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的外婆孙团,一九一二年农历二月初二出生,娘家是原老城乡老城村,在当时老城村是孟津县政府所在地,经济、交通等条件相比优于铁炉村,就家庭而言也是如此。外婆经历民国,抗日战争,土地改革,文化大革命,直到改革开放的九十年代末去世。她的一生伴随中国的历史一路坎坷而过,一生也是坎坷不平,也许经历过苦难的人,都会有一种豁达吧,外婆性格随和,是一个充满爱心和智慧的女人。外婆从小裹脚,但走路很快。在她十八九岁时嫁到本镇铁炉村赵家,和大自己两岁的外公结婚成家,育有六个子女,三男三女。</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85岁的外婆抱着表妹家姑娘留影</i></p> <p class="ql-block">外婆心地善良,又乐于助人,在当地有口皆碑。她年轻的时候跟着她的母亲学会一技之长——接生。在那个年代,女人只有半条命,生孩子跟过“鬼门关”差不多,过了这一关,才算捡回了另半条。在农村生孩子就是找个接生婆在家生产,外婆不论半夜三更还是严寒酷暑或雨天雪地,只要有哪家媳妇要生产,上门一叫就走。有时候谁家产妇难产了,外婆就住在产妇家里几天几夜守护产妇,不停的用手法给产妇推拿,把胎位摸正,让产妇减少痛苦,顺利生产。有的小孩刚出生时不会哭,有痰堵在气管口,她就吸口烟喷到孩子脸上,呛孩子一下,孩子就能把痰呛出来,能哭出声了,外婆用自己的经验和爱心挽救了不知道多少条生命!也从未收过谁家的费用!她永远面带笑容,说话温柔亲和,遇到的人都会亲切的叫她一声军奶(因我外公叫赵军)。外婆活了八十九岁,她的大半辈子都是忙于给人家接生,她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职业技能,为大众奉献出自己无私的爱。她在四邻八舍乃至整个乡里的口碑非常好,因为她做的事是积德行善积福的,以至后来外婆去世的时候,乡人送来的挽联上面大都写着“德及乡里、妙手扶桑梓、慈善老人”等词句。</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63年外婆参加孟津东良点接生培训班</i></p> <p class="ql-block">外婆勤劳俭朴,任劳任怨。她来到赵家后,看不出半点闺秀的娇气,为了生活,外婆跟着她的婆婆学习生计: 纺花织布,上鞋裁衣,做饭种地,里里外外她都是一把好手。她每天总是第一个起床,烧火做饭、涮锅洗碗,还要扫地喂猪等等,从早晨忙到天黑,天天如此,年复一年。上世纪大跃进及三年自然灾害后的六十年代初,农村一片萧条,农民生活相当困难,那时我父母为了使我不忍饥挨饿,把大约5岁的我送到外婆家寄养了半年。外婆白天带我去梨园干活,在一日三餐的忙碌后,一辆老旧的纺车,昏暗的灯光,外婆坐在稻草编织的蒲团上,手摇着纺车将棉花抽丝、拉长、拧紧并成线,用做织布的原料。我总是在外婆“嗡嗡”的纺车声中进入梦乡,有时一觉醒来,她还在悄悄地忙着手中的活儿。那时侯没有电视,晚上躺在床上听外婆讲故事就是一大乐趣,外婆讲刘秀坟、滾豆儿、孟姜女哭长城……重复的故事,我却百听不厌,外婆虽然不识字,讲起故事来头头是道。记得外婆家后院有很多棵枣树,什么马铃枣、核桃文枣、长红枣……硕果累累,每年八月十五前后,我们摘着吃,蒸着吃,煮着吃,总能一饱口福。</p><p class="ql-block">外婆擅长织布、裁缝。我很早听母亲说过她当闺女时就跟着外婆学会纺花、织布,农闲时人闲机不闲,她们轮流坐在织布机前“哐当哐当”地织布,脚手配合,梭子来回穿梭,织布的动作非常的熟练,一天能织很长一截布,把织好的布拿到集市上卖钱或换物,以养家糊口。</p><p class="ql-block">外公去逝得早,外婆不辞辛劳的操持着一家人的衣食生活,在那个家里人口众多、物质匮乏的年代,她硬是用一双慧心灵巧的双手使一家人衣有所穿。她亲手剪裁、缝制每个人的衣服鞋袜,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做完棉衣做棉鞋,做完棉鞋做单衣,做完单衣纳鞋底,拆了洗,洗了缝,四季之中,总要比别家多洗上几次,多缝上几次,一年年的周而复始。</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耄耋之年的外婆和邻居知己合影</i></p> <p class="ql-block">外婆心灵手巧,她不仅会接生、裁缝,而且制做澄沙糕也小有名气。听大舅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外婆在农闲时用自家柿饼、豌豆自制的澄沙糕,呈现出金黄色的诱人外观,表面光滑。闻其香味,让人垂涎欲滴。咬一口澄沙糕会品尝到一股淡淡的清香,这种清香是豌豆独有的味道,柿饼的甜味更是能让人陶醉。澄沙糕又名柿饼豌豆糕,是豫西地区传统风味小吃,其独特的凉甜口感,在各种冷饮尚未流行的时代,澄沙糕就已经成为当时的“雪糕”。每逢庙会和集市,外公就挑着担沿街叫卖澄沙糕,用赚来的钱供养舅姨们上学。只可惜我母亲手足六人都没学会外婆这一传统的小吃手艺。</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传统小吃——澄沙糕</i></p> <p class="ql-block">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曾用牛车把年愈古稀的外婆接到我家住了一段时间,她每天缝缝补补、洗洗涮涮总不闲着。她每次做棉衣先把黑色的粗布放在床上,对齐折叠起来,用粉笔在布上画来画去,用剪刀顺着线剪开,均匀的铺上棉花,再一针一线地缝起来。有时,外婆仔细地拿线比量着;有时,外婆拿起剪刀,“咔喳咔喳”地剪着多余的布;她手里那根细细的针在布之间不停地跳舞,不到半天功夫,一件崭新的棉袄就做好了。</p> <p class="ql-block">在世为善,去世为仙。这样的人生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外婆离开我们25年了,有时候我真的觉得外婆就是一尊活着的菩萨,一世渡人,庇佑子孙。正如她轻轻地来一样,一生一世没有留下半点的遗憾,她虽然没有留下什么值钱的财产,但却给她的子孙后代留下了永久的记忆。这是多么厚重的精神财富啊!</p><p class="ql-block">外婆一生勤俭、善良,一辈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花……她走过旧社会,见证新社会变迁,改革开放后目睹了我们生活的“蜕变”,子孙们一个个从贫穷走向了富裕。</p><p class="ql-block">今天追忆这些,已经不再伤感。而是要感恩今天的社会进步,感恩今天的物质充裕,现代的家庭生活更舒适,人们的教育、医疗、出行、饮食、穿戴等和外婆所经历的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但是,我希望大家能从这样一位善良、坚强的农村小脚老太太身上,感受到一股强大、执着、深邃的中国式母爱!以及她对子辈、孙辈、曾孙辈们寄予的厚厚慈爱!</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2017年元月,小姨带领我们来老宅查看</i></p> <p class="ql-block">二0二四年二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