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行》(游记之七)

国防

<p class="ql-block"><b> 《 新 疆 行 》 </b></p><p class="ql-block"> (游记之七) </p><p class="ql-block"><b> 巨变的霍尔果斯口岸</b></p><p class="ql-block"> 霍尔果斯口岸,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大的陆路与铁路综合性口岸。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尔果斯市,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隔霍尔果斯河相望。</p><p class="ql-block"> 我30年前曾经来过这里,那时的霍尔果斯口岸除了有一个木头架起来的边防哨所,还有几间很普通的房子外,没有更多的景致。离哨所不远处,有一个非常散乱的边贸市场,一个一个用木板搭起来的摊位排成行。当地大多数摊贩卖的都是服装鞋帽,还有从俄罗斯走私过来的望远镜。在边境铁丝网的那头,是排队等候过境的大货车,一切都显得那麽原始和荒凉。</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重游此地,看到的是庄严和高大雄伟的新国门,远处是高楼林立,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拔地而起。霍尔果斯口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貌换了新颜。游览完新国门,我们又来到了老国门景区。在老国门正面的广场上,矗立着一个醒目的标志:连霍高速公路312国道零公里处,很多游客在此拍照留念,也是自驾游客到霍尔果斯口岸必到的打卡地。 </p><p class="ql-block"> 从老国门广场向北经过一道铁栅栏门,我们来到了清朝时期的18号界碑,这是最早期中俄边境的界碑。 1882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中俄伊犁界约记》。根据界约规定,在伊犁河南岸界上所立界碑由沙俄政府制作,清政府提供尺寸及所需银两。但是,用于立界的石碑建成后,清政府官员没有到现场监督立碑,沙俄趁机将石碑向我境内推进了20余公里,从此形成了40多平方公里的争议区。</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坚决捍卫领土主权,在解决领土争端问题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1994年4月26日,中哈两国总理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关于中哈界碑的协定》,对历史遗留的40多平方公里的争议区进行了重新划分,其中的27.4平方公里的土地归还我国。在这片区域中,有四块为俄国所立的界碑,18号即是其中之一。此碑原立于伊犁河南岸察布查尔县境内的一座名为乃奇勒干的小山上,2002年6月移至霍尔果斯。18号界碑见证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也是沙俄侵占我国领土的铁证。 </p><p class="ql-block"> 离18号界碑亭不远处,有一个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可以看到我方一侧的边防哨所和远处的哈萨克斯坦口岸。这里也是我国324号界碑所在地,因为它在军事禁区里面,因而是看不到的。</p><p class="ql-block"> 此时,观景台旁边的大喇叭里不停地传来警告的声音:“游人禁止在此处拍照,违者将处以罚款或刑事追究”。听到这里我观察了一下周围的游客,大家都很守规矩,没有一个人拍照。</p><p class="ql-block"> 虽然看不到324号界碑的“真容”,游客们只好在一张印有324号界碑的宣传画前拍照留念。(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