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前,刀是防身的工具,大刀是杀敌的兵器。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舞起来像一条青龙在云中游走,过关斩将,威震四方。“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是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的经典红歌,每次听起来仍有波澜壮阔,热血沸腾之感。在我的脑海里,还有一种是真正的而又不是真实的大刀。</p><p class="ql-block">那么,它是什么样的大刀?它有大小号之分,大号的有二丈多长,二三层楼高,约一二百斤重,刀内还燃有48支蜡蚀,小号的也有一丈多长,内点24支蜡烛(现在都改用LED灯了)。刀是用一根长粗毛竹制成的,在其柢部往上一点,扎多股绳索紧套,再从杪上分多支破开,并编织成“刀的形状”。刀面糊纸画画,有画钟馗、天宫、寿星的,也有画三国英雄、水浒好汉的。然后一队人举着它,敲锣打鼓,大旗开道,走村串巷,巡游表演,这是许村正月十五闹元宵不可或缺的饕餮大餐。它虽然不是金属之刀,只是民间表演的一种道具,但是要舞动这么长、这么重的大刀却并非轻而易举的事。</p><p class="ql-block">首先必须由几个壮汉默契配合擎着它,在村间小路绕开各种障碍,巡游自如。再找一块大的场地,壮汉们通过“手眼身法步”的团结协作,才能完成各种表演动作。在疾步推送收立大刀几圈的过程中,一把通体透亮的大刀犹如“横扫千军”般的从观众眼前挥舞而过,威风凛凛,气壮河山,让人见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刀光剑影的场景。随后分列的小刀纷拥而上,时而一字排开,或分成两列,又时而围成一圈。一招一式舞得虎虎生风,游龙惊凤。观众里里外外人声沸扬,欢呼雀跃。原以为只有黄土高原,才能孕育出粗旷热烈的民间社火,没想到在温婉如玉的江南徽州,也能体会到乡村民众的热情和刚烈。这种民俗舞刀活动又为何有如此魅力并世袭不衰呢?</p><p class="ql-block">据传许村舞大刀最初源于一种祀典仪式,是许氏后人对先祖唐朝忠义公许远的追念。有史料,唐朝名臣许远,虽是文人,但从小习武,精于兵器,文韬武略,被唐玄宗召为睢阳太守。在安史之乱时期,他于张巡一道以少战多,抵抗叛军,誓死守城,最终寡不敌众,以身殉国。他的忠诚报国壮举被唐肃宗封为忠义公,后又受到历代朝廷和民众的褒奖和颂扬。为了缅怀忠烈,祭奠祖先,教育后人,传承忠义,许氏家族每年正月十五定为纪念日,舞大刀习俗便形成并延续至今。</p><p class="ql-block">后来,舞大刀民俗活动的内涵渐渐有了新的拓展。在封建社会农民生活困苦,他们渴望丰收、富足、安宁,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幸福安康。这已经不是一种简单的祭奠活动了,而是承载着人们一种记忆,一种祈盼,更是一种传承,一种信仰。</p><p class="ql-block">看了他们的精彩表演,使我陷入沉思。他们不是专业演员,而是地道的农民;他们不是民间戏班,因为他们不以此营利谋生;他们也没有固定剧本,而剧本又永远写在他们心中。很多学者和地方政府都在思考和探讨着一个问题,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才能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许村舞大刀告诉了我们八个字,那就是: 以人为本,活态传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