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文化艺术瑰宝——重庆大足区宝顶山摩崖石刻

信德俭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大足区境内141处摩崖造像的总称。大足石刻最初开凿于初唐永徽年间,历经晚唐、五代,盛于两宋,明清时期亦有所增刻,最终形成了一处规模庞大,集中国石刻艺术精华之大成的石刻群,堪称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名录》</span></p> <p class="ql-block">  大足石刻其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整而著称于世;以集释(佛教)、道(道教)、儒(儒教)“三教”为一体,世所罕见;以鲜明的民族化、世俗化、生活化特色在中国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史料,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从唐末至宋代中国石窟艺术的风格以及民间宗教信仰的重大发展和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具有前期各代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p> <p class="ql-block">  在大足石刻中,宝顶山石刻最为精妙绝伦。宝顶山海拔527.83米,位于大足区东北方向15公里。名僧赵智凤是宝顶山石刻的总设计者和实施者,历时70余年,倾尽全力主持修建了宝顶山石刻,每一龛都灌注了他的佛教思想,融合儒家的孝道观,竭力传播他的佛教理念的同时也将南宋世俗生活百态永远地刻录在了崖壁间。赵智凤完整规划之佛教道场,创民族化、世俗化宗教圣地,成一代密宗大师,留宋代民众生活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  5岁时,赵智凤母亲病重,看过许多大夫,试过不少药方都不见起色。算命的先生说,只有让赵智凤去当和尚,其母的病才能康复。父母哪里舍得小儿子去当和尚受清苦呢?可是,懂事的赵智凤不顾家里阻拦,去了古佛岩庙。其母病愈之后,赵智凤便削发为僧,跟着师傅化水治病,普渡众生,弘扬佛法。</p> <p class="ql-block">  赵智凤16岁外出云游,在四川瑜伽教(佛教密宗)中心区——川西弥牟镇“圣寿本尊院”时,一位早已圆寂的高僧闯入了他的精神世界。五代时期的佛教修行者柳本尊,他是活跃在四川地区密宗传道人。柳本尊,原名柳居直,在当时的川渝地区,他的追随者无数,影响力巨大。赵智凤第一次听闻近300年前柳本尊的事迹时,发现原来那些舍身救众生的佛陀不仅在西天,也可以在人间。从弥牟古镇归来的赵智凤,对自己的信仰有了全新的认知,似乎自然的亲情、孝道,其实已经融化进了佛法的大爱之中。柳本尊的修行法门,并不能轻易被普罗大众所习得,在大足山间长大的赵智凤,认为佛像对信众的影响力很大,他决定在宝顶山上选址,以石刻造像的方式建一座大型的佛教密宗道场,传承佛法,救百姓于困苦之中。</p> <p class="ql-block">  宝顶山为一“U”字形山湾,造像崖面长约500多米,高8—25米,造像刻于东、南、北三面崖壁上。</p><p class="ql-block"> 宝顶山石刻内容十分丰富,仅将主要石龛做一介绍。</p> <p class="ql-block">  柳本尊十炼图龛,主像为柳本尊的法身像,这个面如冠玉,美然垂胸的男子,这就是赵智凤心中的柳本尊。我们细细端详,会发现柳本尊的雕像没有左耳,右眼残存,左胳膊只剩空空的袖管,他为了平息瘟疫、饥荒和战乱,把自己的肢体献祭给了佛祖。最终,他经受住十次试炼,实现了自己救众生的愿望。同时也教会世人分辨圣物,一心向善。</p> <p class="ql-block">  柳本尊十炼图,讲述的是柳本尊的修炼过程,石刻宽14.10米,高5.65米,分上中下及顶壁四层。</p><p class="ql-block"> 上层为柳本尊十炼图,第一练是炼指,第二炼是立雪,第三炼是炼踝,第四炼是剜眼,第五炼是割耳,第六炼是炼心,第七是炼顶,第八炼是舍臂,第九是炼阴,第十炼是炼膝,每一炼都要经受苦难,都是为了天下的苍生。</p><p class="ql-block"> 中层为柳本尊文武仆从侍卫图,共有十六位人物。其中,有着朝服,戴展脚幞头,双手执笏的文臣;有着铠甲,戴盔,手持宝剑的武将;有厌恶尘世,欲举刀削发为尼的女弟子;有穿对襟长衫,双手捧盘的优婆夷(女弟子);有首戴方巾,着斜襟长衫,双手捧经书的优婆塞(男居士)等。</p><p class="ql-block"> 下层石刻仅完成一部分,可能由于战争的原因而停工。</p> <p class="ql-block">  地狱变相图,龛高12.68米、宽19.95米、深2.44米。刻像133尊。上部正中刻地藏菩萨,其顶上并列坐十佛,左右并列坐十殿阎王及二报司官。</p> <p class="ql-block">  地藏王菩萨,是佛教著名的菩萨之一,也是中国民间信仰中极具影响力的菩萨之一。在中国的佛教传统中,地藏王菩萨以慈悲为主要形象,为众生度苦,寻找救赎。他的实力不容小觑,掌管着轮回,也被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p> <p class="ql-block">  下部为刀山、火海、截膝等十八地狱。为佛教艺术同类题材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者。</p> <p class="ql-block">  地狱变相龛,刻着阴森恐怖的十八层地狱;牛头马面狰狞强悍,受罪人呼天号地;尖刀、锯解、油锅、寒冰、沸汤诸般酷刑惨不忍睹,令人触目惊心。</p> <p class="ql-block">  观无量寿佛经变相,高8.1米,宽20.2米,深3米,刻像169尊,刻像面积160多平方米,其规模之大,堪称全国同类题材之冠。此龛上部为西方净土盛况,中为西方三圣像,下部及左右刻三品九生、十六观等。堪称中国石窟艺术同类题材造像之最。</p><p class="ql-block"> 这龛造像亦称“西方净土变”,西方净土变是佛教壁画和石窟艺术中常见的题材,是根据净土宗所奉的净土三经《佛说阿弥陀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佛说无量寿经》所刻。以饱满的构图,精巧的雕琢,琳琅满目的形象为我们展现了当时人们理想中的西方极乐世界的盛况。</p> <p class="ql-block">  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高7米、宽15米。龛顶齐檐处,从右至左横刻偈语曰:"假使热铁轮,于我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龛正中刻半身释迦佛像,高3.7米、肩宽1.4米;在释迦牟尼左右壁分上中下三层,分别雕刻了释迦牟尼孝养父母的十二个本生和本行故事,讲述了佛主释迦牟尼前世和今生修行、行孝、报恩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父母恩重经变相,龛高7米、宽14米、深2.5米。雕凿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公元1174-1252年)。这龛《父母恩重经变相》就是以宣扬儒家孝道思想,歌颂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子女的典范之作。此龛的上层为原始七佛,自左向右依次为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工匠师以他们在生活中体验和观察到的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过程为主题,极为生动地刻画了十组生动逼真的画面,把家庭生活的丰富内容和各种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地再现了人间的世俗生活。此龛中部雕刻父母养育子女的十种恩德,全龛造像的内容以中间 “投佛祈求嗣息” 拉开序幕,左右各展开五组雕像,单数排右,双数排左。</p> <p class="ql-block">  图中雕刻一对夫妻相对站立,丈夫双手端香炉,略微躬身向前,妻子正向炉中添香,在二人下方,即为慈觉大师宗赜“投佛祈求嗣息”的颂词,其中提及到“父母同香火,求生孝顺儿;提防年老日,起坐要扶持;父母皆成佛,绵绵法界如”等。可见图中夫妇二人在佛前上香的目的为求子,向七佛祈求生下一个孝顺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以下将“父母恩重经变相”石龛中的内容截图分别做一介绍。</p> <p class="ql-block">  第一组,怀胎守护恩,一位“转动亦难”的孕妇正坐着保胎,旁边有一侍女端着一碗保胎药在侍候她,表现了母亲怀胎,精心的护胎。</p> <p class="ql-block">  第二组,临产受苦恩,怀胎十月,一朝分娩苦。孕妇被侍女搀扶着,以手抚肚,咬牙咧嘴,作痛苦状。她身下半蹲着一位接生妇,正扎衣卷袖准备接生,旁边有一端公手指令牌,口中念念有词,为产妇驱邪。古人常把生日称“母难之期”,母亲生孩子实在不易。</p> <p class="ql-block">  第三组,生子忘忧恩,“初见婴儿面,双亲点头笑”。这组造像生动的刻出一对夫妇亲密相攀,正喜气洋洋的逗孩子玩耍,此时此刻,一切不如意之事皆抛于脑后。孩子的到来,使小家庭充满了无限的温馨乐趣。</p> <p class="ql-block">  第四组咽苦吐苦恩,母亲吃粗茶淡饭,哺育孩子的却是甘甜的乳汁。吃东西先尝味,好吃的给孩子,难吃的留给自己。表现出母爱的无私。</p> <p class="ql-block">  第五组推干就湿恩,孩子晚上尿床了,妈妈正支起身来,小心翼翼的给孩子把尿,然后把孩子放在干处,自己睡在孩子尿湿的地方,表现出母亲对儿女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悉心的照料。</p> <p class="ql-block">  第六组哺育不尽恩,一位丰腴健硕的母亲正无私的袒露着双乳给孩子喂奶,碑文刻着颂词,“不愁脂肉尽,唯恐小儿饥”。把母亲育儿的心情以及母爱的博大深厚表现的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  第七组洗浊不尽恩,孩子的洗浊之事大多是落在母亲的肩上,母亲每日辛苦搓洗。但只要看看孩子,听听他们稚气活泼的笑声,便觉得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了。</p> <p class="ql-block">  第八组伪造恶业恩,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父母为儿女杀猪宰羊,热闹的办婚事。按佛教教义所说,杀生是造恶业,父母宁愿自己入地狱受苦,也不愿让儿女沾杀生之罪名。</p> <p class="ql-block">  第九组远行忆念恩,儿子背着搭带,扛着伞告别父母,即将远行,父母扶杖送别,千叮咛,万嘱咐,依依难舍。下面的碑文写道,“恐依门庭望,归来莫太迟”,告诫儿女不要久久不回,免得妈妈依门盼望。这正是儒家的“父母在,不远游”的翻版。</p> <p class="ql-block">  第十组究竟怜悯恩,“究竟怜悯”的意思就是最高的爱。父母对儿女的爱,是人世间最崇高最无私的爱。画面上,老父母横排定坐,儿子跪在他们面前,父亲正指着儿子,神情严肃地进行教育,能做到时刻观察父母的脸色,顺承父母的心意来行事,才是对父母最高的孝。</p><p class="ql-block"> 艺术大师们在这里把父母养育儿女的辛劳过程,以写意的雕刻手法跃然传神于石壁之上,将世间养育儿女的繁琐生活细节,提炼为父母对子女的十大恩德,并且每一幅画都是人们所熟悉的生活情节,使人们在观赏艺术的过程中,回忆生活,在回忆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品味和认识生活,同时也使人们的情感和意志在观赏中得到理性的升华。</p><p class="ql-block"> 这龛造像的世俗性远远超过其宗教属性,从而使得它不仅成为了反映宋代民间家庭生活的精湛艺术品,也成为了佛教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几百年的冲撞、依附,发展到相互融合的实物例证。</p> <p class="ql-block">  孔雀明王经变图,蓝本依据是唐不空译《佛母大孔雀明王经》。石窟造像坐北向南,贴金彩画。据资料介绍,龛高5.9米,宽5.6米,深2.6米,开凿于南宋。</p><p class="ql-block"> 孔雀明王造像精美庄严圆满孔雀明王主尊高大。头戴七佛宝冠,后有五彩头光。头光中有圆环,彩光从中向外放射。颈佩璎珞装饰。着通肩天衣。腰部系饰带,中部配有圆形雕花带扣。孔雀明王法相端庄慈祥,两耳下垂,脖有佛纹。宝冠两侧的飘带垂至胸部,飘带上的彩绘依稀可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六道轮回图,是佛教人生观的物化表述,它以具体可视的形象,阐述了佛教因果报应、轮回转世、十二因缘等基本教义。龛高7.8米、宽4.8来、深3.6米。雕刻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公元1174―1252年)。图中巨轮,是载众生在三界六道中生死运转的车轮,转轮王两臂怀抱巨轮,表示业力不可逆转,命运随业力而定。巨轮共分四圈。由里向外,第一圈内刻一修行者,从其胸部发出六道光毫,将巨轮分为六部分,表示“万缘发于心,一切由心造”,即众生的一切皆由自己的业力所致。第二圈刻 “天道”、“阿修罗道”、“人道”、“饿鬼道”、“地狱道”、“畜生道”, 根据众生生前的业因差别,确定六种轮回转生的去处。第三圈具体表现了“十二因缘”的基本内容,展现了众生痛苦的原因和名状。第四圈分十八格,刻出具体的轮回图像。巨轮外刻出教化众生的颂词偈语,佛教认为,坠入轮回并非无法解脱,只要勤修戒、定、慧,断除无明,斩断烦恼,熄灭贪、嗔、痴三毒,就能跳出三界外,得正果成佛。</p> <p class="ql-block">  华严三圣像,雕刻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公元1174-1252年)。居中为毗卢遮那佛,左右分别为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三像身高7米,头顶崖顶,脚踏莲台,身披袈裟,袈裟皱褶大刀阔斧处理,舒展自如。三像皆低头垂目,俯览众生,显得悲悯大度,气势庄严;身躯向前倾斜,头部比例增大,成功避免了透视变形。文殊手托宝塔,重约千斤,却历千年不坠,艺术大师巧妙利用建筑力学于艺术创作中,将袈裟一角覆搭前臂,斜向下垂,于膝部相接,形成了三角形的稳固支撑,从而将塔和手臂的重力传到基座上。造像融艺术和科学原理于一体,是石窟艺术的集大成之作,对后世具有极强的借鉴价值。</p> <p class="ql-block">  释迦涅槃圣迹图,建造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公元1174-1252年)。释迦佛像,慧眼微闭,神态安详,头北脚南,右侧而卧,下半身隐入崖际,右肩陷于地下,仅现大半个身躯,在中国石窟同类题材中,可谓规模最大的半身涅槃像。佛前弟子,帝王诸像,垂眉致哀,神情肃穆,收到以小衬大,以竖破横,虚实相济的效果。释迦佛像全长31米,只显露半身,构图有“意到笔伏,画外有画”之妙,以示佛大不可度量,在中国石窟艺术中罕见,是中国山水画于有限中见无限这一传统美学思想的成功运用。</p> <p class="ql-block">  千手观音图,建造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公元1174-1252年)。造像占据崖面88平方米。观音结跏趺坐于金刚座上,座侧雕刻侍者、力士等像。观音慧目下视,面相慈祥,身躯两侧和上方,呈放射状的浮雕出千手,每只手各执器物。手势或伸、或屈、或正、或侧,显得圆润多姿,金碧辉煌,被誉为“天下奇观”。 千手观音为佛教密宗六观音之一,佛教认为,众生的苦难和烦恼多种多样,需求和愿望亦不尽相同,因此,就有众多的无边法力和智慧去渡济众生。千手观音具有千手千眼,皆能应众生诉求,大发慈悲,解除诸般苦难,成了佛教诸神中在中国民间影响最大、信仰最广泛的菩萨。</p><p class="ql-block"> 整龛造像布局严谨,气势恢弘,宛如孔雀开屏,是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发展的高峰和极致,堪称中国最大的石雕千手观音。</p> <p class="ql-block">  护法神龛,是根据《根本说一切又部毗奈耶杂事》所雕凿的,共有九尊,中间持剑那位“妙色那罗延执金刚神”是其它八位护法神的统领,为佛陀所“化现”,他的两侧便是“八大部”:大黑天化现守土神、毗摩质多罗阿修王、罗刹鬼王、持瞢财王、大速疾力迦楼罗王、风天、持国乾达婆王、智慧摩候罗迦王。又称“天龙八部”。</p> <p class="ql-block">  牧牛图,龛高570、宽2910厘米。雕刻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1174-1252年)。牧牛图是国内罕见的长卷式组雕,是大足石刻民族化、生活化的代表作之一。</p> <p class="ql-block">  根据北宋杨次公《证道牧牛颂》雕刻,以牛喻心,以牧牛人喻修行者,表现佛教调伏心意的修证过程。造像取材于现实,随山岩自然起伏构图,利用岩间的流水,依次刻出未牧、初调、受制、回首、驯服、无碍、任运、相忘、独照、禅定、心月图等12组内容,生动展现了牛和牧人的种种情态,抒情诗般地再现了牧牛生活,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p> <p class="ql-block">  大足石刻,集合了石窟艺术、宗教信仰、民间传说和地理环境,独具特色,展示了中华民族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的核心价值理念,深深影响着中国,感染着世界。</p>