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最近我看了贾玲导演的电影《热辣滚烫》,观影结束我听到了不同的声音:有人说:这片子也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就是一段减肥的经历吗,也有人说:虽然情节简单但细节拍摄的很到位,大家众说纷纭,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一样,观赏的心情不一样,侧重点不一样,所获得的观赏体验的确大不相同。我个人觉得这部影片有很强的代入感,在全民内卷的现代社会,她很应景,符合大众观影需求。影片题目《热辣滚烫》与主角为什么要参加拳击比赛的答案”赢一次”前后呼应,“赢一次”对于技能娴熟的来说没有什么可贵之处,对于有先天优势的人来说当然值得赞扬,但对于一直处于人生底层,处处被人挤兑的人来说谈何容易,影片中的女主角杜乐滢终于在血汗淋漓中为自己赢了一次,现实中的贾玲终于迎来了她的飞驰人生!平淡无味的白开水也好,热辣滚烫的麻辣烫也罢,只要是我们的选择,就要勇敢面对;李蕾老师在解读《杀死一只知更鸟》中解读了什么是“勇敢”,勇敢就是注定会输,但仍然义无反顾!并且不管发生什么都坚持到底,一个人很少能赢,但也总会有赢的时候。勇敢就是面对偏见、质疑、不公甚至恶意时,我们应该如何守住心中的善良和正义,它是一个人最珍贵的品质。在人类所有的美德中,勇敢是最稀缺的,当命运之神把你推向勇敢的时刻,希望你能像你想象中的那么勇敢。是啊,曾经的我不爱读书也害怕表达,当工作室主持人把我推向领读者的时候,我勇敢的对自己说“好的,没问题”!不会做事就学做事,不会读书就学读书,不懂检视那就让我们在书中窥见“检视”,洞见自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检视”是《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中的一个关键词,检视阅读是阅读的四个层次中的第二个层次,它通常包括两种:一种是有系统的略读,另一种是粗浅的阅读。有系统的略读的核心是“系统”,书中给出的建议包括以下5各方面:(1)先看书名页,然后如果有序就先看序,将这本书归类为某个特定的类型。(2)研究目录页,对这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3)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有可能发现这本书的关键点(4)如果这本书是包着书衣的新书,不妨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5)开始挑几个看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6)最后一步,把书打开来,东翻翻西看看,念上一两段,连读几页,但不要太多。粗浅的阅读是检视阅读的第二种,从头到尾的读一遍,使头一次面对一本难度的书,碰到不懂点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者思索,这样你才能够做出决定接下来要不要精读这本书,就算读的很粗浅了解了本书的百分之五十甚至更少,也不是没都不了解来得更好一些,也可以帮助我们在后来重读第一次略过的部分时增进理解。无论是哪一种检视阅读它们有共同之处:慢不该慢的不值得,快不该快到有损于满足和理解。检视阅读要回答以下四个问题:第1,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第二整本书在谈什么?第三、作者借怎样的整体结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就以《如何阅读一本书》为例,我读完之后给出的答案是:这是一本实用型的书,作者旨在把自己的读书体会整理成文字,告诉读者读书是怎么一回事,怎样才能做一个有自我要求的读者,达到人书合一的境界,促进生命与心智的双成长。本书有四个篇章,第一篇章给出了概念,阅读分为四个层次,重点论述了第一层基础阅读和第二层检视阅读,这些层次不是相互孤立是循序渐进的,每一个阅读层次也都是融入到更高的一个层次中,第二篇: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第三篇: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第四篇:阅读的终极目标:主题阅读,并且论述了检视阅读在主题阅读中所扮演的角色,阅读好书所带给我们的帮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本书的封面推荐语是: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一本书出现在你面前时, 肌肉包着骨头, 衣服包裹着肌肉, 可说是盛装而来。你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你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你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无论哪个层次的阅读都需要读书之人主动参与,达到人书合一的境界。篇章中令大家动容的是这样一段话:“你必须读出言外之意,才会有更大的收获。”而所谓阅读49的规则,就是用一种比较正式的说法来说明这件事而已。此外,我们也鼓励你“写出言外之意”。不这么做,就难以达到最有效的阅读的境界。 你买了一本书,就像是买了一项资产,和你付钱买衣服或家具是一样的。但是就一本书来说,付钱购买的动作却不过是真正拥有这本书的前奏而已。要真正完全拥有一本书,必须把这本书变成你自己的一部分才行,而要让你成为书的一部分最好的方法——书成为你的一部分和你成为书的一部分是同一件事——就是要去写下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敢于凝视党玲芬教授在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她在读张祖庆老师的《从课堂到课程:》做了近万字的读书笔记,书中展示了祖庆老师独特的专业成长修炼之道。她说读书是教师本源性的修炼。她带动小伙伴开展了“挑战七年-读写共同体”行动研究计划,她在2024年送给读写共同体的十六字箴言:树立目标、扎实底盘、修炼专注、凝视自身。凝视自身可以修炼自己的专注力,找到自己错的成长方向,让专注成为一种习惯,日积月累终有一天,我们就会成长为优秀教师。凝视自身,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作为教师,课堂是我们的根,要扎稳课堂的根,就要提升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凝视自身,找到自己的课程方向,确定课程框架,制定课程计划、提炼课堂成果,深度沉浸到自己的课程中来,用课程反哺学生再用课程反哺自己,真正实现自己的二次成长。凝视自身,想读书却迟迟没有读,想写作却久久不动笔,想做课题做却总说“题太难”,想有所改变却总是对自己说“心太软”,凝视自己总是上路时满怀热情中途时无声退场,凝视自己收获颇多却付出太少,凝视自身,总是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让勇敢败给恐惧......凝视自己,并不是不行,而是“不行”,在读写的成长道路我们“干就好了”。读书、思考、实践,分享、再读书、再实践......循环往复,勇毅前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没有热辣滚烫,拥有飞驰人生?</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