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1日下午3點.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請點擊視頻觀看)</p> <p class="ql-block">一張張的珍貴照片.一個個精彩的視頻.如同一幅歷史的畫卷.展現出每個不同年代英雄的風彩。每一個精彩視頻都蘊含着無數的感人故事.表示每一段歷史時光的變遷和見證.更是我們這一代人共同的記憶.讓我們共同懷念那一段光輝的歷史.回顧那段曾經的艱辛歷程.感受歲月的溫柔.緬懷共和國每一個創造者的奮鬥和犧牲.緬懷歷史、砥礪前行(左起周恩來.劉少奇.朱德.毛澤東)</p> <p class="ql-block">共和國四大巨頭(左起朱德.周恩來.毛澤東.劉少奇)他們都辛勞為民族.在為國家統一.民族解放的鬥爭中無私奉獻。這幅"四巨頭"在飛機前合影的照片.人們都會有很深的印象.曾幾何時這照片在包括掛歷在內的許多塲合都會使用.流傳甚廣。(但在特殊運動之後都是使用三人圖)照片中他們的臉上都堆滿了燦爛的笑容。背景上那飛機是空軍專機師的伊尔-18飛機。1964年11月5日.應蘇聯共產黨和蘇聯政府的邀請.由周恩來.賀龍率領的中國黨政代表團.前往蘇聯參加十月革命47周年慶。代表團成員還包括劉曉.伍修權.喬冠華.康生等。圖片是拍攝在1964年11月13日.專機從莫斯科飛抵北京安全降落首都機場.當周恩來總理走下飛機時.毛澤東主席率劉少奇.朱德.董必武.鄧小平等走向飛機與總理握手.此刻隨著記者手中相機快門的閃動.就留住了具深遠歷史意義的珍貴時刻(左起朱德.周恩來.毛澤東.劉少奇)</p> <p class="ql-block">同一幅畫.在不同年代有着不同的命運.上圖的畫面維持了十多年了。在那特殊年代看到的都是這樣三個人的。</p> <p class="ql-block">這是1964年周恩來.賀龍率團訪問蘇聯回到北京.毛澤東.劉少奇.朱德等到機場迎接時拍下的照片(左起賀龍.朱德.周恩來.毛澤東.劉少奇)</p> <p class="ql-block">這是1964年周恩來率代表團訪問蘇聯回國.毛澤東親自到機場迎接的視頻(請點擊視頻觀看)</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主席(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毛澤東各個時期的詩詞可體現出他遠大理想和豪情壯志。少年時期就要"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大革命時期敢問"蒼茫大地誰主浮沉"。建立蘇區後就有"徵腐惡"誓把"鯤鵬縛"的堅定信念。解放戰爭就指揮"百萬雄師過大江.宜將乘勇追窮寇"的豪邁氣概。奪得全國勝利.建設祖國就來"送瘟神"。當衣錦還鄉時更是"敢教日月換新天"。到了中老年時依然不失青春換發的風彩"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晚年仍然有着-股不服老的豪情壯志:"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p> <p class="ql-block">國家主席劉少奇(1898年11月24日-1969 11月12日)</p> <p class="ql-block">朱德委員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p> <p class="ql-block">周恩來總理(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p> <p class="ql-block">1946年延安第一次開放讓外國記者拍攝採訪(請點擊視頻觀看)</p> <p class="ql-block">這是上世紀四十年代(1946年11月攝)中國革命的三大巨頭.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帶領中國人民為實現徹底結束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社會.解放全中國.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偉大目標而奮鬥</p> <p class="ql-block">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毛澤東.朱德.周恩來三巨頭指揮中國人民軍隊完成解放全中國.領導中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p> <p class="ql-block">朱德元帥(1886年)四川儀隴縣人.青年時期參加過辛亥革命.37歲時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農紅軍的總司令.毛澤東曾稱他為"紅司令"1937年朱總司令在延安接受史沫特萊訪問時談起自己的成長歷程.說到1921年自己已升任雲南憲兵司令.本應意氣風發.風光無限。但看到軍閥混戰越演越烈.戰火紛飛.中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不是自己想要的局面.最終放棄了高官厚祿.前往德國游學.探索革命真理.尋找救國救民之道.在德國結識了周恩來等革命人士.被周恩來介紹入黨</p> <p class="ql-block">彭德懷元帥(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1898年出生於湖南湘潭縣.与毛澤東是同鄉.抗日戰爭時期指揮百團大戰.解放戰爭時期負責西北戰埸.指揮只有幾萬人的西北解放軍同國民黨幾十萬大軍周旋.完成戰略牽制任務並最後解放了西北。解放後率領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彭德懷元師是十大元帥中唯一沒有孩子的元帥</p> <p class="ql-block">林彪元帥(1907年12月5日-1971年9月13日)湖北黃崗縣人.第四野戰軍司令員.指揮遼瀋戰役·平津戰役等大戰役.十大元帥中他的戰績和指揮能力都堪稱第一。十大元帥排名在朱德.彭德懷之後排第三</p> <p class="ql-block">劉伯𠄘元帥(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 )四川開縣人.他在軍事指揮和學術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對中國軍隊正規化的影響極大。与鄧小平組成劉鄧大軍.創建了晉冀豫抗日根據地.並組織部隊參加百團大戰.解放戰爭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剿匪殲敵.劉伯𠄘卓越的軍事才能備受稱讚.白崇禧稱他是"共軍第一號悍將"</p> <p class="ql-block">賀龍元帥(1896年3月22日-1969年6月9日)湖南桑植縣人.有白族血統。1926年参加北伐戰爭.任國民革命軍第九軍一師師長.第二十軍軍長。人們稱他是靠两把菜刀起家.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特殊十年時期受衝擊</p> <p class="ql-block">陳毅元帥(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四川省樂至縣人.他是半途出家從軍的文人.文武雙全.博學多才.有多種軍事.政治論著和詩詞著作。</p> <p class="ql-block">羅榮桓元帥(1902年11月26日-1963年12月16日 )湖南衡山人.大家都認為他是政工元帥.代表著政治工作在軍中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徐向前元帥(1901年11月8日-1990年9月21日 )山西五台縣人.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成為第一批的優秀畢業生.曾任紅軍第四軍軍長.華北軍區副司令員.人民解放軍第十八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p> <p class="ql-block">聶榮臻元帥(1899年12月29日-1992年5月14日 )四川江津人.1919年赴法國勤工儉學.1923年入黨.1924年赴蘇聯學習.1925年回國後任黃埔軍校政治部秘書兼政治教官。抗戰時期与林彪共同指揮部隊進行了平型關戰鬥.打破了日軍的所謂(不可戰勝)的神話。建國後任國防部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在他就任期間.領導科技攻關.僅用了5年時間就研制成功多種導彈和原子彈.不久又研製成功氫彈</p> <p class="ql-block">葉劍英元帥(1897年4月28日-1986年10月22日)廣東省梅縣人.曾參加籌建黃埔軍校.任黃埔軍校政治部副主任.他長期在國民黨統治區工作.与周恩來.董必武並稱(中共外交三騎士)。十年特殊時期.葉劍英坐鎮指揮.協助華國鋒一舉粉碎四人幫.並對鄧小平復出起了極大的支持作用</p> <p class="ql-block">偉大的領袖毛主席和他的親密戰友林彪副主席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這張1962年3月在廣州會議期間拍攝的照片算是十大元帥最完整的合影了.1955年授銜儀式上.十大元帥也未能影到一張完整的全家福。當時林彪.劉伯承因病缺席.葉劍英因在大連組織軍事演習而缺席.因此當年只留下七大元帥合影留念。而這張1962年的照片有八位元帥參加.除了排名第一的朱老總在夏門未趕來參加.而排名第二的彭總因盧山事件不能參加而缺席。有意思的是.十大元帥排名第一.第二的都缺席.剩下由第三名到第十名的8位元帥.而林彪在十大元帥中排名第三.所以這張照片林彪站中間位.即大家常說的"C "位.這是無可爭議的。前排左起.陳毅.劉伯承.林彪.賀龍.羅榮桓.後排左起.羅瑞卿(大將)聶榮臻.徐向前.陶鑄(廣東省長)葉劍英.</p> <p class="ql-block">十年特殊年代.葉劍英受到毛澤東重用.這是葉劍英陪同毛澤東檢閱人民解放軍</p> <p class="ql-block">1939年聶榮臻在蛟潭莊歡迎賀龍的120師.和賀龍合照的珍貴照片</p> <p class="ql-block">1972年1月6日陳毅病逝.1月10日下午3點在八寶山為陳毅舉行追悼會.毛澤東參加了追悼會</p> <p class="ql-block">1950年陳毅的一張全家福.陳毅夫婦及孩子.陳昊蘇.陳丹准.陳小魯.張茜手抱小女兒陳珊珊'</p> <p class="ql-block">上世紀六十年代.陳毅一家在中南海釣魚時拍下的珍貴照片.從左至右.陳小魯.張茜.陳昊蘇.陳毅.陳珊珊</p> <p class="ql-block">1962年陳毅夫婦和孩子們留下的一張珍貴照片.從左至右.陳毅.陳小魯.張茜.陳昊蘇.陳珊珊.陳丹准</p> <p class="ql-block">60年代陳毅元帥的全家福.陳毅.張茜夫婦都穿着軍大衣.陳帥表情嚴肅.張茜目光溫柔.面帶笑容.四個孩子.陳昊蘇.陳丹准.陳小魯和女兒陳珊珊.個個精神飽滿.俊朗可愛</p> <p class="ql-block">1971年6月.陳毅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拍下的一張珍貴照片.這是他生命中拍下最後一張全家福生活的生活照片.以後的都只有在醫院留影.拍下這張照片半年後陳毅逝世。圖片前排陳毅.張茜並坐.後排左起.女兒陳珊珊.次子陳丹准.三子陳小魯</p> <p class="ql-block">1971年11月.陳毅躺在301醫院的病床上拍下生前最後一張照片·前左長子陳昊蘇.前右夫人張茜.後左女兒陳珊珊.後右次子陳丹准</p> <p class="ql-block">1949年陳毅(左四).張茜(左二)与孩子.鄧小平(右二).卓琳(站立者)与孩子.二家人在上海留下的一張照片</p> <p class="ql-block">1967年陳毅因"二月逆流"被點名批評.一天陳毅在京西賓館遇見了粟裕.两人握手好幾分鐘.秘書都有點急了.怕別人看到說閒話。他們還在說了十幾分鐘話.粟裕秘書不斷暗示要快點。陳毅也不想連累栗裕.轉身要走了.粟裕還喊了一聲:"軍長請保重".新四新時代陳毅是栗裕的軍長。在粟裕心中.無論世事如何變遷.這份戰友情永遠不變。(图片是1971年陳毅病重期間.粟裕連續申請二次才獲批准探望陳毅)</p> <p class="ql-block">陳毅元帥和聶榮臻元帥在加入中國共產黨員之前就已經是摯友.他們都在法國勤工儉學.尋找救國真理。回國後他們都為着一個共同目標而奮鬥。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他們都各自帶兵在不同的戰場作戰.很少有合作機會.但他們的革命友誼却永遠不變。建國後.陳毅在外交戰線.聶榮臻主管國防科技。一次陳毅對聶帥說:"哪怕脫了褲子當掉.也要把我國的尖端武器搞上去.我這個外交部長腰乾子硬就得靠導彈.原子彈。否則腰乾子硬不起來。"在特殊時期.老帥們都要下放到郊外.大家很少聯繫.都不想連累別人。聶帥因皮膚過敏回京入住301醫院。陳毅因病情漸漸嚴重.但幾次申請回京未獲批准.後因周總理介入才獲准回京入住301醫院。一次聶帥外出散步.望見遠處陳毅和張茜也在散步.於是朝著他們的方向走去。張茜見聶帥向他們走來便告訴陳毅。陳毅就加快腳步走回醫院.聶榮臻看着越走越遠的陳毅大聲喊道:"陳毅你去那裡.陳毅等等我!"陳毅沒有回答只顧着走。最終走回了自己的病房。看着陳毅遠去的身影.聶榮臻似乎明白陳毅的顧慮。但仍對陳毅的想法很不滿.在得知陳毅住6號病房後。親自去敲陳毅的房門.聶榮臻不客氣地喊道:"陳毅你走那麼快為什麼?難道怕我聶榮臻連累你?"本想閉口不語的陳毅聽到聶榮臻這句話立馬下床去開門對着聶榮臻說道:"我陳毅能擔心你聶榮臻連累我.我是怕我連累你.你還一直追過來。"對於陳毅的真誠表態.聶榮臻元帥大笑起來.陳毅元帥也笑了起來。两人然後便入病房聊起人生及過去的往事。其實两位元帥之所以有這隔閡是因為陳毅是"二月逆流"的主要成員.他不想連累別人。1971年8月26日是陳毅七十大壽.聶榮臻帶着禮物来看望陳毅.同時還帶來了兩套軍服。於是两位老人就換上軍服.因為陳毅病情嚴重.所以就坐在虅椅上拍下了這張珍貴照片。不到半年時間陳毅就病逝。陳毅是十大元帥中唯一一位沒有參長征的。但他在此時期經歷的艱難險阻可不比長征要少。1936年紅軍已勝利到達陝西.陳毅却被國民黨軍包圍在梅山一帶.彈盡糧絕.大家都准備好以身殉國。陳毅寫下絕命詩《梅嶺三章》投身革命即為家.血雨腥風應有涯。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陳毅与聶榮臻軍裝照)</p> <p class="ql-block">劉伯承元帥和陳毅元帥的戰友情.無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和平年代或是特殊年代都一樣是那麼的真誠純潔</p> <p class="ql-block">1963年北京人民大會堂迎來一場盛會.歡迎亞非拉國家代表團.盛會中周恩來總理和外交部長陳毅夫人41歲的張茜.並肩走入大會堂.張茜身穿中國旗袍.外披白色外衣。那一刻二人的風彩被永遠定格在歷史的畫面.周總理和張茜的合作無間.為我國外交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們的出色表現.為我國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和認可。可惜一場特殊風暴把外交夫人的風彩和活力都徹底埋沒了.</p> <p class="ql-block">1963年12月16日羅榮桓元帥逝世.毛澤東悲痛萬分.奮筆疾書"今君不幸離人世.國有疑難可問誰".並在公開場合表示過"同我一輩子共事的人.只有羅榮桓"這是對羅榮桓最崇高的評價</p> <p class="ql-block">羅榮桓元帥一生中有過两段婚姻.發妻叫顏月娥.屬於封建包辦婚姻.羅帥極其反對這門婚事.後來離家參加革命.羅榮桓曾寫信勸顏月娥改嫁。但顏月娥一直沒有離開羅家.新中國成立後.羅帥每月都會給她寄生活費。羅榮桓第二任妻子也叫林月琴.而他們的愛情故事也頗具傳奇色彩。林月琴1930年1月參加工農紅軍.任紅四方面軍政治部宣傳隊宣傳員。1931年12月任紅四方面軍後勤供給部婦女工厰厰長.後改任婦女工兵營營長。19 35年1月隨紅四方面軍主力參加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經歷兩爬雪山.三過草地.歷盡艱辛.經受了千難萬險的嚴峻考驗到達陝北。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1月入中央黨校學習。同時中共中央和紅軍總部都遷往延安.羅榮桓也隨黨中央來到延安.任後方政治部主任。經老戰友許建國的新婚妻子劉桂蘭介紹.羅榮桓認識了林月琴.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這一對文靜的青年男女.交談起來已是無拘無束.在雙方心裡已架設了相互了解的橋樑。感情已從同志的情誼向着愛情升華。羅榮桓散步向黨校方向越來越多.見到羅榮桓慢慢走近.林月琴也悄悄的走出校門。寶塔山下.延河岸邊越來越多的見到羅榮桓.林月琴閃動的身影。1937年5月16日陽光明媚.延河两岸的莊稼一片蔥綠。羅榮桓.林月琴報經中央同意正式結婚。結婚幾天後羅榮桓便奉命上了前線.也恰在這時.據傳已在戰鬥中犧牲了的林月琴前夫吳先恩.九死一生後回到了延安。林月琴的前夫是她的頂頭上司.两人在長征路上認識.結婚。長征結束後.林月琴去中央黨校學習.丈夫和二萬多名西路軍將士一道強渡黃河.踏上孤軍奮戰的艱苦歷程。不久傳來了西路軍喋血河西走廊.陷於敵人的重圍之中.二萬多人的西路軍幾乎全軍覆滅。林月琴聽到這消息.心知她丈夫的鮮血倘若沒有灑在祁連山脈.戈壁灘上.也會不可避免地被俘.慘遭殺害的命運。林月琴絕望地把心情收拾把苦痛埋於心底.因此才有今天有两個老公的尷尬。消息傳來.不但林月琴尷尬.毛澤東亦感震驚。這不僅僅是两個男人一個女人之間的糾葛.而是事關政治大局。張國濤企圖另立中央.西路軍失敗後才使他不得已回延安.此事若处理不當會造成一.四方面軍的不團結.不利於抗日救國大業。經過慎重考慮.毛澤東決定把當事人林月琴叫來。林月琴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來到毛澤東住處.毛澤東客氣的讓她進來坐下.又為她倒茶.並親切地說:"月琴同志.你們新婚不久.我就把榮桓派去前線.戰事緊張.沒得辦法哦你不會怨我吧?"幾句貼心的話使林月琴含著淚激動地說:"主席我那能怨你呢!抗日是全民族的大事.怎能顧兒女私情?"毛澤東點頭稱是.然後點燃一支煙深深吸了一口問道"你前夫回延安了.你准備和他和好嗎?不過這是你的事.中央讓你自己拿主意。"毛澤東溫和地望著林月琴繼續說:"你的態度就是我的態度…我批准你去見他.羅榮桓有意見我來解釋。你同他商量後再告訴我.這樣對你們三個人來說.都是公正.公平.也算仁至義盡。"聽毛澤東說完.林月琴決定去找前夫想要說明自己的想法.告訴他一切都是戰爭造成的.只怪收到誤傳噩耗。想着想着林月琴誠懇地對毛澤東說:"毛主席.他已讓人帶口信給我.他不怪任何人.祝我和羅榮桓恩恩愛愛.永遠幸福。你說我還該去找他嗎?"林琴用懇切的眼神望著毛澤東.是要把這桩尷尬的婚姻讓毛澤東來处理。"拿得起.放得下.好哇!這樣的同志好!"毛澤東高兴地贊了句。想了想又說:"口說無憑.信以為實.月琴同志.是否讓他將心里話寫出來.白紙黑字.永難反悔呢?"聽了毛澤東一席話.林月琴心裡有了把握.愉快走出毛澤東的辦公室找她前夫去。她向前夫說明了自己的態度並十分友好地分手。這一尷尬婚姻就此結束。羅榮桓1963年12月在北京逝世.林月琴2003年以89歲高齡去世</p> <p class="ql-block">羅榮桓元帥一生先後有2位妻子.為他生育了7個孩子。長女羅玉英是羅榮桓第一任發妻顏月娥所生.新中國成立後.羅玉英來到首都北京.先後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農科院工作.-輩子過着平凡的日子。羅榮桓第二任妻子林月琴.為他生育了6個孩子。大兒子羅北屯1938年在延安出生.由於抗日戰爭的戰事緊張.出世才幾個月就交由當地老鄉養育.後來老鄉搬了家.羅北屯病故。羅榮桓和林月琴有個女叫羅林也是寄養在老鄉家.但1歲多就夭折了。林月琴為羅帥還生有一個叫羅南下的女兒.好不容易長到15歲.却又於1955年病故。林月琴還為羅帥生有一兒子叫羅東進.1939年生.中將軍銜。還有2個小女兒.羅北捷1949年生.醫學專家。羅寧1951年生.企業家。</p> <p class="ql-block">這是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國成立十週年慶典.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天安門和廣大群眾熱烈慶祝(請點擊視頻觀看)</p> <p class="ql-block">共和國第一大將粟裕(1907年8月10日-1984年2月5日).在 1958年的"反教條主義"鬥爭中粟裕將軍受到錯誤批判.被迫離開軍隊第一線的領導崗位.由此因禍得福.在特殊年代沒有受到多大冲擊.自比天馬的林帥從不誇贊他人.唯獨對粟裕是個例外.尢其是淮海戰役結束後.他對粟裕越發敬佩.粟裕落難受批.林師沒有說粟裕一句壞話。粟裕將軍雖然至死還未等來正式平反.盡管沒有風光的追悼儀式.沒有宣讀悼詞。但中央按慣例為粟裕將軍发布的訃告.也對票裕大將戎馬一生作出了高度評價。在訃告中有一句出奇响耳.擲地有聲的評價"尤其擅長指揮大規模兵團作戰.生前曾指揮百萬大軍作戰"。這短短一句便是粟裕將軍傅奇一生的總結.也是此前諸多開國元帥.大將所沒有得到過的獨特評價。</p> <p class="ql-block">栗裕將軍与妻子楚青晚年的合照</p> <p class="ql-block">建國初期粟裕夫婦与未成年的三個孩子合照</p> <p class="ql-block">粟裕將軍晚年的全家福:前排左起.粟海芝(孫女)楚青(妻子)陳正國(外孫)粟娜(孫女)粟裕將軍.粟志軍(孫子)</p><p class="ql-block">後排左起.粟惠寧(女兒)陳小魯(女婿.陳毅之子)錢麗𡝭(兒媳)粟寒生(次子)粟戎生(長子)李曼俊(大兒媳。</p> <p class="ql-block">1983年粟裕將軍迎來了76歲生日.這是他人生中度過的最後一個生日.這一天他在北京的住所与家人一起度過了這個難忘的生日.為了纪念這一天.將軍的家人為他拍下了這张照片.粟裕將軍很高興.他身邊的三個小孩分別是外孫陳正國(陳毅孫兒).大孫女粟娜.二孫女粟莉。不難看出.大將軍很享受這天倫之樂。</p> <p class="ql-block">陳賡大將(1903年2月27日-1961 3月16日)1961年3月25日在北京為陳賡舉行追悼大會.林彪元帥主持追悼會.羅瑞卿大将致悼詞.</p> <p class="ql-block">陳賡大將追悼會之高格調是所有將帥的唯一.十大元帥(除彭德懷被不能參加外)九個到埸悼念,</p> <p class="ql-block">解放初期.陳賡大將的全家福.前排左起:陳知進.傅涯.陳知庶.陳賡.陳知涯.後排左起:陳知建.陳知非.其中陳之非是第一任妻子黃根英所生.其餘四個都是傅涯所生</p> <p class="ql-block">這是陳賡大將人生中拍攝的最後一張全家福照片.1961年陳賡大將58歲.由於戰爭年代的艱苦和無限度的工作.積勞成疾.心肌梗塞情況很嚴重.身體每況愈下.但他依然樂觀地拍下這张照片。左起:陳知建16歲.陳知庶7歲.陳知涯3歲.陳賡58歲.女兒陳知進11歲.傅涯43歲。陳賡还有個長子陳知非是和第一任妻子王根英所生.王根英在抗日戰爭中英勇犧牲.年僅33歲。</p> <p class="ql-block">譚政大將是陳賡的親妹夫.1923年18歲的譚政与15歲的陳秋葵結婚.從此陳賡就成了譚政的大舅爺了.他們本是世交.此時他們的革命友情又增添了一份親情.可惜當譚政離開家鄉跟隨參加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時.傳來了陳秋葵英年早逝的消息.她的生命就定格在21歲</p> <p class="ql-block"> 1937年在羅榮桓和林月琴夫婦的介紹下.譚政与在中央黨校學習的王長德再結為夫妻.王長德曾任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副館長.1955授大校軍銜。這是譚政夫婦与孩子的合照</p> <p class="ql-block">譚政大將与女兒的合照</p> <p class="ql-block">陳錫聯(1915年1月4曰-1999年6月10日)湖北省黃安縣人.14歲參加革命.建國後曾任沈陽軍區司令員.特殊時期任北京軍區司令員。陳錫聯和陳賡私下關系十分親密.兩人早年相識.而陳賡更是陳錫聯的上級.1943年陳賡和陳錫聯都進入延安中央黨校學習.課余時間两人都要去延安機場建造工地幫忙.两人領了一輛單輪車.早上推去工地使用.晚上推回來倉庫.陳賡灵機一動哄騙陳錫聯.早上陳賡先推他去工地.晚上由陳錫聯推他回來。陳錫聯覺得一去一回.每人一程很公平.推了幾日才發覺.早上去的時候精力充沛.晚上回來時.乾了一天的活疲累不堪了.推得陳錫聯滿頭大汗.陳賡坐在單輪車上將腳放下來也用腳幫着推。看陳錫聯累得滿臉通紅.陳賡笑着打趣地說"小胖子.看你對我這大哥這麼盡心.我就吃點虧.把我漂亮的妹妹嫁給你"。陳錫聯捧腹大笑.指着陳賡的臉說道"就你這樣子能有漂亮的妹妹?況且我已有家庭了.你這麼搞不是讓我難做人嗎?"陳賡哈哈一笑說道:"唉.那就是你小子沒福份了"。沒想到陳賡竟一語成讖.陳錫聯後來真的成了他的"妹夫"·其實真正的是"連襟".是陳賡前妻王根英的妹妹王璇梅.在陳錫聯妻子逝世後嫁給了他。陳錫聯生前並沒有類似自傳式的文字留下.他說."紅軍時期和我一塊兒打天下的有2000多人.解放時剩下幾十人.現在就我一個人.我有什麼好說的"。</p> <p class="ql-block">1948年.陳錫聯不幸失去了妻子.內心悲痛萬分.作為上師加好友的陳賡為了讓陳錫聯盡早走出陰霾.把自己的妹妹帶到陳錫聯這裡來.看着眼前的漂亮姑娘.陳錫聯也感到驚訝.問道"你那來的這漂亮妹妹?"陳賡正正經經介紹道."這是根英妹妹叫王璇梅.根英走的時候囑咐我要照顧好她.你說算不算是我妹妹!"在陳賡撮合下.陳錫聯和王璇梅終於成為了革命的伴侶。陳賡成為譚政大將的大舅爺後.而今又和陳錫聯成了"連襟"。陳賡不只是介紹陳錫聯這一桩親事.就連彭帥和浦安修都是陳賡撮合成的.一來二去.陳賡就成了延安著名的"紅娘"。黨內很多小情侶都是在陳賡幫助下才成為革命伴侶的.都說陳賡大將是個神奇.誰跟他拉上了就是共和國的"將帥"。</p> <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25日中央為陳賡大將舉行追悼會.時任沈陽軍區司令員的陳錫聯上將.來京參加追悼會.參加完追悼會後會見了陳賡夫人傅涯和他的的孩子們.並照相留念。</p> <p class="ql-block">陳錫聯与沈陽軍區副司令員毛遠新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這是毛遠新和毛遠志倆姊弟.毛遠新1976年10月被隔離審查.1986年被判刑.1989年毛遠新母親朱旦華致信中央希望毛遠新能保外就醫.中央批示同意.到江西南昌養病。1990年身患重病的毛遠志向組織提出要求.希望能見上弟弟最後一面。獲得中央同意讓毛遠新來北京探望毛遠志</p> <p class="ql-block">1990年夏.毛遠新帶著妻子全秀風前往北京.當毛遠新和妻子全秀風來到301醫院時。毛遠志正躺在床上.身上插着大大小小的管子.看到久違了的弟弟.她使出全身力氣拉下氧氣罩.睜大眼睛看着弟弟毛遠新。瞬間淚流滿面。她伸出乾枯無肉的右手.用盡氣力抓住毛遠新的手.艱難地說道"遠新.你...真想你"。毛遠新難過地重重點頭.見完毛遠新第二天.毛遠志的心臟就停止跳動。定格在67歲</p> <p class="ql-block">毛遠志是毛澤東弟弟毛澤民烈士与結發妻子王淑兰的女兒。由於父親從事革命活動.小小年幾的她就跟隨做地下交通員的母親過着顛沛流離的苦難生活.還跟着母親坐過牢。為了生存下來還做過別人的童養媳.受盡磨難。1938年毛遠志長途跋涉.幾經艱難來到延安投奔父親和伯伯毛澤東。遺憾的是.當她來到延安時.父親毛澤民已離開延安去了新疆工作。此時的毛遠志還不知道.她心心念念.要見父親的願望將永遠無法實現.因為毛澤民到了新疆之後就壯烈犧牲了</p> <p class="ql-block">美人遲暮.英雄白頭.歲月從來不為誰停下腳步。一幕感人至深的暮年相逢.在上世紀90年代.戰爭的硝煙早已遠去.新中國正值改革開放.二位似乎被遺忘了的開國上將.原北京軍區司令員楊成武和陳錫聯坐着輪椅.在全國經濟龍頭的深圳.暮年相逢雙手緊握延續戰友情誼。楊成武是首任北京軍區司令員.陳錫聯是共和國特殊時期的北京軍區司令員。</p> <p class="ql-block">熊向暉(1919年4月-2005年9月)中國革命情報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傑出的情報工作者。被毛澤東譽為"一個人能頂幾個師"的革命英雄.以其超人的機智和毅力.贏得胡宗南的信任.為保衛延安黨中央.輓救同志屢建奇功.為加快解放全中國作出了巨大貢獻。2005年9月9日23時25分熊向暉走完他86年的光輝歲月</p> <p class="ql-block">1947年熊向暉和湛筱華在南京成婚.而作為證婚人的就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這是熊向暉.湛筱華夫婦及其女兒熊蕾的合照.熊向暉育有一子一女.兒子叫熊鋼.女兒叫熊蕾</p> <p class="ql-block">1971年7月9日中午.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博士由巴基斯坦乘專機秘密飛抵北京.周恩來.葉劍英.黃華.章文晉.王海容.唐聞生等与基辛格持續會談了近七小時.熊向暉也參加了會見.</p> <p class="ql-block">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至1949年受周恩來指派打入國民黨中央黨部作速記員.長期為我黨搜集國民黨的重要情報。沈安娜(1915年11月7日-2010年6月16日)江蘇泰興人.沈安娜原本是江南的大家閨秀.1915年出生於江蘇泰興縣城的一個書香門第.從小就在私塾誦讀詩書.還能寫得一手娟秀的毛筆字。但她并不是一個聽教聽話的女孩.7歲時因為不願意裹小腳而反抗家庭.16歲陪姐姐逃婚離家出走。姊妹俩來到上海求學.那時的她還叫沈琬.她的命運從來到上海這一刻就被徹底改變了。1934年春節.沈家姊妹來給老師家拜年.同時有兩個男生華明之和舒日信也來老師家給老師拜年.四個年輕人相見.彼此印象都不錯。沈安娜在回憶第一次見到的舒日信"一看就是個胸懷大志之人"華明之"戴一副近視眼鏡.說話慢條斯理.鏡片後面的大眼睛炯炯有神"。她可能未曾想到過.就這樣邂後了自己一生革命和愛情的伴侶。那時的沈家小姐並不知道舒日信已是一個共產黨員.而華明之也是一個進步青年.不久後也成為了共產黨員。隨後沈家姊妹在他們的引導下.很快成為了中央特科注入的年輕新鮮血液。他們的關係被轉入中央特科.從事秘密情報工作.</p> <p class="ql-block">華明之此時是潛伏在國民政府交通部上海國際無線電台當業務員。在老師家邂逅過沈安娜之後.他接到一個新任務.就是聯絡指導沈安娜的工作。於是.在杭州街頭的咖啡館.在西子湖畔的春色里.經常出現他和沈安娜的身影。雖然浪漫的"約會"是傳遞情報的掩護.但充滿風險的工作讓他們的心越來越靠近。在1935年.經過組織批准.華明之和沈安娜在上海舉行了簡單的婚禮.從此一對"夫妻情報組"就此誕生了。</p> <p class="ql-block">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沈安娜受中國共產黨的派遣.潛伏在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處。主要為國民黨重大會議和重要人物做速記。她的丈夫華明之一直配合.掩護她的情報工作。沈安娜打入敵人心臟14年.從未暴露身份.她打入國民黨中央黨部作速記員。以國民黨特別黨員身份作掩護。在蔣介石主持的黨.政.軍特高層會議上為共產黨搜集大量重要情報。1946年在重慶受周恩來嘉獎.1949年獲中共中央通令嘉獎.中华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她曾任國家安全部咨詢委員。1989年獲得國家安全部.為長期堅持在隱蔽戰線作出貢獻的無名英雄頒發的榮譽獎章及榮譽證書。沈安娜2010年6月16日在北京走完她9 5年傳奇的一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國共產黨早期戰鬥在敵人心臟.在隱蔽戰線上鬥爭的光輝代表:錢壯飛.李克農和胡底(原名胡百昌).被周恩來把他們稱之為黨的情報工作"龍潭三傑"</p> <p class="ql-block">錢壯飛(1895年-1935年)出身在一個絲綢商人的家庭.是家中獨子。1913年父親身患重病.為了冲喜.作為獨子的錢壯飛結婚取了妻子張振華.但不久父親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1914年錢壯飛和張振華同時考入北京醫學專門學校.畢業後錢壯飛留校任教兼行醫濟世。1926年由妻子張振華二弟張家曄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在上海考入上海無線電訓練班。當時上海無線電管理局局長是錢壯飛的同鄉兼中學校友徐恩曾。機智聰明的錢壯飛很快就獲得徐恩曾的欣賞和信任並擔任他的機要秘書。1929年徐恩曾赴南京組建國民黨中央特別任務調查科。而錢壯飛又奉中國共產黨中央特別行動科領導人周恩來.陳賡之命要打入中統局。錢壯飛又通過其特殊地位.引入李克農.胡底二位情報人員。三人互相配合.完全掌握國民黨內部密電密碼本。周恩來稱頌他們三人為"龍潭三傑"。1931年4月24日.中國共產黨的重要領導人顧順章在武漢被捕叛變。供出在上海全部的共產黨組織成員名單。4月25日獨自值班的錢壯飛連續收到來自武漢方面發給徐恩曾的6封特急密電.這一天適逢周末.徐不在辦公室。錢壯飛馬上冒死偷譯絕密電報急送上海黨組織.使周恩來等共產黨成員得以脫險。4月27日錢壯飛若無其事地把密電交給回到南京辦公室的徐恩曾.然後像往常一樣回家休息.之後急轉移到中央蘇區.錢壯飛的機智使黨避免了一次慘痛的大災難</p> <p class="ql-block">193 1年4月.參與領導中央特科工作的顧順章在漢口被捕.旋即叛變。千鈞一髮之際.武漢特務機關的6封特急絕密電報.全部落在國民黨中央組織調查科主管徐恩曾的機要秘書.共產黨員錢壯飛手上。錢壯飛冒死偷譯密電.將情報傳回上海黨組織.使周恩來.翟秋白.鄧小平等上海黨組織的主要領導成員得以安全轉移.周總理曾多次情深的提到"如果沒有錢壯飛同志.我們在上海工作的同志早就不在人世了.錢壯飛同志在對敵鬥爭中立下的豐功偉績.值得全黨永遠紀念他"</p> <p class="ql-block">錢壯飛1935年3月尾於長征途中.在貴州省南渡烏江時神秘失蹤.周恩來得知消息派部隊回去找也沒有發現他的蹤影.成了黨史中的一桩"迷案"。據錢壯飛次子錢一平回憶.1940年周恩來把錢壯飛的家人接到延安.告知錢壯飛已犧牲的情況。周恩來說"你爸爸在二次過烏江時遭遇敵人襲擊.展開了激烈戰鬥。等國民黨飛機停止轟炸後.隊伍集合走了一段路.我發現他不在身邊.就下令一支隊伍回去找……你爸爸犧牲了……那是1935年3月29日.他只有40歲"。後來國家安全部撥款在錢壯飛失蹤的金沙縣後山鄉興建了錢壯飛烈士陵園及錢壯飛烈士事蹟陳列室</p> <p class="ql-block">這是周總理口中"龍潭三傑"中的胡底(原名胡百昌1905年-1935年)。胡底与李克農.錢壯飛被稱為"龍潭三傑"。胡底潛伏在國民黨內部.經過千難萬險.遭遇顧順章.向忠發叛變都沒有死在敵人手上.却在長征路上因質疑張國燾的分裂路線而遭殺害.還要戴上國民黨特務的帽子含寃犧牲.犧牲時年仅30歲。就在胡底犧牲前不久.同時戰鬥在敵人心臟的好拍檔.好戰友錢壯飛也犧牲在長征路上.此時"龍潭三傑"就只剩下李克農一個了。胡底在含冤46年後於1981年平反被追認為"革命烈士"</p> <p class="ql-block">我黨早期戰鬥在隱蔽戰線的情報界被稱為"龍潭三傑"的錢壯飛戰鬥在国民黨的心臟南京.李克農就留守大上海.胡底在天津。在中共中央特科負責人顧順章被捕叛變前的一年多𥚃.胡底以一己之力在天津從事秘密工作.他沒有戰友.沒有同志。有的只是一台破舊無聲的秘密電台和一顆赤誠的報國之心。在顧順章叛變後胡底.錢壯飛當機立斷.把情報緊急傳至黨中央。盡管他們的身份已經暴露.但却使中央能夠及時轉移.得以保存下來。可國民黨却無法接受顧順章都叛變了.依舊無法破獲中共中央所在機關.因此誓要布下天羅地網捕捉他們。胡底在顧順章叛變後因身份暴露.立即由天津趕赴上海。並在黨中央的要求下前往中央蘇區。1934年胡底跟隨中央紅軍離開蘇區.開啓了漫長的長征路。他以紅一方面軍政治保衛局局長的身份.盡最大可能保障紅軍撤退的安全。1935年6月.紅一方面軍与紅四方面軍會師。胡底被指派跟隨紅四方面軍繼續行軍。但很快張國燾拒絕中央北上意見.企圖另立中央。胡底質疑張的分裂主義路線。被殺害在長征路上</p> <p class="ql-block">李克農(1899年9月15日-1962年2月9日)安徽人.獲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早期在上海從事中央地下工作.与錢壯飛.胡底被稱為"龍潭三傑"1931年中央特科主要领導人顧順章被捕叛變投降國民黨.消息被餞壯飛獲取.設法通知李克農.由李克農再轉報中央.使中共中央機關得以安全轉移。李克農身份已暴露.被迫離開上海到蘇區.到1934年.李克農在江西蘇區工作時.用一家商號的名義給夫人趙英寫了封信.接到這封信.趙英才確定李克農還活着。趙英激動地寫了回信.並叫小兒子李倫給父親寫幾句.於是李倫給父親寫了這麼幾句."別的同學都有沿筆和本子.我沒有.我要有一支鉛筆.一個本子就好了"。看到信.李克農內心痛苦無限。1937年12月.南京淪陷.南京八路軍辦事處撤退時.李克農路過芜湖回家見了趙英一面。李克農父親见到李克農坐吉普車回來.於是拉他到一邊:"你如今當大官了.有錢了.家裡現在很困難.你能不能留點錢給家裡用"。聽到父親的要求.李克農很為難."爹.這些東西都是公家的.我自己也沒有錢"。站在一旁的葉劍英聽到了這些對話.他把袋裡僅有的十幾元錢塞給李克農.趙英眼明手快.一把抓過錢塞回葉劍英。口𥚃說着"我知你沒錢.要是有錢.老早就寄回家了。路上要用錢的地方多.這點錢你們留着用吧.家𥚃的困難我會想辦法.你放心吧"。這些年李克農一直在外.家里幾個孩子和两個老人就靠趙英了。所以1950年小兒子李倫結婚.李克農在婚禮上放聲大哭.他說自己對不起趙英.這些孩子都是她帶大的.自己沒有盡到做父親的責任。1961年1月6日趙英病逝.享年63歲.</p> <p class="ql-block">1955年授予上將的57名開國上將當中.李克農是唯一的一位沒有扛過槍.沒有在前線帶過兵打過仗的將軍。毛澤東曾高度評價李克農.毛澤東說:李克農在革命戰爭年代和解放戰爭年代是立了大功的。沒有他.黨的歷史可能要重寫。</p> <p class="ql-block">被稱為"特工之王"的李克農与孫女</p> <p class="ql-block">在這張李克農的全家福照片上.涵蓋李克農全家所有人。後排左起:李克農侄女李慧。長孫李慕蘭(長子李治之子)。次子李力。長女李寧。長子李治。三子李倫。李孟文(長女李寧之女)。羨蘊華(三子李倫妻子)。前排左起:小靖(三子李倫之女)。李克農。趙英(李克農之妻)。小莉(李倫之幼女)。</p> <p class="ql-block">丁盛(1913年11月7日-1999年9月25日)江西省於都縣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任廣州軍區和南京軍區司令員。1969年丁盛任廣州軍區司令員.很受林彪.黃永勝看重。1971年9.13林彪事件後.很多四野的將領都被受牽連.但丁盛沒事.主席還特別保護過他。八大軍區對調.丁盛改到南京軍區當司令員.依然負責大軍區。大家對丁盛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1969年4月中共"九大"召開"人民日報"公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委員名單.毛澤東、林彪一正一副二個主席在前.丁盛將軍緊跟其後.也就是說.除了正.副主席外.170名中央委員都按姓氏筆划排列.丁盛將軍位列榜首.第二的就是于桑這印象很深刻哈哈😄</p> <p class="ql-block">(丁盛与妻子孟文虹)丁盛老人避過了9.13林彪事件.避過了特殊十年却避不過"四人幫".1973年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丁盛由廣州軍區司令員調任南京軍區司令員.1976年8月丁盛打了個電話給上海市委.通告南京軍區政委廖漢生到上海看病.希望予以方便.當時丁盛住上海𨒂安飯店。上海市委來電說馬天水.徐景賢.王秀珍來拜訪。自此丁盛將軍就交上了惡運。1977年在軍委座談會上.時任軍委主席華國鋒點名南京軍區司令員丁盛和"四人幫"是一伙。從此.躲過一場又一場政治風暴的丁盛將軍終於劫數難逃。由於馬天水.徐景賢和王秀珍三名"四人幫"成員的誣告.丁盛將軍被點名批判後就停職審查.抄家關押.一家人被趕出軍區大院。由於被扣上企圖武裝政變.被開除黨籍.退出現役。要交地方安置.每月生活費150元.加上妻子孟文虹微溥收入.子女又不在身邊.生活拮据.很多時靠老戰友.老部下支持補貼。戰友們知道他的苦况.常常從天南海北把20元30元50元通过匯款單送到老將軍手上。丁盛一再告訴大家:不需要。可大家都是同一樣的回覆:這是我們的一點心意。</p> <p class="ql-block">在老戰友及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黃火青等幫助下.丁盛將軍不斷上訴.還曾低聲下氣要求徐景賢尊重事實.講出真相.無寃無仇何必至人於死地.但都遭徐拒絕。1982年7月6日.軍事檢察院對丁盛下達了免予起訴書:被告人丁盛参与江青反革命集團密謀武裝叛亂活動.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93條規定.已構成武裝叛亂罪.鑒於被告人丁盛是從犯.根據《刑法》第24條規定.決定免予起訴。1984年7月.丁盛按一般干部移交一南昌老乾部局乾休所.子女不能隨遷.同年9月.丁盛突發心臟病摔倒在地.身經百戰的老將軍失聲痛哭。10月南京軍區同意丁盛回南京治療.但只能住地方醫院.為了伸訴.老將軍還是頑強地活了下來.從此他的余生都在不斷的伸訴中流逝。1995年.經過不斷上訴.得到結案是.不能平反.生活可改善安排.於是解放軍總政接收了丁盛將軍.把他安置在廣州軍區乾休所.享受副師級待遇.生活費也提高到550元。由於醫療實報實銷加上孩子的工作也走上正軌.丁盛的晚年結束了輾轉奔波的歲月.度過生命中最後幾年的平穩安定生活.泣血伸訴22年無果。1999年9月25日.飽經戰爭洗禮又不慎卷入政治漩渦而經歷世事滄桑.曾經的共和國少將丁盛在廣州逝世.帶着遺憾走完了他86年的人生路程。以他的功績和貢獻.本該有一個尊榮美好的晚年.但只因言語不慎.被別人抓住把柄.身敗名裂。就連追悼會和訃告都不能使用任何軍人職稱."同志"也不能用.最後追悼會橫幅只能寫着"丁盛老人追悼會"逝者如斯.緬懷先烈</p> <p class="ql-block">這是丁盛夫婦到洛陽探訪老部下房揚達.受到房揚達夫婦熱情招待。丁盛晚年受老戰友.老部下之邀.到處探訪戰友.生活和生命都有了新的朝氣。軍委雖定下"案不能翻.生活可以適當改善"。從此他的待遇改善了很多.但丁盛仍然保持勤儉持家的作風.他毎日提着籃子上街買菜.大家慢慢都知道了他的故事.人們都喜歡叫他丁司令.但他就擺擺手說叫老丁就好了。一位軍旅作家曾寫道.《1995年4月.我受命為一位將軍作傳.順道去深圳採訪住在女兒家中的丁盛。此時丁盛的幾個孩子通過自身努力.都有了比較穩定的工作和收入.全家經濟狀況明顯改善。採訪完了我要離去時.丁盛起身從窗枱上拿來一個裝有許多硬幣的罐頭合子.對我說:"你坐公交車上車不找零.你拿點零錢去"。他夫人在一旁說:"深圳上車7毛錢.實在別扭.還不如乾脆像廣州那樣.收1块錢算了"。丁盛聽了一本正經地說道:"我就不同意你的意見.我就不嫌麻煩.還是願意省這3毛錢"。他的話讓我感概萬千。有句俗話:"一文錢難倒英雄漢"。沒有過過苦日子的人.是不會有丁盛這種感受.說出這樣話來的。》在幾十年的戰爭環境中體力嚴重透支.最後22年又備受屈辱.早已心力交瘁的丁盛將軍.1999年8月26日因高燒住進醫院.診斷為肺炎。入院後他精神還很好.頭腦清晰.但發燒一直不退。他對探病者表示對治療很有信心.但其實他對病情的凶險是有所了解的。他曾對女兒丁力說.他知道當年朱老總也是他這種病去世的。也許他有了這不祥預感.他和身邊的人講了許多平時很少講的往事和人生感悟。他說:如果他不是參加革命.不過是一個放牛娃.所以他對自己選擇的人生路無怨無悔。晚年雖遭不幸.但是令他感到寬慰的是.過去的戰友們都關心他.信任他。來到軍區司令員部干休所.工休人員都尊敬他.照顧他.自己的子女又爭氣.他沒有後顧之憂。對有人勸說他"看淡一點".他却說"這話看怎麼理解.如果是勸我不要消沉悲觀我贊成。如果勸我認錯認罪.那就是是非不分。我沒有的事.又是大事大非問題.我絕不能承認.不存在看重看淡問題!"1999年9月25日.曾經的廣州軍區司令員丁盛的心臟停止了跳動.很多人自發性去悼念丁盛老人</p> <p class="ql-block">1959年第一屆全國運動會在北京舉行.毛澤東.朱德.劉少奇等出席.當時的體委主任賀龍元帥主持了開幕式(請點擊視頻觀看)</p> <p class="ql-block">這是1957年毛澤東訪問蘇聯的錄像(請點擊視頻觀看)</p> <p class="ql-block">1957年毛澤東訪問蘇聯時.在觀看芭蕾舞"天鵝湖"後.接受演員贈送紀念章.毛澤東和美女們親切交談</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与蘇聯舞蹈員親徹握手</p> <p class="ql-block">珍宝島中蘇衝突中的戰鬥英雄孫玉國.1958年任職瀋陽冶金機械廠.1961年9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69年任黑龍江鐃河邊防站副政治指導員.站長。1969年3月在擊退蘇聯邊防軍的珍寶岛自衛反擊戰中表現優秀.被中央軍委授予"戰鬥英雄"稱號。同年6月升任副團長.1973年升任黑龍江省軍區副司令員.1974年升任瀋陽軍區副司令員。孫玉國被選為四屆人大常委會委員.第十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1976年的10月風暴之後.孫玉國受到審查.被撤銷職務.1982年中央軍委同意瀋陽軍區對孫玉國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按正團職𨍭業處理的意見。之後轉任瀋陽軍區後勤部經貿局進出口總公司經理.工作勤奮.帶領工人把一直虧損的公司做得頭頭是道.轉虧為盈受到領導和工人的好評。</p> <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國代表大会於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召開."九大"前夕.毛澤東提議.要有抗美援潮和中印邊界反擊戰.珍寶𡷊自衛反擊戰的代表赴京參加"九大"。於是參加"九大"的任務歷史性地落在了珍寶島自衛反擊戰的"戰鬥英雄"孫玉國的身上。1969年3月珍寶島的硝煙才剛剛散去.4月1日黨的"九大"就在北京召開。而珍寶島自衛反擊戰的"戰鬥英雄"孫玉國從解放軍的最基層.從偏遠的烏蘇里江畔邊防站.走向全國萬眾矚目的人民大會堂.成為了"九大"的代表。當孫玉國走上人民大會堂的講台.用激動的聲音講述珍寶𡷊戰鬥歷程時。他可以問心無愧地大聲講.在保衛祖國領土的戰鬥中是英勇無私的.那段日子是在迎着炮火從死亡中走過來的。當孫玉國講述3月2日全殲入侵的蘇軍時.毛澤東主席從座位上巍然站了起來為孫玉國鼓掌。跟著全埸掌聲雷動.孫玉國的發言使"九大"會議進入了一個激動人心的高潮.當孫玉國講完把蘇制T62垣克被炸癱在我國內河.介紹完這次戰鬥的時候。毛澤東再次站起來.全埸又驟然響起了一陣陣有節奏的掌聲。(图片:毛澤東和戰鬥英雄孫玉國親徹握手)</p> <p class="ql-block">當會議休會的時候.周總理走到孫玉國跟前提醒道:"你在發言當中毛主席起來為你鼓掌.你要過去致敬握手哩!"孫玉國壯着膽子走向主席台正中.高喊一聲毛主席萬歲.然後正正規規的行個軍禮.並緊緊握著毛主席伸出來的手。在一個人意氣風發的時候.強烈的情感最容易失控。未經政治風浪的孫玉國一時變得異常亢奮.他和主席握完手.只沿著主席台左邊走去。那裡坐着林彪.陳伯達.康生.江青.強春橋.姚文元.謝富治.黃永勝.吳法憲.葉群.汪東興.溫玉成等。孫玉國高呼一句革命口號.行一個軍禮.握一下一個人的手。而右邊的周恩來.董必武.劉伯承.朱德.陳雲.李富春.陳毅.李先念.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等他好像都沒看到。孫玉國這一幕激烈的舉動.電視機和錄像機都忠實地記錄了他在國家最高領導人面前的真實表演。多少年過去.人們對這一歷史時刻都記憶猶新。當孫玉國披著紅太陽的光輝回到部隊時.戰友們都瞪着大眼睛問他:"你握完主席的手後為什麼只去握主席台左方人的手"?"我要從左邊下台呀"。孫玉國好像並沒意識到什麼的.或者他還真的沒留意到右邊的革命老同志哪!左的左·右的右</p> <p class="ql-block">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九屆全國代大會.投票選舉的錄影片段.(請點擊視頻觀看)</p> <p class="ql-block">大起大落孫玉國.以最好的心態去享受生活.晚年的孫玉國仍然以良好心態去唱響夕陽之歌。2002年清明節.乍暖還寒的珍寶島.迎來久違了的戰鬥英雄孫玉國。這一年.61歲的戰鬥英雄不遠千里親赴珍寶島.為長臥這裡的昔日戰友掃墓。踏上這片冰封的土地.望着哨所前飄揚的五星紅旗.這位見過風浪.一向堅強的老人忍不住流下了男兒淚。他向在場的人懇求道:"請你們在這𥚃給我留下一塊土地.百年之後我要和戰友們葬在一起!"作為珍寶島自衛反擊戰湧現出來十位戰鬥英雄的一員.孫玉國的人生無疑是充滿傳奇的一生。"1969年中央軍委頒布命令.授予在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中有英勇突出表現的十人以"戰鬥英雄"榮譽稱號.他們是:孫玉國.杜永春.華玉傑.周登國.冷鵬飛.孫征民(烈士).楊林(烈士).陳紹光(烈士).王慶容(烈士).於慶陽(烈士)。那時候.珍寶島十位"戰鬥英雄"的名字傳遍神州大地.激勵着七億中國人民.成為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光輝形象。</p> <p class="ql-block">幾經風雨.起落跌撞後.1983年3月.42歲的孫玉國.轉業成了瀋陽郊區7446廠的第二廠長.悄悄地退出了風雲變幻的政治舞台。孫玉國當上第二廠長後面臨着重重困難.首先工廠很偏遠.每天一早天未亮就要出門乘公車去上班.晚上八.九點才回到家。一家人也從小樓搬出.住進不到五十平方的小屋。好在廠裡質樸的工人對他表示出真誠的歡迎。大家的態度讓孫玉國十分感動.他決心要學好管理知識.在新的崗位繼續發光發熱。在工作之餘.他一直抽時間學習研究企業管理知識.虛心向老員工請教.很快就成為一個合格的廠長。孫玉國普通工人一樣勤奮工作.事無大小都親力親為.繁忙的時候.他幾乎每日都泡在車間𥚃.輪班跟著每個班組干.吃飯就只吃自帶的凉饅頭。當時孫玉國工資只得70多元.妻子孫國珍只得40多元。有兩個未成年的孩子要撫養.生活十分困難.然而.孫玉國從來沒有任何怨言。每次廠里發放油.面之類的物資時也總是緊着工人們先拿。經過一年多的辛勞.生產水平得到顯著提高.1984年底已轉虧為盈.盈了53萬多元.同年該廠被評為"先進企業"。孫玉國因貢獻突出被上級機關獎勵300大元。得知這好消息後妻子孫國珍忍不住流下了激動的淚水。由於表現突出.孫玉國又接到臨危受命.調到一個面臨倒閉的工廠。為了救活工廠.孫玉國到全國各地跑項目.從東北到海南.從部隊到地方.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短短三個多月時間.工廠便穩定了下來.生產逐漸走上了正軌。此後.孫玉國繼續擔任瀋陽金誠電子大廈副總經理和瀋陽軍區後勤部進出口貿易總經理等職直至退休。晚年的孫玉國和老伴.子女一起生活.享受天倫之樂。閒暇時光釣釣魚.練練書法.生活平凡而充實.80多歲的孫玉國仍然保持着那身英雄本色。</p> <p class="ql-block">"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 "毛澤東自1956年至1966年的十年間曾經12次之多𣈱游長江(請點擊視頻觀看)</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主席𣈱游長江的精彩一刻</p> <p class="ql-block">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對中國進行了破冰之旅.當尼克松來到中國後看到一畫報.中國人都舉着槍勇往直前.下面還有一行字.尼克松問秘書寫着什麼.秘書小聲說、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打倒美帝國主義。尼克松聽了只微微一笑.當毛澤東接見他的時候.尼克松對毛澤東說:我來的時候見到一幅畫上面寫着"打倒美帝"。毛澤東靈機一动笑着說"放空炮".周恩來也適時補上一句:"我們天天喊着打美帝.你們不也天天喊着打倒我們嗎?也沒見誰打起來!"尼克松聽完哈哈而笑.這事也就在笑談中過去了。一笑泯恩仇😄(請點擊視頻觀看)</p> <p class="ql-block">周恩來總理陪同尼克松到上海訪問.當晚並在《錦江飯店》設宴款待尼克松.中美雙方並在上海發表了"上海公布"正式開啟了中美兩國人民的交往(請點擊視頻觀看)</p> <p class="ql-block">《錦江飯店》的前身就是歷史悠久的《錦江川菜館》.是由一個極具傳奇色彩的中國離婚女人董竹君創辦。"我從不因被曲解而改變初衷.不因冷落而懷疑信念.亦不因年邁而放慢步伐"這是董竹君堅定不移的信念。董竹君是當年上海灘商界和報刊的傳奇人物.身為《錦江飯店》的創始人.不但是成功的創業達人.更代表着這一行業一個時代的里程碑。董竹君傳奇的一生.也曾有一個能夠給她提供溫暖懷抱的男人出現過.可是給她帶來的幸福只是短暫的.傷害与痛苦却是久久不能散去。董竹君1900年出生於上海.那時的上海已初顯"魔都"的雛形.燈紅火綠.夜夜笙歌已成為這個大都市的特色.可身為上海人的董竹君.過着的並不是繁華上海的生活.她過的是游離在繁華与貧窮邊緣的悲凉日子。父親董同慶.他堅強地爭扎在這個繁華都市大半輩子.到頭來依舊靠拉黃包車維持一家生計。母親雖然勤儉持家.但對着朝不保晚的艱苦生活.也難免有些抱怨和悔恨.董竹君就在這种磨難的生活環境中成長.她十分早熟和懂事.更磨練出她不一般的毅力和耐苦性格。她父母也明白事理.思想前衛.在一片女子讀書無用的年代.董同慶砸鍋賣鐵也供董竹君去讀私墊.可是天意弄人.還未等她私墊畢業.她的命運就發生彻底的轉變.她父親董同慶長年捱苦力.風吹雨淋.日積月累.人到中年染上傷寒症.那時候傷寒症可以說是不治之症。為照顧父親.其實更是為節省開銷.董竹君中途輟學。沒有收入任你怎樣節流也是無補於事.不到幾個月米缸已揭不開了.董同慶的痛苦也無法下一服藥。無奈之下.只能忍痛把13歲的董竹君押給賣藝不賣身的青樓三年。董竹君雖然出身普通家庭.但她聰敏過人.吹拉彈唱學得很快。和看客們周旋.和現實對抗是她在青樓要做的全部。(图片是董竹君到97歲才親手寫成的回憶錄"我的一個世紀"封面照)</p> <p class="ql-block">董竹君15歲那年.是她進入青樓第二年.她遇到了一個讓她怦然心動而又願意把她過往的一切棄之不顧的男人…夏之時。1915年夏之時27歲.剛從日本留學回國.任四川督軍.在這年紀能坐上督軍位置.他的能力無容置疑.說是年少輕狂也有足夠資本。夏之時能和董竹君相戀是因為他初回國時喜歡流連煙花柳巷之地.才在眾多鶯燕中發現了別具風姿的董竹君。雖然她們之間地位差距甚大.但年紀小小的董竹君面對感情却有着非一般的理智和自信。當時憑夏之時的權勢与財富足可帶董竹君脫困青樓.但她不希望一開始就和夏之時不平等.她決意要憑自己的智慧逃出青樓.逃出了青樓的董竹君和夏之時就私定終身。一個重情重義留學歸國的才子.年少成名的軍閥.的確值得董竹君去冒險出逃。但無論如何優秀也未能把董竹君的頭腦冲昏.在逃出那晚.夏之時早早在約定的地點等候.但第一時間等到的不是董竹君的熱情擁吻.而是清醒的三條約定。這個15歲的少女認真的說:從現在起我們倆個人的命運算是彻底拴在一起了.拋去女子應有的矜持.我還是要說.我可以嫁給你.不過你得答應我三個條件.第一.我不做小;第二.必須讓我出國讀書.繼續接受教育;第三.你位高權重.行報國志得讓我從旁協助。這三個條件不大.但亦不小.有幾個位高權重的男人能忍受得住這花花世界的誘惑.一生只愛一個人呢?但在那月色美得恍匆的晚上.夏之時毫不猶豫地承諾了董竹君.董竹君也心滿忘足地和夏之時情定終身.跟隨他到四川當督軍夫人去了。婚後夏之時並沒有毀約.既沒有出軌變心.也設有禁錮董竹君對生活的選擇.送她去日本留學接受新潮思想和教育。過了15年苦日子的夏竹君算是第一次迎來了衣食無憂的富裕生活.在東京女子高等學校讀書及一切開銷都由夏之時負擔.她只管無憂無慮的學習.完成早被中斷了的學習夢。在這段婚姻裡.不管是夏之時還是董竹君都沒有違背承諾移情別戀.可這維持了15年的婚姻到最後還是走到破滅的結局</p> <p class="ql-block">董竹君和夏之時結婚15年.為夏之時先生下四個女兒.最後追回一個兒子.五個孩子都是董竹君在鬼門關中帶來這世間的.每個都是心肝寶貝。可夏之時却被封建社會重男輕女的思想過於浸淫.對四個女兒的生活和學習都不上心.只關心小兒子的成長。在女兒到了讀書年齡.他更說些讓董竹君非常憤慨的說話.夏之時說:不必為她們在教育上浪費錢財.畢竟女孩長大了都是嫁人的.這不是給別人做嫁衣嗎?相比起在女兒教育上的不苟同.讓董竹君更失望的是.當年小女兒得重病.她放下手頭上的一切.日夜小心照顧女兒.讓命懸一線的小女兒漸漸向好。可夏之時却罵她放下一切家務去照顧女兒.完全是本末倒置.不知輕重.說得更狠的是.不過是一個女娃吧了.能比得上一大家子的生活重要嗎?死了就死了.別瞎操心。這樣絕情的話讓董竹君彻底崩潰了。她彻底明白這時的夏之時骨子裡就是瞧不起女子。為了女兒這一籮筐的事情.也為了一地雞毛的日常瑣事.兩人的爭執日益增多.吵㗎已成日常.撕破了嘴臉的夏之時.吵起㗎來已再沒有顧慮.時常對董竹君拳打腳踢。1929年董竹君再次從夏之時的拳打腳踢中逃脫.被夏之時拿著刀在巷子裡追打.董竹君沒顧得及穿鞋.跑到大街上求救才撿回一命。經過這場鬧劇.她心灰意冷.帶着四個不受重視的未成年女兒.沒多帶夏家一分一毫.頭也不回地遠走上海老家</p> <p class="ql-block">董竹君母女5人到了上海的日子並不好過.她把自己的手飾.衣服都拿去當鋪當了.但生計仍然難以維持。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董竹君開辦了小規模的紗管厰.因資金困難.她親自到處跑銷售。那年代一個女子跑街談生意實非易事。然而在她千辛萬苦拉來投資擴大生產不久.日寇侵華進攻上海.紗管厰被炸。紗管厰想要恢復生產就要資金.之前的股東還要來討債。董竹君十分為難.無計可施下.她冒險去籌錢.差點陷入更大的困境。走投無路之時.她曾經有過短暫的懷疑人生。但為了子女她很快堅定下來.董竹君雖然沒有經濟支撐。但她敢拼博的勁頭却讓很多投資者折服。她會經營懂實業的務實精神.贏得一位旅居日本的四川商人李崇高的信任。在董竹君一筹莫展的時候找上門來.提議無償資助她2000元開川菜館。在上海開川菜館並不符合上海人清淡的口味.但她覺得將川菜改良.應該有很好的前景。董竹君把菜館定位在高檔次.她要把吃作為一種文化去打造。1935年3月15日在上海法租界.一間"錦江川菜館"正式營業。新穎別致的裝飾風格和獨特的經營模式在上海灘頭一炮而紅。飯館一開業就高朋滿座.上海灘有頭有面的人物.杜月笙.黃金榮.張嘯林等成了這裡的常客。南京.上海的軍政重要人物也在這𥚃宴客。美國默片明星卓別林來訪中國時也品嚐了"錦江飯店"的香蘇鴨.還將來"錦江飯店"的經歷寫進了自己的回憶錄。《錦江飯店》的成功和發展壯大.除了董竹君自身的努力和精明的生意頭腦外.更少不了上海大亨杜月笙的幫助。據說有一次杜月笙來吃餐.等位時間太長而有些不耐煩。於是叫來服務員大喊道:"你們生意這麼好.怎麼還不擴建.告訴你老闆缺錢我出.缺房我找房東孫梅堂"。董竹君心裡明白.一個女人要在上海灘做生意少不免要和三教九流之輩打交.如能与權勢顯赫.威震一方的杜月笙扯上關係。那麼日後在上海灘做事就方便很多。董竹君接受杜月笙的幫助後.再找房東孫梅堂時.与以往却是截然不同的一番嘴臉。董竹君還未開口孫梅堂便擠着笑臉嘴裡喊着"𥚃面請"。這次談話後.房東孫梅堂貼上大筆搬遷費讓《錦江飯店》左右的幾間房客搬走.把空房租給董竹君。這顯然是來自杜月笙的壓力。想到孫梅堂之前的強硬態度和現在的積極態度.董竹君不禁有些好笑。在飯店擴建完畢.董竹君特地定了兩桌酒席送給杜月笙以表感謝.杜月笙欣然受之。經過《錦江飯店》的擴建及許多其他事情.大家都認定董竹君是杜月笙的人.她的名氣也越來越大.在上海灘再沒有人敢輕視她.飯店生意也越來越火紅。在董竹君的世界裡.有仇不一定要報.但有恩就一定要報。對杜月笙是如此.對其他人也是如此。1937年杜月笙想在大上海創辦大型娛樂園.想董竹君把《錦江飯店》分店開到自己的娛樂園.董竹君豪不猶豫地同意了。美國領事館商務參贊邀請董竹君開分店都遭拒絕.而杜月笙的要求却欣然同意了.這無他的.只是對昔日杜月笙給自己幫助的回饋。只因七、七事變而沒有合作成功而已。無償支助两千元給董竹君開飯店的李崇高在日本遭遇到困境.董竹君豪不猶豫地償還了两千元給他還負擔了他一年多的生活費。李崇高不無感概地說:"想不到到頭來還是你對我的幫助很大.難以忘懷!"李崇高被蔣槍斃後.董竹君悲痛不已。盡最大能力幫助他的親屬。</p> <p class="ql-block">《錦江飯店》創始人.女企業家董竹君受周恩來接見。董竹君創辦《錦江飯店》後接近杜月笙固然是為了生計。但更主要原因是飯店有顯赫權勢人物保護才更方便地進行革命活動。大家可不知道.這位新進的上海灘名流是一位為共產黨辦事的愛國人仕。周總理曾稱她為:"未宣誓的黨員"。大革命時期.革命黨人宋時輪在廣州被捕.出獄後四處尋找黨組織.輾轉來到上海。當時宋時輪經濟陷入困境.拿着一張李姓同志的介紹信找上了董竹君。董竹君看過信件.了解過宋時輪的情況.給了宋時輪一筆錢.送他離開時並對他說:有困難再來找我。當時的董竹君絕對想不到.自己幫助的這位小同志後來竟成了開國上將.曾任上海警備司令。解放後宋時輪轉程往《錦江飯店》尋找董竹君以示感謝。1951年6月9日新中國第一家國賓館《錦江飯店》正式成立。這飯店當時估值三千兩黃金.約15萬美元。由《錦江飯店》董事長董竹君無償捐獻給國家。而董竹君只帶走自己一直使用的文房四寶和郭沫若手書的一首詞。周總理親自設宴招待了這位傳奇商人。並對董竹君說"多年.你為黨.為革命付出了很多.你很不容易啊"。是的.真不容易啊!革命戰爭時期擔驚受怕.忍辱負重。革命勝利.把一生拼博捱出來的所有資產捐贈國家。希望晚年過上簡單平靜的日子.可樹欲靜而風不止.這位一直努力為黨國效力.在開辦《錦江飯店"期間秘密支助革命黨人.為革命做出了不少貢獻.開國上將宋時倫.大文豪郭沫若等都受到過她的支肋。這樣一個為黨國作出貢獻的近70高齡老人竟然還要帶上"特務嫌疑份子"的罪名受勞獄之災;她的70歲生日是在獄中度過.她並不因為被誤解而改變初衷.她在獄中寫下了"辰逢七十古稀年.身陷囹圄罪何見。青松不畏寒霜雪.巍然挺立天地間。"的詩句鼓勵自己樂觀地生存下去。1997年董竹君以最優雅的形象走完她近一個世紀的人生歷程。從一名青樓歌女到商界各人.從一名普通女孩到成功的慈母。從一個成功的愛國商人到階下囚.無論在人生的那個階段.什麼身份董竹君都以自尊.自愛和自強不息的優雅演繹一個女人的奮鬥歷程.别人都只會創造奇蹟.但董竹君却把自己活成了傳奇</p> <p class="ql-block">董竹君15歲嫁夏之時.連生4個女.當懷上唯一的兒子夏大明時她已經26歲。在大明滿月那天.夏之時在夏家大擺筵席。這讓董竹君很不高兴.因為四個女兒的滿月都不慶祝。令她更生氣的是不顧她的反對.直接把兒子過繼給了三房。過繼之後還很不滿地對董竹君道"就是一個名義上的事.你年紀小.就喜歡小家子氣.大明不還是你的兒子嗎?"這快將董竹君氣炸了。在大明出生後.她一面繼續經營自己開辦的黃包車公司和絲襪厰.一面主持着夏家。這些年來夏家六房的支出幾乎全靠二房來維系.董竹君曾經幾次向丈夫提出:"應讓六房都出力生產.這樣下去遲早要坐食山空。"夏之時滿不在乎道:"你這個人是什麼想法啊"。好像由董竹君養起夏家六房人是應份的。相比起這些.讓董竹君最難以接受的是.夏之時絕對同意女子接受教育.不願花一分錢在女兒的教育上。因此她知道.若繼續留在夏家.四個女兒都會面臨斷學被早早嫁作人婦。而且由於家庭.子女.經濟等問題導致夫妻間的矛盾已到了"無可調和"的地步。"出走"成了當時董竹君唯一的選擇。1929年董竹君带着四個不受尊重的女兒離開夏家前往上海。走的時候.她經過再三考慮知道夏之時絕不會為難大明.因此決定暫時留下唯一的兒子在夏家.等到上海一切穩定後再接回大明(左起董竹君.夏大明.夏國瑛)</p> <p class="ql-block">夏之時當年意氣風發的愛國熱情一直感染着董竹君.雖然在經歷5年分居最後還是簽定離婚.但董竹君一生都沒有再嫁人.在她的床頭一直擺放着夏之時的照片.她無時無刻都在感激這個改變她命運的男人。在1951年聽到夏之時被錯誤槍決的消息後.她彻夜未眠.陷入無限悲痛中.這是她唯一深愛過的男人.曾經的過往歷歷在目.又怎能不讓她傷懷!</p> <p class="ql-block">1935年.董竹君与夏之時分居五年後還是決定離婚。她在上海的"錦江飯店"做得火紅.帶着幾個女兒在上海已穩定下來。她第一時間托正要回四川的詩人王雲帆去探望兒子夏大明。</p><p class="ql-block">但當王雲帆自四川回到上海後告訴董竹君.當他問大明"想不想上海的媽媽.姐姐"大明很不高兴地回答說"她們早把我忘記了"。董竹君早就預料得到.當年帶着四個女兒.留下才三歲的兒子夏大明出走,大明長大後一定會對她恨之入骨。才九歲的大明又怎會明白當時母親面臨的艱難決擇?即使把全部真相都講出來,他亦不會懂。這晚董竹君回想起來過往的痛苦經歷.整晚沒有入睡。時間在一天天的過去.董竹君的內心始終惦掛用生命博來的兒子夏大明。那一天.她回想起自己15歲就嫁人.小兒子也不覺15歲了。她走到門外.向着兒子所在四川老家的方向.不無感概地自語首:"大明啊!你何時能理解媽媽的苦衷啊"。哈或者真有母子連心這回事吧.不久後的一天.董竹君竟然收到兒子的一封來信.信裡寫道"我現在明白了.媽媽是個好人。今後有人說你壞話.我就用拳頭打他。"董竹君不知兒子對她的態度怎麼會突然轉變,但她心裡滿是高兴。其實這是夏家的一個老勤務兵不忍見到善良的董竹君被兒子誤解仇恨。他將董竹君的為人及她在夏家受的委屈和付出向辛勞告訴了大明.化解這一母子恩怨。(左前夏國瑛.董竹君孫女.董竹君.夏大明之妻杭貫嘉.後夏大明)</p> <p class="ql-block">1944年18歲的夏大明在讀高中二年級.當時正值抗日戰爭時期.他為了踐行"報國之志".毅然投筆從戎。他和其他同學一起被分配到中國遠征軍新一軍.軍長是國民黨高級將領孫立人。</p><p class="ql-block">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日本鬼子宣布投降。大明和他還活着的同學們都高兴極了.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他們被告知將随部隊前往東北繼續作戰。當夏大明和同學聽到這命令時都驚呆了."日本鬼子都撤走了.我們去東北路誰打?"夏大明心知這是要去打內戰。為免"自己人打自己人"他決定托好友周駿之幫他寫一封求助信給母親。周駿之是這樣寫的:"他們的隊伍停留在香港九龍.不日開往東北。很想回家無法脫身。"董竹君收到信後馬上要女兒夏國瑛趕去找國民黨元老楊虎.請他寫一信給大明的頂頭上司孫立人.就說讓假两周.回滬探母後再去東北。不久之後.夏大明終於獲准先到上海。此時這母子俩已經分別十多年了.母子重逢團聚那一天.董竹君在上海凡爾登花園的家𥚃.母子相見.她抱着已經長大成人的兒子失聲痛哭。那一晚.董竹君心潮彭拜無法入睡。十多年未見兒子.她真想一直守着他。但又擔心自己會打擾兒子休息。其實大明也和母親一樣.回到房間後一直未能入睡。半夜.董竹君偷偷下樓.想看看兒子是否已經入睡。躡手躡腳走到大廳時.她竟看到兒子也正在大廳徘徊。大明見到母親下樓來.他愣了一下對母親說:"反正睡不着.出來走走。"董竹君見狀乾脆拉着兒子在沙發上絮叨.一直聊到快天亮了才肯各自回房休息。董竹君將自己離開夏家後的種種都告訴了兒子.而大明也把母親離開後的種種悉數告訴了媽媽。那晚後.母子俩的心再次緊緊相連在一起。幾經艱辛才能離開部隊大明當然不會再回去了。離開部隊後.他繼續回到學校接受教育.在母親的影響下.夏大明也開始接觸革命。1947年他對國民黨發動內戰和腐敗不滿.組織了"反內戰.反飢餓.反迫害"的反蔣學生運動。因為反蔣的緣故.夏大明兩次被學校開除。這期間遠在四川的夏之時也知道大明的境況.寫了一封信給大明.關於這封信的內容.後來夏大明在回憶中是這麼說的"在1948年.我父親當時已經与隆昌的唐則語結已9年了.但想到當時上海情況凶險.他寫信喊我和母親回四川.說房間已經替我們安排好…… "收到父親的示好信後.夏大明第一時間交到母親手𥚃。夏大明始終覺得父母雖然已離婚.但他們之間的感情一直在。因為即使離婚後他仍多次聽到父親說及母親的好.母親亦一直把他們的結婚照放在了床頭.但出乎夏大明意料的是.母親看完了信後拒絕了父親的安排。自此之後.夏之時与董竹君之間便再也未曾有過更多的往來。1951年夏之時被錯誤判死刑槍決。</p> <p class="ql-block">董竹君与她的伍個子女.兒子初時不肯原諒母親不帶他走.後來了解母親的難處及父親重男輕女觀念的嚴重.只准帶走四個女兒.不准帶走兒子的真相.原諒了母親.</p> <p class="ql-block">董竹君(1900年2月4日-1997年12月6日)子女長大後陸續去到北京工作.1960年她亦由上海遷往北京.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1967年10月23日因特務.漢奸罪被關押5年之久.先在奏城監獄關了四個月.後轉往功德林監獄關了九個月.最後在"半步橋"監獄關了四年。1972年10月22日董竹君准許出獄回家養病.1979年3月29日被正式平反.1981年赴美探親。晚年克服病痛折磨.歷經8年親手完成回憶录《我的一個世紀》。1997年12月6日安祥離世</p> <p class="ql-block">這是1957年周恩來總理應匈牙利政府邀請.訪問了西班牙的錄影視頻(請點擊視頻觀看)</p> <p class="ql-block">周恩來逝世後90歲高齡的朱老總帶著沉重的悲痛心情前來向出生入死的戰友作最後送別。</p> <p class="ql-block">朱德含着淚水向周恩來敬上最後一個軍禮.七個月後朱老總也離開了人世</p> <p class="ql-block">无情未必真豪傑.情深如何不丈夫.周恩來總理雖然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一生中寫滿感天地泣鬼神的事跡.但也有鐵漢柔情的風彩</p> <p class="ql-block">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五.一勞動節.在西花廳拍攝纪念五.一合照.周總理幫鄧大姐整理服飾溫馨一幕</p> <p class="ql-block">1947年在延安窑洞前的合照</p> <p class="ql-block">1946年5月.周恩來率中共代表團到達南京.這是周恩來在梅园新村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照片拍攝於60年代.周恩來和鄧穎超都已是60多歲人了。然而,鄧穎超在前面唱歌.周總理在後面鼓掌.眼𥚃滿滿都是欣賞之光</p> <p class="ql-block">1958年周恩來總理在北戴河度假.和劉少奇幼女劉婷婷一起去游泳.回來後披着浴巾和劉婷婷合照.留下這張經典照</p> <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國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1975年1月13日至17日在北京召開.這是唯一一次在特殊十年期間召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從1970年3月開始籌備工作.到1975年1月正式開幕.歷時五年。周恩來作了最後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政府工作報告。病重期間.周恩來總理沒能讀完全份工作報告.只讀了頭尾兩部份.之後不到一年.周恩來病逝(請點擊視頻觀看)</p> <p class="ql-block">1980年5月17日.已故中共中央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劉少奇追悼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主席華國鋒主持.中央副主席鄧小平致悼詞</p> <p class="ql-block">1980年5月17日中共中央主席華國鋒.主持中央為前國家主席劉少奇召開的追悼會</p> <p class="ql-block">1980年5月17日華國鋒主席參加和主持了前國家主席劉少奇追悼大會.並向劉少奇夫人黃光美致以深切慰問。中央決定撤銷中共八屆二中全會橫加於劉少奇"叛徒.內奸.工賊"的罪名和把他"永遠開除出黨撤銷其黨內外一切職務"的錯誤決議.撤銷原審查報告。圖片華國鋒親切問候劉少奇夫人黃光美</p> <p class="ql-block">華國鋒与葉劍英</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逝世後.華國鋒.葉劍英聯手粉碎了"四人幫"集團.全國各族人民熱烈慶祝</p> <p class="ql-block">華國鋒在湖南工作時全家合照.華國鋒夫人韓之俊。長子蘇華.在中國人民空軍任職。次子蘇斌.畢業於國防大學.曾在北京衛戍區任職。長女蘇玲.曾擔任民航局下屬一個機構的工會主席。幼女蘇莉.在國務院一單位任職.職務不高.但蘇莉曾長期擔任華國鋒的生活秘書.四個子女都非常低調</p> <p class="ql-block">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03週年的日子.時年75歲的華國鋒到北京"毛主席紀念堂"瞻仰毛澤東遺容後.為毛澤東親屬簽名留念。</p> <p class="ql-block">華國鋒晚年無官一身輕.這是華國鋒到深圳參觀留下的一張珍貴照片</p> <p class="ql-block">華國鋒晚年退出政壇.在家含飴弄孫.盡享天倫之樂</p> <p class="ql-block">1942年鄧穎超与葉挺夫人李秀文母女合照.李秀文年輕時很美麗.是當時的校花</p> <p class="ql-block">錢學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浙江杭州人.出生於上海。中國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暨中國工程學院院士。中华人民共和國「兩彈一星」工程主要設計工作者。為中國火箭.導彈和船天太空計劃做出過重大貢獻。1991年被中國政府授予「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1999年被評為「兩彈一星元勳」与錢偉長.錢三強並稱「三錢」。</p><p class="ql-block">幾經周折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一家登上"克利夫蘭總統號"郵輪歸國。10月8日抵達香港後.從九龍車站前往深圳。當晚抵達廣.後飛上海停留.10月28日抵達北京。到京後錢學森顧不得舟車勞頓.馬上走訪參觀各科院和高等院校。摸清中國要建立航空工業的基礎。11月25日獲准參觀「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哈軍工」第一任院長陳賡大將以北京前往哈爾濱親自陪同錢學森參觀「哈軍工」。1956年2月16日周恩來.陳毅等接見錢學森。周恩來委託他起草一份飛彈研制方案。第二天.2月17日錢學森已完成起草了一份(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意見書)交周總理並送毛澤東審閱。同年錢學森.錢偉長.郭永懷等創建.主持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錢學森任首任所長。這也是錢老回國後擔任的第一個職務。1964年10月16日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顆原子彈在羅布泊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在我國西北大漠上空被一架高速飛行的飛機拋出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35歲未婚的超齡青年錢學森回國探親.妹妹要給他介紹一個對象.誰知錢學森看着她有些不對勁了便說:"別折騰相親事兒了.你嫁給我得了",妹妹聽完一臉驚訝說:"我有男朋友啊"。錢學森道:"從現在開始都不算"。錢學森的父親錢均夫.和蔣百里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两家人經常串門。蔣有5個可愛漂亮的女兒.這令沒女兒的錢夫人非常羨慕。錢夫人特別喜歡三女蔣英.有天她忍不住打趣道:"乾脆把蔣英送給我當女兒算了.以後給學森當媳婦!"誰知蔣百里夫婦竟同意了。按當地的習俗擇日舉辦儀式.蔣英改成了錢英.變成了錢學森的妹妹。蔣英小錢學森8歲.平時很依賴哥哥.總愛跟在屁股後面.哥哥長哥哥短的叫着.而錢學森又很疼這美麗的妹妹.經常給她買好叫的。然而.蔣英過繼錢家這些年.母親一直掛念著她.相思成疾.於是她想把蔣英要回來。然錢學森父母本來就是通情達理的人.他們當然理解將母㚼苦衷.大方地把將英送回去。就這樣.從小玩到大的錢學森和將英要分開了.此後天各一方。1935年錢學森考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生.他拿下了航空.數學雙博士.成了航空動力學專家。而蔣英則遠赴德國主修古典音樂和唱歌。1947年錢學森回國探親.見到久違了的蔣英。蔣英也興奮的喊道:"哥哥你總算回來了.乾媽還托我替你介紹相親呢!"錢學森情深款款的望著蔣英:"我們別折騰相親的事了.乾脆你嫁給我得了。"蔣英沒想到哥哥會這麼直接.所以她第一反應是驚訝.但內心仍是高興的。既然捅破了.那就順理成章吧。很快他們舉辦了婚禮.婚後蔣英跟隨錢學森去美國。後來生了一兒一女.一家四口生活幸福美滿。</p> <p class="ql-block">錢學森和蔣英晚年生活充實幸福.錢學森的成功少不了蔣英的支持和理解.他也自感對蔣英向虧欠.晚年他對蔣英說:"如果你不是嫁給我.你會成為我們國家最好的女高音歌唱家.你有着非凡的天賦.勤奮.又聰明...但蔣英却回答"這個國家可以沒有蔣英那樣的歌唱家.但是不能缺少錢學森那樣的科學家。我願意為此做出犧牲.這不是遺憾.這叫光榮"。</p> <p class="ql-block">1954年.錢學森在公園親手為愛妻蔣英和兒子錢永剛拍下一張珍貴照片,照片中.身處異國他鄉的蔣英雙手環抱着年幼的兒子永剛.脸上掛着美麗溫柔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錢學森教授浮生半日.忙裡偷閒。在百忙之中還要和妻兒去公園享受天倫之樂</p> <p class="ql-block">1955年錢學森一家四口坐上了"克利夫蘭總統號"郵輪踏上歸途。離開美國回到祖國的懷抱</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探望98歲高齡的錢學森老教授</p> <p class="ql-block">在特殊時期.錢老一家不愛紅裝愛武裝.兩個兒女響應"廣活天地大有作為"號召.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兒子錢永剛擔誤十年時間再參加高教進入大學學習</p> <p class="ql-block">錢學森的兒子叫錢永剛.孫子叫錢磊.錢永剛曾到美國留學.像爸爸一樣.學成歸國.為建設繁榮強大的中國貢獻自己一份力量。錢磊年僅30歲就已經是少校參謀.他特別不喜歡別人說他的爺爺是錢學森。也很少在別人面前說出爺爺的名字.不願意打着爺爺的旗號去找别人辦事</p> <p class="ql-block">錢永真是錢學森的女兒.定居美國</p> <p class="ql-block">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屠呦呦1951年考入北京大學醫學院.1955年畢業.1972年成功提取青蒿素.2015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在發現青蒿素到獲得諾貝爾獎這漫長43年間.沒幾個人知道屠呦呦是誰.這院那院的院士裡面更無屠呦呦的一席之地.讓人尊敬的是屠呦呦發現的青蒿素.在治療瘧疾方面挽救了全球數百萬人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80年代初.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國務院港澳辦主任(1978 -1983)廖承志的一張全家福照片.向大家展示了他們一家和睦溫罄的生活。從照片中看出.廖承志的居家並不大.沒有豪華的家具.陳設也相對簡單。這与他們的聲望和身份地位相比.顯得相當樸素。照片中廖承志抱著寵物狗.顯得格外親切。夫人經普椿輕抱著孫女与廖承志並排而坐.氣質優雅。長孫廖懷南坐爺爺左邊.小孫子坐在最右邊.两個膝蓋應該都受了輕傷.還涂有籃藥水的。站在後邊的是兒子廖暉和兒媳趙汝蘅。廖暉畢業於哈軍工.後來跟隨父輩踏入政壇.同父親一樣曾任港澳辦主任(1997 -2010)。兒媳婦趙汝蘅是中國芭蕾舞劇團團長。長孫廖懷南2012年与電影名星吳辰君結婚。</p> <p class="ql-block">電影名星吳晨君与孫中山的好拍檔.廖仲愷的曾孫廖懷南舉行婚禮.正式成為廖家媳婦</p> <p class="ql-block">這是1966年的特殊年代.周恩來陪同毛澤東在天安門接見百萬紅衛兵的景象(請點擊視頻觀看)</p> <p class="ql-block">在十年特殊時期中.周恩來与李訥的合照.李訥是毛澤東和江青的女兒</p> <p class="ql-block">在特殊革命運动時期.劉少奇在他生命的最後階段遇到了江青.不過這次的相遇並沒能改變劉少奇的命運.時來只是昨日夢.運去英雄不自由</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張能捕捉到中國革命時期的歷史瞬間的珍貴照片.四位紅色公主代表着當時的家庭和社會背景.每個人都有着獨特的成長經歷和性格特點。</p><p class="ql-block">李訥(左1)作為毛澤東和江青的女兒.身上承載著歷史的使命.她樸素內向的性格或許是深受革命家庭的影響.她嚴於律己.</p><p class="ql-block">林豆豆(左2)身為林彪的女兒.也承受着家庭的無限壓力.她的童年不像普通孩子一樣無憂無慮的快樂.由於她的家庭背景.她的一生也是充滿了傳奇色彩。</p><p class="ql-block">聶力(左3)是聶榮臻元帥女兒.她的生活經歷並不尋常.在艱苦的環境下長大.</p><p class="ql-block">陶斯亮(右1)她的父親是特殊年代最大走資派劉.鄧.陶中的陶鑄.她的母親是傑出的老紅軍.陶斯亮自小就顯露出她出色的才華.後來成為一名軍醫和政治家。</p> <p class="ql-block">這是1959年.前中南局書記兼廣東省委書記陶鑄和女兒陶斯亮.妻子曾志在廣州拍攝的珍貴照片。這一年陶斯亮18歲.已經亭亭玉立。</p> <p class="ql-block">這是1950年陶斯亮与父親陶鑄.母親曾志在廣州拍攝的一張珍貴照片</p> <p class="ql-block">這是曾志与女兒陶斯亮,女婿張冀.及兩個外孫的合照</p> <p class="ql-block">陶斯亮夫婦經常帶着一對子女去探望外婆曾志。使老人家不會感覺孤獨</p> <p class="ql-block">這是前廣州市委書記曾志同志1987年10月回到井岡山与大兒子石來發一家合照.老少平安.四代同堂。也是先烈夏明震四兄弟姊妹就義70年後.夏家兒孫的驟然問世.令人安慰的新結局。凡共和國特殊一代的人都會讀過那首著名的《就義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這就是夏明翰就義前所寫的一首《就義詩》。五六十年代讀書的人都會知道.湖南衡陽的夏家.是中國革命史上犧牲最慘烈的家庭之一。夏明翰.夏明衡.夏明震和夏明霹兄妹四人.於1928年3月前後相繼遇難.大哥才28歲.小弟才19歲。曾志的愛人夏明震犧牲時才21歲.由於他們實在太年輕."後來人"問題便格外令人關注。據記載.夏家兄弟均無留下男兒.這樣的結果不免讓人感嘆唏噓.無盡遺憾</p> <p class="ql-block">這是曾志与大兒子石來發及孫輩的合照。曾志一生有過三段婚姻.三段婚姻都給她帶來過快樂.但最後留下的都是痛苦。曾志1911年4月出生於湖南省.宜章縣一個殷實的書香門第家庭。1926年曾志從衡陽省立女子師範學校畢業後.考入衡陽農民運動講習所.旋即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員。在此期間.由於革命工作關係.曾志与夏明震結為夫妻.可是.新婚不久.大難臨頭。1928年3月21日.那是曾志永世難忘的日子,那天上午.由於國共两黨關係破裂.一群暴徒突然襲擊郴縣縣委會。曾志僥幸逃離.但夏明震及其他同志都壯烈犧牲。其實在夏明震犧牲前一天.他哥哥.著名共產黨人夏明翰已在武漢就義.而他的姐姐夏明衡和弟弟夏明霹也在三個月內相繼遇害。處理好丈夫的後事.1928年4月曾志跟隨朱德.陳毅隊伍走向井岡山。路途漫長.戰事緊張.在踏上井岡山的路途上.曾志与當時任工農革命軍第一師政治部主任的蔡協民相隨相知.結為革命伴侶。到達井岡山後蔡協民先後擔任30團.32團和31團的黨代表。而曾志因為身懷六甲.暫留後方.協助建做紅軍醫院。1928年11月7日曾志在井岡山誕下第一個兒子.那年她才17歲。由於戰事緊張.加上年紀輕輕.沒帶孩子的經驗.在孩子出世26天後曾志忍痛把孩子送給了一位姓石的副連長.正好石連長老婆的嫂嫂又正好生了孩子.奶汁正旺.足夠餵養要個孩子。石連長夫婦對孩子視如己出。但1929年初.石連長夫婦遇害.孩子被轉送到石妻的娘家。從井岡山撤離後.曾志和蔡協民到了福建一帶從事地下工作。後來由於叛徒出賣.蔡協民被捕.不久壮烈犧牲。此後曾志遇到了她的第三任丈夫陶鑄.並結為夫妻前往𨒂安。在1941生下她和陶鑄的第一個女兒陶斯亮。新中國成立後曾志曾擔任廣州市委書記。在1951年.曾志找到了已經23歲的第一個兒子石來發。石來發從小跟着外婆以討為生.解放後分到土地.生活改善。</p> <p class="ql-block">曾志一生的三段婚姻𥚃.生下四個孩子.其中1931年為蔡協民生下的第一個兒子.由於戰時緊張.出生後十幾天就送人撫養.但不足一歲就因染上麻疹夭折。曾志在夏明震犧牲後.帶着夏的遺腹跟隨朱德.陳毅部隊上井崗山.一路上受到當時任紅四軍三十二團黨代表蔡協民的關照。到達井崗山曾志臨產時候.蔡協民正式向曾志求婚。曾志問:"你不介意我腹中胎兒?"蔡協民認真的回答:"是革命的種子.應該更加珍惜才對."這讓曾志非常的感動。蔡協民對曾志又愛護有加.由於曾志年紀還小.又無經驗.忙𥚃忙外都由蔡協民。1928年11月在蔡協民的呵護下曾志生下了夏明震的遺腹。由於太年輕不懂照顧小孩加上戰爭緊張.孩子生下來28天後送給了副連長石禮保.取名石來發。曾志為蔡協民生了两個孩子.其中長子因感染麻疹夭折.次子叫蔡春華。在蔡春華出生前蔡協民已離開了福建前往上海.曾志沒有隨行留在福建。後來蔡協民被交通員叛變出賣.英勇犧牲。曾志為配合地下工作.聽從組織安排与陶鑄假扮夫妻.日久生情.最終真正結為夫妻。這時正逢曾志和蔡協民的第二個兒子蔡春華出生。革命時期形勢緊張.沒人幫得上忙。只有陶鑄忙完前忙後.蔡春華出生十三天後便被送人.直至全國解放後多年才找回。1941年曾志与陶鑄唯一的女兒在延安出世.取名陶斯亮。因工作需要.陶鑄夫婦調往東北.曾志把女兒陶斯亮留在𨒂安.交給一個經歷過長征.靠得住的殘障軍人楊順卿撫養.後來杨順卿帶著5歲的陶斯亮幾經艱辛從延安走到東北.把她交給了當時任遼吉省委書記的陶鑄。(圖片右至左.1998年7月陶斯亮.大哥石來發夫婦.二哥蔡春華夫婦合照)</p> <p class="ql-block">陶斯亮作為一個精明細膩的知識女性.她從夏明震的忌日和大哥石來發的生日之間.早已讀出了些疑惑。1998年在曾志病重期間.陶斯亮希望在媽媽在生之時一定要搞清一個真相。她一把正經的對曾志說:"媽媽.你一定要回答我一個問題.這很重要!"曾志睜開疲態的眼睛.有氣無力地說:"什麼事情?"陶斯亮溫馨而認真地說:"你要如實告訴我.大哥是不是夏明震的兒子?"曾志似乎有些意外.她停頓了一會"怎麼啦?"陶斯亮"爸爸有我.蔡協民有春華.可是夏家幾乎滿門抄斬.都那麼年輕.沒有來得及留下後代。「殺了夏明翰.自有後來人」只是烈士的豪言壯語。可如果哥哥真是夏家的後代.那對於在中國革命史上犧牲最慘重的家庭來說.該是多大的安慰啊!"曾志閉上眼睛.沉默片刻.然後徐徐地說:"石來發長得就跟夏明震一個樣子!""那你怎麼不早說?"……在曾志骨灰下葬後.陶斯亮從上井岡山。召集石來發父子嚴肅地說:"哥.我有一件重要事情要告訴你。你要做好思想準備。石來發驚詫地:"什麼事?""你的血脈問題。"聽着陶斯亮緩緩的叙述.石來發一家人不知該高兴還是無奈。70年的過往原來如此。1998年10月1日.石來發父子來到夏明震墓前跪拜先人.認祖歸宗。夏家子孫.真有後來人。2001年2月.夏明震的兒子石來發病逝。作為夏明震的孫子石金龍身份實在有些尷尬.從小生長在井岡山石家.石家的養育恩重如山.而且石金龍三個字早已寫入石氏家譜。後認定為蔡家血脈.身份證上的名字已變為蔡接班.隨之又進入了蔡氏家譜。而現在最終血脈卻是夏家人.夏氏家譜又要改寫。最終經石家两代人的商討決定:過往一切尊重历史.不再更改。新添人口.另立姓氏。石金龍在井岡山市羅浮派出所的存案改為蔡接班。而以後出生的都改成復姓「石夏」。陶斯亮曾在回憶中寫道:"我大哥石來發是個苦命孩子.他是湖南革命烈士夏明震的遺腹子.英勇就義的蔡協民的繼子.一位石姓農民的養子。…我大哥家有幾個姓?比較複雜.在他眾多兒子.孫子.重孫輩中.有的姓石.有的姓蔡.如今又多了個「複姓」-石夏。原先沒有獲得澤被的大哥一家.如今却要肩負三位父親的宗族傳承.真够難為他們了。"</p> <p class="ql-block">這毛澤東為蔡協民遺像提字</p> <p class="ql-block">這是陶斯亮与侄子.侄孫.侄重孫的合照</p> <p class="ql-block">這是特殊時期江青(左)陶鑄(中)周恩來(右)的合照</p> <p class="ql-block">陳少敏是誰.可能很多人都未必知道.陳少敏是在1968年尾中國共產黨第八屆十二中全會沒有舉手贊成罷免劉少奇一切職務的唯一一個中央委員</p> <p class="ql-block">1967年4月23日印尼軍警包圍中國駐印尼大使館.中國駐雅加達總領事徐仁被武裝劫持扣留八小時.4月24日印尼政府宣布中國駐印尼大使臨時代辦姚登山和駐雅加達總領事徐仁為"不受歡迎的人"並驅逐出境.4月30日回到北京.因他們的戰狼行為.受到了中央贊揚.周恩來.文革組長陳伯達.第一副組長江青.時任外交部長陳毅及首都七千多人前往機場迎接.當時的姚登山風頭無两.在他回到北京第二天正逢"五一勞動節"姚登山和徐仁被安排上天安門.受毛澤東接見.淹沒在巨大榮誊中的姚登山無比激動喜悅.合照時姚登山大概大腦發熱了.突然挽住毛澤東和江青的臂弯.當時江青有點欣喜.而毛主席就感到太突然.一張令人驚詫的照片就出爐了.姚登山也從此交上惡運了</p> <p class="ql-block">姚登山等回到首都機場.受到周恩來.江青等領導人的熱烈歡迎</p> <p class="ql-block">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p><p class="ql-block">紅旗卷起農奴㦸.黑手高懸霸主鞭。</p><p class="ql-block">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p><p class="ql-block">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p><p class="ql-block">韶山在湖南湘潭縣.是毛澤東的故鄉.1927年毛澤東在湖南考察農民運動時回到過韶山.之後為民族解放運動到處奔波.全國解放後又忙於社會主義建設。直至1959年6月25日.離開三十二年後才再回到家鄉。久別重逢.見到家鄉的變化.又喚起了已依稀如夢的鬥爭.失敗.繼續鬥爭直至勝利的回憶。因此寫下這首"到韶山"來概括這三十二年的鬥爭和勝利(請點擊視頻觀看)</p> <p class="ql-block">劉思齊三姊妹和毛澤東由左至右.劉思齊.劉思齊的再婚丈夫楊茂之.毛澤東.妹妹張少林.毛岸青.邵華劉思</p> <p class="ql-block"> 1963年12月26日是毛澤東70歲生日.他拖著侄女毛遠志的手走進照相店.要和她們一起照張相.毛澤東微笑着站在中間.左邊是曹全夫.毛遠志夫婦.黃海容站在主席身旁.右邊李敏.孔令華夫婦.李敏搂住毛遠志小女兒曹立亞</p> <p class="ql-block">李敏和孔令華這段婚姻是毛澤東審批同意的.他對這個女婿也很滿意.這是李敏婚後一家的幸福照.前左家公孔從州.右家婆錢儉.後左李敏.中愛人孔令華.右是小姑孔淑靜。幸福的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賀子珍晚年有女兒李敏和外孫孔繼寧在一起.也算是晚年福了.孔繼寧是外公毛澤東親自為他改的名字.毛澤東就沒賀子珍幸福了.連一眼都未見過這外孫</p> <p class="ql-block">1937年.賀子珍離開延安去了蘇聯.剩下嬌嬌一個可憐的小女孩.父母不在身邊.蔡暢大姐把她抱在懷裡.給她母親般的呵護。她是毛澤東和賀子珍的女兒李敏</p> <p class="ql-block">久有凌雲志.重上井岡山。千里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雲端。....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鳖.談笑凱歌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這是在1976年元旦日發表.毛澤東寫於1965年的詩詞.1965年這一年毛澤東回到了革命的搖籃井岡山.心有感觸的寫下這首詞.(請點擊視頻觀看)</p> <p class="ql-block">肅勁光陪同朱德委員長視察海軍部隊</p> <p class="ql-block">紅軍將帥聚在一堂.左起奏基偉.李先念.陳錫聯.徐向前</p> <p class="ql-block">1980年代.中國正值改革開放.全國一片欣欣向榮.粟裕大將飛抵廣州。正在廣州休養的葉劍英元帥.廣州市委書記楊尚昆.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等到機場迎接.老戰友久別重逢.互相問候.互相祝福.一張照片定格了溫馨而難忘的戰友情.葉帥的威嚴莊重.粟裕大將的豪邁自信都顯現出一個時代的風彩.他們對中國人民解放事業作出的偉大貢獻.在歲月的長河中留下珍貴的印記</p> <p class="ql-block">1976年十月風雷結束了十年特殊年代.一代馳聘沙埸英勇殺敵的老將再顯神威.在十屆三中全會後.大批老乾部問題都得到解決。這是1977年(左起)羅瑞卿大將.徐向前元帥.王震上將和粟裕大將等回到部隊視察</p> <p class="ql-block">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69年4月1日在北京召開.毛澤東主持開幕式並致開幕詞.林彪代表中共中央作政治報告.共有 1512代表出席.代表2200萬黨員.選出新一屆中央委員170人.候補中央委員109人。第八屆的中央委員和候補中央委員很多都在審查或監禁.因此原八屆中央委員和候補中央委員只有53人.(請點擊視頻觀看)</p> <p class="ql-block">這是1964年張玉鳳在毛澤東專列擔任服務員時.在專列上与毛澤東合照。</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和機要秘書張玉鳳</p> <p class="ql-block">機要秘書張玉鳳陪伴年近80歲的毛澤東去游泳</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去農村作調查.吳旭君扶著主席.左邊是張玉鳳.右邊是孟錦雲</p> <p class="ql-block">張玉鳳的一家四口.两個女兒遺傳了娘親的美麗基因和智慧.是名牌大學畢業生</p> <p class="ql-block">張玉鳳毛澤東機要秘書.吳旭君毛澤東護士長.周福明毛澤東私人理發師。</p> <p class="ql-block">王海容湖南長沙市人.出身书香門第.父親王季範.是毛澤東主席表兄。1960年王海容考入北京師範學院俄語專業.後進入北京外語學院學英文。1965年進入外交部.後由周總理提名委任王海容擔任外交部禮賓司負責人。參與基辛格秘密訪華及尼克松訪華的接代工作。1974年任外交部副部長。1976年四人幫倒台.王海容被停職審查.1984年被重新委任為國務院參事室副主任.2017年病逝北京.享年79歲.終生未婚</p> <p class="ql-block">唐聞生.1943年3月出生於美國紐約州.父親是中國首任聯合國副秘書長唐明照。唐聞生1950年回國.北京外語學院畢業.1965年4月開始參加工作.唐聞生和王海容是毛澤東晚年的主要隨身翻譯。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毛澤東.周恩來在世時.唐聞生和王海容幾乎參加了這两位偉人与來訪的各國元首.政要和知名人士的所有會見.她們俩的倩影總會出現在两位偉人的身邊.見證了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國外交史上的重要時刻。1971年唐聞生參与過中美之間歷史性外交會談.她是毛澤東.周恩來两位偉人使中美從對抗走向緩和的見證者之一。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也在自傳中盛贊唐聞生的機敏灵活和魅力。唐聞生是第十屆政協委員.第十屆.十一屆中央候補委員.唐聞生和王海容一樣終身未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張照片的說明一看就知是寫錯了的.一眼就看出後排中間那才是王海容。前排左邊穿連衣裙的漂亮姑娘是李敏.右邊是毛澤東。後排左一是毛遠新.左二是孔令華(李敏丈夫).最右邊是李訥.毛澤東和江青的女兒</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和他的英文翻譯王海容.唐聞生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當年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接見百萬紅衛兵.而宋彬彬(宋任窮之女)在城樓給毛澤東戴上"紅衛兵"䄂章</p> <p class="ql-block">據聞謝靜宜在她的母親.前衛生部部長劉相屏逝世時發了一則另類訃告"我媽2月3日離家出走.移居天國"。謝靜宜退休後過着極其普通的生活.老伴蘇延勳早年病逝.</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与保健護士長吳旭君在特殊時期的一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華國鋒和鄧小平</p> <p class="ql-block">鄧小平和胡耀邦</p> <p class="ql-block">趙紫陽</p> <p class="ql-block">趙紫陽和胡耀邦</p> <p class="ql-block">趙紫陽和美國總統列根在華盛頓雨中漫步</p> <p class="ql-block">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p> <p class="ql-block">江澤民前主席和胡錦濤主席</p> <p class="ql-block">胡錦濤主席与溫家宝總理</p> <p class="ql-block">朱容機前總理与溫家宝前總理</p> <p class="ql-block">胡錦濤前主席与习近平主席</p> <p class="ql-block">习近平和李克強</p> <p class="ql-block">习近平戴上紅領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