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记忆之碑林博物馆

漫步者

<p class="ql-block">  顺着顺城南巷往东走,在大街上就可以看到“孔庙”的外墙。</p> <p class="ql-block">  灰色墙砖庄重古朴,富有年代感。</p> <p class="ql-block">  门票很便宜,只要十元,讲解费15元,买票的时候都很开心,然而…</p> <p class="ql-block">  满怀着期待要一睹几千年的往圣绝学。</p> <p class="ql-block">  这是孔庙的影壁墙,端庄优雅大方。</p> <p class="ql-block">  西安孔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时在尚书省西隅国子监附近。宋代几经搬迁,崇宁二年(1103年)虞策将文庙、府学最终迁建于“府城之东南隅”,即西安碑林博物馆现址,使文庙、碑林、府学同在一处。随着时代的变迁,孔庙现保留的多是明清时期的建筑。(百度)</p> <p class="ql-block"> 太和元气坊,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是当时的皇族朱惟柪捐资400多两黄金修建的,取“合会大利,利贞万物”之意。按照当时的礼制规定,进入孔庙应先经过“太和元气坊”,但因为“太和元气坊”的南面是城墙,不便人们出入,所以清代时便给西安孔庙加了围墙,东西两面开了供人们出入的“礼门”和“义路”,“太和元气坊”南面的墙被称作“塞门”,也叫“影壁”,墙外侧刻有清末著名书画家刘晖书写的“孔庙”二字。(百度)</p> <p class="ql-block">  太和元气坊前,有个半圆型的池子,它叫“泮池”。“泮池”最早建于元代,后几经修葺。在古代礼制中,天子之学叫辟雍,诸侯之学叫泮宫,泮宫东南和西南方向有水池,形如半壁,故称泮池。泮池上有桥,叫泮水桥,为古时学宫之桥。</p> <p class="ql-block">  早春二月,西安的天气咋暖还寒,今天是雨夹雪,微微的冻雨。游人们还是慕名而来,扶老携幼,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  泮池前的这座门叫棂星门。在元代时为两扇门,到了清代改为三扇门。每个门的门额刻有文字,中门额书“文庙”即孔庙,东门额刻“德配天地”,西门刻“道冠古今”。棂星是二十八星宿之一,是神话中主管取土的神。在古代,天子祭天先祭棂星,给门起名棂星,比喻祭孔子如祭天。进出这三道门有着严格的规定,中门只能进出主祭人员或最高官员,官员走西门,秀才走东门。</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大夏石马对汉民族而言是耻辱。</p> <p class="ql-block">  这个马屁股底下蹲着一个小人,应该是败军之将吧。</p> <p class="ql-block">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厅中展出了一件同样的石马雕像,而不同的是马踏匈奴。马踏匈奴是西汉的一件文物,雕刻于汉武帝时期,为霍去病墓石刻中的主体雕刻。西汉马踏匈奴整体高1.68米,长1.90米。石刻中的马骨架匀称,肌肉结实,躯体剽悍肥壮,腿筋劲健,蹄足抓地,一只前蹄把一个匈奴士兵踏倒在地。匈奴人仰卧地上,左手握弓,右手持箭,双腿蜷曲作狼狈挣扎状,须发蓬松零乱。</p><p class="ql-block"> 西汉马踏匈奴为国宝级文物,是霍去病墓石雕群中纪念与象征意义较强的作品,体现西汉征服匈奴的历史过程,为霍去病征战匈奴的形象写照,</p> <p class="ql-block">  这也是国宝级文物,据说每年春晚新年的钟声就是这口大钟发出的,新年钟声也是播放的录音。</p> <p class="ql-block">  唐睿总李旦撰文并书写的骈体碑文。</p> <p class="ql-block">  这也是华表,明太祖朱元璋命人打造。比天安门广场上的华表年代要久远。</p> <p class="ql-block">  可以远远望见“碑林”二字,为林则徐所提,古代的“碑”是没有头顶上那一撇的。</p> <p class="ql-block">  最早老祖先写的“碑”字都没有那一撇,这在碑林里可以找到明证。在这里,“是人”而非“斯人”,也是有碑文为证的。灿烂的中华文化在这里可以找到根基。</p> <p class="ql-block">  到这里就知道为啥门票这么便宜了,因为讲解到此结束了。所有的石碑都被保护起来了。那可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唐太宗组织刻写的,为的就是统一典籍内容,以备众生学习。这些都是汉语言文化的根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