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化若将军

士兵

<p class="ql-block">郭化若(1904年8月10日—1995年11月26日),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教育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p> <p class="ql-block">引言</p><p class="ql-block">“离家征战几经年,风雪关山历险艰。帷幄频传神妙计,沙场迭显史诗篇。</p><p class="ql-block">杯弓蛇影疑难辨,碧血丹心信自坚。六十年来多少事,但留点墨在人间。”</p><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九十一岁的郭化若将军,躺在病床上默念着《花木兰辞》,回顾此生峥嵘革命岁月。</p><p class="ql-block">走出福建,黄埔岁月,南昌起义,苏联留学,组建炮校……</p><p class="ql-block">一桩桩、一件件红色岁月里的光辉事迹浮上心头,这一生何其波澜壮阔。</p> <p class="ql-block">一、走出福建的黄埔状元郎</p><p class="ql-block">这位红军儒将郭化若,在求学之路上从来没有一帆风顺。1904年8月10日,郭化若将军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破落书香门第。</p><p class="ql-block">说是破落,其实都算是含蓄。郭化若将军的父母,甚至需要将他的姊妹卖人,才能堪堪供养郭将军念书。</p><p class="ql-block">虽然郭将军打九岁时,便在报馆做抄写通讯的工作。但尽管如此,在郭化若将军考取福建省立第一中学后,还是因为高昂的学费昂贵放弃入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得以进入福州农林学校预科班学习的郭化若将军,命运多舛,学期满了一年刚转入本科不久,就没钱再念下去了。</p><p class="ql-block">转徙多地,流落广州,郭化若将军以替人抄写稿件、代写书信、撰写碑文为生,暂住福建会馆。</p><p class="ql-block">但郭化若将军却没有放弃继续攻读,辍学对他来说只是些许风霜罢了。在自学的日子里,郭化将军若致力于理科的学习研究,自学攻读完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25年他参加了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招生考试,并在三千余名考生之中蟾宫折桂,独占鳌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黄埔军校。</p><p class="ql-block">身在黄埔军校的郭化若将军,结识了不少共产党人。同年他在缪纭人、廖翰平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而此时的老蒋,尚还不知道郭化若将军已经加入了共产党,他还想着以校长的身份,下令调郭化若将军去当秘书。郭化若将军直接就以“军人应当战死在疆场”来应付了这位蒋校长。</p> <p class="ql-block">二、坎坷生涯中的主席肯定</p><p class="ql-block">1927年9月,郭化若将军紧赶慢赶,终于在广东大埔县三河坝赶上了大部队,加入了南昌起义的大部队。</p><p class="ql-block">同年郭化若将军,被派遣前往苏联炮兵学校学习。1929年春天,郭化若将军归国,马不停蹄的就赶往上海党中央报到,随即就被分配到红四军。</p><p class="ql-block">郭化若将军的“参谋岁月”,便打这时起开始了。直至1931年9月,郭化若将军先后担任过红一军团指挥部和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的参谋处长,以及红一方面军代参谋长等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在之后的1939年,中央军委在延安创办的延安抗日军政次学,创办了第一期的参谋训练队,毛主席点名让这个,时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部第一局局长郭化若来主授战略课。</p><p class="ql-block">为表重视,毛主席还特意对希望自己主授“战略学”课的训练班负责人说:“你们放心,郭化若授得不亚于我。”</p> <p class="ql-block">三、评语“古有孙子,今有郭子”</p><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为何那么放心的让郭化若将军教授战略课?还笑谈郭化若在教授战略方面,并不亚于自己。</p><p class="ql-block">因为早在郭化若将军,任职抗日红军大学二校教育长时,就经常与毛主席书信交往,来往书信不下于十余封。</p><p class="ql-block">郭化若将军还曾将自己在军事教育实践中,思考的一些问题,写作一封近万字的信寄与毛主席。</p><p class="ql-block">在收到郭化若将军寄来这封“万字”书信之后,毛主席更是直接聘请郭化若将军,来当自己的军事教育“顾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仅如此,郭化若将军还被公认为,研究《孙子兵法》最有威望的专家。早在1937年底,郭化若将军就为了落实毛主席“写点古代兵法”的指示,苦心专研古兵法。</p><p class="ql-block">更是在1939年,写出了《孙子兵法初探》的提纲,仅这一个提纲,就不下于四万余字。毛主席在看完提纲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郭化若将军“这是我军第一个用辩证法解释《孙子兵法》的人”。</p><p class="ql-block">在新中国成立之后,1955年,虽然郭化若已经在预授上将名单之中,但他还是婉拒了上将军衔,被授予中将军衔。</p><p class="ql-block"> 可以说直至1995年郭化若将军病逝,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热爱的党与文字</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