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文台的鼻祖

迅捷的闪电

<p class="ql-block">摄影:桑琪</p><p class="ql-block">文字:桑琪</p><p class="ql-block">编辑:桑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为现在的南京留下很多的全国第一,身为南京人引以为豪。其中,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就在南京,南京天文历史博物馆,则是中国唯一的天文历史博物馆,其他城市诸如北京、上海等,只能叫“天文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百度查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百度马上更正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不属于南京,南京格局太小,属于中国的天文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在全国没立六个观测台站,他们分别是青海、盱眙、洪河、姚安、赣榆、青岛观象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青岛观象台</span></p> <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青岛观象台,1910年由德国人建造,1912年落成,是由外国人建造的中国最早观象台。1957年,青岛观象台一分为二:气象部分归海军,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海舰队司令部气象区台”,另一部分定名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岛观象台”,至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高鲁</span></p> <p class="ql-block">1913年10月,日本在东京召开亚洲各国观象台台长会议,邀请法国教会在上海的观象台代表中国,举国一片哗然。时任中央观象台台长高鲁,发誓建造一座能与欧美并驾齐驱的天文台,后由厦门大学天文系主任余青松接任。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提出,天文台必须按照中式风格设计,但天文观测却需要圆形屋顶,这一棘手问题被交给杨廷宝领衔的基泰工程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终建成的紫金山天文台位于南京东郊紫金山风景秀丽的第三峰上。牌楼采用毛石作三间四柱式,覆蓝色琉璃瓦,跨于高峻的石阶之上,建筑间以梯道和栈道通连,各层平台均采用民族形式的钩阑,建筑台基与外墙用毛石砌筑,朴实厚重,与山石浑然一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民国紫金山天文台建成于1934年9月。它的前身是1928年2月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是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台,是一个综合性的天文学研究机构,在我国天文事业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先驱作用,因此有“中国现代天文摇篮”之称。1950年5月20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成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立紫金山天文台旧址,南京墙显得“特别中国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冬至,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奠基纪念~一九八四年九月张钰哲按原碑文重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4年民国时期,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进口了德国制造的60cm口径的反射望远镜,它曾是世界最先进、亚洲第一的天文望远镜,并在1955年由中国人用它发现了第一小行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民国紫金山天文台展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3年,毛译东参观紫金山天文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张钰哲</span></p> <p class="ql-block">张钰哲(1902年2月16日—1986年7月21日),福建闽侯人。中国现代天文学家,“中华”小行星的发现者,中国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对天体有很多的重大发现。1965年元旦夜晚,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用双筒望远镜在双子座天区发现了一颗模糊的新天体,经1月5日晚再度观测证实,确定是一颗彗星。上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后确认这是一颗新的短周期彗星,命名为62P/Tsuchinshan,中文译为“紫金山1号”彗星(62P),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发现的第一颗彗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我也是一个门外汉,只是从百度搬运过来,也就不一一列举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着重按上山路线和景点顺序介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在紫金山西北面,所以,去天文台的主要干道要经过白马公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紫金山索道直达紫金山第二高峰头陀岭,海拔425米,不到天文台,不要上当。购单程票到头陀岭60元,双程票100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从头陀岭索道下来的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白马到索道有条栈道,牌坊上写着“紫金山人行栈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向左拐,便是上紫金山天文台的盘山公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紫金山天文台的盘山公路路口有栏杆,不准私驾车驶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盘山公路全长1300米,如果走完全程,比步行道多走很多弯路,但沿途可见南京北边的风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盘山公路平缓不陡,两边用粗糙石板铺路,中间是小石块拼接,下雨天路不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假如你不赶时间,强烈建议从盘山路到天文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道路的拐弯处,防止车辆跑偏,有水泥路桩拉住铁链作为护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片小碎石拼成的路面,令人想起了走在古老街道小巷“嘀嗒嘀嗒”的声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忆中的老家湾河街,就是这碎石拼起来的路,最早是青石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透过索链,我们可以看到上了年纪的人都喜欢爬盘山路,不伤害膝关节,上山不掉“链”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特别是喜欢游哉悠哉的小恋人,也喜欢走这,条大路。累了,坐在路边靠在他的肩膀上;饿了,可以分享带来的食物;开心了,哼着小曲看风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盘山路的右侧,还有一个有台阶的登山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我2010年用手机拍下去紫金山天文台的“野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盘山路和登上路在这里汇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汇集处的右边,还有一条野道,但没看到人走,也没有打探,不知这条路封死没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终于看见紫金山天文台1号,大门不怎么样,却告诉你:紫金山天文台到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斜坡,左前方是一座尖顶房,似钟亭,单调的无人路面,选择用路面的阴影作为前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横版可以将树带进镜头,与尖顶房平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终于上来几个人,装扮有一点登上的样子,顺手抢拍一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座尖顶房,到底是什么展馆?原来是家炳天文科学交流中心。走近一看“家炳”前面还有一个“田”字。原来是中国“百校之父”的香港企业家、慈善家田家炳老先生纪念馆。尽管田家炳老先生不是中国“第一慈善家”,可捐出的资金占比达80%,无人能比。中国科学院为了纪念田家炳对教学和科研的无私支持,将一颗小行星正式命名“田家炳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路的左边,是休息、观望大平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长凳、大树、护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透过漂亮的花纹栅栏,可以看到休息的游人和蓝天白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紫金山北边高楼林立最美的南京城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进入紫金山天文台收票口回头一望,田家炳几个字已经模糊,但他的对科教事业的支持,将永远记在人民心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对收票大门处,正是《陨石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月球陨石</p><p class="ql-block">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刘莉 摄</p> <p class="ql-block">馆内展出近30块不同类型的陨石,其中包含两块珍稀的月球陨石和火星陨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文历史博物馆展示了历史长河中不同年代的天文观测仪器以及紫金山天文台的过往辉煌研究成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紫金山天文台的历史和发展过程,其中包括其作为中国现代天文学摇篮的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星空,天文学家们用智慧探索它的奥秘;诗人们用才情赞美它的浩瀚无垠;画家们则用手中的笔再现它的璀璨,罗方杨天文油画“诗意星空”在有历史、有实物、有背景、有成就的紫山天文台展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一次科学与幻想的结合,将人们带进一个充满未知而神秘的浪漫宇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星仪是1684年丹麦人罗默发明的。中星仪可以精确地测定恒星过中天的时刻,以求得恒星钟的钟差,从而确定世界时、恒星赤经和基本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秤漏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漏刻,是用中国秤称量流入受水壶中水的重量来进行计时的仪器。它是北魏道士李兰于5世纪发明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316年元朝时期出土的铜壶滴漏,它的主要用处:衡量重量、计算时间、计算容量、计算速度、晴天时用日晷校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马观花,走出天文历史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紫金山天文台制高点观景台,耸立着标志性的圆体天文台,上面书写“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站在紫金山天文台观景台上,向东扫去,头陀岭、绿色连绵的群山、圆形白色天文台和紫金山索道一览无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出观景台,路窄台阶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路上,我不知道被围在中间禁止参观的石碑是什么,但我喜欢它身上的水泥勾缝,像今年的属相“龙”,龙飞凤舞的图案别具匠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各馆室外的中心,便是露天展示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发明的天文仪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进入古天文仪器,随着我的图片一一介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球仪是一个重要的天文演示仪器,表现恒星和星座位置,并能演示天体的周日运动。我国东汉时期张衡,就发明了这种“浑象”仪器,后不断改进完善。紫金山天文台的这座天球仪是清朝1903年根据明朝摸型缩小铸造的复制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地平经纬仪主要由地平圈、象限环、立柱、窥镜四个部分组成,它是用来测定天体地平坐标的仪器,紫金山天文台的地平经纬仪,是清康熙年间的复制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浑仪,又称浑天仪,是用来测定星体在天空中的位置和运动的仪器,是我国传统的测天仪器,在一个时期内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仪器。浑仪,发明于二千多前的战国中期到秦汉时代,现存的紫金山天文台的浑天仪,是1437年明代正统二年青铜复制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到圭表,就想到成语“立杆见影”。它是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圭表和日晷一样,也是利用日影进行测量的古代天文仪器,在中国有三千多年历史。紫金山天文台的圭表是清代重修的明代铜圭表,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的表,二是正南正北平放的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间不早了,绕着南京墙走了一圈,准备下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登山光标路下山要快得多,但对于我们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台阶对膝关节损害很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紫金山博爱光标路下山,沿途有国民革命军抗日战争遗留下来的雕堡。一女孩突然坐在雕堡枪眼的上方喝水,我不失时机的按下快门,并定下标题:《战争与和平》,作为我此篇的结尾。</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