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再游甪直正值甲辰年初五,西方人的情人节,恰逢苏州规定春节期间公交免费,因此人气旺盛,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p> <p class="ql-block">这次无暇游览水乡美丽风景,而是直奔主题,观赏古镇特有的人文景观。正巧叶圣陶(叶圣陶系在甪直教书多年,其故居在苏州青石路9号)、王韬和陆龟蒙分别是现代、近代和古代的甪直人,了解他们正好了解古镇的文化风彩,也能领悟甪直镇人特有的文化气质。</p> <p class="ql-block"> 一路上,还是被古镇市井,滨水人家的小景吸引。</p><p class="ql-block"> 古桥驳岸,游船摇曳,前门开店后门泊舟、一步小桥通厨房,捧着饭碗赏水景。</p><p class="ql-block">听着姑娘嗲声嗲气的招徕,老妇人甜糯悦耳的吆喝,像听苏州评弹,心情渐入佳景。</p> <p class="ql-block">叶圣陶纪念馆从以前逼仄于狭窄弄堂的正门改为从保圣寺的边门进入 ,似有豁然开朗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是叶圣陶当年任教的“吴县第五高等小学”旧址,一幢黑瓦白墙的两层楼房,是原来五高的女子部,上下各四间。楼下展览馆是原礼堂、音乐教室改建的。</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共分八个部分,用实物,照片和文字资料展示叶圣陶生平事迹。</p><p class="ql-block">在《多收了三五斗》展板前我凝视良久。展板通过文章的影印照片和写作背景的介绍,描述了叶先生奔着“教育救国”的理想,放弃大城市的生活,来到江南农村。由于亲眼看到“万盛米行”的“谷贱伤农”,所以才能以此为背景创作出现实批判主义的伟大作品《多收了三五斗》,鞭挞社会不公。通过观看长篇小说《倪焕之》的展板内容,再对照纪念馆外景,了解到叶先生驾驭来源生活,高于生活现实的高超创作手法。</p><p class="ql-block">展览显示的叶老先生从1919年到1922年在甪直创作发表的诗歌,小说一览表极大地满足了叶老粉迷的需求。</p> <p class="ql-block">五年后再观叶圣陶展览。展览内容从原来的两间房扩展到四间。增加了建国后负责国家教育部的工作业绩。</p> <p class="ql-block">2016年画家柏佳甫赠送的叶老画像。</p> <p class="ql-block">叶圣陶1919年5月15发表于上海《时事新报》上声援北京五四爱国学生,决定举行罢教的文章。</p> <p class="ql-block">这里,不仅是叶先生教书育人,也是他启发、动员同事,关心民众,关心时局,投身谋求改变社会救中国的斗争场所。</p> <p class="ql-block">千年银杏,古朴苍劲。</p> <p class="ql-block">围墙下,古树旁,有块废弃的空地,当年叶先生带着学生开垦为农田,进行种水稻,蔬菜的农活实践活动,并命名为"生生农场"。这里也许是中国第一个实践性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退休后的叶老,仍旧关心时政,关心国家教育,但不干涉,支持后辈。践行了"多活几年,多做些事"的愿望。一直健康地活动九十四岁。</p> <h3>叶圣陶墓园</h3> <p class="ql-block">取名"未厌"的亭子,通过四十米的墓道连接坟墓。作为墓园的一部分,亭名彰显了叶老终身勤勉,不断进取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五年前,没来得及游览古镇游览图上列出的“万盛米行”。参观纪念馆时,叶圣陶先生的一段文字促使我滋生眼见为实的兴致:</p><p class="ql-block">“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里面装载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齐着船舷的菜叶和垃圾被白腻的泡沫包围着,一漾一漾的,填没了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p><p class="ql-block">“早晨的太阳从破了的明瓦天棚里斜射下来,照在柜台前那几顶晃动的旧毡帽上。</p><p class="ql-block">因此,再游甪直",万盛米行"成了第一目的地。米行的原型是镇南的万成恒米行,位于甪直镇南市河的西岸。解放后,这家米行被改造为当地粮管所的粮食收购站和粮食仓库。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环境下,它逐步完成了其历史使命。2009年被列入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是游客打卡的热门地。</p> <p class="ql-block">现在看到的“万盛米行”,是甪直镇镇政府为发展旅游于1998年筹资改造的,建在与原址相隔一百多米的南市河东岸,旨在恢复民国旧貌,也可以说是“真景区假文物”。门口的屋篷和河埠头现在作为古镇游船的上下客点。这里原本只是农村的一座默默无闻的小店铺,却因为叶圣陶先生的小说《多收了三五斗》而声名大噪。现在的门口埠头只能停小乌篷船,不会出现那小说中“横七竖八”的大趸船。三开间门面的屋檐下悬挂着“万盛米行”的大字招牌,前厅内重新建造了米行店铺旧景,里面回廊贯通,左侧回廊展示了各种古代水乡农具,右侧的版报介绍了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和万盛米行的故事。“米行”正中有“祠堂必备”的卷棚拜亭,后面是三间大厅,雕花精美,倒像是古时货。为了纪念著名农学家陆龟蒙对当地农具的贡献,大厅便以他的农学著作《耒耜经》命名,称作“耒耜堂”。 堂内陈列着江南旧式稻作农具和加工谷米的器具,成为一处独具水乡风情的“农具博物馆”。店铺内设有收售粮食的柜台,上挂“万商云集”牌子,以假乱真,游客络绎不绝,生意却永远空白。</p> <p class="ql-block">参观也需门票。</p> <p class="ql-block">这里设置了根据叶圣陶伟大作品"多收了三五斗米"连环画画板展览。</p> <p class="ql-block">内设的农具展览</p> <p class="ql-block">《耒耜<span style="font-size:18px;">堂》名称来源于</span>还可称是农学家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陆龟蒙,他</span>著有《耒耜经》农学著作,记录了当地农民制作的几种稻作工具。</p><p class="ql-block">米行内置农具展览,有点不伦不类。既冲淡了万盛米行展览主旨,又贬低了陆龟蒙历史上的农学贡献。</p> <p class="ql-block">原米行码头现成为游客水上游览码头。</p> <p class="ql-block">丁字形河道交汇,从今日拥挤的游船自然联象到当年叶老小说中农民在米价不断下跌的行情下争相卖米惨痛的旧事。</p> <p class="ql-block">镇上有专设的叶圣陶研究中心。</p> <p class="ql-block">还有取名为"圣翁书院"的搭顺风的机构。</p> <p class="ql-block">院内设置的推销文创用品的摊子。</p> <p class="ql-block">换个角度看,这些杂色纷呈的"搭便车"也反映了叶圣陶在古镇被重视的程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保圣寺西院,毗邻叶圣陶墓地、走过仅存柱础的原白莲寺旧址(现在原旧址已没有了),是陆龟蒙墓园,1986年当地政府进行了整修复原。墓园占地约1亩,坟高1.2米。墓前建有陆龟蒙养鸭的遗迹——斗鸭池和清风亭。在清风亭后有两株参天古银杏,相传为先生手植,已有一千多年了。树身粗壮得需几人合抱才行,冬日下枝桠参差高下,虬曲昌盛。</p> <p class="ql-block">陆龟蒙是晚唐诗人,与皮日休为友,相互唱和,世称“皮陆”。他出身破落世家,举进士不第,曾为湖州、苏州刺史的慕僚,后来长期隐居在甪直镇,赋诗撰文,经营茶园。他的散文成就超过了诗,如《田舍赋》、《野庙碑》、《登高文》等,对当时社会的腐朽与封建迷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在晚唐文学中,具有独特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清风亭为陆龟蒙所建。他愤激晚唐腐败,辞官回到故乡甪直,在屋前种下银杏树,建斗鸭池,种田闲暇读书,钓鱼,放浪江湖。人称"江湖散人","天随子"。</p> <p class="ql-block">修建后的清风亭四周被水环绕,左右一对石桥,北水池前保存了斗鸭池石槽原物。</p> <p class="ql-block">歇山顶,大翘檐,四周木柱走廊围着当中四面漏窗的小屋,文雅恬静的环境正与逝者文静的性格相配。</p> <p class="ql-block">亭内有多对楹联</p> <p class="ql-block">左右对称的石桥</p> <p class="ql-block">斗鸭池</p> <p class="ql-block">千年前的银杏树</p> <p class="ql-block">瞻仰纪念馆心理得到满足,又有了回头参观保圣寺的兴致。</p><p class="ql-block">精雕细刻的山门一下子就吸引了眼球,看说明方知是按乾隆年间的原貌重修起来的。走进二山门,天王殿前的大院有两件文物值得细看,</p> <p class="ql-block">立于院子西侧的青石经幢,它的全称叫“尊胜陀罗尼经咒石幢”。 是唐大中八年(公元854年)建,南宋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重立,刻有陀罗尼经咒和莲瓣、卷云、盘龙、菩萨和飞天等图案。由于年代久远,不少字迹已无法辨认,旁边说明说是崔渔正撰。经幢共分为7层,高4.8米。由多块石柱堆建而成,每块石柱上面都有盘盖,盘盖大于柱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有遮雨和装饰作用。这座尊胜陀罗尼经咒石幢,无论其年代还是艺术价值,都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p> <p class="ql-block">铁钟,通高1.8米,口径1.12米,壁厚0.11米。1.5吨重。钟顶提梁为双首四爪龙式,钟的上口外撇,呈莲花状。铸于明末清初,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钟的中部有铭文“国泰民安”“八方无灾”“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吉言。根据佛经上有“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的说法,鼓钟也是行善的一种壮举。显然这是佛寺的镇山之宝。</p> <p class="ql-block">据介绍,原来的大雄宝殿建于公元1013年,殿内供奉释加牟尼佛像,旁列罗汉十八尊,为圣手杨惠之所摹。1928年,大殿半边坠塌,半数罗汉被毁。1932年,由建筑专家范文照设计,建造了这座中西合璧式的罗汉堂,并由雕塑家江小鹣、滑田友等把这幸存的九尊罗汉塑像放在这个位置,现馆内罗汉塑像虽仅存一半,且还有残缺,但仍不失为古典艺术上的瑰宝。1961年,保圣寺罗汉塑像被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现名为保圣寺古物馆。</p> <p class="ql-block">整个古物馆就放置九尊泥塑佛像,泥塑的暗黑和为保护古物没有辅助光线,当然更不可拍摄,只能默默观赏,有点参观当年瞻仰云岗石窟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2009年镇政府在整治保圣寺的环境时,发现了白莲教旧址,五年前在陆龟蒙墓地旁边我看到过保留的旧址。现在没有了,这批柱础现在古物馆外的穿廊胡乱地做了集中展示。据介绍现在遗存的柱础多为清代,明次之,唐宋稀罕,我浏览了一下,目测这里共有28至30个。可见展览的价值还是不小的。可惜展览没有说明其来源,只有看到过原白莲教旧址,才会明白突兀出现的柱础展览。可见甪直的有关部门在揭示古镇方面的宣传工作还有待改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后来到了位于中市下塘街6号的王韬纪念馆。旧地重游,不费周折。纪念馆原为沈氏老宅,1998年在老宅的基础上成立纪念馆,钱君陶题写馆名。纪念馆共三进,因为有喜欢建筑的朋友,特为其拍摄了漂亮的门楼照片。前厅是王韬生平事迹陈列馆,面阔三间,进深八椽。正中有王韬半身雕像,屏风上绘有生平大事记,两侧墙壁和竖幅上是王韬的文字介绍。</p> <p class="ql-block">王韬,清道光八年十月四日(1828年11月10日),生于苏州府长洲县甫里村(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清末杰出的思想家,政论家。十八岁县考第一,因躲避通缉逃到香港,美国,欧洲。于1874年在香港创办了中国报刊史上第一份以政论为主的报纸——《循环日报》。他根据易经中“穷则变,变则通”的道理,断定“天下事未有久而不变者”;必且尽用泰西之法而驾乎其上”。王韬主张以欧洲强国为榜样。具体办法有四:改革科举取士法、改革练兵法、改革教育、废除繁文。</p><p class="ql-block">虽然王韬纪念馆包含的内容并不丰富,但是古镇能有他的立足之地恰恰说明中国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中国第一人"的声誉正广为人知,逐步深入人心。</p> <p class="ql-block">小桥流水,恬静安然,对故乡的眷恋,他毕生难忘。因此后半生流浪途中,他时不时惦念家乡。以致四十多年之后,王韬甘愿不辞劳苦,于1882年、1885年、1887年三年中三返家乡。</p> <p class="ql-block">鸳鸯厅原本是老宅主人沈柏寒的书房,面阔三间,梁架简易,门窗有晚清民国风格,通风和光线良好。现为王韬故居陈列,放有书桌和字画,中间大匾上书“蘅花馆”。厅柱上还有当年康有为题赠给王韬的对联:“结想在霄汉,即事高华嵩”。这是历史名人对王涛的名至实归的评价。</p> <p class="ql-block">后花园名曰弢园,小池游鱼细石,老藤虬枝,樟树葱郁;假山流水,意境高远;树木花草恰到好处地点缀亭台廊榭之中,悠哉闲哉,恬静雅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观毕王韬,自然必去河对面的甫里八景之一的的沈宅。沈宅是同盟会会员、教育家沈柏寒先生的故居,建于1873年。沈柏寒,甪直人,他七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因沈柏寒是沈家长子,从小就得到名师的指点,打下了旧学根底,21岁时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教育系攻读,在日本,他学到了新知识,接受了新思想,并且开拓了视野,23岁时不得已辍学回家。回到家乡,他痛感古镇风气的闭塞,认为必须启迪民智,于是确立了教育救国的思想,把甫里书院改为甫里小学,从事教育事业。</p><p class="ql-block">进宅入正堂,堂内有两幅抱柱联,其一“经济有成,事业俱自苦志起,读书最乐,俊彦都由名教来”就是他教育救国的思想的体现。</p><p class="ql-block">沈宅坐北朝南,总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分中、西、东三路。现在开放的是西部1000平米。建筑布局有亦仕,亦商,前店、后宅、左坊、右铺的特色,也是“洋务运动”后民族工商业在沿海古镇崛起的缩影。沈宅的精华部分是乐善堂。这座三开间正厅是甪直镇上最豪华的建筑,不仅宽大高敞,雕饰遍布,且因前后做重轩,有冬暖夏凉之效。中堂左右两侧对联分别是:“和气祥光,清声美行;尊德乐义,合泽戴仁。”中堂前的条台左右安置了花瓷瓶与古色镜,瓶瓶镜镜。如水的年华在蜿蜒的水巷流淌,成就着一代代水乡人与世无争,宁静如水的性格。</p> <p class="ql-block">萧宅位于甪直古镇中市上塘街北端,坐西朝东,是甪直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座清代民居,2009年被列入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宅院建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原为杨氏武举人所建,后售给甪直名门望族萧冰黎一家。萧宅原占地面积一千多平方米,现仅存茶厅(制律堂)和楼厅,梁枋上仍有雕花。院落内两座砖雕门楼为精华所在、分别上书“积善余庆”和“燕翼诒谋”。雕刻精美,制作讲究,可惜在动乱时代被破坏,图案皆被凿去。而宅子南侧还有一条长达150米的备弄,称作“萧家弄” 萧宅的最后一进楼厅二楼现另辟为“萧芳芳演艺馆”, 陈列萧冰黎的孙女香港著名电影演员萧芳芳生平事迹。对这些我不太感兴趣,认为不过是政治宣传,统战需要,匆匆浏览后观看窗外别致的景色。</p><p class="ql-block">从楼厅二层向东看,白墙黑瓦,错落有致。那高挑的马头墙、凌空残损的屋檐、褪色的瓦当,静静流淌的河流小溪、湖汊港湾默默地诉说着甪直古镇背后数不清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这次又错过了古镇象征的吉祥物“甪瑞”的拍摄,还是没有发现江南古镇常有的古塔,只好再引入2011年5月路过古镇拍摄的旧照片,作为来古镇一游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曲径通幽,窄弄联水,不愧为江南水乡:</p><p class="ql-block">甲辰迎财神,甫里接彩头。</p><p class="ql-block">触景生情愫,油然喜苏州。</p><p class="ql-block">门庭满人气,古镇神护佑,</p><p class="ql-block">地灵出人杰,全系一方土。</p> <p class="ql-block">返程发现乘公交游古镇还有更便捷的通道:甪直邮局坐523路公交车到望江路震阳路换乘115路到花桥。可惜车到人多不开门,看着车扬长而去的车,只能空感叹。幸好不远,不过步行半小时 ,此情却好生奇怪半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2.1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