block"> 在帅府的东墙外还有一栋独栋别墅,这里就是赵一荻故居。这座小楼,也被称为赵四小姐楼,说起赵四小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她是陪伴张学良将军最久的人,整整72年,其中有50年是被幽禁的生活,但她始终如一,不离不弃,那赵四小姐楼为何会在帅府的墙外呢?来……一起听听历史是怎么说的?</p> <p class="ql-block"> 赵四小姐出生于官宦之家,从小琴棋书画,知书达理,美丽聪慧。二人初相识于天津,一场风花雪月的舞会上。赵四小姐眼高于顶,在舞会上未曾接受任何人的邀请,唯独与张学良共舞。一个是情窦初开,美貌无双气质矜贵的少女,一个是风流倜傥,被称为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的少帅,二人一见倾心。彼时张学良27岁,已与于凤至成婚,育有二子。但因与于凤至是奉父母之命结婚,自己起初并不十分乐意,而与赵四小姐是新式自由恋爱,一触而不可抑制。赵的父亲得知后大怒,派人将赵四小姐软禁,不许赵四小姐出家门半步。赵四小姐偷偷跑出去,与家人不告而别,追随张学良来到沈阳。然而大帅府并不允许没名没份的她进门,还是大度的于凤至掏钱在院外建了一栋小楼让她栖身。小楼内设会客厅、餐厅、琴房、起居室、书房、办公室等多个房间,都是复原陈列,真实再现了张学良与赵四小姐当年的生活场景。因他二人相识于舞会,于凤至还特意设计了舞厅,以示纪念,可谓是无微不至。</p> <p class="ql-block">赵氏四姐妹</p> <p class="ql-block"> 赵四小姐的闺房,当年赵一荻为了张学良不惜给父母决裂,只身来到沈阳与张学良相见。当时,张学良将军已有妻室,赵四小姐跪求夫人于凤至收留,并承诺终生不要名份,以秘书的身份陪伴张学良。张学良原配夫人于凤至感念赵一荻年幼无辜,自己出资在大帅外,给赵四小姐盖了一幢二层“日本式”小楼。</p> <p class="ql-block">赵四小姐</p> <p class="ql-block"> 晚年的张学良和赵四小姐</p><p class="ql-block">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扣留,开始长达50多年的幽禁日子。1940年,于凤至因病去了美国,始终放心不下张学良的赵四小姐又回到张学良的身边,陪着张学良,寸步不离。直至1964年,二人终于结为夫妇。一直相伴到解禁后远赴夏威夷,半生情缘终是有了结果。他们的爱情故事也是这么多年来备受争议的。不过那又如何,爱人自在人心就好。</p> <p class="ql-block"> 参观一圈,发现赵一荻故居没有厨房,据导游介绍:因为大院不允许小楼另起炉灶,故没有厨房。饭食是由大厨房做好以后,绕院出角门送过来。这是没有名分的苦楚之一了。可这些苦楚和之后来的风浪不值一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出了赵四小姐故居,不远处有一座罗马仕砖混结构的三层青砖楼房为帅府舞厅,也是帅府外交事物接待处,曾接待了不少重要人物。没有对外开放,只能在门口一睹芳容吧。</p> <p class="ql-block"> 物是人非事事休,豪华的大帅府依稀衬托着曾经的东北王张作霖实力。我喜欢门前由汉白玉雕刻而成的“鸿禧”,寓意着洪福、大福;大帅府精美的石刻……“马上封侯、功名富贵”,保存完好;赵四小姐的故居也证明了张学良对她的深爱,所有种种,愿望美好,只可惜,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span style="font-size: 18px;">唯有门口抱鼓墩的小狮子,默默的注视着繁华与萧条的交替。</span></p><p class="ql-block"> 在大帅府,我们领略的不仅仅是建筑的艺术,更多的是体会那个新旧更迭风起云涌的时代下,那些历史人物物化在外的思想和行为的脉络。一座大帅府,半部民国史,值得一来。</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一起去看看曾经被视为张家私人银行的沈阳金融博物馆的前世今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