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龙年初九,春寒料峭的下午,我们驱车导航和朋友们一起来到了美丽的甘泉古村,感受这里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领略传统手工艺魅力的痕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甘泉古村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北冶镇西南,据说得名于村中的一个泉眼。村内保留有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户户相传的手工制瓷技艺。据了解,这里的制瓷历史可追溯至明朝,迄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走进甘泉古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破旧却别具一格的古建筑,人去屋空的苍凉和一座座大小不一的瓷窑依然能让人联想起曾经红红火火的制瓷大村繁荣昌盛的辉煌盛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据当地老乡讲,他们所烧的瓷器主要是粗瓷,包括瓷碗、磁盆、瓷罐乃至后来的砖等生活用品。这里逐渐培养并聚集了一批拥有瓷器技术的人,古村壮大到40多姓,1700多口人。瓷业的发展好,销路广,不仅满足了附近居民的需求,有的还远销到好几个省地。大量到甘泉来购买瓷器的人不仅拓宽了甘泉村的经济来源,还给甘泉村带来了各地的特产,甘泉成了一个交易市场。甘泉的瓷业经济尤其是制碗业搞得轰轰烈烈。因此,甘泉所在的岭被称为“碗窑岭”,甘泉也获得了“小洛阳”的美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甘泉古村的制瓷技艺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文化,更是当时乡村振兴的一种重要方式,这里许多家庭都从事制瓷业,收入可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近二三十年以来,甘泉的瓷业发展遇到了障碍,逐渐衰落。首先,用传统的方法制作出来的瓷器科技含量低,工艺水平相对落后,重要的产品之一 砖,虽然耐热性好,但抗重压的性能较差,面对其他同等用途的新产品不具有竞争优势;其次,烧瓷业所用材料煤炭价格上涨,导致了瓷业发展受阻;另外烧瓷的工人常常需要超负荷的劳动,他们凌晨三四点起床,瓷窑中的空气又不好,许多人都因此得病甚至死亡。瓷业发展前景惨淡,随时可能出现的疾病,令许多年轻人对瓷业望而却步,烧瓷技术逐渐被忘却。老乡说:在50岁以下的村民中会烧砖的人也已经寥寥无几,更不用说烧出碗、罐、缸、盆等祖上曾获巨大成功的“宝贝”了。现在的村中人,少见之前的烧瓷窑人,只能看到不少的瓷窑静静而又寂寞的立在村中。谁来拯救这些甘泉历史中的“功臣”?又该怎样拯救,着实需要当前人去思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千年历史的沉淀和乡村振兴的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如今的古村被旅发公司买了下来,规划的远景令人期待,希望将来成为远近游人们感受历史文化的好去处。</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