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清晨,拉开窗帘、推开窗户,轻风俆来,一阵清新、幽香、淡雅的泥土气息迎面而来。春天伊始,我就被甲流撞了一下腰,右中叶支气管扩张伴感染,高烧3天,输液7天。但我还是在退烧之后、输液之余,兴味甚浓地拜读了郝秀琴先生关于台墩的系列作品。细读慢品,思绪如绵,感悟良多,心灵受到浸染。她这是用自己的良知与智慧,笃情地守护着台墩这座精神的原乡啊!</p> <p class="ql-block"><b> 郝秀琴先生与台墩深情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 郝秀琴先生,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南国漂泊派女作家。凭借其坎坷多变的人生经历和笔下塑造的独立坚强的女性形象,拥有一大批少妇粉丝,被誉为“熟女导师”“知心大姐”。她在家乡乌兰察布享有很高的声誉,市电视台曾两次为其录制人物报道专题片,《漂泊羊城》等多部作品,被乌兰察布市评为“五个一工程奖”。故而,她的家乡情结浓厚深挚。从事文学创作多年,可以这么说,她是一名人类灵魂的探索者,精神原乡的守护者。她关于台墩的系列作品,篇篇都是直逼人类灵魂深处的隐秘与底蕴,并非人云亦云的思想表象的描述。比如,在《对故乡最深的记忆就是台墩》一文中,她这样说:“提起隆盛庄,人们自然会想到台墩。台墩,宛如小镇上的卫士忠实地守护着世代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隆盛庄人。台墩也是隆盛庄的地域符号和文化符号,和隆盛庄息息相关、一脉相承。多少走草地出远门的隆盛庄人,走出小镇瞭不见台墩了,他们就痛哭流涕;从外地回来了,远远望见台墩了,他们也会欣喜若狂、泪流满面。台墩就是隆盛庄人心中的依恋和思念。”可见,台墩,在她和故乡人的心中分量有多重。这分量之中,含义敦厚深邃。</p> <p class="ql-block"><b> 雄伟的台墩</b></p> <p class="ql-block"> 台墩,这段明长城,曾在历史上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岁月峥嵘,初心如磐,“台墩始终肩负着一个不朽的使命——它默默地站在隆盛庄东门外,在变幻莫测的风云中,穿过世态炎凉,执拗地挺立身躯,去葱茏古镇仅存的那一抹暖色。喋喋不休地向一代又一代隆盛庄人讲述着一个永恒的故事,见证着隆盛庄漫长的历史。”郝秀琴先生面对“台墩年久失修,风雨侵蚀,人为破坏,砖木结构也已湮灭在历史尘埃之中”的惨状,眼在流泪,心在滴血。她恳切地说:“它需要保护,这是多少隆盛庄人的心声啊,在外的游子们都在呼吁,修缮台墩是当务之急,那是咱们隆盛庄的唯一标志,也是唯一保持原貌的留给隆盛庄的财富。”是啊!当修复的讯息传来,哪个故乡人不举手相庆?哪个故乡人不翘首以盼?然而,盼来的却是扫兴、失望、震惊、感伤、愤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修复前后对比图</b></p> <p class="ql-block"> 原本,台墩的底座是和明长城的残垣断壁链接在一起的,在这次修复过程中残垣断壁被铲平脱坯了,便形成了这个孤独的“怪物”,不忍直视!于是,她直抒胸臆:“只听说现在社会的人都是想方设法去造假,没听说过把真的造成个假的,活生生把一个真台墩变成了人造的假台墩,谁是造假者?谁又来承担这一破坏性的造假行为?把这样一个让人不忍卒睹的‘怪物’置放在隆盛庄东门外,不仅有碍观瞻,而且会令人常常痛心疾首。当今时代,人造景观随处可见,但台墩的历史价值与灵魂是永远不能重塑的。撬开那厚厚的抹在它身上的黄土层,台墩,你的灵魂还能复活吗?我在问天问地问良心!”她的文字,以探幽烛微、鞭辟入里、思想深刻、小中见大、视角独特、旗帜鲜明而见长,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向度。读罢那一字一句,我顿时觉得心里沉甸甸的。这的确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修旧如旧”是共识、是原则。面对这座“延续了百年的古迹,它是不能复制的独一无二的非遗文化,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的台墩,不是“修旧如旧”,而是被修复得成为一个土丘,前面还赫然立着一个重点文物保护的石碑,身为笃情守护台墩这座精神原乡的作家,她岂能不发出呼喊:“难道重点‘保护’的就是这个四不像堆积物吗?真是令人啼笑皆非啊。盛庄人只能为台墩的命运扼腕叹息、愤怒、遗憾、叫屈,可惜啊可惜!”她透过变得奇丑无比的台墩,看到的是一个华夏文明的碎片。因而,她激愤地从心底发出真实的声音:“台墩,你还是你吗?坚固的黄土将你埋葬,你的灵魂还在吗?你的心脏还在跳动吗?你还是那个忠诚地守护着隆盛庄人的卫士吗?那个满身雕刻着岁月的沧桑,在汉雨唐风中行走的台墩在哪里?”</p> <p class="ql-block"> <b>修复期间的台墩简直成了砖瓦窑</b></p> <p class="ql-block"> 郝秀琴先生对台墩确有特殊的感情,在《拂去尘埃话台墩》一文中的题记里,她笃诚地写道:“我不知道/你原来是一尊神/我只是你颈项的一粒黑痣/你满身雕刻着岁月的沧桑/在汉雨唐风中行走/这应该是/几百年后的一个傍晚吧/在落日里你我邂逅/我捧起一堆往事/梳理着对你的记忆/并无数次渴求/在深秋的梦里/共同拥有金黄的意向/哪怕一棵消瘦的树/事实上/什么也没有/除了影子/就是那条坑坑洼洼的乡路/于是/我把身体拉成一个叹号/写下那少有的孤独/还有你等待我的那份情愫。”在正文中,她更如是说:“从我记事起,就知道隆盛庄的东门外有个台墩。从碑文的年限算起,台墩已经有了620年的历史。几百年的日月轮回、星转斗移,台墩仍然守候着隆盛庄的每一个清晨和夜晚。它的土质、建筑结构以及历史价值,是值得后人去研究探讨的。”她还如此评说:“台墩宛如一位孤独的老人,几百年以来,就是这么孤零零地站着,也许,是岁月交给它一副傲骨,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她的文字背后,迭印着一部厚重的历史:“台墩留给后人的是那种无法用文字记载的历史,它永远根植在隆盛庄人的心里,如今,隆盛庄虽然衰落了,但台墩却依然如故,万物终消逝,台墩永不倒。”正是由于“爱之深、恨之切”的缘故,她才有了上述的质问、愤怒、遗憾、叫屈。说真的,当听到她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问题,发出犹如杜鹃啼血般的呼唤之声,我的心被久久地震颤着。那种直抒胸臆、直抵人类灵魂深处的率真语言,那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浩然正气,那种对人性与文化的负面之举,作出如此酣畅淋漓的无情鞭挞的勇气,着实令我感佩、令我激赏、令我赞叹!</p> <p class="ql-block"><b> 郝秀琴先生在台墩前留影</b></p> <p class="ql-block"> 郝秀琴先生关于台墩的系列作品,有着特有的生命价值意识与道德直觉,有着冰雪的性情,既沉郁雄浑又清新刚健,既博宏壮美又冷峻凄艳,构成了其作品写作逸韵独标的不凡景致。《隆盛庄台墩修复前后对比图》一文,图文并茂,对比鲜明,证据充分,事实清楚!压题图片,是修复后的台墩,一座死气沉沉的灰色土墩,丝毫没有一丁点儿生命气息。土墩的6个门洞,仿佛6只黯然无光的眼睛,凝视片刻,既瘆得慌,又顿生绝望,一种莫名的幽怨袭遍全身。而台墩原貌图片,却是另一番形象,尽管它历经600多年的风雨侵蚀,却巍然屹立,彰显着民族贲然血性,铸就了民族不屈性格,矗立起不朽民族丰碑,增强着民族文化自信,令人景仰!</p> <p class="ql-block"><b> 小女孩仰望着台墩深情地说:“奶奶心心念念的台墩,我来了!”</b></p> <p class="ql-block"> 台墩原貌图片下面,依然是修复后台墩图片,紧邻台墩筑有一长条青石碑基座,上边立有青石碑一块,正面赫然刻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长城——隆盛庄段”等字样。“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郝秀琴先生把两张图片放在一起,其鲜明对比的目的性,不言而喻。她气愤地写道:“让天下人看看,这么一个奇丑无比的怪物现世了,那些立项制图的机构和监管部门,难道看不出来吗?” “隆盛庄唯一存留了600年的古迹被修复成现在这个四不像。隆盛庄人只能为台墩的命运扼腕叹息、愤怒、遗憾、叫屈,可惜啊可惜!” “现在这个四不像,尽然还堂而皇之被称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真是令人啼笑皆非,匪夷所思。”“阅遍历史,走遍全国也没见过这样造型的台墩,奇葩!”“有人说这是个烧砖窑;还有人说是个饲养院,魔窟;我看倒像个墓门。” “台墩成了四不像,底座破坏的一点痕迹都没有了。好端端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彻底毁了,这是犯罪行为,要彻查!彻查!”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对抨击破坏文物的违法行为和现象,强化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原乡,发挥了激浊扬清、逐真守善的巨大作用;她关于台墩的系列作品,更像是一块块巨石投入水中,溅起一朵朵浪花,激起一层层波澜;她那一声疾呼,赢得各方人士的呼应,纷纷拿起手中的笔,写出内心的真实感受。</p> <p class="ql-block"><b> 修复后不伦不类的台墩</b></p> <p class="ql-block"> 李敏说:“前者是威严的勇士,后者是丑恶的妖孽!”吴振明说:“这种伤害是致命的,是无法挽回的。”陈忠林说:“如果不能实现‘修旧如旧’的目标,修复无异于毁坏。”陈永利说:“我们必须要让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在我们这代人的手里得到很好的传承与保护,那样无愧我们的祖宗,无愧于我们的后人。”风清杨说:“无论如何,人为的破坏历史遗迹终究是历史的罪人,绝不是危言耸听。”魏东建说:“这座‘隆盛庄’镇是我心向往之的。而那堆名之为‘台墩’的那堆土,却被堂而皇之的粉饰了,如同任人揉捏的面团,把传统的莜面压饸饹、搓鱼鱼、推窝窝、搅拿糕、炒傀儡。做成了意大利面。”连星罗说:“让人寒心,让人痛心!”憨仲说:“不伦不类的‘四不像’,真真切切的大煞风景啊!”“阿鹏说:“明显的,这次隆盛庄古台墩整修是严重跑偏了。”上述语言,没有大话、空话、套话、官话,有的只是心灵独语、真情剖白、生命呼唤、道德守望。她利用美篇,把各方人士书写的作品发表出来,广而告知。我清楚,她是运用独特的对文物保护的感知方式和叙述方式,坚持把攀绕在历史车轮上的滕木,悉心地牵出来,缠系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守护着这方神圣的精神原乡。横刀立马鼓与呼,充分反映出的是她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坚决扛起新时代文化使命,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文化自觉性,真的是难能可贵!“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不应该单单成为新闻记者的属性,亦应该成为所有具有良知的作家的属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夕阳辉映下的台墩</b></p> <p class="ql-block"> 郝秀琴先生的作品,弥漫着强烈的良知意识和高尚的荣辱意识,这两种意识是支撑作品的基点和震撼人心的基础,它让我从中真切地感受到一名作家最应持守的价值和尊严。她在《台墩——你看着我长大,我看着你化羽成仙》中,真情诉说:“台墩是我人生成长的根脉和基础,也是我永生难忘的乡愁,这里有我儿时留下的身影 ,有我跟着母亲挖苦菜、扫树叶、拾谷茬的记忆,也有和小伙伴在边墙土楞爬上爬下的童趣。”“乡思萦回,只要一踏上家乡的土地,就感觉到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沾染了一份灵气,台墩、隆盛庄以及那些长街短巷都被岁月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笔锋一转,她又动情地写道:“台墩啊,当我最后一次去造访你的时候,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六月天,我久久伫立在东门外,不敢向你走近,那是你吗?那是从小看着我长大的台墩吗?你那沧桑的容颜呢?你那见证岁月的雄姿呢?那绕环在你周围的残垣断横呢?那弹痕累累的身躯呢?你在哪里?在哪里?你不能发声,你被厚厚的土层掩埋,你被扼住了喉咙。你怎么死得这样憋屈啊,就算有人想给你穿寿衣,也要穿得合体得当啊,你老了,就该有老人的装扮和老人的尊严,老人的姿态和老人的沧桑。”在作品最后,她再次满怀深情地说:“台墩啊,在历史的长河,你就这样结束了600多年的行程,结束了对隆盛庄300多年的守护,决绝地化羽成仙,涅槃重生。”一种自然天成的个体良知意识和荣辱意识,促使她由衷地为台墩的生命作出在别人看来匪夷所思,于作家却是最灿烂的选择:以笔代枪,高声疾呼!她这是在用良知、用情感、用文化自觉,去触摸那些卑微而高贵的灵魂,是在用同台墩荣辱与共的挚念,关切那些极易在商品经济社会中被遗忘的部分。正是这承载着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有力助推了民众文物保护良知和荣辱意识的培养和升华。在这里,良知与荣辱、责任与使命,相互碰撞,相互回应,交织出撼人肺腑的文物保护光芒,显现着笃情守护台墩这座精神的原乡的良好质底。</p> <p class="ql-block"><b> 白雪覆盖下的台墩</b></p> <p class="ql-block"> 郝秀琴先生关于台墩系列作品的价值和意义,还在于为现实的人们提供了自我观照的一面镜子。毋庸讳言,在这个日益被物化的社会,有些人的道德日益缺失,心灵日益委顿,精神与信念被物欲销蚀得日益模糊,遗忘抑或放弃了对高贵价值的追求,精神出现了巨大的黑洞,生命因此变得轻飘飘的。她的作品有的放矢,实实在在地把人们本应珍惜而丢弃的精神和价值,深刻而感性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以此给人们设立了一个测量灵魂的标尺。每一个人都应该在这里有意无意地拷问一番自己的灵魂,并在拷问和思考中发现道德和精神的价值与意义,看到生命的亮色和未来的希望。同时,我相信,读者也会读懂她的一番良苦用心。</p> <p class="ql-block"><b> 台墩在修复中</b></p> <p class="ql-block"> 的确,郝秀琴先生的写作是执著的、扎实的、严肃的,其作品是刚健的、坦荡的、率真的。品读她关于台墩系列作品,我仿佛看见了她那鲜活的生命体验与那颗炽热晶莹的心。在阅读中我亦发现,她正在执着张扬地奋力用那股浩然正气,来笃情守护台墩这座精神的原乡!</p><p class="ql-block">(此文已在《中国作家网》《海河文学》平台发布)</p> <p class="ql-block"> <b>此文刊发天津《海河文学》杂志2024年第二期。</b></p> <p class="ql-block"> <b>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 王友明,河北临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天津散文研究会理事、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大爱文学艺术会会员、临汾市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临汾市党史方志研究专家、临西县散文学会名誉会长、临西县作家协会顾问、《西散南国文学》特约学术顾问、天津散文研究会“三晋创作交流基地”、《新锐散文》《冀南文学》顾问、《河南文学》《东方散文》杂志签约作家。出版专著11部,作品载入102种选本(典籍、志书),荣获中国具有最高荣誉大奖之一的“中国当代散文奖”、“中国散文精英奖”一等奖、“中国散文精英奖”最高奖“卓越成就奖”,荣登中国散文年会2009年度(下半年)中国散文排行榜第16名(共30名)、《南国文学》2021年、2022年优秀作家排行榜,被中华魂网誉为“红色散文家”,被中共临汾市委老干部局授予“平阳火炬手”荣誉称号,6次荣获临汾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散文《一把小木椅》,入选2015年北京新东方教育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散文《醉读铜钹山》,入选河南2017年“壮壮简笔画”儿童百科•课外读物;散文《一副木柺》,入选教育部统编版和人教版五至九年级语文试卷,收入2019年9月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师说同步阅读》语文九年级(中考版);散文《雪天捉麻雀》,入选教育部统编版和人教版一至九年级语文试卷,收入2022年1月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深度阅读训练册》6年级B版;散文《育英的高度》,刊发中小学生优秀学习辅导读物2022年3月《当代作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