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台与琴台阁

梁山

<p class="ql-block">  古琴台位于鲁山县城琴台街中段路北县总工会俱乐部院内,东与鲁山县第二高级中学为邻,始建于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原为鲁山八景之一。</p><p class="ql-block"> 唐代诗人元德秀为鲁山县令时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尤其善于用音乐教化民众,史称抚琴善政,被唐玄宗树为典范,百姓感念其功德,自发为其修筑琴台。台在故城之北,屡废屡兴,清代鼎盛时方圆十亩,台高百尺,房屋百间。史书记述,鲁山元德秀琴台与武汉伯牙琴台、苏州西施琴台、成都司马相如琴台并称中国四大琴台。</p> <p class="ql-block">  元德秀开元二十三年调任鲁山县令,开元二十三年唐玄宗驾游东都洛阳,在五凤楼下搭设舞台,命令三百里以内州县官吏带艺人献歌舞以示庆贺,并以“且第胜负加赏黜”。许多刺史、县令为取悦皇帝,想尽办法献媚,精选优伎身着锦绣,极尽歌功颂德之词。唯独元德秀不这样做,他不畏权贵犯颜直谏,为民请命。德秀和唐玄宗都是擅长音律的人。他自编《于蒍》歌,仅培训乐工数十人,舞衣朴素大方,在五凤楼前联袂歌《于蒍》。玄宗听罢“异之”,叹曰:“贤人之言哉!”谓宰相曰:“河内人其涂炭乎?”玄宗免去了河内太守职务,同时免去了鲁山不少赋税和徭役。从此元德秀威望更高。</p> <p class="ql-block">  鲁山人民为报答元德秀为民请命、教民有方、惠及百姓的功德,筑起琴台。此后元德秀公暇或农闲时节登台弹琴,对围观听琴的人嘘寒问暖,了解下情,并将所带饭食与民众共餐同饮。由于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百姓们乐意和他交谈。每逢他弹琴时,四乡百姓闻之,聚者数百人。元德秀利用机会宣布施政措施,征求百姓意见。每至收获后百姓听到他的琴声就自觉将粮税送到县衙。宋朝司马光著的《资治通鉴》中描写为“琴台善政”。</p> <p class="ql-block">  元德秀一生清贫,家无余资,逝世时无安葬之物。李华为之撰《墓碣铭》,元结撰《墓表》,颜真卿书丹,李阳冰雕刻,后人称之为“四绝碑”。自唐以来,历代文人学士,如皮日休、孟郊、元好问等,都写过歌颂元德秀的文章。</p> <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鲁山古琴台这个文物坐标会一直作为铜鉴启迪后人</p> <p class="ql-block">  琴台阁作为鲁山县的一座新地标,近来备受关注,吸引了大批市民到此观光休闲游玩。</p> <p class="ql-block">  琴台阁位于鲁山县城东南部,滨河路东段,无论占地面积还是投入资金都堪称大手笔。其主体结构采用传统的中国古式木结构建筑风格,并融入了现代设计元素,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时代感。</p> <p class="ql-block">  在琴台阁内还建有水街、动物王国、鹊桥、展厅等诸多区域。这些区域充分满足了当地百姓文化娱乐和商务活动的需求。</p> <p class="ql-block">  琴台阁不仅是一幢优秀的建筑作品,更是地方政府对于本地优秀传统文化推广以及城市发展远景规划的重要举措。该建筑将进一步推动鲁山旅游业的发展,并带动周边商业区域的繁荣。</p> <p class="ql-block">  摄 影:梁海斌</p><p class="ql-block"> (文字部分来源于中营老师和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