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新莾·大泉五十(上海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 汉武帝的子孙皇帝执政,延续了五珠钱钱制。但是,国力渐衰。汉元、成、哀、平四个皇帝将昌盛局面糟蹋殆尽,外戚轮流执政,贪官污吏把持朝廷。人口激增、灾害频发、流民增加,社会矛盾十分尖锐。</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49年的西汉版图</p> <p class="ql-block"> 汉哀帝于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病死,辅改大臣王莽迎立9岁的中山王刘衎入宫为帝。公元5年(元始五年)十二月,15岁的汉平帝刘衎亡。善于助人、口牌极佳的王莽摄政,称“摄皇帝”。公元8年(居摄三年),经朝廷官员的推举,王莽称帝,始称“新朝”。由于其只有王氏皇后血统,而无刘氏皇族血统,又非禅让,这位中国历史上首位“民选”皇帝未被后史确认,称为“王莽篡汉”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p> <p class="ql-block"> 汉平帝刘衎(前9年-6年)是汉元帝刘奭之孙,中山孝王刘兴之子,公元第一位皇帝,西汉第十四位也是末位皇帝。</p> <p class="ql-block"> 王莽(前45年—23年),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人,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西汉新都侯王曼之子,<span style="font-size:18px;">早年折节恭俭,勤奋博学,孝事老母,以德行著称。</span>中国西汉改革家、政治家、“新朝”皇帝。</p> <p class="ql-block"> 王莽建新朝,推新政,展开了符合历史潮流的改革。更天下田曰“王田”,私人不得买卖,黎民百姓分得土地;改奴婢为私属不得买卖;实行五均六管制,征收商税,政府经营盐、铁、酒、铸钱、山泽等;改革币制;改革中央机构,加强相权、兵权;重新划分郡县、更改地名;改革少数民族名称、首领称号。由于理想无法与现实结合,改革失败,众叛亲离,成为孤家寡人。公元23年,当了15年皇帝的王莽在农民起义中被绿林军乱兵杀害,“新朝”覆亡。</p> <p class="ql-block"> 新莽·第布八百(中国钱币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 王莽的诸多改革中,币制曾四次改革,最终失败,但是所铸的新币被后世公认为中国古代精美的铸币,被称为新莽XXXX,这也是中国古代货币中唯一在钱币前加国名和皇帝名的货币。</p> <p class="ql-block"> 新莽·国宝金匮直萬(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值10000枚五铢钱,约等于西汉末期的一斤黄金。</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改革币制。恢复布币、刀币,以周钱有子母相权,铸青铜质大钱大泉五十、契刀五百和一刀平五千三种新币,强令与五铢钱比价并行。大泉五十值五铢钱五十枚,每枚重十二铢,面背均有内外郭,环首刀身。契刀五百值五铢钱五百枚,“契刀”二字为阳文。一刀平五千值五铢钱五千枚,“一刀”二字为阴文错金,又名“金错刀”。两枚刀币工艺十分精湛,造型别致。</p> <p class="ql-block"> 新莾·大泉五十(上海愽物馆藏)。一枚值五十枚五铢钱。</p> <p class="ql-block"> 新莾·契刀五百(中国钱币博物馆藏)。一枚值500枚五铢钱。</p> <p class="ql-block"> 新莽一刀平五千(中国钱币博物馆藏)。一枚值5000枚五铢钱。</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币改。建国元年(公元9年)称帝后,废五铢钱制及契刀和错刀两枚大钱,改铸小泉值一钱与大泉五十并行,铸造风格相同,钱体较小但厚重丰满,制作精湛,发现有决文、半月标记。两次改革,所铸刀、布币不同于战国时期的形制,在刀币上加方孔圆钱,铸上刀币的名称和价值,身形如刀,青铜质。</p> <p class="ql-block"> 新莽·小泉值一(上海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 第三次币改。始建国二年(10年)行宝货制,内容为“五物”、“六名”、“二十八品”,均为法定货币,换算复杂。“五物”是金、银、铜、龟、贝五种币材。“六名”为金货、银货、龟货、贝货、泉货、布货六大钱币类型。“二十八品”是指不同质地、不同形态、不同单位的二十八品钱币,其中:金货一品、银货二品、龟货四品、贝货五品、泉货六品、布货十品。</p> <p class="ql-block"> 新莽·泉货六品:小泉直一、幺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壮泉四十、大泉五十。(集兰泉社徐信平藏)</p> <p class="ql-block"> 新莽·布货十品,合称布货十品:小布、幺布、幼布、厚(序布)、差布、中布、壮布、弟布、次布、大布。</p> <p class="ql-block"> 新莽·货泉(上海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 新莽·货泉饼钱(浙江省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 第四次币改。天凤元年(14年),废大、小钱,另作货泉、货布两种。货泉重五铢,圆形方孔,值一。货布重二十五铢,形似“两足”布,值二十五。这次改革,加剧了货币流通的混乱。</p> <p class="ql-block"> 新莽·布泉《书法与古钱币币》。币面轮廓高峻,钱体厚实坚挺,气势雄壮威武,阳刚之气浓郁。民间誉为“男钱”或“宜男钱”,唐朝杜佑巜通典》曰:“布泉,世谓子男钱,妇人佩之,生男也。”清朝叶德辉《古泉杂咏》曰:“布泉径寸字针悬,鼓铸难忘居摄年。传语深闺消息好,佩来个个是男钱。”</p> <p class="ql-block"> 新莽·布泉巜书法与古钱币》</p> <p class="ql-block"> 新莽·大布黄千巜安徽历史货币》</p> <p class="ql-block"> 王莽钱币从传世和出土的实物考察,尽管品种繁多,实际上流通较多的只有大泉五十和货泉。王莽钱币的铸造十分精美,艺术价值远超使用价值。莽钱的文字、冶炼和设计匠心独具,堪称中国古钱一绝,有着极高的收藏和欣赏价值。</p> <p class="ql-block"> 新莽·大泉五十陶范巜安徽历史货币》</p> <p class="ql-block"> 新莽·货布二字“悬针篆”书体(悬针笔画纤细,宛若悬挂的针)。通长5.6厘米左右,平均重约16.5克。自天风元年至新莽灭亡(23年)铸行十年之久,与大泉五十、货泉合为王莽三大长命钱,博古图中将货布列为象征财运的吉祥钱。</p> <p class="ql-block"> 新莽·货布《广西历史货币》</p> <p class="ql-block"> 新莽·金错刀形象奇特,工艺精美,后来的古代文学作品常有提及。东汉张衡巜四愁诗》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杜甫巜对雪诗》曰:“金错囊徒馨,银壶酒易熔。”韩愈巜船》曰:“尔持金错刀,不入鹅眼里。”北宋文人刘敞与诗人梅晓臣喝酒时展示收蔵的金错刀,梅晓臣诗曰:“次观金错刀,一刀平五千。金铜不蠹蚀,肉好钩婉全。”</p> <p class="ql-block"> 新莽·大泉五十陶范巜安徽历史货币》</p> <p class="ql-block"> 新莽·大泉五十铜范(上海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 新莽·小泉直一铜范(上海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 新莽·大布黄千铜范(上海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 王莽四次改革币制,受到社会抵制,币制混乱,物价腾贵,新币不能流通,民间使用布帛、粮食等实物和五铢钱交易,引发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历史上的第一次倒退。但是,钱币的铸造十分精美,艺术价值及文化内涵远远超过使用价值。新莽钱的文字、冶炼和设计匠心独具,堪称中国古钱一绝,有着极高的收藏和欣赏价值。铸钱普遍运用汉代发明的叠范铸钱工艺,形成规模铸造。</p><p class="ql-block">下篇:先秦货币文字的认读与审美</p><p class="ql-block"> —中国货币简史(12)</p><p class="ql-block">(每月六期,逢5、10日上午9时发) </p><p class="ql-block"> 敬请指导,欢迎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