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宝船厂遗址》

幸因

<p class="ql-block">  2024年春节期间我们去南京拜访了老战友,他推荐去宝船厂遗址公园看看,尤其是《宝船厂遗址出土文物展》值得看看。</p><p class="ql-block"> 南京的龙江宝船厂西接长江、东邻秦淮河,位于秦淮河与长江交叉口形成的三角区内,规模宏大,堪称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的皇家造船厂。现遗址尚存,并于2005年7月,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时建成“宝船厂遗址公园”。</p> <p class="ql-block">  郑和(1371年- 1433年约),一说本姓马,为明成祖朱棣赐姓郑,世称“三保太监”,云南昆阳州人。明朝太监,航海家、外交家。</p><p class="ql-block"> 郑和年轻时从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习战。后在靖难之役中有功,升任为内官监太监。1405年至1424年,郑和六次作为正使太监下西洋。1425年后,郑和任南京守备太监,1430年(宣德五年)受命第七次下西洋,一说在途中于1433年卒于古里国,今南京牛首山南麓郑和墓或为其衣冠冢。</p><p class="ql-block"> 郑和下西洋,是15世纪初叶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对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郑和本人,也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展现出其外交才能、军事谋略以及精神品质,并赢得世人的尊重和纪念。晚清以来郑和研究获得迅速发展,但不少重要课题仍无定论。</p> <p class="ql-block"> 郑和的宝船,也称“宝船号”,是明朝永乐年间,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所率领的船队所使用的主力船舶。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下西洋乘坐的是44丈长,18丈宽的“大宝船”。一根出土于当年造宝船的船坞的木尺表明一尺相当于31.3厘米,十尺为一丈,也就是说,“大宝船”有近138米之长。</p><p class="ql-block"> 然而,也有不同的说法。有专家提出“新解”,认为《明史·郑和传》记载的“一丈”并非我们熟悉的3.33米,而是约1.7米,因此郑和大号宝船的长度约70米。但这种说法与《明史·郑和传》以及其他古籍记载不符,因此这种说法的准确性有待商榷。</p><p class="ql-block"> 总的来说,郑和的宝船长度约为138米,宽度约为57.06米。</p> <p class="ql-block">  郑和的宝船称为“宝船号”也称为“大宗宝船”。</p><p class="ql-block"> 这些船只属于明朝永乐年间郑和所率领的船队的主力船舶,其中一艘特别大的宝船,相当于当时的航母,是世界上第一艘万吨远洋船。</p> <p class="ql-block">  郑和的宝船主要依靠风力和人力作为动力。在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过程中,他善于利用季风,总是选择在东北季风到来的季节出航。船队在近海时,季风已经开始,东海以北风为主,船队南下是顺风。船队在远航时,从台湾海峡直到南沙群岛均为东北季风,船队驶往占城,可以说是一路顺风。然而,风向的变化不定,使船的航向不好掌握,风速太小时船队又无法前进。因此,船员们需要调整风帆,船的迎风角度是应付不同风向保证船能顺利前进的关键。侧锋时,船员们转动翻的角度,将侧锋分解成为船头前进方向和前侧方向的力,推动船体向前运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郑和的宝船排水量约为17708.3吨。</p><p class="ql-block"> 这个排水量是根据1985年中国合作复原宝船后得出的,考虑了造船原理和木帆船营造法式。</p> <p class="ql-block">  在七次航行中,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p><p class="ql-block">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p> <p class="ql-block">  公元1431年1月(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郑和船队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启航。返航过程中,郑和因劳累过度于公元1433年(宣德八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今印度卡利卡特)</span>去世,船队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公元1433年7月22日(宣德八年七月初六)返回南京。骨灰葬于南京弘觉寺地宫</p> <p class="ql-block">  陆晓旭的长诗《海魂·郑和》,在历史的细节中寻找现实的关联,于广袤的大海上打开史学的视阈,一条绵延万里的海上丝绸之路,渺然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诗人激活历史的记忆,礼赞“前无古人的壮举”,意欲在宏大的叙事中呈示航海人远大的理想,以及一个民族引以为骄傲的精神魂魄与性格密码。</p> <p class="ql-block">  “为海而生的人,心里始终装着一片大海。/用爱鼓动帆,天方是他毕生的朝圣”,诗人追梦扬帆,放逐海魂,思接千载,神游古今,在情的倾注中作理的升华,在史的真实中作诗的提炼,以波澜壮阔、诗意昂扬之笔,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声有色地塑造了七次下西洋、勇于发现新大陆的航海家郑和的光辉形象。全诗由序曲、九章和尾韵组成,诗人生动、鲜活、丰盈地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首寻觅诗与远方而又充满无限深情的宏阔诗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郑和是一位逐梦远方的朝圣者。作者在诗中艺术地、全景式地记录了郑和的航海历程,以及作为朝圣者孜孜以求的心路历程。郑和,出生于云南昆阳月山南麓和代村的一个富有冒险精神的家庭,其祖父和父亲都曾不远万里朝觐麦加。文化薪火世代相传,喜欢远眺的郑和,被作者誉为“一颗希望的太阳/充满希望的滇池之子”。郑和从少年时代开始,经风雨,见世面,“滇池南岸/有远去的风帆/月山/有攀登不息的脚步/和代村日出/注定要照亮/一条生命的航道/和代村的日出/注定要属于/远征的风帆。”少年心事当拿云,奋斗精神更可贵。历史、现实、人生、诗歌,这四者对陆晓旭来说是融为一体的。诗人抚今追昔,情思独具,对郑和少年时代的成长历程作一番回溯式的眷顾,这种穿越感与历史的返原,于现实观照中凸显人生的意味、开放的襟抱与奋进的品质。历史场面的重现与钩沉,亦或能够带给人们的现实生活以箴言录式的思想启迪。</p> <p class="ql-block">  “一直在和命运较劲/被梦里的大海托向远方/被大海上的船只载向远方/所有的波涛都是他的豪情/所有的船帆都是他的憧憬。”发生在明成祖年间的历史事件和敢闯敢做的郑和形象真实地展示在读者的面前,令人肃然起敬,文字中焕发着文化的容光、历史的背影和航海勇士的一腔豪情。淬火的人,从苦难里抬起他的头颅,一副坚毅的表情,写满沧桑。“一个心里装着大海的人,就算用命运/拥抱了全部的苦难和不幸/那也是他——/在用成千上万行眼泪/来载负他灵魂的那艘万吨巨轮……”面对乱世的苦难,郑和敢闯、敢为、敢于担当,“内修齐人之道,外造睦邻之方”,集商贸、外交、航海之大成,“路是人走出来的。/海上丝绸之路,却是用胸怀/和信念走出来的”“风向要把正。方位要把正。航向要把正。使命要把正”“知难不可退,遇事不能躲”“人生,哪怕只是沧海一栗,/我们要到达的诗和远方,一一都会呈现在/你美好的内心。”满帆航行,稳中求进,怀揣崇高的信念与理想的人总是令人肃然起敬的,而晓旭为我们所铸造的坚韧诗行也过目难忘,他的这部长诗达到了深厚的历史容量与鲜明的时代精神的紧密结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海魂归来!“一个从小就把胸怀和抱负交给海的人,/也把一生交给了海,海就是安魂之所。/而今,海魂郑和,还在人心的海里,/还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波澜壮阔地活着……”对国家、社会、人民的责任感的增强,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初心不改,成就了这部长诗的思想基调。著名诗人程维盛赞这部作品,是当前国家实施“一带一路”背景下,诗人付诸的文艺实践。我曾读过著名诗评家霍俊明的这句话:“无论是史诗还是颂歌,其首要的前提必然是真实感与现实感,是历史理性与人文精神的深度契合”,现在,我读陆晓旭的长诗《海魂·郑和》,对俊明先生斯言的理解更加深刻了,借用此论来评价晓旭兄的这部作品,当也恰如其分。</p> <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殷切希望我们,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长期工作、生活在伟大航海家、外交家、和平使者郑和故乡昆明市晋宁区的诗人陆晓旭,新近创作的4500多行的长诗《海魂郑和》(云南民族出版社2021年6月版),就是生动抒写郑和七下西洋英雄壮举的史诗作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陆晓旭这部长诗的结构,就是恢宏大气的史诗构架,作品以序曲揭开长诗的大幕,呈现600年前那件轰动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由衷地歌颂那位“活着的时候 / 没有人为他塑像”的“海上巨人”。大幕拉开,迎着晋宁滇池边的日出,便在那一声特别响亮的“啼哭”声中,宣告一个伸开双臂,“就是为了拥抱大海”的郑和,降临在晋宁一个普通的回族人家。接着以九个篇章作为史诗的主干来书写郑和充满曲折、艰险、磨难且辉煌的人生道路。他在滇池畔那个叫和代村的美丽的地方开始了他童年的生活,在充满滇池生活气息与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中,去呈现郑和童年时代的天真烂漫又严谨的生活状况。长诗的第七章,诗人把它作为史诗的主弦交响,浓墨重彩地抒写了郑和七下西洋的辉煌业绩,从而以高屋建瓴的结构,来彰显这部史诗的主题。在史诗推向高潮后,又用第八章《天方》和第九章《海魂归来曲》,诗意地体现作为外交家、和平使者郑和的历史贡献与时代意义。从“海梦”到“海魂”,以不同寻常的历史高度抒写了郑和的生命价值,不得不让人发出响彻寰宇的心声:“海魂归来!”郑和“还在人心的海里 / 还在海上丝绸之路,波澜壮阔地活着……”诗虽结尾,郑和精神也在今天的一带一路上光照千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伟大出于平凡,英雄来自人民。郑和就是明代风起云涌的时代中,在明成祖放开海禁的历史转折时期涌现出的一位杰出人物,也是对人类和平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享誉世界的航海英雄。长诗着力塑造一位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伟大航海事业,为世界各国的睦邻友好,建立人类和平友好命运共同体作出巨大历史贡献的英雄。同时,又通过郑和英雄形象的塑造,来呈现和还原那段彪炳世界史册的航海壮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以史写人,以人现史,使重大的历史事件和与这一历史事件紧密联系的历史人物相融一体,是这部史诗一个最大的亮点。诗人以宽阔而纵深的视野,把诗笔伸进明代大半个世纪的历史风云,从郑和(当时叫马和)的出生、成长,到被选秀进宫,在燕王府成长,拜师学艺,思考人生命运,再到后来的靖难之役、率部拼杀救驾等,在典型环境中,诗人以大开大阖和极细腻的笔法,书写了郑和不同时期的人生经历,从而达到了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完美结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是,郑和出生地——昆明市晋宁区昆阳的和代村,面临滇池这一片高原的“大海”,优越的自然环境,使这个“水边出生的孩子 / 心里也有一个水的国度”,甚至“小小的马和, 不止一次/ 想象过大海的样子”,放飞着大海的梦想。</p><p class="ql-block"> 二是,作为回族人民的儿子,郑和的家庭,特别是回族的民族文化礼仪,给了他今后成为一名英雄的文化力量。</p><p class="ql-block"> 三是,这部长诗着力呈现郑和在人生的苦难环境中的尊严和自信。郑和经受着种种非同常人经历的炼狱淬火,在苦难环境中,找回了做人的自信和尊严,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p><p class="ql-block"> 四是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中,郑和创造了七次下西洋的辉煌。在宽阔无边的大海洋和几十个亚非国家的典型环境中,他统率上万人马和几十艘宝船,在与台风、冰雪、海盗的无数次生死博弈中开辟了一条从太平洋到印度洋、大西洋,从中国到非洲莫桑比克数十个国家的海上丝绸之路,也是和平友好的命运共同体之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一系列典型环境中,这部长诗也呈现出了郑和胸襟宽阔、目光远大、指挥若定、性格坚强、纪律严明、体恤下属、和平友善、互通有无的美好品性和行动,从而塑造了一个前无古人、有血有肉的航海英雄与和平使者的光辉形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部长诗,在历史发展的浪潮中塑造郑和这个英雄人物,还原一段段重要的历史事件,达到了史与英雄人物融为一体、互为彰显的诗意书写。这也是这部长诗可称之为史诗的关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陆晓旭的这部长诗在艺术上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规律和特点,使这部长诗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特别是在以下几点表现得突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是在史与诗、事与情上,他善于发挥诗歌抒情言志、抒情叙事的艺术特点,在叙事中抒情,又在抒情中叙事,营造诗的艺术空间,留白想象的诗歌星空,在浓缩的诗行中让读者去想象、去回味历史。诗人在叙述每次下西洋的历史事件时,往往通过以事引情,点到为止的手法,对情的抒写却不可抑止,甚至恣意汪洋,在抒情中引发读者的想象与共鸣。诗歌作为一种抒情的艺术, 在这部长诗中,可以说被诗人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当你读到《天方》和《海魂归来曲》时,诗人的情、郑和的情、人民的情、历史的情、时代的情,全都在诗中洋溢。一些精彩纷呈的诗句,直逼我们的灵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二是诗人充分发挥了诗歌艺术想象的特点,使这部长诗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气息。在第三章《大海狂想曲》中,诗人抒写童年郑和的想象,以天问般的浪漫,把滇池与大海相连、人间与天上相通,想象中的大海,想象中的海洋梦,是浪漫的狂想,是少年的憧憬。浪漫的诗行,预示着一个伟大航海家的诞生。还有第八章《天方》、第九章《海魂归来曲》,无不洋溢着一种浪漫的艺术气息。这种诗歌的浪漫,与七下西洋的伟大壮举融合交汇,极大地增强了这部史诗的艺术品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三是通过诗中重大历史事件的书写、美好意象的融入、诗歌语言的提炼,营造出了这部长诗厚重、深远、大气、空灵而美好的境界。诗人通过炼词炼句、使用陌生化的诗语,出现了让人眼前一亮,又充满人生哲理、生命感悟、给人启迪的佳句。如:“郑和,在眺望远海 / 大明王朝的胸襟波涛起伏”,后一句用陌生化的艺术语言颇有魅力;“两只手攥得比铁还硬 / 牙齿咬碎了一个血色的黄昏”——炼词,炼意,“咬碎” 一词与“血色的黄昏”搭配,诗味浓郁。“沉默如一块石头,苦难的花朵 / 只能在千年之后绽放”等等, 这些俯拾即是的诗句,充满人生的哲理,给人留下了启示。加上诗行节奏鲜明,注意押大致相同的音韵,有一定的音乐感,读可诵,诵可思,听悦耳。在语言上的形象美、精炼美、音韵美、音乐美,“四美共融”,让全诗时空交错,充满了穿透力。</p> <p class="ql-block">照片来源:文物展馆</p><p class="ql-block">文字来源:微信百度</p><p class="ql-block">美篇编辑:痴翁幸因</p><p class="ql-block">美篇插曲:山谷幽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