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掠影(一):Feb. 1-11, 2024

浩崙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秘鲁地处南美洲中西部,是安第斯山脉中部,南太平洋西岸一个重要的拉美国家。源于那里的中古时期安第斯-印加文明史与东半球(旧世界)的几大古文明一样都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是新世界里独立生成发展起来的“原始文明”,并不是其他文明的衍生物。唯一遗憾的是安第斯-印加文明从来没有自己的书写文字以及书写的历史。人们的相互沟通采用印加各地流行的口头语言,其中最广泛使用的语言是Quechua,至今还在不少地区使用。在地理方面也很有特色,西部太平洋沿岸主要是干旱的沙漠化区域,而东部则是多雨的安第斯山和亚马逊热带雨林。原来计划去年初去那里,由于当地抗议政府的动乱而取消。几个月后形势稳定下来,即订了今年2月份的10天旅行活动。</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旅行路线很简单,主要停留三个地区:利马,Cusco - 印加帝国的首都 (加上附近的Urubamba小镇,离秘鲁闻名遐迩的15世纪印加帝国遗址Machu Picchu 不远)和隔着Titicaca湖与玻利维亚相望,海拔3,800多米的Puno。除了利马到Cusco和从Puno回利马是乘坐拉美航空公司的航班,大部分时间是在安第斯山脉高原上坐着旅游大巴,旅途包括大半天在Machu Picchu。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在3,4千米多的高原上旅行,有机会看看自己的高原适应能力,直接体验当地民俗风情。去年底在南极洲探险游轮Roald Amundsen上听一位去过秘鲁的驴友说,她当时高原反应很厉害,后悔没准备及服用抗高原反应的药。所以我们启程前做了些准备,请自己的医生开了处方药Azetazolamide,后来整个游程中感觉还挺不错,没什么特别的不舒服,值得向朋友们推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顺利到达利马酒店后的第二天,即跟着导游去市中心,转了一圈后,觉得还不如我们自己十天后回家前去利马市中心街头自行游更有意思,故将这部分留待下集另外与朋友们分享。</b></p> <h3><font color="#167efb"><b>傍晚时分,参观利马的Larco Herrera 博物馆并在博物馆餐厅内进晚餐。</b></font></h3> <h3><font color="#9b9b9b"><b>馆藏的珍品涵盖一千多年前比印加帝国更加早的南美洲原住民部落奇莫王国(或奇莫帝国)的文物。该文化兴起于公元 900 年左右,后来于 1470 年左右被印加帝国征服,比西班牙人抵达该地区早了 50 年。 奇莫是当时那里最大的王国,拥有 1,000 公里(620 英里)的海岸线。</b></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b>夜幕下,博物馆内的花园。</b></font></h3>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第二天上午花一个多小时从利马飞抵Cusco。那个古印加帝国的首都位于海拔3,400米的安第斯高原,下机后在机场时有的驴友马上有比较明显的高山反应。幸好我们这个行程没有让大家当天在那里活动,而是先去海拔较低的Urubamba (2,800米),这样给大家一个适应过程,以便在生理方面能慢慢适应高原低氧状况。</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去Urubamba的路上,在秘鲁当地几家人家合开的一家似合作社的地方参观,购物和午餐。第一次见识秘鲁人的文化,饮食,虽说都是为国际游客准备的,大家还是都觉得既新鲜又好奇。</b></p> <h3><br></h3> <font color="#ff8a00"><b>上图大门顶上有两个小小的牛,是早期西班牙殖民者来这里后要求在民宅屋顶上摆放的雕塑,说是为图吉利。门口的两个秘鲁女士身着民族服饰在迎接我们这些观光客。</b></font> <h3><font color="#b06fbb"><b>这里对观光业显然非常重视。这位秘鲁女孩子的英语很流利,介绍了当地历史上印加帝国前就遗传下来的手工艺品制作工艺,特别是金银器件的制作工艺,很有特色。秘鲁和其他拉美国家的当地人更愿意用“安第斯文化”,而不是用“印加文化”来描述他们的历史。确实,在西班牙殖民者到来之前的15世纪和16世纪初,印加帝国统治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以及部分智利,阿根廷的近一百年间,一度国力强大,但是在印加帝国成气候前的漫长岁月里,安第斯山区的原住民已经将很多当地原始的民俗文化发展到了相当进步的程度。例如,"Inca Cross"原来就是“Andes Cross”,又叫“Chakana",在那个地区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b></font></h3> <p class="ql-block"><br></p> <font color="#39b54a"><b>午餐时分,门口迎接我们的秘鲁大婶笑嘻嘻地端出来一盘当地人已经吃了数世纪的“美食”-烤豚鼠(Guinea pigs)让大家见识,拍照和品尝。乍一看有点像中国人爱吃的烤乳猪。这道菜,通常是当地家里人为自己的一些庆祝活动而做,平时是舍不得吃的。这个动物原来就是产在南美洲的这一带地区,如同其他家畜,这里的原住民家庭饲养豚鼠作为肉食动物已经有近千年历史,我们这些外来的观光客却觉得这道菜很不寻常。</b></font> <font color="#b06fbb"><b>让人不忍下筷的是在主人家的厨房角落,居然看到饲养着几个豚鼠(下图),模样好逗人喜爱。不知道是不是原来它们中间的一个成了今天的盘中餐?狠心尝了一小块,口感似鸡肉或者兔肉。</b></font>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午餐后上车前,大家被几头圈养的驼羊所吸引。秘鲁的驼羊毛闻名全球,到那里后才知道驼羊有四个大的种类(下图,摄于后来去Cusco 的一家驼羊毛服装饰品店):Alpaca(产毛最多,最普通);Vicuña (驼羊毛最珍贵,产量最少,价格昂贵,被视为秘鲁国宝,其驼羊毛均由秘鲁国家统一收购销售), Llama 和 Huanaco。</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网上中文关于驼羊分类的说明。</b></p> <h3><br></h3> <font color="#ff8a00"><b>上下图中的两种驼羊分别是Vicuña和Alpaca。</b></font>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燕麦,大麦或者青稞苗是驼羊和豚鼠最爱吃的。驼羊适宜生长在高海拔区,是秘鲁以及邻近几个国家特有的家畜。不过现在不少国家都引入饲养,包括美国和中国的新疆。</b></p> <font color="#39b54a"><b>下午行车一个小时左右我们到了离Cusco 40多公里位于Sacred Valley(圣谷)的 小镇Urubamba,入住酒店。和街上的房子相比,酒店里的客房和花园好像是世外桃源。</b></font> <font color="#167efb"><b>到圣谷的第二天上午,参观了附近的两个景点,觉得有些意思。</b></font> <font color="#ff8a00"><b>上下这四张照片是离圣谷20公里Maras 的一个历史悠久的盐场,自15世纪的印加帝国时期前就一直在使用。几百万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海洋,如同喜马拉雅山脉,地壳运动导致这里海底上升。从山上流下的水含丰富的盐分,其中有其他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其品质堪比喜马拉雅盐。目前这里有大大小小三千多个盐池,拥有这些盐池的家庭组织成合作社性质的企业。目前是雨季,到了3,4月份后的近半年干旱季节,他们每天会来盐池里收盐。这是劳动力强度很大的活,因为要保护辛辛苦苦建成的盐池,不能用牲口帮助运输,全部得靠人力,在烈日下一袋一袋的往外扛。</b></font> <font color="#b06fbb"><b>蓝天白云下山谷里的几千个盐池,看上去分外壮观。到干旱时节,一片洁白,更是美不胜收。在礼品店买了几袋Maras盐,也是对当地人辛勤劳作的支持。</b></font> <font color="#39b54a"><b>Moras 附近的Moray 是秘鲁的一处考古遗址,位于海拔约 3,500 米(11,500 英尺)的高原上。这块地初看像是希腊露天剧场,经考察研究,人们确定这个地方在印加时期被用于农业研究,土壤是从不同地区运来的,用于帮助在梯田的不同高度种植农作物。梯田层之间的温差创造了微气候,类似于现代温室中所实现的环境。所以说印加时期那里的人们是很聪明的,他们的努力尝试,使得当时的农耕科学和文明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那里的农作物,很多南美洲特有的蔬菜粮食品种是在那里得到开发和普及的,以土豆为例,就有三千多个品种。秘鲁的玉米也是品种繁多,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我们在秘鲁吃过从未见过的硕大颗粒玉米,口感好极了!</b></font> <h3><font color="#ff8a00"><b>上下图中间的方块地是原住民用作祈祷的地方。</b></font></h3>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下午去著名的Ollantaytambo古迹遗址。15世纪印加帝国时期,那里是Pachacuti皇帝的皇家庄园,他征服了该地区 并建造了城镇和仪式中心。在西班牙殖民者征服秘鲁时,它是印加抵抗运动的据点,如今是印加遗址和重要的旅游景点,并且是位于著名的印加古道四天三夜徒步旅行时一个重要的中途停留休息站点。</b></p> <font color="#167efb"><b>由于海拔高,从山脚下一直徒步沿着梯田边的阶梯爬到山峰顶,在低氧情况下登高对很多人是蛮挑战的。团里的不少美国老人居然都能挺下来,不容易!</b></font>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傍晚,我们分两批去两家当地的秘鲁农家品尝他们的家常菜。我觉得他们是非常尽心尽力的,除了烤鸡有些干的感觉,其他几道菜都挺好,我特别喜欢玉米和南瓜汤。观光客的钱对他们很重要。看他们的生活条件,用木柴做饭菜,也没有烟囱,整个厨房都被烟熏得黑乎乎的,和我70年代在安徽淮北插队的那些日子和那时当地农民的生活情景何其相似!和同桌的老美驴友聊起那些日子,都觉得我半个多世纪前的经历令人不可思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尽管大家都在祈祷,可是老天还是不作美,早上我们从Urubamba坐近一小时观光火车,抵达Machu Picchu时开始下小雨,到了山里雨点更密了。</b></p> <font color="#39b54a"><b>Machu Picchu 小镇火车站建的很精致,所有游客都在这里下车,开始徒步进入园区。</b></font>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Machu Picchu (马丘比丘)是一座 15 世纪印加城堡,位于秘鲁南部 2,430 米高的山脊上,其海拔比Cusco低很多。它通常被称为“印加失落之城”,是印加帝国最熟悉的标志,和中国的长城一样,被投票公认为新的世界七大古文明奇迹之一。印加文明没有书面语言,自西班牙士兵殖民者来到此地,印加帝国</b><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灭亡后,原来居住在此地的几百个原住民自行离开,去其他各地继续生活。从 16 世纪末到 19 世纪,这个遗址一直是野草丛生,被掩埋在土里,没有欧洲人访问过该遗址。直到19世纪中期这里才被重新发现,并开发成现在闻名全球的印加古文明遗址,并于1983年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自从修建铁路后,来这里观光是很方便的。</b></p> <p class="ql-block"><br></p> <font color="#39b54a"><b>雨中的Machu Picchu遗址,别具一番风情,和我们2017年秋天在黄山时的景色有些相似。</b></font>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大规模的梯田,显示了那时这里农耕文明的发达程度。遗址的古建筑中不乏神庙,住宅,库房,等日常生活的地方。那些建筑物采用的大块岩石以及采用的堆砌技术也令人印象深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回到Machu Picchu 小镇时天开始放晴了。镇上街里到处是餐馆酒店和礼品店,世界各地来的游客在此吃喝玩乐,对秘鲁经济的影响是可以想象的。餐馆的午餐也不贵,每人15美元就可以吃得不错。</b></p> <font color="#167efb"><b>完成了圣谷附近以及Machu Picchu 的行程后,我们回到了秘鲁和印加帝国文明史上最重要的城市Cusco。从 13 世纪到 16 世纪西班牙殖民者来到前,这座在海拔3,400米的安第斯高原之城一直是印加帝国的首都,直到1530年左右,有数万大军的印加帝国居然被仅有160多名士兵的西班牙 殖民者利用两个争权夺利的王子之间的矛盾,而轻易攻克征服。而对早期西班牙殖民者的一些极其残忍的做法,当地原住民的后裔至今不能原谅。1983年,Cusco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b></font> <font color="#ff8a00"><b>早晨的市场,路边的摊贩大部分都是妇女。到处是新鲜的蔬菜水果,鲜花和草药。</b></font> <font color="#b06fbb"><b>在一个室内市场里,各种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而且摊主大都也是女性。在卖肉的地方,还有卖整个牛头羊头和其他内脏的,和国内以前的菜市场很相似。</b></font> <font color="#b06fbb"><b>秘鲁有不少很不错的餐馆,有的还排名在世界著名餐馆的前列。在利马有一家名叫Central Restaurant 的餐馆,订位经常很难,甚至需要一年前就得预订。</b></font><div><font color="#b06fbb"><b>我们在Cusco的第一天观光行程中午,去市中心广场边的一家餐馆观赏了厨师的烹饪表演,做的奶油蘑菇蚕豆汤真不错😋!</b></font></div> <font color="#ff8a00"><b>中午吃饱喝足后,继续游览Cusco。建在市区北郊山坡上的Sacsayhuamán城堡下一片草地上,突然看到来了一群驼羊,大家一下子兴奋起来。其中的一头母驼羊带着她的两头小驼羊特别惹人喜爱。</b></font> <font color="#39b54a"><b>小驼羊显得萌萌哒😄。</b></font> <font color="#b06fbb"><b>这群驼羊其实是两个背着娃的秘鲁妇女赶着在草地上吃草。一路上,我们处处见到这样的秘鲁大妈背着娃干活,出行,赶集或者参加庆典活动,真的能干,很不容易。</b></font>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Cusco作为那个地区最大最重要的城市,西班牙人从16世纪来到这里后,很快就建了二十多个天主教堂,用以感化当地的印加原住民。下图这个教堂是Iglesia de la Compañía de Jesús,始建于1576年,是那里经典的教堂代表作。特别是里面的壁画,因为当时缺乏欧洲来的美术家,西班牙人找了当地的民间画家,由西班牙人口授画的大意,按照当地艺术家自己的理解画在教堂墙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有的壁画充满着原住民画家的创意,很搞笑。例如“最后的晚餐”那幅经典之作(下图),桌上盘子里是烤豚鼠,土豆,而不是烤面包和其他食物。画里哪个是犹大也不难猜出😄!</b></p> <font color="#167efb"><b>下图的警察叔叔们很随意,游客们可以拍照或者合影。秘鲁的警察考试严格,需要体格健壮,包括完好的牙齿,人得聪明,但又不能太聪明,怕他们不听指挥,自以为聪明,按照自己的理解,执行任务时不听话😄。</b></font> <font color="#ff8a00"><b>下午最后的活动是参观Qurikancha(“黄金之地”,太阳神庙),印加帝国时期供奉太阳神(因蒂)的最重要的圣所。据说那里有一个镶嵌着宝石的大型实心金色圆盘,代表印加太阳神 。西班牙编年史家将寺庙前的神圣花园描述为一座长满金色植物的花园,其中有金箔叶、银茎、纯金玉米芯和 20 只真人大小的美洲驼及其牧民,全部都是纯金的。<br>这座寺庙被西班牙殖民者几乎全部摧毁,他们在掠夺金子打造的文物,把它们运到西班牙的同时,很大程度上清除了这座城市的财富、偶像崇拜者和神殿。如今,遗址仅存弯曲的外墙和一部分内殿。下图外面的拱形建筑是后来西班牙人加的。这里发生的是早期西班牙人侵入拉美地区的黑暗史的一部分,讲解时当地导游流露出来的气愤不难理解。<br></b></font>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图中神庙里残存的门框也是被西班牙殖民者砸坏的。</b></p> <font color="#ff8a00"><b>夕阳🌇照耀下的Cusco。</b></font> <font color="#b06fbb"><b>Cusco的狭窄街道,像上海的弄堂👍。</b></font> <font color="#ff8a00"><b>老美驴友们在虔诚地接受Cusco当地社区巫师的祷告😄。</b></font> <font color="#39b54a"><b>离开Cusco,大巴一路行驶在Cusco去Puno的高原公路上。到那里得开6-7个小时。沿途停靠一家当地颇有名气的烤面包店,导游买了个刚刚出炉的面包让大家品尝,很好吃😋!</b></font> <font color="#ff8a00"><b>车行至Cusco南边一百多公里处,在一个叫Raqch'i的地方停留里近一小时。那是秘鲁的一处印加考古遗址,海拔3480米,它也是Temple of Wiracocha (维拉科查神庙)的一部分。</b></font> <font color="#167efb"><b>墙的一部分是用土砖在岩石的墙基上砌起来的,经历了数世纪,因为保护的好,至今还立在那里。</b></font> <font color="#b06fbb"><b>这里大多数印加建筑都被 4 公里长的围墙围起来。里面的一些建筑物可能是宗教和行政官员的建筑。 还有大约 220 座圆形建筑,被用作仓库,称为 qullqas。</b></font> <font color="#39b54a"><b>大巴开到半途,在我们这次秘鲁行程中海拔4300多米的最高点停留,也是Cusco和Puno两个省的交界处。下车在附近走动了十来分钟,虽然有些感觉,但是并不感到难受。或许做些耗费体力的动作会有压力,这样走走路是末有问题滴😄。</b></font> <font color="#ff8a00"><b>一会儿,路边出现了成群结队的高原驼羊。这里长的草特别适合驼羊,特别是珍贵的Vicuña。</b></font> <font color="#167efb"><b><i>由于篇幅过大,在Puno和最后一天在利马的影集只能在下集再和朋友们分享。</i></b></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