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s晓笛的美篇

eos晓笛

<p class="ql-block"> 英雄两字好沉重</p> <p class="ql-block">  45年前的今天,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不论国际国内政治风云如何变幻,中越双方,无论国家还是个人,都从不同角度和观点,或深或浅的记录了那一段历史。在此,介绍两位自己熟悉的英雄,一位烈士,一位退休工程建造师。</p><p class="ql-block"> 文章的其中一段,是2016年部分同学一起去云南边陲屏边水冲子烈士陵园,看望王蜀林烈士时写的。而另外两段,是参照相关战史编写的。</p> <p class="ql-block">13军39师115团1营3连副指导员王蜀林烈士</p> <p class="ql-block">云南屏边水冲子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云南屏边水冲子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王蜀林烈士墓碑</p> <p class="ql-block">中越边境河口</p> <p class="ql-block">出征</p> <p class="ql-block">59式130mm加农炮阵地</p> <p class="ql-block">穿插中的39师攻击部队</p> <p class="ql-block">115团1营2连、3连攻击215高地</p> <p class="ql-block">机枪掩护攻击部队</p> <p class="ql-block">&nbsp;&nbsp; &nbsp;对越自卫反击战英魂永存南疆&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 高山下花环小北京原型传流后世&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王蜀林同学安息。硝烟远逝,山花烂漫,又到三月杜鹃红。37年前的1979月3月,我曾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篇:三月杜鹃红,纪念我的同学王蜀林。1979年2月17日,王蜀林同学所在13军39师115团,在我军重炮火力支援下,渡过红河突破越军防线,歼灭大量越军。20日下午,王蜀林同学所属1营3连在强攻越军215高地时,遭敌强大火力阻拦,连长、副连长、指导员、数名排长阵亡或负伤。副指导员王蜀林在抢救伤员时不幸身中越军枪榴弹牺牲,战后荣获一等功臣,安葬于云南边陲屏边水冲子烈士陵园。恰同学少年,如今霜鬓暮岁。蜀林同学,你在天国还好吗?一个时代过去了。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驾车千里迢迢来看你,抚摸着你的墓碑,潸然泪下。放眼边陲天空,浮想连篇,英雄两字好沉重……</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2016年春写于云南屏边</p> <p class="ql-block">2016年春,王蜀林的部分高中同学,驱车千里,去云南屏边水冲子烈士陵园看望王蜀林同学。图片右一为当年13军39师116团作战参谋王雪岷同学。</p>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nbsp;215高地战斗过程</p><p class="ql-block">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我的高中同学,13军39师115团王蜀林,提前从成都军区什邡步校毕业,随部队赴中越边境前线,偷渡红河执行穿插任务的第三天,也就是2月20日,永远定格在23岁(墓碑上年龄有误)。他的情况,网搜《高山下的花环》小北京原型王蜀林即可。</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对越自卫反击战之:难忘的215高地</p><p class="ql-block">1979年2月20日上午,13军39师命令115团继续进攻谷珊西山,打开通向纵深的道路,保障军主力进攻柑塘的右翼安全。</p><p class="ql-block">从115团占领的369高地向南望去,只见从北至南延伸着215、349、402等高地,形成了谷珊以西的一道屏障。屏障向北延伸出一条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约50-80米的丫形山背,山背分叉处就是215高地。</p><p class="ql-block"> 守卫谷珊地区的是越军黄连山省队192团1营和190炮兵团一部。而215高地又是进入谷珊的必经门户,驻有越军192团1营营部带第2连,工事构筑和火力配系都较完备。</p><p class="ql-block"> 115团又将主攻215高地的任务交给了1营。因时间紧迫,1营从看地形到进行战斗准备都很仓促。胡天顺营长很快确定了攻击部署:3连担任主攻,从215高地西北面突击;2连担任助攻,由215高地山脊进攻;1连担任营预备队,在3连后跟进,必要时接替3连继续进攻。</p><p class="ql-block"> 20日下午15时,师炮兵群向215高地进行了30分钟的炮火急袭。随后炮火延伸至349、402高地,阻断215高地越军退路及打击来援之敌。炮火延伸后,1营2、3连发起冲击。</p><p class="ql-block"> 从266高地的冲击出发阵地到215高地的直线距离不超过800米。2、3连冲出阵地,沿着山脊上流水沟一样的小道冲向谷底,然后穿过机耕路,徒涉小河,越过早外村,从左右两侧的山脊向215高地接近。突然,高地上的越军开火了。因其工事隐蔽得较好,在39师炮火准备时受到的破坏不大。一时间高射机枪、重机枪、迫击炮齐射,火力非常猛烈。右翼的3连率先接敌,遭到越军的火力封锁,一时难以前进。左翼的2连3排为尖刀排,刚跃上通向215高地的山脊就遇到了迎面的弹雨,当即被打倒一片,冲击受阻。越军在战前已扫清了215高地北侧山脊的射界,标定了火力打击诸元。2、3连既是仰攻,又因地形不利难以隐蔽,完全被越军火力压制住了。</p><p class="ql-block"> 为扭转被动局面,2连重新组织了进攻序列。由副指导员刘增武带领2排从正面进攻;副连长李林带领1排从左侧早外村背后的沟谷向敌侧翼迂回;连长刘明丰指挥重机枪、40火箭筒、82无坐力炮和60炮组成的火力队占领了215高地前方的无名高地,用火力支援2个步兵排的进攻;炊事班迅速向后抢运伤员。</p><p class="ql-block"> 在重机枪和迫击炮的火力压制下,越军的火力一时减弱。副指导员刘增武带领2排迅速向越军第一道堑壕接近,距离已只有3、40米了。突然,2挺支援的重机枪同时停止了射击。连长急问原因,机枪手回答说2挺机枪发生了同样的故障——子弹的弹头脱落,发射药颗粒洒落入机枪的机匣卡住了枪机。连长命令迅速排除故障。这时越军的火力又猛烈起来,2排被压制在了越军第一道堑壕前沿30米处,与越军形成对射。在排除机枪故障的过程中,越军打来了1发40毫米榴弹,当即击毁了1挺重机枪,4名机枪射手伤亡。急迫之下,连长亲自指挥2门60炮急速射击压制越军火力,同时呼叫营炮火的支援。副连长李林带领1排利用茅草掩护从沟谷中迂回到越军侧翼,因高地上火力猛烈,难以接近,只好与越军形成对峙。而火力队直射支援的40火箭筒和82无后坐力炮也出现了问题,一些炮弹打出去没有爆炸,以致射手只能重新装填炮弹反复射击,很快弹药就告罄了。这种情况下,2连仍顽强攻击,与越军反复争夺。激战中,副指导员刘增武连着打掉了几个越军火力点,全身多处负伤仍带头冲锋,最后伤重牺牲(战斗英雄刘增武烈士的墓,就在王蜀林烈士墓旁边,两位英雄都是副指导员)。</p><p class="ql-block"> 右翼攻击的3连遭越军火力压制,多次冲击未能奏效。战斗中,连长、指导员陈其敏、副连长徐越彬负重伤。副指导员王蜀林头部遭越重机枪弹擦伤,简单包扎后继续战斗,在掩护一战士时不幸遭到越枪榴弹击中牺牲。全连先后有6名军官和许多战士伤亡。最后由1排长王久林接替指挥,率队与越军进行短兵相接。眼见3连渐渐失去了战斗力,营长又将预备队1连投入战斗,因地形不利,也没有达成突破,双方几度形成混战。在险恶的局势下,1营全体指战员前仆后继,反复攻击,也令防守的越军心惊胆战。据后方电台侦听,215高地上的越军多次用明语向其上级呼叫:“中国军队攻得太猛,顶不住了,请求增援和后撤!”昆明军区前指截获越军的求救信息后,向39师发电询问:进攻215高地的是哪个部队,要通报嘉奖!</p><p class="ql-block"> 一直恶战到了当晚19时许,1营各部伤亡都很大,加上地形不利,敌情不明,已难以继续扩展战果。营长在请示团指后,命令各连停止进攻,收拢部队交替掩护回撤。</p><p class="ql-block">第一次进攻215高地之战,1营伤亡惨重。仅2连就有35人伤亡,10人失踪,达全连人数的三分之一;配属2连的火器分队有12人伤亡,3人失踪。其他连队的伤亡也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115团1营偷渡红河,激战岳山,挺进谷珊,相继攻克高地15个,摧毁暗堡和火力点151个,毙敌364人,俘敌30人,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战后,1营被中央军委授予“攻坚英雄营”荣誉称号,3连被昆明军区授予“威震敌胆英雄连”荣誉称号,2连荣立集体一等功,王蜀林烈士被追认为一等功臣。</p><p class="ql-block"> 战后,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作者李存葆,采访了许多前线基层部队,其中,就采访了西线13军39师115团1营和东线54军160师等部队,写出了八十年代感人至深的小说及以后拍成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至于电影《高山下的花环》小北京原型,说法较多,有说39师王蜀林的,也有更多说是160师师长张志信的儿子张力的。文学是生活的升华,究竟是谁?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当年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干部子弟,我们都可称为“小北京”,那些牺牲的农家子弟,我们也都可称为:“靳开来”、“梁三喜”。</p> <p class="ql-block">13军39师116团2营6连谢志熙排长</p> <p class="ql-block"> 芳华岁月,当代王成</p><p class="ql-block"> 向我开炮</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3军39师116团一个小小的排长,凭借成都人自身的聪明和机灵,判断战前标定的463阻击阵地有误,在连长、副连长尚未到达指定位置的情况下,擅作主张,趁天黑之前带领一排攻击前方无名高地。恰好这个无名高地,正是掐断越军主力师316A师东进的10号公路咽喉。316A师妄图援救被我13军37、38师围攻的越345师,以形成夹击之势。天黑之前,谢志熙带领一排,以较小代价消灭了二三十名驻守越军,拿下无名高地。这个离463高地仅百米远,几十米高,山顶面积只有600多平方米的小山包,成为二十三岁代理连长谢志熙及180多位战友的生死之地。面对越军王牌316A师148团的30多次不间断顽强进攻,他凭借一枚被弹片炸坏玻璃片的指南针和一张地图,在密集的炮火霄烟下准确标定打击位置,不停呼叫营、团、师炮兵打击距己百米甚至三十米的蜂拥而上的敌军。其间,在越军冲上阵地时,甚至呼叫炮兵指挥员:向我开炮!6连官兵与后来增援的117团战友一道几天几夜浴血奋战,硬生生阻截了心疾如焚的316A师援军,唱响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西线战役胜利的关键之局—代乃阻击战。</p><p class="ql-block"> 对越自卫反击战,成都军区13军39师与50军149师等部队的任务,就是进攻在洒坝、谷柳、保胜、谷珊西山的越军边防部队,并在代乃、巴沙一线,阻击消灭越军王牌316A师,防止越军东进征援柑塘的345师,以保证昆明军区11军、14军及边防团,成都军区13军37师、38师对老街、柑塘等主要攻击目标的顺利进行,赢得柑塘战役的胜利。因此,代乃无名高地阻击战,成功掐断了10号公路,成为整个西线战役的重要节点,载入史册。</p> <p class="ql-block">39师116团渡河进入越北。</p> <p class="ql-block">越南境内代乃无名高地,山高不到百米,山顶面积只有600多平米,三天三夜,承受了成千上万发小型炮弹的打击。越军主力316A师148团发起30多次的攻击,死伤近千名官兵,仍然被116团 1营6连,和增援的117团三个连牢牢控制,成功阻止了316A师东进增援柑塘的345师的企图。这是被战火洗礼过的代乃无名高地。</p> <p class="ql-block">代乃阻击战无名高地阵地</p> <p class="ql-block">代乃阻击战无名高地阵地</p> <p class="ql-block">代乃阻击战无名高地重机枪排长,彝族子弟阿尔子日(转业后在成都市公安局工作),朝不断拥上阵地的越军突击队扔手榴弹</p> <p class="ql-block">越军王牌316A师</p> <p class="ql-block">1979年3月初,我军西线炮兵师,用130mm加农炮远程掩护回撤的13军参战部队。</p> <p class="ql-block">1979年,解放军报在重要版面,刊登了13军39师116团谢志熙副连长的英雄事迹。</p> <p class="ql-block">解放军画报刊载的谢志熙连长</p> <p class="ql-block"> 2024年2月16日编写于北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