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廼莲老人文章:人生与朋友

秦玺林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本文作者李迺廉老人,女,虽已90高龄,但坚持写作,耄耋之年,仍不失慈祥、善良、微笑,像我们的师长,又像我们的母亲,时时以满满的正能量激励着晚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中描写的苏振坤老人,93岁,坚持每天读书作画。和李迺莲老人一样,传递给我们的不是挑剔,不是不满,而是活到老学到老,心态开朗知足常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忘年交的老姊妹——苏振坤老人与李迺莲老人,经常在一起交流,貌似形影不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正文:人生与朋友</span></p><p class="ql-block">作者:李迺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入住瑞葆乐龄一年有余,我深深感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微妙来自不同的工作单位,从不认识到相识,到相互理解,问长问短,彼此相互关心、爱护、帮助。有了共同语言。使我们成为朋友。一个人如果没有朋友,他会很孤单失望。我和苏振坤大姐,可以说是忘年之交,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她今年92岁了,精神饱满、性格开朗、待人随和亲切,整天笑容满面,对生活充满正能量,越活越年轻。她爱好绘画并且坚持每日一幅作品,龙飞凤舞栩栩如生,美轮美奂画的特别生动。她的毅力让我敬佩。她常常对我说:“我们生活的这么幸福要珍惜、高高兴兴的过好每一天”。她的一言一行对我是极大的鼓励,让我自愧无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坚持每天作画的苏振坤老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在康泰住了十多年,因我是自理老人,入住一楼,在那里也很幸福快乐。我自己喜欢唱歌跳舞,能够参加各种活动,心情很好,没有烦恼。可事与愿违,于2016年7月睡梦中由床上掉下来又不能动了,去医院确诊大腿骨骨头骨折,次日做了手术打了3个钢钉,住院15天后在女儿的陪护下,经过3个月的锻炼,基本自理。可祸不单行,于2018年12月吃饭时又摔倒在地。这次就严重了,巴市医院急诊做了核磁共振,大夫说没见过这种病,让另请高明。私下和孩子们说:“就怕不行了,最多坚持6个月,回去养着吧”我只好回养老院卧床20个月,由4个孩子轮流护理4个月后,心想别把孩子们拖垮了,改由护理员照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坚持每天读书的苏振坤老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台上演出的苏振坤老人(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自己做梦都没有想到,慢慢恢复的可以下床之后推着小车转转。孩子们高兴的说:“老妈发生了奇迹”!也就是今天的我,主要因有前科----发生过车祸压缩性腰间盘骨折。本应卧床修养,居然自己没太注意慢慢好了。即使疫情时咽喉也哑了,自己成了废人一个,很悲观失望。转念一想自己都是近90岁的高寿老人了也到头了。可我看到苏振坤大姐对生活的热爱对自己的鼓励之言、还有新朋好友田亮、张揆、郭文斌等他们同样对我很关心照顾,他们对生活充满阳光,高高兴兴的活着,反观自己亦应自尊自爱自强不息向他们学习,要不怕一切困难有个好心情勇往直前好好活下去,一切都要顺其自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新春佳节之际,祝愿两位老人健康长寿!</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