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斯宅村游

淡忘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在春雨知时节的雨水节(2月19日),我们几位家人自驾前往诸暨东白湖镇斯宅村游玩,出发前目的地是诸暨斯宅千柱屋,但到了斯宅村,发现这里不只有斯宅千柱屋,还有斯民小学,小洋楼,华公馆等诸多古迹景点,一个村有如此诸多的古建筑,景点,文化名人与传说,真让人大开了眼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我们先进入斯民小学</b><b style="font-size: 20px;">,斯民小学,创办于1905年,由象山民塾发展而来。斯宅象山民塾,是诸暨人自办近代学校之滥觞。原为斯氏家塾。校址设斯宅盟泉畈斯姓“华国公别墅”,后搬离。它建于清道光9年(1829),门额为著名学者俞樾(曲园,1821-1907)题写。建造这所家庙兼学塾的是华国公之孙斯源清,当时在家塾里读书的有六七十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斯民小学从1915年到1929年8届毕业生共106名,其中3人后在“黄埔教导团”毕业,6人在沪江大学、政法大学毕业,6人在师范大学毕业,30人分别在诸暨、绍兴、杭州、宁波等地中学毕业。曾任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博士、学部委员斯行健,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特级教师、儿童教育家斯霞,国民党上将蒋鼎文,都先后在象山民塾、斯民小学读书过。由于象山民塾、斯民小学办学早而新,在诸暨教育事业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经网上查阅,该学校现有9个教学班,1个学前班,400多名学生,20名职工。配有生理化实验室、音体美电教专用室、图书室、阅览室等。而且面相全国招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斯民小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全国劳模,教育家斯霞塑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步入斯舜梅园</b><b style="font-size: 20px;">:首先我对斯舜梅园的名称好奇,梅园在斯宅,所以斯字可以理解,但对舜字无法理解?从网上查了一下,原来斯在古文中是‘这’的意思,舜有‘我们’的含义,可能这是我们大家的梅园意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当我们游完斯民小学时,顺便问小学保安询问“斯舜梅园怎么走?”,保安让我们沿山间小路两里,并还说“那是我们退休老师栽的梅园”,当时没明白保安此话的意思,待到了斯舜梅园,才知道这个梅园是斯民小学一位斯舜厚老师的居所,这座梅园就是他三十多年里亲自种下并打理的,所以取名斯舜梅园,或许斯舜梅园名字正是来源于这位梅园创建者姓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这位满头白发的梅园主人,对游园者不但分文不收,还免费供应茶水与瓜子 。同时这里树立着好多块浙江书法大家的碑刻,如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江题的“梅园诗韵”;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许绍满的“梅泉”;著名书法家鲍贤伦的“於斯为盛” ,浙江草书大家王冬龄等,这些石碑也都是斯舜厚老师出钱的建造的,观后进一步了解到,原来斯舜厚还酷爱书法,是绍兴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正因为对书法的这份爱好,在梅园,能欣赏到斯舜厚多年来收集的名家书法碑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每年,梅花开放时慕名前来赏梅的文人雅士,许多文人雅士都即兴发挥,留下墨宝,同时也会迎来众多游客赏梅、品梅、赞梅、咏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斯舜梅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游览斯宅千柱屋</b><b style="font-size: 20px;">:由斯元儒建于清嘉庆年间(1798年),现为斯姓后裔居住。因屋有千柱而得名。斯元儒(1753--1832),字翼圣。太学生,议叙登仕郎。千柱屋分布5条纵轴线,3条横轴线,为庭院式组群布局。总占地面积6850平方米,为座南朝北依山而建的建筑,东西宽108.5m,南北深63.1m,长与宽比例为黄金分割点。屋内有8个四合院,10个大天井,36个小天井,楼房121间,柱子1322个 ,柱子为杂木。东西侧以正门为轴线设门四座 ,共发纵向五进。现有住户76户 ,人口200余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千柱屋坐南朝北,通面宽124米,纵进深60米,设有重檐式门楼5座,全部有石雕或砖雕作品进行装饰,全系青石、砖雕制作,镌刻人物、山水图案,皆形象生动逼真,极其精美。建筑分布5条纵轴线,3条横轴线,为庭院式组群布局,总占地面积约7400余平方米。屋内廊柱林立,据说共有121间房间,1200多根柱子;门户重重井然有序,千柱屋以正厅为中轴线,两侧分置8个四合院,辟10个天井,各院间以檐廊相通。千柱屋正厅门楼上镌“於斯为盛”四字,门额四周用砖雕人物、山水、龙凤等图案装饰。过门楼即为正厅,五架抬式结构。正厅两侧分设由“丛桂堂”、“双槐堂”、“福寿堂”、“仁寿堂”,均用青石镌刻楷书堂名镶嵌于壁上。今尚保存有“孝廉方正” ,“彤管重辉”,“一枝挺秀之轩” ,“石涧听松之馆”等匾额多方。正厅照墙上有《百马图》砖雕。用21块长0.34米、宽0.30米的青砖浮雕拼幅而成,总长7.04米。整个画面错落有致 ,匠心独具。</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斯宅千柱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寻访小洋楼:</b><b style="font-size: 20px;">康有为亲笔题写的“汉斯孝子祠”小洋房建于民国九年(1920年),为斯宅著名乡绅、时任国民政府浙江省军械局局长斯豪士和军需处处长斯魁士兄弟俩费银2万元所建,整体建筑座北朝南,面宽20.4米,进深30.7米,占地面积680平方米,前后四进,主体两层,局部带阁楼,其内部为中式结构,外部为西式结构,故称“洋房子”。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45年,汪伪政府主笔胡兰成避难来到斯宅小洋房,其妻张爱玲亦从上海赶来相会,造就了张爱玲“传奇之恋”梦断斯宅的故事:1945年日本投降后,“时局大乱”,胡兰成怕重庆方面惩办他,便在9月底逃到斯颂德家“避难”。12月初,斯豪士姨太太范秀美陪胡兰成去温州“避难”,又为胡兰成恋上了,在丽水同居。张爱玲闻知,从上海赶到斯宅,扑了个空,在小洋房休息几天后,又奔赴温州,最终导致“传奇之恋”的谢幕。——这就是所谓的“她和他在诸暨斯宅的一幢小洋房里留下了一段“冤家夫妻,怠棕棚”恋情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斯宅小洋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拜访华公馆</b><b style="font-size: 20px;">:华国公别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道光庚子年(1840),系后人为追念斯华国而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据华国公别墅碑记载,华国公,字继荣(1764-1825),平生酷爱读书,见文人极相钦重,为培育族人成才,欲建家塾,一生克勤克俭,然终未竟愿,其子志浦,孙源清承其志,建别墅,意为事死如生之义。该建筑坐北朝南,共三进,沿中轴线依次为门厅、中厅、后厅,左右两侧配置厢楼及附房。各进之间均设有天井。总面积为2806平方米。中厅名[思成堂],为讲学之所,后厅设置家庙,供斯姓族人春秋祭祀之用,该建筑集学塾和家庙之功能,颇为少见,门厅前道地外侧有一半月形池塘,名曰泮池,在清规戒律很严的清朝,建造泮池是社会地位的象征,没有一定的级别是不允许建造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斯宅华公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几点感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结束斯宅的游览,感触颇多,首先诸暨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在游览中,一个小小的东白湖乡,就有十几位黄埔军校毕业生与十几位国民政府的将领,这里不只有武将,也出文才,一个东白湖乡就有好几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其二,诸暨人热情直爽好客,有求必应,有问必答,你询问什么事,都能爽快详实告知,我们去斯宅,一路向多名诸暨人打听,不管是老人妇女,都能热情详细告知,比如:我们去斯民小学,本来是学校寒假期关门,但当我们在门外张望时,学校里的保安主动走路来询问,得知我们想参观,立即给我们打开大门,并一直陪同解说,有问必答;又比如,我们在一家诸暨路边饭店吃饭,盘大量足,对其中一盘马兰头提出有鱼腥味,不好吃时,老板二话不说,立刻给换,换后再告诉我们是马兰头用了辣油 ,你们不习惯缘故;其三,我有两点建议:一是若大的千柱屋等景点,都很少看到消防设施设备,这些木结构的住宅防火非常非重要,也是保护古迹的必要措施。二是游览斯宅要购35元门票,按说35元门票参观三个景点(小洋楼,华公馆)既值得,也不算贵,但我又觉得我们浙江若大的西湖景区都不要门票,斯宅且收门票,况且斯宅类似这样的民宅有好几处,只是规模比千柱屋小一点而已,所以收门票不如在搞活当地土特产旅游产品上下点功夫,因为我发现,斯宅村景点周边几乎没有销售本地土特产商铺商店,这在全国也很少见的,只有千柱屋里有个别住户,在自家门口用小凳摆着许多当地土特产,这种各自为战,零打碎敲模式效果不佳也不雅 ,不如将这些土特产集中起来,稍稍包装一下,在各景点设立几个土特产销售商店(包括网购)集中经营来得实际实惠!</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