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的记忆(一)

红卫

<p class="ql-block">   昨晚看电视剧《南来北往》有一情节: 蔡小年结婚时,整个铁路大院凑不齐八辆凤凰牌自行车,把大家难为的够呛,以现在年轻人的眼光看,感觉不可思议,自行车那么缺吗?但是我看了之后感同身受,开启了封存很久的关于自行车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南来北往》的外景地是在坊子小镇拍摄的,以坊子火车站为主要景点,这里也是我曾经非常熟悉的地方。七十年代,我每年都要来这里几次,主要是我父亲在外省工作,回家必从这里上下车,我和弟弟们每次都要推着独轮车来接送父亲,对车站里里外外都很熟悉。这里有关于自行车的第一印记: 1972年春天,我上了高中,离家有15里地,需要每三天回家一次带干粮,当时我比较瘦弱,父亲就萌生了给我买一辆自行车的想法。当父亲再一次休假前就把自行车买到了,买的是天津产的红旗牌的小轮加重自行车,小轮是为了方便我骑,加重呢,是考虑到可以带人或者是带物,作为家庭的代步工具。 </p><p class="ql-block"> 休假时我父亲带回自行车,本来是托运,当时的叫法是“打邮便”,车跟人走。我父亲下车之后就去提取自行车,但是车站的人告诉他:自行车没随着客车一起来,你等一等吧,明天再看看。我父亲尽管很奇怪,但是人家说没来,也没多想,就和我们一块儿回家了。第二天,我父亲又步行了20多里地到达坊子车站,找到托运处,拿出票证来,问:我的自行车来了吗?工作人员说:没有。并且去站台等地看了一圈,说还没来。我父亲非常疑惑,因为我父亲虽然是在煤矿上工作,却是他们矿上唯一一个和火车站天天打交道人,煤炭向外运输是和车站铁路共同完成的。不仅和车站上的工作人员非常熟悉,并且对铁路上的流程也非常熟,我父亲说怎么会没来呢?我走的时候车站的人能不给装车吗?坊子车站工作人员又说,可能中间转车的时候给你耽搁了吧?我父亲想想也有可能因为中间要转一次车的,但又一想觉着很奇怪,以前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出现过。因此我父亲坚持说不会有这种情况,并且告诉了他们他的工作是干什么的,太熟悉铁路上流程了,可以打电话问问始发站,让他们追问一下。工作人员一听就说:你明天再来看看吧,没来的话再打电话。我父亲无奈就又走了回来。</p><p class="ql-block"> 第三天父亲又是步行二十多里路到了车站,这次工作人员一看到我父亲,立马一付笑脸说:大哥,对不起了,让你来回跑了好几趟。车早就来了,没给你是这么回事。接着他又叫过来一个年轻人,把自行车带过来了,说:我这个同事离家二十多里地,他一直没买到自行车,回家都是靠步行,我们看你这辆自行车,虽然不是名牌,但挺轧壮(方言:结实)的,就想让你拨给他,需多少钱给你多少钱,看行不?我父亲一听明白了,同时也很生气说:你们不骗我来回跑了上百里路,又耽误了我两天功夫的话,一开始还有的商量,现在没商量了,车子是给我闺女买的,她上学离家也十多里路,还背着干粮,也很需要。说罢,父亲接过自行车就回来了。</p><p class="ql-block"> 父亲和我们说起这事时,也很矛盾,说他们真不会做事,哪有这样的,我如果不说出我与铁路的关系的话,他们顶多说丢了,赔个钱算了。一开始就商量的话,说不定我就让给他了,大不了再买一辆。</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记忆里第一次对自行车的印记。</p><p class="ql-block"> 写到这里是不是有人会认为我黑车站的职工啊,我先声明绝没有黑他们的意思,只是看了年代剧想起了那年那月发生的事情,在那物资缺乏的年代这也不算什么。二是也许有人会疑问,当年的铁路职工都买不到的自行车,你父亲怎么会能轻易买到?这与地域有关,我父亲工作的地方是山区,居民都是随铁路线居住的,交通主要靠铁路,冬季又有几个月冰封大地,自行车用处不大,不像我们潍坊这里是低矮丘陵与平原相连,人口密集,自行车在那个年代是最好的代步工具。计划经济时期自行车特别是名牌的是按计划供应的,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p><p class="ql-block"> 《南来北往》不愧是年代剧,既反映了那年那月的实情,也展现了四十年来国家的发展变化。祝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好!</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于网络,特此说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