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600多年前,滚滚黄河流经浚县大伾山脚下,每到雨季就会波涛汹涌泛滥成灾。十六国后赵皇帝石勒,听从西域高僧佛图澄的建议,在大伾山东麓,依山雕凿出大石佛,以期“镇黄河”,被人们成为震河大将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大佛岿然端坐山崖,目光如炬,嘴角轻扬,慈悲带笑,双腿自然下垂,左手抚膝,右手屈肘前举,手心向外。相传这种姿势是能够镇除妖魔的。这尊“北方最大,全国最早”,俗称“镇河大将军”的大石佛,不仅受到当地百姓的顶礼膜拜,黄泛区的百姓也纷纷前来朝拜。</p> <p class="ql-block"> 孤峰凌云的大伾山上,石佛巍然。后来,漫山遍野林立起了一个个朝拜之地,佛、道、儒三大教派云集,成为三种文化的微缩。四方游人、八方香客逐渐增多,香火旺盛,行人接踵,庙会由此而生。千百年来,庙会起时,方圆百里的群众犹如潮汐一般涌向大伾山。古庙会潮起潮落,绵延不绝。</p> <p class="ql-block"> 浚县正月古庙会(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二月初二)、北京妙峰山庙会(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五)、山东泰山东岳庙会(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至四月十八)、陕西白云山庙会(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初八)通称为华北四大庙会。而浚县古庙会以其历史悠久、规模之大而被誉为“华北第一古庙会”。</p> <p class="ql-block"> 大地回春的正月,大伾山石佛脚下,又是人山人海,香烟缭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每年的正月初九,也就是明天的早晨,晨色熹微,浚县古城内,各社区(村)的喇叭声将此起彼伏,声声催促着演员们。7点,社火队高擎起如林的彩旗,擂动着动魄的大鼓,吹响长长的号角。尽管寒风扑面,火热的气氛却弥散在大街小巷的每一个角落。</p> <p class="ql-block"> 踩着高跷来的,划着旱船来的,扭着秧歌来的,打着腰鼓来的,全都着了戏装,画了脸谱,戴了面具,歌舞鼓吹,五花八门,10余个社区(村)近60支民间社火表演队伍,把个古城闹得春阳浮动,人心沸腾。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数万人簇拥着,潮水一般,从北大街到大伾山山门,延绵三五里。</p> <p class="ql-block"> 社火,是“节日迎神赛会所扮演的杂戏、杂耍”。浚县的社火中,踩高跷、背阁、扭秧歌、舞狮子、跑旱船、骑竹马、玩龙灯……杂戏、杂耍一应俱全:大伾山上吕祖祠门外的平台上,锣鼓震天,人声鼎沸。高跷低的数寸,高的三尺有余,角色中有满脸涂金、身穿黑袍、手拿木棍的大金脸,手提花篮的红衣小生韩湘子,黄巾扎头、白胡子长垂的老渔翁,还有头戴毡帽、皂色束腰、手拿船桨的撑船公,黑衣黑裤黑帽子、耳朵上挂着红辣椒、脸上红一道白一道、背上用麻绳牵着个瓷夜壶、怀里抱着个傻小子的憨婆婆……他们边扭边唱,单腿跳、大劈叉,奇特亮相,引来叫好一片。</p> <p class="ql-block"> 身着黄色武士服、头扎黄色武士巾的青壮年,背上一高约2米的铁制背架,架顶固定的儿童演员装扮成杨宗保、穆桂英等英雄形象,武士走动扭摆,架子上的孩子也随之摆动。当地人说,只有浚县北街社区还保留着这种有600年历史的“背阁”表演形式。</p> <p class="ql-block"> 拥挤在人流中,相携相挽,又身不由己。在最稠密的地方,无一线缝隙,只被人群推拥向前。孩子们左钻右挤,上蹿下跳,急得爹娘又气又恼。</p> <p class="ql-block"> 当地遗俗,新年第一天,人们串了亲戚拜完年,就拿着早已备好的礼品来到浚县城南的浮丘山给“老奶奶”过年。礼有数种,必备有二:一是枣馍,用白面蒸成塔状,上插红枣;二是煮鸡蛋,蛋圆能转,谐来年运转,万事称心意。有谣曰:“上山转,百病散。老奶奶,显灵验。”这算是庙会的序曲、小高潮。到了正月初九“老天爷”的生日和正月十六的元宵灯节,浚县庙会的面貌才得以真正展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初九上大伾山,几十家社火依次排成长龙,在山顶祭祀表演;十五、十六登浮丘山,山上社火热烈,古城张灯结彩,精彩纷呈,引人入胜。我国第一部区域地理著作《尚书·禹贡》中说,大禹治水“东过洛,至于大伾”。大伾山是我国文献记载最早的名山之一,“伾”的释义为层叠、有力气、再成之山,古时地名曾为黎阳也称黎阳山,因东汉刘秀在此筑坛祭天也称青坛山。海拔只有135米的大伾山,曾为古黄河的转折点。</p> <p class="ql-block"> 北魏年间为大佛而建的天宁寺,守候大佛1400年。寺内碑碣林立,其中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的“准敕不停废记碑”,记录下周世宗柴荣令全国废除寺院,准予大伾山寺不停废之事。明代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建起的两层藏经阁,阁顶用各色琉璃瓦砌成饰纹图案,古朴端庄。彼时,礼部从南京天宁寺移出经书一部6053卷,收藏于此。穿过藏经阁便是大佛楼。大石佛高22.29米,比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高出5米多,比乐山大佛早了400多年,被称为“中国最早,北方最大”。百姓对大石佛无比敬畏,沿着山崖佛身又盖起一座遮风挡雨的楼阁,佛足深踏地面之下一丈,楼高七长,人称“八丈佛爷七丈楼”。</p> <p class="ql-block"> 大石佛附近有摩崖石刻300多块。明代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秋,新科进士王守仁(亦称王阳明)奉旨送浚县名臣兵部尚书王越的灵柩到浚县安葬,随后登大伾山,题诗一首:“晓披烟雾入青峦,山寺疏钟万木寒。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风湍。水穿石甲龙蟒动,日绕峰头佛顶宽。宫阙五云天北极,高秋更上九霄看。”诗借山势,山助诗情,镌刻于崖上,令人过目难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宋代天齐庙、清代吕祖祠等建筑群,渐成宗教圣地。北魏石兽,北齐、后周碑石,唐代石窟、浮屠、经幢、题记,宋代龙洞,比比皆是。道家有吕祖祠,儒家有阳明书院。大伾山是中原历史的微缩,也是中国儒、释、道三种文化的微缩,儒家入世,佛家出世,道家隐世,它们团团云集,错杂为邻,和谐共处。</p><p class="ql-block">登临山顶,黎阳古城尽收眼底,黄河故道走过城东,虽然早已是沃野平畴,却让人依稀看见大河滚滚的背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