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小学的创建史

乡野神笛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红梅小学的创建史</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杨富昌</span></p><p class="ql-block"> 清朝宣统年间,有一名叫<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刘鹏皋</b>的秀才,在红梅树背后山峁的<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岑卡寺</b>内设了一所私塾,致力于教育事业。当地的十多名世家弟子怀着升官发财、光宗耀祖的夙愿在这里攻读。这所私塾,便是红梅小学的前身。</p><p class="ql-block"> 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清朝统治被推翻,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逐渐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影响并激励了<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张义珍</b>先生在<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智上甲</b>(现红梅乡)草鞋坪(现名草芦坪)的<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彭和尚</b>家设馆教书。</p><p class="ql-block"> 随后,当地教书先生<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石银二、郑丙钧、潘光甲、杨子俊、王竹山、杨竹生</b>也分别在智上甲的羊马头、波洞桥、寨碧、<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任下甲</b>南岳庙等地借私房办学。由于入学人数不断增多,借私人房屋办学既不方便,也不能满足学生入学的要求。于是,筹建智上甲学堂便成了众人的期待和话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红梅小学教学楼</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  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以草鞋坪的<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潘伯臣、王锡凡</b>,高坡牛的<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刘鹏皋、戴光华</b>几位老先生为骨干,召集<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张廷魁、韩祖荣、彭少阶、刘亚仙、唐甫臣</b>等先生到岑卡寺磋商建校事宜。决定将智上甲打米坡<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吴锡珍</b>因砍柴闹纠纷而打死人被罚款的一百块大洋作建校基金。吴锡珍交不出罚金,便将他家的三间正房拆除,作为建校之用材。</p><p class="ql-block"> 因建校需要资金,潘伯臣先生虽祖业不多,家底微薄,但由于思想进步,改变家乡落后文化面貌的决心坚如磐石。为早日建成学堂,他毅然变卖祖田,捐助建校资金二百多块大洋。随后,刘鹏皋、王锡凡、戴光华几位先生与潘伯臣先生联袂携手,又捐资三百块大洋。潘伯臣先生还走访了地方名人、绅士、旺族,动员民众以争取同情和资助。这一年,他又与寨碧保管义学粮仓的<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张实甫</b>打官司胜诉,追回张实甫贪污义学谷折成大洋两百来块。建校经费共筹得了一千多块大洋。</p><p class="ql-block"> 潘伯臣、刘鹏皋、王锡凡、戴光华四位先生为建校可谓是鞍马劳顿,劳心费神。颇受众人的爱戴,大家都尊称他们为<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潘大公”、“刘大公”、“王大公”和“戴大公”</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红梅小学全景</span></p> <p class="ql-block">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与各方协商,最终达成了解决建校地基的办法:</p><p class="ql-block"> 一、用政府收纳作为学田的绝产解决(这些绝产有白土<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任老太</b>的30亩;高坡牛<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毕老太</b>的70亩);</p><p class="ql-block"> 二、用其他学田与丁家祖田兑换;</p><p class="ql-block"> 三、红梅树<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石显钟</b>先生、草鞋坪<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沈文才</b>先生捐田资助。</p><p class="ql-block"> 万事俱备,当年春末动工,夏季竣工。公元1924年,<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智上甲初级学堂”</b>正式成立。<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刘鹏皋</b>先生被推举为校长,聘请<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刘亚仙、潘长西</b>为教员,俸禄来源于学谷和地方捐资。校长和教员一齐兼课。开设<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国语》、《算术》、《历史》、《地理》、《自然》、《卫生》、《三民主义》</b>等课程,兼上<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字经》、《百家姓》、《五经》</b>等。</p><p class="ql-block"> 公元1928年,第一批学员为:王际松、王茂松、王庆福、王炳贵、王炳才、杨通如、杨通盛、潘维仁、潘大恩、潘志隆、刘仲余、石显峰、张应举、刘庆林等。他们后来均成了我县教育界的骨干。</p><p class="ql-block"> 民国24年一一民国26年(公元1935年一一公元1937年),智上甲初级学堂以红梅树这地方生长<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红梅树”</b>颇多而易名为<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红梅两级小学”</b>。直接受县教育科领导。此间,因刘鹏皋被调到松洞任教员,由刘亚仙接任校长。教员有潘长西、田代义、女教员罗兴珍。此时的学校发生了两个显著变化:一是女教员登上讲坛;二是第一次有女孩子进校念书,转变了重男轻女的观念。</p><p class="ql-block"> 当时流传一首民谣:<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庚午辛未路旁土,至如时,新章出,姑娘学堂把书读;不积麻,不纺花,剪短发,脚儿莫裹让它大”</b>。这首歌谣唱出了当时的女孩要冲出闺门禁地,走向社会的心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红梅小学师生</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  随着读书的学生越来越多,学校教室已明显不够用,学校又购买了吴锡珍的两间厢房立于左侧,供耕种学田的<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毛泽佩</b>住宿。这年春天,潘伯臣等又会同各保、甲长商定,将岑卡寺厢房拆立于教室后面的左右两侧,暂时克服了教室不足的困难。</p><p class="ql-block"> 公元1938年,红梅的教育事业又有所发展。由于学校实行免费入学,学生入学数猛增,为使超龄孩子能够得到书读,便又在校内附设<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短期学校</b>。于是乎,超龄的农村求学孩子纷沓而至。</p><p class="ql-block"> 公元1940年,在潘伯臣先生的主张下,拆岑卡寺正殿修学校礼堂。此时学校的班级已有6个,教师达12人,已完全具备办完小的条件。</p><p class="ql-block"> 不久,建完小的工作开始筹划。由<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李正才</b>任筹备校长,暂任<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王竹山</b>为教导主任。教员有:<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石朝伦、王绍伦、彭元义、彭永龄、石国才、刘鹏皋、潘长西、刘亚仙、彭少阶、石显峰</b>。</p><p class="ql-block"> 公元1941年,<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红梅中心学校”</b>正式成立。公元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王绍凡</b>从上塘乡调到红梅乡任乡长兼任红梅中心学校校长,王竹山任学校教导主任。男教员有:石朝伦、王绍伦、彭永龄、彭元义、彭少阶、石显峰、石国才、王思荣、王思华、胡文鼎、石巩凡11人;女教员有:孙玉英、郑兰英、陈淑芳、杨克银、刘儒珍5人;学生400余人,本地人除外,分别来自于<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松洞、波洞、平西坝、旧州、石牛、一碗水,甚至有来自平溪、四屏、东坡、施秉、余庆、瓮安</b>等外县区,教育规模达到盛期。</p><p class="ql-block"> 公元1944年一一公元1949年(民国33年一一民国38年)期间,红梅小学先后出任的校长是:<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孙文启、杨光昭、石树良、安若山</b>;出任教导主任的有:<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杨禄中、林立华、周成逸</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曾担任红梅小学教导主任的返乡台胞杨禄中,于1989年4月9日在红梅小学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  红梅小学的创建,潘伯臣先生出了不少力,为建校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名字将永远被后人传颂,在红梅小学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p><p class="ql-block"> 红梅小学从初建到解放初期,为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岀了不少的贡献。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委员会的<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潘大金</b>;贵州民族学院的<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田应奎</b>(现名田志);云南军区某部任团长的<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潘光富</b>;《云南日报》记者、中国作家协会成员<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杨明渊</b>等都在红梅小学就读过,曾是红梅小学的学生。</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和关心红梅小学,拨出专款修建了一楼一底的教学楼一栋,砖木结构的教室两栋。公元1990年,又拨款修建教职工食堂一栋,乡人民政府拨款五千元人民币,加上社会集资,用水泥砖为学校砌筑新围墙,还把原来的老校牌坊粉刷一新,使学校旧貌换新颜。</p><p class="ql-block"> 至公元1990年3月,红梅小学已有9个班级,学生达600余人。每年的期末统考,各学科成绩都超过县同级学科的水平,升学率每年呈递增态势,受到多方好评和上级的嘉奖。全体教师决心再接再厉,为我县教育事业作出新贡献。</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注:以上是创建学堂至解放初的有关资料,建国后史实略。承蒙王绍凡、潘建平、石朝华、石朝维、潘维义、蒋光华、潘敬堂、潘维仁等老人提供部分史实。</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90年7月25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人物简介</b></p><p class="ql-block"> 杨禄中,男,苗族。原名杨光华,苗名“江党”,贵州黄平县旧州镇波洞村人,民国11年(公元1922年)7月21日生。民国27年(公元1938年)9月就读于贵州黄平私立中正中学(现旧州中学),1941年7月初中毕业。后继续攻读高中文化知识,由于家境贫困,高中一学年后便辍学了。</p><p class="ql-block"> 1942年9月,在旧州波洞保国民学校(后来的波洞小学)当教员,从而走上从笔执教的道路。1944年3月,被调到红梅中心小学任教员,当年暑假,参加了黄平县教育科举办的全县暑期教师讲习班的学习培训,结业考试时获得了全县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根据其考试成绩和平时对其教学工作考核情况,于1944年9月,被县教育科任命为红梅中心小学教导主任。</p> <p class="ql-block">  为使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协同校长杨光昭一道制定了“团结活泼,行为端庄;忠于职守,校容整洁”的校风管理措施以及“勤奋刻苦,态度端正;自强自立,持之以恒”的学风自律要求。学校面貌焕然一新,较之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1946年9月,由于教学工作的需要,调往上塘中心小学任教导主任。1947年9月,调回波洞保国民学校担任校长,同时被选为红梅乡第五保乡民代表。</p><p class="ql-block"> 1948年10月,被红梅乡国民党乡丁抓去当兵,初在部队连部任司爷(文书)一职。先后任国民党陆军炮兵指挥部17师第一营炮兵排长、副连长、连长、副营长职务。1954年6月考入台湾凤山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台湾时期)炮兵科进行为期四年的理论技能学习,于1958年5月毕业,系黄埔军校第二十七期学员,国民党炮兵少校军衔。(注:黄埔军校在大陆一共创办了23期,1950年10月1日,蒋介石在台湾高雄凤山镇重建陆军军官学校,史称黄埔“复校”,罗友伦任校长。蒋介石经过思考后将复校的首“期次”定为黄埔第二十四期,以此延续黄埔精神)。</p><p class="ql-block"> 1970年退役,旅居台南县六甲乡王爷村东高蚋28号。在此开垦荒地,种植约5亩的果园安享晚年。带头捐资并动员当地村民联系当地政府筹资修通了六甲至东高蚋乡村柏油公路,为当地民众办了许多的好事、实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图为杨禄中(左)与贵州原省长王朝文(中)于1999年10月在黄平县旧州舞阳湖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1987年10月15日,台湾当局宣布开放台湾居民到大陆探亲,1987年12月,台湾第一批老兵踏上返乡探亲之路。</p><p class="ql-block"> 1988年3月,杨禄中从台湾乘座飞机飞往香港,又从香港中转直飞贵阳,飞机徐徐降落在贵阳磊庄机场。贵州省劳动局副局长杨翠光率亲友前去迎接;省长王朝文亲自接见;省人大接待处处长梁天娥派车接送并设宴款待;黔东南州州委统战部、黄平县委书记傅奇志、副县长杨应乾、政协副主席廖启祥、县委统战部吴征发、杨林、潘宗武等领导同志,分别以不同的方式予以接见、座谈。家乡父老乡亲也纷纷前来拜望。党和政府的关怀,亲友的热情关爱,家乡的巨变,令其感动,终身难忘。</p><p class="ql-block"> 回到家乡,首先探望了自己曾学习和工作过的旧州中学、红梅小学、波洞小学等。捐赠了1千元人民币给旧州中学用作购买一些图书费用……</p><p class="ql-block"> 1996年,自己绘画了一幅“八骏图”并深情题词:“千里不辞归途远,时间早晚到天涯。”字句里透露出海外游子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浓浓的思乡情怀,决心要为祖国的和平统一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余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编辑:杨沄</p><p class="ql-block"> 2024年2月21日于旧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